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卷历史卷学科等级考试试题免责声明:试题来自网络,非官方渠道,学科网不对真实性负责,请自行鉴别1. 瓷器的全球流动中国瓷器在中西方文明交流过程中,扮演着载体和象征的角色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中国与欧洲的距离被极大地拉近,从前需要在东南亚、南亚、阿拉伯诸国进行转运的中国瓷器,如今与欧洲有了更直接的联系通道一)瓷器行销世界(1)随着制瓷技术的重大改进,瓷器远销海外,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的文化符号,这发生于________单选)( )A. 秦汉时期 B. 魏晋时期 C. 隋唐时期 D. 宋元时期(2)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中外交通路线为瓷器行销世界提供了便利,将下列示意图中的交通路线填入空格中(填涂字母)①有研究表明,8-10世纪中国瓷器已经由中亚的撒马尔罕传入大食国境内,该路线是_________②郑和出使西洋,曾将一批景德镇官窑的瓷器作为外交礼物赠与外邦他出使的路线是_________③16世纪上半叶,葡萄牙向中国订购了一批带有王室徽章的瓷器,其葡萄牙的运输路线是_________3)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抵达中国港口,其与中国的瓷器贸易由官方指定机构代理,该机构是________。
单选)( )A. 宣政院 B. 市舶司 C. 中书省 D. 广州十三行(4)结合地图及所学,分析中国瓷器不断外传的原因有________双选)( )A. 外部需求 B. 军事扩张 C. 技术传播 D. 工艺精湛(二)瓷器影响世界(5)欧洲瓷器大量订货,直接促使欧洲众多城市成为专门的手工业市镇,开始进行了“流水线式生产”,生产效率不断增加,这得益于________单选)A. 工厂制度的确定 B. 资本主义的垄断C. 手工工坊的发展 D. 殖民活动的兴起瓷器的流动推动了文化的交流材料一:釉上彩中国乐师像(18世纪)材料二:清康熙年间开始出现珐琅影瓷,以中国传统白瓷胎为底,融入西方珐琅彩描绘制作而成珐琅彩瓷装饰题材与风格亦受西方影响6)材料一是德意志制作的“中国风”瓷塑,其中的人物形象与中国当时的实际形象不其相符,表现出欧洲人自多的趣味和风尚,这一现象折射出________双选)( )A. 西方对中国文化的想象 B. 西方对中国文化的传承C. 西方对中国文化的重构 D. 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7)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如何理解瓷器全球流动中的文化交流答案】(1)D (2) ①. A ②. B ③. C (3)D (4)AD (5)A (6)AC (7)文化交流是双向互动的过程。
中国古代瓷器输出不仅是一种商业交易,而且是一种文化交流瓷器作为文化交流载体和媒介,丰富了文化内涵,促进文化发展中国瓷器深受海外人们的喜爱,不仅被用于日常生活,且出现大量仿制中国各类瓷器现象,西方学习中国瓷器文化过程中进行了想象和重构,推动文化发展中国也借鉴了西方文化,丰富中国瓷器文化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元时期(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制瓷技术有重要改进,出现五大名窑,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为继丝绸之路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D项正确;其余选项时间均不符合,排除ABC项故选D项小问2详解】(1)本题是填空题8-10世纪,中国瓷器已经由中亚撒马尔罕传入大食国境内,图中A路线符合经由中亚传入大食国2)郑和出使西洋,经由海路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他出使的路线是B路线3)16世纪上半期新航路开辟,葡萄牙人经过新航路运输该批瓷器,路线应是C路线小问3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84年(中国)根据所学可知,1784年,清朝当时已经设立广州十三行管理对外贸易,因此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其与中国的瓷器贸易由官方指定机构代理是广州十三行,D项正确;宣政院是元朝时期管理西藏地方事务及全国宗教事务的机构,排除A项;市舶司是宋朝时期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排除B项;中书省是中央行政机关,不负责管理对外贸易,排除C项。
故选D项小问4详解】本题是双项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地图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瓷器外传的主要是因为中国瓷器技术精湛,领先世界,西方国家由于社会需求较大,因此中国瓷器远销海外,AD项正确;中国古代没有通过军事扩张来销售瓷器,中国对外交往以和平交往为主,排除B项;瓷器在传播过程中也把技术传播到海外,C项因果颠倒,排除C项故选AD项小问5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流水线式生产”,“生产效率不断增加”可知,这主要是由于工业革命后,采用机器生产,流水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A项正确;资本主义垄断产生之前,已经出现流水作业,排除B项;手工工坊生产效率相对较低,排除C项;殖民活动兴起不会提高生产效率,排除D项故选A项小问6详解】本题是双项选择题时空是古代、近代中国与西方根据材料“其中的人物形象与中国当时的实际形象不甚相符,表现出欧洲人自己的趣味和风尚”,可知,这是在西方不了解的中国情况下,结合自己的认知和对中国的想象,对中国文化的重构,AC正确;从材料一可知,这是对中国瓷器文化的重构,不是传承,排除B项;材料反映中西文化相互借鉴,没有体现冲突,排除D项。
故选AC项小问7详解】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近代中国与西方据材料一的图和材料二“珐琅彩瓷装饰题材与风格亦受西方影响”并结合所学可知,文化交流是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国古代瓷器输出不仅是一种商业交易,而且是一种文化交流瓷器作为文化交流载体和媒介,丰富了文化内涵,促进文化发展根据材料一图片可知,中国瓷器深受海外人们的喜爱,不仅被用于日常生活,且出现大量仿制中国各类瓷器现象,西方学习中国瓷器文化过程中进行了想象和重构,推动文化发展根据材料二“以中国传统白瓷胎为底,融入西方珐琅彩描绘制作而成珐琅彩瓷装饰题材与风格亦受西方影响可知,中国也借鉴了西方文化,丰富中国瓷器文化2. 商业贸易与西欧社会转型11世纪以后,商业贸易复兴驱动一系列历史事件发生,推动了西欧社会向近代转型一)商业贸易复兴是西欧社会转型的动力,催生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1)将下列“史事”与“结果”相匹配填涂字母)史事结果(1)城市自治A.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2)文艺复兴B.确立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3)宗教改革C.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和王权强化(4)商业革命D.奠定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基础(5)启蒙运动E.出现独立民族教会并助力资本主义成长(6)资产阶级革命F.引发欧洲商业格局的重大变化(二)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为资产阶级革命积蓄了力量。
2)有学者指出,12、13世纪以来,西欧社会新兴阶层崛起,同时,许多人或为“有地产的穷人”有地产的穷人”意指________双选)( )A. 农民失去地产 B. 土地贵族贫困C. 穷人获得土地 D. 教会财富贬值(3)财富向新兴阶层转移,促成了与传统不同的财富观念概括下列三则材料分别是从什么视角看待财富的材料一:圣·伯尔拿曾说:“你只有蔑视现世的财富,才能在天堂成为一个富有者圣·托马斯阿奎那指出:“因此,甘愿贫穷是人们达到完美的爱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条件——[苏]古列维奇《中世纪的文化范畴》材料二:波焦·布拉乔列尼说:“金钱对公共福利和市民生活都是非常有益的……贪婪没有违背天性,恰恰相反,它是自然赋予我们的天性,就像我们与生俱来的其他欲望一样——王挺之等《欧洲文艺复兴》材料三:自分工完全确立以来,各人所需要的物品,仅有极小部分仰给于自己劳动,最大部分都须仰给于他人劳动所以他是贫是富,要看他能够支配多少劳动,换言之,要看他能够购买多少劳动——[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4)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对外殖民扩张,商业贸易同时也呈现出新的格局,主要表现为________。
双选)( )A. 贸易中心的转移 B. 货币、信贷的出现C. 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D. 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三)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西欧社会实现了转型,并深刻影响了此后的世界历史进程5)西欧社会实现转型的标志有________双选)( )A. 理念上强调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B. 法律上保障私有财产不受侵犯C. 政治上体现人民主权的原则 D. 经济上加强对市场的干预和调节(6)资本主义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但在发展中也显露出自身的局限性以下选项能反映此观点的是________单选)( )A. 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使世界连为一体B. 工业革命加剧社会贫富分化C. 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不确定性增加【答案】(1)(1)与 C;(2)与 A;(3)与E;(4)与 F;(5)与 D;(6)与 B (2)BD (3)材料一是从中世纪教会的角度看待财富的;材料二是从人文主义者的角度看待财富的;材料三是从经济学家的角度看待财富的 (4)AC (5)BC (6)B【解析】【小问1详解】(1)结合所学可知,从中世纪中期西欧城市自治运动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王权的加强因此,(1)与C匹配。
结合所学可知,14世纪以来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借宣扬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名的思想解放运动,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因此(2)与A匹配结合所学可知,16世纪宗教改革倡导创立民族教会和因信称义的思想,推动了民族教会的出现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3)与E匹配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推动了欧洲出现商业革命,欧洲商业格局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因此(4)与F匹配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启蒙思想家主张天赋人权、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主权在民等政治理论,为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5)与D匹配结合所学可知,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因此(6)与B匹配小问2详解】本题是多项选择题时空是12、13世纪(西欧)据材料“12、13世纪以来,西欧社会新兴阶级崛起,同时许多人成为‘有地产的穷人’”结合所学可知,西欧农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富裕农民和工商业市民阶层兴起和发展,他们采用新的经营方式,冲击了传统的封建领主因此“有产的穷人”是指土地贵族的穷困中世纪教会拥有大量土地,也受到新的经营方式的冲击,教会财富贬值,BD项正确;材料是讽喻有产的穷人,他们是传统的封建领主,而不是失去土地的农民,排除A项。
故选BD项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一“《中世纪的文化范畴》”可知,时空是中世纪的欧洲根据材料一“你只有蔑视现世的财富,才能在天堂成为一个富有者”“甘愿贫穷是人们达到完美的爱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条件”可知,主张蔑视现世的财富,赞美和坚守贫穷是获得上帝拯救的条件教会主张禁欲主义,材料一是从中世纪教会的角度看待财富的根据材料二“《欧洲文艺复兴》”可知时空是近代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根据材料二“金钱对公共福利和市民生活都是非常有益的……贪婪没有违背天性,恰恰相反,它是自然赋予我们的天性,就像我们与生俱来的其他欲望一样”结合所学可知,肯定人们追求财富的渴望,金钱是重要的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发展,人文主义思想就是肯定人追求现世的生活,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因此材料二是从人文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