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妙数学》素材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0275081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妙数学》素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妙数学》素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妙数学》素材(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妙数学数学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受美妙数学,实现美好人生。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教育即生活,学习即生活。在教学生探索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实现美好的人生。而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新课程标准指

2、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将致力使学生:体会数学教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数学事实(包括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其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

3、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探索数学的同时探索人生,体现数学教学的人文特征。一、技能训练“生活化”,揭示知识的发生杜威强调“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出发,从学生自身的活动中进行学习。技能训练生活化要求训练着眼于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 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块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可以充分运用本班中男女生人数、小组人数之间的关系设计练习。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魅力,产生对数学本身的热爱,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无限乐趣。使学生在探索

4、数学中,感受人生追求知识的乐趣。二、思维训练“生活化”,产生学习兴趣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直观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有待发展。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正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要贴近“生活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际,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由于学生的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作基础。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这样教学,抽象的

5、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三、日常生活“数学化” 加深对数学理解当前世界各国都把解决问题作为数学课程的中心,作为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目标。小学数学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数学发展到今天,其内容、思想、方法、语言已广泛渗透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现代生活中,教师应该重视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数学应用结合起来,使学生能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日常生活“数学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

6、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今年几岁啦?多高呀?身体有多重?比一比你和你的同桌谁重这些都是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确地说出结果,就需要我们量一量、称一称、算一算,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再如,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利息、日常购物问题均发生在身边,我们买东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离不开数学。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理解。“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

7、。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在课堂上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在课外要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