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年高考地理总复习世界地理主要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一***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06.50KB
约42页
文档ID:595874002
2024年高考地理总复习世界地理主要知识点总结(精华版)_第1页
1/42

2024年高考地理总复习世界地理主要知识点总结(精华版)一、世界地理概述1.大洲、大洋的面积与分布特点:①七大洲面积顺序——亚非北南南欧大(或亚非美美,南极欧洋);②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位置最南的大洲、纬度最高的大洲——南极洲;③跨纬度最多的大洲——亚洲;④跨经度最多、纬度最高、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北冰洋;⑤各大洲中央经线——亚洲101ºE,欧洲30ºE,非洲20ºE,大洋州澳大利亚135ºE,北美洲101ºW,南美洲60ºW2.大洲界线:①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60°E)、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和土耳其海峡;②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③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白令海峡(170ºW,66°34′N);④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80ºW,10°N);④南美洲与南极洲分界——德雷克海峡;⑤非洲与欧洲分界——直布罗陀海峡;⑥欧洲与北美洲分界——丹麦海峡3.大洋分界线:①太平洋与北冰洋分界———白令海峡;②太平洋与大西洋分界——经过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67°W经线;③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分界线——经过澳大利亚南部塔斯马尼亚岛的146°E经线;④印度洋与大西洋的分界线——经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20°E经线;⑤大西洋与北冰洋的分界———挪威西海岸(约61ºN)至冰岛再到格陵兰岛的最短距离一线。

4.七大洲地形特征:大洲地形特征亚洲①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②地势中高周低,起伏很大非洲①“高原大陆”,以高原、盆地为主;②地势起伏较小;③东部纵贯巨大的东非裂谷带欧洲①地势低平,平原面积广大(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②地势南北高,中部和东部低;③冰川地形广布北美洲①地势东西高,中部低;②三大地形区南北纵列分布(西部高大山地,中部广阔平原,东部低缓高原和山地)南美洲①地势西高东低;②西部安第斯山纵贯南北,东部高原与平原相间排列大洋州澳大利亚①地势东西高,中间低;②地形分三大地形区,东部为纵贯南北的大分水岭,西部是低矮的高原,中部是平原南极洲①冰雪大陆,大陆冰川广布;②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5.海底地形:主要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等类型,大洋底又分为海岭、海盆、海沟等6.世界的居民和国家:①世界人口稠密区及原因——A、亚洲东部和南部←世界古老的文化中心,发展农业自然条件优越,人类在此聚居历史悠久;B、欧洲西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和商业贸易活动频繁的重要工业地带;C、北美洲东部(大西洋沿岸及五大湖区)←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②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俄加中,美巴澳。

③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13个)——中印美印尼,巴巴俄孟加,尼日日本墨,菲律埃塞俄④地跨两大洲的国家(9个)——俄罗斯、土耳其、哈萨克、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五国跨亚欧)、印度尼西亚(跨亚大)、埃及(跨亚非)、巴拿马(南北美)、美国(北美大)7.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气候特点成 因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º之间全年高温多雨(>2000mm)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º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全年气温高,干季湿季明显交替750—1010mm)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º至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全年气温高,旱雨两季分明>1500mm)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º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全年炎热干燥(<125mm)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南北纬25º—35º之间的大陆东岸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1010mm)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控制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º—40º之间的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300—1010mm)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温带季风气候南北纬35º—55º之间的大陆东岸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500—600mm)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控制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内部冬寒夏热,干旱少雨<400mm)深居大陆内部,加上山地阻挡,受海洋影响小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º—60º之间的大陆西岸全年温和湿润(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季节分配均匀700—1010mm)终年受西风带控制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北纬50º—70º之间的大陆冬长寒,夏短暖,降水少纬度较高全年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寒带苔原气候北半球北冰洋沿岸全年严寒纬度高,受极地东风带控制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寒带冰原气候南北半球极地内陆全年酷寒纬度最高,受极地高压带控制全年受冰洋气团控制)高原、山地气候海拔3500米的高山终年低温,垂直变化明显海拔高8.影响气温的因素:⑴纬度(或太阳辐射):气温从低纬向高纬度递减;气温年较差从低纬向高纬递增;气温日较差以副热带大陆的沙漠最大,赤道和高纬度较小⑵下垫面状况——①地形地势:包括海拔高度、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的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谷地盆地夏季热量不易散失而成为高温中心,冬季易使冷空气堆积形成低温中心(但若周围高大山脉阻挡了冷空气侵入也会成为温暖中心);高大地形阻挡了冷空气可使其附近温度较同纬度高;背风坡气流下沉产生的焚风效应使温度较高;山地比附近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②海陆位置:主要指离海远近,受大陆或海洋影响的大小。

③洋流:暖流增温,寒流降温;④植被状况:植被覆盖影响吸热与放热,植被可调节气温;植被良好的绿地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均小于裸地⑤不同性质的地面反射率不同: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⑶大气运动:如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焚风效应),与冬季风源地的距离等⑷天气状况:阴雨天和晴天的气温及日较差不同⑸人类活动: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9.影响降水的因素:⑴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的影响⑵天气系统——如锋面、气旋与反气旋、低压槽、高压脊、锋面气旋等⑶地形地势:迎风坡多;背风坡少;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⑷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大陆东岸或西岸⑸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⑹其他下垫面状况: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⑺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10.影响气候的因素:⑴太阳辐射:影响气温,形成不同的气候带是造成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因素⑵大气环流:包括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的影响⑶下垫面状况:包括:①海洋和陆地影响;②地形地势的影响;③不同地面反射率的影响;④洋流的影响;⑤不同植被覆盖率地面的影响,等⑷人类活动的影响11.影响等温线走向的因素——①纬度或太阳辐射因素,使等温线与纬线平行;②海洋的影响,使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③地形地势,使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

12.等温线弯曲的基本规律:⑴影响等温线弯曲的因素——①海陆分布;②地形地势;③洋流;等⑵基本规律——“高高低低规律”:①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温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如夏季的大陆、冬季的海洋、地势低的地区、暖流流经地②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温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低如冬季的大陆、夏季的海洋、地势高的地区、寒流流经地⑶因洋流形成的等温线弯曲,等温线凸出的方向与洋流流向一致13.世界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世界降水的分布大致呈带状分布,即从低纬到高纬,赤道多雨带、副热带少雨带、温带多雨带和极地少雨带相间分布14.形成各气候类型的主导因素:①纬度位置——极地气候、亚寒带气候、温带气候、亚热带气候、热带气候②气压带风带:A、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带);B、不同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与信风交替)、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压与西风交替)③季风:A、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影响而成;B、热带季风气候——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影响而成④海陆位置:A、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深居内陆而成;B、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大陆西岸的影响。

15.部分非地带性气候的分布及成因:①四处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巴西高原东部沿海、中美洲东北部沿海,成因:纬度低+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地形抬升+沿岸暖流②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东非高原赤道附近,成因:地势较高,气温较低,上升气流弱(对流运动弱),降水相对较少③西风带沿海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南美洲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成因:位于安第斯山东侧,受山地阻挡,位于西风的背风坡,为雨影区,降水稀少,形成了干燥少于温带大陆性气候④南北美洲西岸气候呈狭长带状分布——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呈南北延伸、狭长的带状分布成因:主要受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气候分布不能向东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16.气候类型的判断⑴根据分布规律判断气候类型: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据纬度位置确定所在南北半球和气候带;二是据经度位置确定海陆位置(主要指大陆东、中、西部);三是在前述两点基础上,对照世界各气候的分布规律确定气候类型⑵根据气候的气温和降水资料(数据或图)判断气候类型:可遵循以下三个步骤——以形定位、以温定带、以水定型来判断①根据气温变化确定南北半球——以形定位。

6、7、8三个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状)为北半球,12、1、2三个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状)为南半球②根据最热月和最冷月均温数值判断所属气候带——以温定带各气候带的气温标准见下表:气候带最冷月均温(℃)最热月均温(℃)年均温(℃)热带≥15℃≥20℃亚热带(温带海洋性气候)0~15℃温带<0℃>15℃亚寒带<0℃<15℃苔原带<5℃冰原带<0℃③根据降水量的多少与季节分配,确定气候类型——以水定型17.世界的主要自然带:①各自然带的气候、植被、土壤类型及典型动物:自然带名称气候类型植被类型土壤类型典型动物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砖红壤猩猩、河马热带季雨林带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砖红壤性红壤象、孔雀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燥红土长颈鹿、羚羊热带荒漠带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荒漠土袋鼠、沙漠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或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猕猴、灵猫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褐土阿尔卑斯山羊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褐土松鼠、黑熊温带草原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黑钙土黄羊、旱獭温带荒漠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荒漠荒漠土双峰驼、子午沙鼠亚寒带针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寒带针叶林灰化土驼鹿、紫貂苔原带苔原气候苔原冰沼土驯鹿、北极狐冰原带冰原气候冰雪裸地未发育北极熊、海豹②相关问题:A、植被是自然带最明显的标志,故自然带的名称多以植被类型来命名,但自然带名称比植被类型多一个“带”字。

B、一般情况下,一种气候形成一种自然带,一种自然带对应一种气候类型但温带大陆性气候可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