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微粒构成物质教学设计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286881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微粒构成物质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微粒构成物质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微粒构成物质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微粒构成物质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微粒构成物质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微粒构成物质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4课时 微粒构成物质福泉三中:杨光富【复习目标】1、 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和联系以及特征2、 理解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3、 了解微粒的表示方法【课时安排】教学安排:1课时【复习重点和难点】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和联系以及特征2、理解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3、了解微粒的表示方法【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考点一:分子、原子、离子1、分子(1)物质分别是由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其中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组成;而水分子构成了水; (2)分子的特点: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如:在厨房炒菜,在其他地方可以闻到香味。分

2、子之间有间隙;如:100ml酒精加100ml水得到的溶液小于200ml。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如:1ml水中大约有1.671021 个水分子。 注:说明分子在运动的离子很多,比如能闻到的各种香味,就是各种分子在空气中不停的运动造成。分子间有间隔的例子有:气体可以压缩存于钢瓶中,气体热胀冷缩的额现象。2、原子分子可以分为原子。由此我们便知道原子的性质和分子很相似。(1)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原子的性质: 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点和分子很相似。 原子总是不停的运动着;和分子一样。 原子之间有间隔。和分子一样。3、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1)分子是有原子构成。所以如果论等

3、级,分子是原子的“上司”(2)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3)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不破裂,但可以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4)物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程度越剧烈。同种物质,一般情况下气态时分子之间的间隙最大,固态时分子之间的间隙最小。(5)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各种原子的原子个数不变。4、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a. 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 :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b. 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注意:与原子示意图的区别:质子数=电子数则为原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电子数:则为阳离子,如Al3+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

4、粒子电性不显电性显正电性显负电性符 号用元素符号表示用阳离子符号表示用阴离子符号表示考点二:原子结构、原子结构示意图(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核内质子数质子原子核正(带 电)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282+12原子核原子(不带电)电 )中子电子负(带 电)第一电子层(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决定元素种类 质子数(核电荷数)(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核 上 三决定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决定原子的质量 原子核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均为稳定结

5、构)考点三、微粒的表示方法1、 元素符号本身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如1个氮原子N;2、 注意事项:在元素符号前的系数,只表示原子的个数,不再表示元素。3、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本身就是该物质的1个分子,如1个水分子:H2O。化学式前边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右下角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的原子个数。4、 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 :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二、题型、方法归纳:构成物质的微粒内容在中考中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中考主要考查原子结构及其中几种粒子之间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原子概念的应用等内容,要求学生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原子的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原子结构示意图

6、的含义等内容。三、典例精讲:【典型例题讲解】(通过学生的自讲,自纠完成下列各题)例1:下列各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AFe BH2O CNaCl DCO2解析: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答案C。例2:下列有关原子、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原子、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解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C错误。答案C例3: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

7、子C.原子中的粒子都不带电 D.物质都是由离子构成解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A正确;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B错误;原子中的原子核和电子都带电,C错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和离子,D错误。答案A例4: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原子的质子数为12 B该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C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 D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解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从图示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看出

8、,其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D错误。答案D例5:.决定元素种类的粒子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解析:由元素的概念知,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不同元素的原子应具有不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可见,质子数的多少决定元素的本质和种类,而选项B、C、D不是判断的依据。答案:A四、归纳小结:该单元重点内容是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概念,原子的构成、原子和分子的区别,难点是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一些现象、元素符号的意义的应用。【板书设计】1、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的定义、表示方法、性质、区别和联系。2、原子的构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几种粒子的带电情况以及关系。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3、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原子结构意识图的含义。【作业布置】物质构成的奥秘同步练习题。【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要把学生从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宏观认识引入到对物质的微观结构的研究上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使学生建立起有关微粒的概念,除了做好有关实验,结合实验进行分析之外,还应尽量联系生活实际,结合生活中熟悉的现象进行分析,推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