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论语中的孝道思想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0178329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论语中的孝道思想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论语中的孝道思想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论语中的孝道思想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论语中的孝道思想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论语中的孝道思想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论语中的孝道思想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论语中的孝道思想资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论语中的孝道思想摘要:孝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论语中的孝以温馨的亲情为基础,讲述了为人子女者对父母的孝行,要“生事之以礼”,有养、有敬、有顺、无妄。在论语中,体现了孔子的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的思想。本文通过解读论语中有关“孝道”的章节,来论述论语中所提倡的“孝道”思想。关键词:论语孝道孔子儒家思想引言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主张孝悌仁义,而“孝”则被排在了首位,可见孝道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性。正因为“孝”在儒家思想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有关孝道的言论在论语中也占据了不少篇幅。本文通过解读论语中有关“孝”的章节,分析和论述了论语中体现出来的孝道思想。本文首先通过解读论语中有关“孝

2、”的章节,逐章节地解析了不同章节体现的孝道思想;文章的第二部分将这些孝道思想融合到一起,进一步论述了论语中所提出的孝道观点;第三部分论述了孝道思想在当代的意义。一、 论语中的“孝”(1) 尊敬长辈,以礼待之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孝”即“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孝”就是不要违背礼,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这句话强调了对父母应当敬之以礼,不管是父母健在还是已故,都应当以礼相待,不可违逆。子

3、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孔子说:“今时的人,认为孝亲就是能养他们,给他们吃的,穿的。而人们饲养的犬马也能得到喂养。如果没有对父母的一片孝敬之情,那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差别呢?”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孔子提倡尊敬父母的思想,为人子女者,不仅仅要赡养父母,更应当尊敬父母,如果不尊敬父母,而只是把父母当作动物一样养着是不能称之为孝的。子曰:“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论语.里仁)这句话的意思是侍奉父母,他们若有过失,要婉言劝告。话说清楚了,却没有被接纳,仍然尊敬他们,不要违逆对抗,继续操劳而不怨恨。儒家文化对长辈的

4、劝谏讲究的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温柔敦厚,不要求急风暴雨似的劝谏方式。这种方式在有时候被解读为愚孝,其实不然,这恰恰体现的是尊敬父母的思想。对待长辈不应当有顶撞,粗言相对,而应当委婉,即便是长辈有过失也应当婉言相劝,同时也不能因为他们不接纳自己的观点而违逆对抗,相反还是得继续尊敬他们。(2) 赡养长辈,关注长辈身体健康,对长辈尽责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孝”即不仅要“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还要“色”。意思是不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还要对父母和颜悦色。在孔子的思想中,赡养父母不仅仅是

5、指给父母吃喝,还需要有“礼”。孔子的意思就是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孟武伯问孝。子日: “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孝敬父母需要为他们的疾病担忧,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这句话意思是说,父母在世的时候,不出远门去求学、做官,即便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去处,不能让父母担心。在这里,孔子所看重的,是子女对父母的责任:不远游的前提是“父母在”。对孔子而言,父母健在时,子女的义务,便是在家陪伴父母,赡养父母,防止父母身体出现疾病,与父母共同生活。这里的在家或不远游可以有多重意义:或是以农耕赡养父母,或

6、是照顾父母的起居,或是避免父母因子女远游而担心,等等。如果子女出远门而又没有一定的去处,那么父母的牵挂之情势必更甚,所以孔子特别强调“游必有方”。其重点是对父母尽责。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在这里,孔子告诉我们,做子女的,对父母的年龄绝对不能不知道。因为天增岁月,父母增寿,身体康健,精神健旺,做子女的怎能不高兴呢;但同时又增添一丝忧虑,因为父母年岁越高,距离人生的终点就越近,儿女与父母相处行孝的时间也就越短了。因此,作为子女,应当关注父母的年龄,尽自己最大可能保障父母的健康。(3) 遵从父母教导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

7、孝矣。”(论语.为学)这句话的意思是判断一个人孝与不孝,可以通过其志向和行为来判断。一个人,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三年内都不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句话在现在看来并不是完全合理,但在当时确实可以理解。父亲是子女的启蒙者和引导者,因此子女应当遵从父亲的教导、遵守父亲制定的规矩而不能随意更改。二、 综述论语中的“孝”从第一部分中的分析中可以看到,论语中的“孝”把礼放在了首位,即孝要合乎礼。“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极其重视“孝”,不仅仅强调子女应当赡养父母,关心父母身体,更应当对父母要待之以礼,不

8、可粗鲁违逆,无论父母在世不在世都应当如此,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孝。同时孔子在论语中也提到了孝的具体行为,“父母唯其疾之忧,可谓孝矣”“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这些都是孝的具体行为要求。孝顺,不能光说不做,因此孔子对孝行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要关心父母身体,担忧父母的疾病;照顾父母饮食起居,不让父母劳累;遵从父母教导;对父母说话温婉敦厚,不顶撞父母等等。三、 孝道思想在当代的意义通过前面的论述,可以看到孝道思想在孔子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9、,后来的儒家学,如孟子、朱子也都很注重孝道。孝道作为我国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孝道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构建和谐社会,孝道依然有着其重大的意义。首先 ,在 个人层面上,一个人必须将“孝”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才能为他人和社会所容纳。虽然在古代社会中,“孝”被统治者作为统治工具来运用,把“孝”纯粹当作教导人民服从统治、维持社会稳定的纯功利性的工具,但是并不妨碍“孝”在原本意义上维系了亲情关系并促进了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一个人要融合于社会中,也就必须具备孝的德行。可见,“孝”不但是个人在家庭中必须具备的德行,也是悦纳于社会的条件。构建社会主

10、义和谐社会必须从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着力,个人道德的核心就是“孝”的意识,很难想象一个不孝的人会对别人对社会友善,只有每个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一定的水平才可能使社会和谐平稳运行。其次 ,在家庭层面上,虽然现代的家庭构成与西周时不同,功能也大有差异。但是,家庭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为家庭成员提供身心栖息之处,培养个人道德是古今一贯的。家庭中亲子关系在人类时间流动过程中起着基础和核心作用。对孝的提倡,使子女尊重、赡养父母,关心父母的精神、情感需求;父母慈爱、抚育子女,可以使得父母子女之间亲情关系更加融洽、和谐,营造和建立起尊老爱幼、父慈子孝的和睦、温暖的家庭。再次 ,在 社会层面上,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竭

11、力宣扬孝道,多是为了使民风淳朴,不犯上作乱,从而保持统治秩序维护自身的利益。现在我们也大力提倡“孝”却是有别于封建社会的,我们目的在于促进社会和谐、平稳运行,使人民安康幸福、祖国繁荣昌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大力提倡孝道,能促进全体社会成员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幼的道德风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总之 ,论语的“孝”思想包含了丰富的内容,适应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需要,也对后世伦理规范起着基础性的指导作用。我们要坚持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实事求是地分析,“取其精髓,去其糟粕”,并赋予其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新的含义,做到古为今用,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参考文献1 论语M.2 论语别裁M.张居正.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论语与孟子中“孝”之比较J.谢燮.现代语文.2008.1.4 论语的“孝”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 李晓虹,荣虎只.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第23卷第4期.2007.8.5 论语中“孝”的文化内涵J. 涂耀威.孝感学院学报第25卷第5期.200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