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设计.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一_)教学案

上传人:j**** 文档编号:100021388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设计.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一_)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设计.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一_)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设计.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一_)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设计.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一_)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设计.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一_)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设计.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一_)教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13.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一)主备教师万艳红参与教师审核人课 时1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能灵活运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解题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证明意识和能力2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3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认识上的升华,使学生加深对命题证明的认识2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重点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及其判定,能灵活运用其解决相关问题。难点灵活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

2、判定解题。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准备课件 三角尺 圆规等作图工具导 学 过 程一、问题式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对称轴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等相关知识。线段垂直平分线有什么样的性质呢?这节课我们家就来研究它。二、出示学习目标并阐释,明确重难点( ):1、能够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2、能够利用这两个定理解决一些问题。三、挑战新知识(一)【基础知识】( )1、给出一条已知线段你能画出几个以这条线段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你是怎么画的?本环节教师个人教学设计:学生一起动手画图,探讨,老师可以课前做个模型,课堂上展示出来更直观,生动。引出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并引导学生证明这条性质。适当添加

3、一点习题,加深理解。引导学生推导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的判定并加以证明。(可以尝试用多种方法证明)给出相关习题,加以练习。(二)课文例题讲解本环节教师个人教学设计:师生一同写出已知,求作,作法,体会做法中每一步的依据。因为CD=CE,DF=EF所以C,F都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判定)所以CF就是AB的垂直平分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三)【课堂练习】1如图,ABC中,AB=13cm,边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点D、E,BE=7cm,则ABE的周长是多少? 2 .教材62页练习1,2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并学会了用尺规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五)

4、拓展与延伸 (1)如图,求作一点P,使PA=PB,PC=PD 。A 。C 。 B 。D(2)“P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这个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让学生回去思考这个命题是否成立。板 书 设 计课 后 反 思的集合。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道理,也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在这环节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再猜测发现,培养了学生直观猜测能力。同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让不会的同学问出来,让会的同学讲出来,达到共同提高的教学目的,也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我还

5、会让学生自己动手用多种方法证明一下线段垂直平分线的逆定理,让他们感受一下一题多解的的情况下有选择地解题。在讲解例题时,我会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以及逆定理来证,避免用三角形全等来证。这可能是初学者很容易犯的错误,不会及时运用所学的新知识来解决数学问题,解题上拐了弯路,教师在此要适当提醒,让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好习惯。让学生自学教材尺规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然后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尺规作图。教师适时强调写出规范的己知、求作、作法。完后各小组同学互相检查,教师再针对存在问题强调改正,加深学生理解和掌握。可以让各小组讨论:为什么所作的直线就是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学生在这一环节里对如何写

6、作法可能有一定的疑问,他们可能不能很好地描述出自己如何做出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就需要老师耐心地引导,直到达到预期效果。课堂小结我将以提问的方式进行。这节课大家都有什么收获?又有何感受,还有什么疑问?请同学们谈一谈?(让学生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不仅归纳了知识和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给出2道课后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完成,并提出一个结论让学生课后思考证明一下它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P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这个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大胆

7、猜测,小心求证,积极主动地去探究;让学生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的口、手、脑都动起来,让每位学生都成为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一员,都积极行动起来。因此本节数学课的教学特点就是要学生动起来:手动进行操行;口动进行口头语言表达;脑动进行积极思考。在数学课中要融入新课标的思想内涵,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上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进步的快乐。鼓励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鼓励学生不会就问,用我自己的话说便是“尝试就能成功,交流必有收获。”相信在学生的积极配合下我一定能出色地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学生也会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