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育专题:学前心理学之第六章--学前儿童表征的发展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76.50KB
约23页
文档ID:605804959
教育专题:学前心理学之第六章--学前儿童表征的发展_第1页
1/23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六章 学前儿童表征的发展,【,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认识表征在学前儿童心理活动中的作用,理解并掌握学前儿童表征发生的特点和发展的趋势重点难点,】,重点:儿童表征的发生难点:儿童表征的发展第一节 表征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一、定义,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表征指象征性形象或符号不在眼前之物或没有做出动作的心理反映活动幼儿表征是指幼儿使用大量的图象和符号来表达幼儿自己的记忆、想法、设想和感受,并运用这些图象和符号来与他人进行交流二、表征与认知,(一)表征与感知,遗觉象:在刺激停止作用后,脑中继续保持的异常清晰、鲜明的,表象,据研究,儿童中有,40,70,的人有遗觉象,并且在,11,12,岁时最明显,很少能继续保持到成年期除视觉遗觉象外,还有听觉遗觉象、嗅觉遗觉象、触觉遗觉象等二)表征与回忆,有了表征,幼儿的回忆,主要靠表象三)表征与思维,表象不是原有感知形象的简单重复,而是对感知过的东西加工和概括的结果表征是外部事物在心理活动中的内部再现,因此,它一方面反映客观事物,代表客观事物,另一方面又是心理活动进一步加工的对象。

三、表征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一)内化作用:,内化是指外部动作向内部转化的过程二)过渡作用:,表征是象征的运用,而象征的标准是内化,即在心理内部引起形象的呈现第二节 学前儿童表征的发展,一、表征的发生,(一)时间和标志,1,、时间:,1.5-2,岁,2,、标志:,(,1,)象征必须完全内化;,(,2,)象征必须是在心理能被唤起的形象;,(,3,)象征能用于回忆或预期二)表征发生的表现,1,、儿童已不停留在单纯依靠实际动作,而是出现了内化的形象2,、儿童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从运用指示物转变为运用信号物另外,出现了几种新的行为模式,1,、延迟模仿,2,、象征性游戏,3,、初期的绘画,4,、初期的语言,二、幼儿表征的发展,(一)从程序性表征向陈述性表征的发展,1,、程序性表征,自然获得的表征,2,、陈述性表征,自己能理解的表征如:什么是马?,(二)象征性功能的充分发展,幼儿期是心理活动中象征性功能充分发展的时期,也就是表征最活跃的时期三、幼儿图象表征的特点,(一)幼稚性特点,纵观幼儿的图象语言,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既童真和稚气,有闪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二)生活性特点,二期课改的特点:围绕一个主题,让幼儿进行自主观察,探索现象和事物。

而这些主题的选择,往往是幼儿熟悉的周围生活中所常见的现象,感兴趣的,愿意去观察和表现的内容三)多样性特点,这里所指的多样性,是指幼儿的图象表现为文字、数字、图画、符号、制作、撕贴、剪贴等不同的方法幼儿能运用这些多种方法表达对事物的认识、感受和设想等四)创造性特点,图象语言更象凝结创造能力的一条纽带它可以使学习的游戏不会结束,让发现一个接着一个,不断延续第三节 幼儿表征能力的培养,一、幼儿表征涉及的范围,(一)幼儿进行表征的技能,观察的灵敏性和有意注意的质量二)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三)幼儿的认知结构二、幼儿表征能力的培养策略,(一)环境互动策略,环境互策略是培养幼儿进行表征的基本策略幼儿表征是图象和符号的语言,而幼儿的图象是建立在与周围环充分互动的基础之上二)注意强化策略,幼儿的观察不仅需要成人的指导,而且还要强化幼儿有意注意,只有当幼儿的注意的品质提高了,才能促使幼儿对周围事物引起注意,才能使幼儿在有意注意之中发现问题,才能去探究,最后才会有表现的愿望三)鼓励支持策略,幼儿期的思维具体形象,他们用自己所理解的图象和符号进行对事物认识的记录是稚嫩的,而且是成人有时无法理解和读懂的四)技能提高策略,要求幼儿对事物认识后的记忆、想法和感受用图象和符号等非语言进行表现,然后转化成语言进行交流。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