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职期末练习】第五课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高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期末练习答案(高教2023版)

26****ao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2.27KB
约5页
文档ID:597162168
【中职期末练习】第五课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高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期末练习答案(高教2023版)_第1页
1/5

《职业道德与法治》期末必刷信息卷第五课 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1.D【解析】③④:身患渐冻症却没有就此放弃,用他的真实经历书写了一段既普通又不凡、既辛酸又温馨的奋斗征程,推动渐冻症新药研发10多年进度,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弘扬劳动精神,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③④符合题意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①排除②:社会发展的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②排除故本题选D2.C【解析】①: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并不能直接增加就业创业人员数量,①不符合题意②④: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有利于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弘扬工匠精神,激励引领劳动者走技能成才之路,推动形成广大青年学习技能、报效国家的浓厚氛围②④符合题意③: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3.D【解析】①:私营企业职工的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①错误②: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②错误③:丁某通过自己劳动获取的收入是劳动性收入,③正确④:虽然技艺早己炉火纯青,但仍专注每一份工作,可知劳动者应大力弘扬劳动精神,④正确。

故本题选D4.C【解析】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礼赞劳动创造,讴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礼赞劳动创造能彰显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激发创造创新活力,②正确③:全国各地以崇高礼遇褒奖、致敬劳模先进,全社会形成崇尚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关爱劳模的风气这表明礼赞劳动创造能推动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③正确①:使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①排除④:材料未涉及增加劳动者收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礼赞劳动创造与该选项无关,④排除故本题选C5.A【解析】A:材料中指出某街道办事处将钢琴摆上步行街,使得人民来此免费弹琴,让众人感受音乐的魅力,此举有利于拓展文化空间,链接群众文艺,故A符合题意B:材料强调的是某街道办事处加强文化公共服务建设,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未涉及到弘扬劳动精神,故B不选CD:材料强调的是通过拓展人民文化的活动空间,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未体现弘扬主旋律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故CD不选故本题选A6.A【解析】①:“特”讲的是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说明促进乡村振兴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符合题意②:“产”讲的是要不断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向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

这说明促进乡村振兴要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②符合题意③:材料强调促进乡村振兴的具体做法,没有强调追求和发展真理,③不符合题意④:材料没有涉及弘扬劳动精神,坚持人民至上,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7.B【解析】B:“停止生产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月,整个社会就会灭亡这说明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源泉,B正确A:劳动精神属于意识范畴,不能决定一切社会财富的创造,A错误C: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不是社会制度的基础,C错误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D不合题意故本题选B8.D【解析】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不是对劳动模范进行表彰的原因,①不符合题意②: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共表彰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55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088个、全国工人先锋号1034个我国对劳动模范进行表彰有利于彰显劳动和奉献的重要意义,从而弘扬劳动精神,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②正确③:爱我们的家人,爱我们身边的朋友,爱我们的事业,爱我们的祖国,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而不是价值的自我实现,③错误。

④: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共表彰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55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088个、全国工人先锋号1034个我国对劳动模范进行表彰能够发挥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导向作用,④正确故本题选D9.B【解析】①:上海市青浦区某镇遴选多名优秀专业律师进入社区,就民商事纠纷、邻里纠纷、家事纠纷等各方面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开展讲座和座谈,此举有利于推进全民守法,引导居民学会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①符合题意②:律师不是基层自治主体,②表述错误③:通过开展有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的讲座和座谈推进普法工作,以普法促守法,③表述错误④:上海市青浦区某镇坚持“枫桥经验”本土化,遴选优秀专业律师进入社区,就民商事纠纷、邻里纠纷等各方面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开展讲座和座谈,有利于弘扬法治精神,营造社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0.A【解析】①③: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龙田镇初级中学的老师通过劳动教育实践,向孩子们普及水果保鲜储存的生活常识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增强劳动意识,提高劳动能力,弘扬劳动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表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可以推动认识不断深化,①③符合题意。

②: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一是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二是学习书本或他人经验等,获得间接经验,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来源,②错误④: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不是意识活动,④错误故本题选A11.C【解析】 ①:劳模精神是鼓舞人民勇敢前进的重要力量,但不是决定力量,①错误;②: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源泉,劳动模范是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源泉的重要体现,②正确;③:人民群众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发挥着主体作用,③错误;④:劳动模范是劳动的重要代表,劳动模范的行为说明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应热爱劳动、崇尚劳动,④正确; 故本题答案选C12.B【解析】①:党中央致词中对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的大力推崇引发代表们共鸣,这是因为生产劳动能创造出人类所需要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依靠劳动创造才能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故①正确;②:“决定”一词夸大了精神的作用,②错误;③:实践能实现人生价值,并非仅仅是生产实践,③错误;④: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弘扬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有利于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故④正确故本题选B13.A【解析】①:社会福利是面向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等社会成员提供的社会化服务,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①正确。

②:弘扬劳动精神,鼓励年轻人做新时代的奋斗者有利于年轻人的就业成长,②符合题意③:满足老人较高层次的保险要求应该是商业保险,增加医疗补助是社会保险,③错误④:社会救助才是“最后一道防线”,④错误故本题选A14.B【解析】漫画难题,“妈,怎么拿啊?”讽刺有些学生存在生活实践能力差的问题①④:要想解决漫画中学生的“妈,怎么拿啊?”之问,强调学生要注重实践,避免死读书、读死书,要学生增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实践的能力,自觉培养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树立正确的意识,自觉培养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①④符合题意②:材料没有强调科学文化修养需要提高,而是强调需要提高实践能力,②不符合题意③:构筑家校共育呵护成长的体系的主体不是学生,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5.C【解析】①:材料没有涉及体会劳动致富,①不符合题意②③:2023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后,各地各校深入推进劳动实践教育,引导学生在热火朝天的劳动中,播种希望,收获果实开展这种劳动实践教育有利于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认识到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和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②③符合题意④:劳动实践教育与课堂理论学习的意义,无法简单比较,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16.A【解析】①②:苏权科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气魄,勇攀“桥梁高峰”,完成了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建设,只有通过劳动才能铸就生命里的一切辉煌,说明满足了社会的需要才能有价值的自我实现,①②正确③:材料强调的是苏权科勇攀“桥梁高峰”,完成了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建设,说明顽强拼搏的精神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③错误④:材料没有体现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④排除故本题选A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