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 2024—2025 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 文2025.01本试卷共 8 页,22 小题考试时间:150 分钟满分 150 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的县(区)、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随着短视频的兴起和普及,大众的视听感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延伸,大众的审美形态也趋向于影像化和即时化以良好的美学表达策略来提升大众审美评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增强出圈能力的有效手段其美学表达的内容主要包括日常随拍的生活美学、精工匠意的劳动美学和东方韵味的服饰美学。
居民在家中窗前捕捉楼下的英歌舞表演,市民在熙熙攘攘的菜市场记录游神活动……在抖音出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对真实民俗场景、日常传统技艺练习的直观记录式呈现此类短视频正在以充满现实主义的质朴气息,具有日常、真实、感性、草根的生活化审美趣味,打破传统社会实践中审美的阶层化和区隔化,完成新审美范式——生活美学的建构与表达,使得原本界限分明、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和大众文化开始相融共生,彰显出这一时代特有的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化的特征受众能从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实脉动和大众生活的温度,获得更纯粹、质朴的审美体验在民俗文化、技艺传承的劳动中,劳动者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追求自身在文化生活中的成就感这种劳动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具有审美价值,它体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创造如在出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中,通手老茧的篆刻师一刀一刀完成作品、乡村集市上的皮影制作传承人现第 1页/共 2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场选皮制皮和画稿镂刻……这些诉诸多个特写镜头的劳动情节展现了劳动者在文化创作劳动中的自我愉悦和热爱之情,建构了一种“劳动创造美”的审美价值技艺高超、独具匠心的工艺制作过程,重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美学。
这类短视频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经验,强调了现代人对于工匠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让大众在观看时体验到个体生命力和民族创造力的美感而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向受众传递着信息,蕴含着文化角色的暗示在出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中,场景可以是任意而不加修饰的真实生活空间,拍摄可以是随手而不必技巧化剪辑的记录,但是主体人物的服饰一般是具有鲜明东方特色的特别搭配即使是在户外篮球场上随意表演一段武术,也要穿上象征习武之人的太极服;在家里练习茶艺的年轻女孩,即使是以搞怪方式展现茶艺但仍然穿着古色古香的旗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在日常化审美中仍然坚持着对人物服饰的讲究,以服饰实现特定场景的构造与文化氛围的营造服饰以最直接的方式和极具观赏性的价值传达语言符号所不易传达的审美和情绪,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中美学表达的载体摘自廖秉宜狄鹤仙《何以“出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的叙事策略与美学表达》)材料二: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扶持、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个体怀旧情感的驱动下,各平台的怀旧短视频应运而生,成为乡村记忆的传播载体,唤起人们对过去乡村的深情回忆它们是通过哪些方式构建起关于“乡村记忆”的丰富图景的?①场景还原:勾画传统村落与乡村自然怀旧短视频的生产过程中,场景的还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创作者们通过精心挑选和设计,将传统村落的风貌、乡村的自然景观以及季节变换等元素融入视频中,以此勾画出一幅幅生动的乡村画卷这些场景不仅仅是对乡村物理空间的再现,更是对乡村记忆的一种情感寄托乡村物理空间的再现分为两方面,一是传统村落的社会面貌,多通过乡村的青瓦白墙或红砖毛坯、乡间小道、乡村小卖铺等场景进行展示;二是乡村自然环境,通过四季耕种、日出日落、田野风光等自然场景展示,以及夏季蝉鸣、狗吠、蛐蛐等声音元素烘托怀旧短视频打造的乡村记忆场域,不仅让乡村居民感受到家乡的温暖,也让城市观众感受到乡村的宁静与美好;建构出的乡村景观充满了自然特征与年代感,唤起了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渴望,打造出普适的乡村记忆②如果说乡村场景是乡村记忆的载体,那么一个个年代物品和地域特色产品便是记忆的具象化,它们是传递乡村记忆的重要符号这些物品往往承载着特定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如老式的农具、手工编织的衣物、传统的节日装饰等通过这些物品的展示,短视频不仅重现了乡村生活的点滴,也传递了乡村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地方特色如方言、民间艺术、特色美食等,也是乡村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符号第 2页/共 2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元素的再现,不仅丰富了视频的内容,也增强了乡村文化的识别度和吸引力,让观众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到乡村的独特魅力,从而加深了对乡村记忆的理解和体验。
从观众留言可以验证这点,例如,“满满的回忆,记得小时候拜年带点白砂糖”“真怀念小时候大年三十下午洗完澡,然后穿上新衣服出去炫耀,拿着爸妈给的压岁钱出去买烟花爆竹的年纪”“到底是年味变了还是我们变了……”③“乡土社会”就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的本质内涵是通过礼尚往来实现相互支持、互相提携,从而产生较强社会关联并形成关系网络紧紧地将人们粘连在一起,构成命运共同体这些视频往往聚焦于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如邻里间互助、节日欢聚、村里婚丧嫁娶等场景,展现了乡村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深厚的情感这种关系连接是乡村记忆的核心,它体现了乡村社会的和谐与团结例如抖音博主“留年”,以彩色漫画的形式,回忆儿时正月农村拜年、邻里互相串门看电视、长辈们在家门口边聊天边干活等场景其次乡村社会的人际关系是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家庭成员互相扶持、乡村邻里互帮互助成为一种传统和习惯,使得乡村社会呈现出一种紧密的团结互助精神怀旧短视频对于乡村人际关系的演绎有邻居互帮互助、家庭幸福和睦、同宗同族互相扶持等多种类型,将乡村的人们相连接,展现出乡村社会的温情时刻与生活气息同时,这种关系连接也反映了乡村社会的价值观,如尊老爱幼、勤劳朴实等传统美德,传递了乡村的记忆,也传递了乡村的精神文化。
摘自左苗苗冯霞《怀旧短视频中“乡村记忆”的生产机制与传播价值》)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抖音出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中,半数以上都是日常、真实的直观记录这类短视频充满现实主义的质朴气息B. 在民俗文化、技艺传承的劳动中,劳动者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劳动不再具有实用价值,而更具有审美价值C. 怀旧短视频中呈现的生动的乡村画卷,是创作者们对精心挑选的传统村落风貌、乡村自然景观和季节变换等元素进行设计的结果D. 怀旧短视频常常聚焦于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其展现的乡村社会中人们的紧密联系和深厚感情,是乡村记忆的核心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两则材料在论证结构上相同,都是总分总的思路:先引入话题,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三个方面进行并列关系的论述B. 两则材料在论证方法上都用了举例论证,事例丰富,贴近日常生活尤其是材料二的“观众留言”,增强了说服力第 3页/共 2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C.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的美学表达内容包含“东方韵味的服饰美学”,其主体人物的服饰一般具有鲜明东方特色D. 材料二所提到 “‘乡土社会’就是一个‘人情社会’”“人际关系是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观点与费孝通《乡土中国》相关论述一致。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A. 游客去贵州旅游,随手拍摄“村 BA”赛事中场休息时极富民族特色的侗族大歌、苗族飞歌等精彩表演B. 网红博主在西安街头随机挑选路人对诗时,身着唐装,戴上古代发饰,贴上象征着古人的长胡须C. 李子柒最新作品《紫气东来》还原漆器制作的复杂过程,展示了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展现了非遗的独特魅力D. 2024 年春节期间,小明带亲友去水东街游玩,拍摄了本地手艺人制作的一种名小吃“阿嫌叫”并在抖音分享4. 怀旧短视频是通过哪些方式构建起“乡村记忆”的丰富图景的?请仿照材料二的小标题①,给其余两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5. 2024 年年底,“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班级要求拍摄一个与春节相关的短视频,如何让它的内容“出圈”?请结合材料一写出短视频设计要点答案】1. B 2. A3. C 4. ②符号再现:展示年代物品与地方特色;③关系连接:呈现人情社会与乡村人际5. ①随手拍摄春节的真实民俗场景如日常传统技艺练习如舞狮、舞龙、李家拳的直观记录,从中能感受到春节的真实脉动和大众生活的温度。
②精心拍摄与春节有关的工艺制作特写镜头如拍摄具有春节特色的技艺高超、独具匠心的工艺制作过程,体验民族创造力的美感③拍摄时主体人物的服饰设计要具有鲜明东方特色如穿拜年服、汉服或民族特色服装,实现春节拜年场景的构造与春节文化氛围的营造解析】【导语】两则材料探讨了短视频在传承与传播传统文化中的作用材料一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通过日常生活、劳动美学、服饰美学三方面,展示文化传承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强调审美表达的多样性材料二则聚焦怀旧短视频如何通过场景重现、物品具象化和人情联结,构建丰富的乡村记忆图景1 题详解】第 4页/共 2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的能力B.“劳动者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劳动不再具有实用价值”错结合原文“这种劳动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具有审美价值”可知,“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都有故选 B2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的能力A.“两则材料在论证结构上相同,都是总分总的思路”错材料一先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的话题,提出“以良好的美学表达策略来提升大众审美评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增强出圈能力的有效手段”的中心论点,然后从日常随拍的生活美学、精工匠意的劳动美学和东方韵味的服饰美学三个方面进行并列关系的论述;材料二先总述问题“它们是通过哪些方式构建起关于“乡村记忆”的丰富图景的?”,然后从场景还原等三个方面进行并列关系的论述。
据此可知,两则材料都是总分结构故选 A3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第三段主要讨论的是精工匠意的劳动美学,即通过技艺高超、独具匠心的工艺制作过程,展现劳动者的自我愉悦和热爱之情,重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美学A.描述的是游客随手拍摄的民族特色表演,是日常随拍的生活美学B.描述的是网红博主身着古代服饰进行的活动,是东方韵味的服饰美学C.描述了李子柒的作品还原漆器制作的复杂过程,展示了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这正好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