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项目六《认识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第三节说课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信息技术必修一沪科版

z***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1.59MB
约35页
文档ID:615720512
项目六《认识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第三节说课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信息技术必修一沪科版_第1页
1/35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0,认识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3.,优化程序,判断输入有效性,目录,01,为何学,02,学什么,03,怎么学,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01,为何学,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材分析,说地位:,1,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反思,2,3,说联系:,说教材处理:,本节课,题选自沪教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三单元项目六认识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第三节课标要求:,“,利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简单算法,解决实际问题,”,本节程序的循环结构是,本项目的主要内容,,为后续章节程序的学习打下基础能使用,Python,语言编写简单程序是本章的重点概念,也是全书的核心概念,更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知识点,将教材内容进行了改进,以学生感兴趣的海龟画图程序作为引入展开讲解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学生状况,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选择结构程序,有一定的程序基础,但对循环结构程序还不了解,基于上节课选择结构的学习对接受新知识循环结构语句应该容易上手。

为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课前会组织学生填写“学生情况调查表”了解学生对于,Python,循环结构程序了解的基本情况教学反思,对策,02,学什么,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计算,思维,培养学生运用循环结构解决实际编程问题的能力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借助信息技术平台,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程序创作,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创新应用信息社会责任,学生需遵循编程规范,注重代码可读性和效率,尊重知识产权,不抄袭代码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程序的,for,循环语句教学难点,使用程序设计语言,for,循环实现简单算法,解决实际问题突出重点,突出难点,知识难度大,学生容易感到枯燥,通过列举学生感兴趣的例子,提高学生学习热情,解决问题,解决问题,03,怎么学,教学过程,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以问题求解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具备敏感的信息意识,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主动寻求恰当的方式处理信息讲授法,自主探究法,教学反思,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分钟,新课讲解,15,分钟,小组探究,8,分钟,巩固知识,10,分钟,小结及作业,5,分钟,1,3,5,2,4,教学过程,课堂回顾,设计意图,展示用流程图描述的顺序、选择、循环三种控制结构,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算法的控制结构,引出循环结构的程序实现。

A,B,条件?,A,B,否,是,循环结构,选择结构,顺序结构,教学过程,新课讲解,设计意图,学生运行下发的程序文件,查看生成的图像结果并观察程序代码有什么特点运行代码看效果,特点?,教学过程,新课讲解,设计意图,学生会很容易回答出程序代码重复的特点,从而引出,for,循环语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5,页,自主学习,for,语句的用法,再由教师讲解介绍,for,循环语句的格式,并重点强调,range,函数的用法for,语句,格式:,for,变量,in,序列:,语句块,rang(,起始值,结束值,步长值,),列表,值,1,,值,2,,,.,range(1,5,2),结果:,1 3,range(3),结果:,0 1 2,强调,教学过程,新课讲解,设计意图,学生运用新知识尝试优化程序代码,写出优化后的程序代码,并由其他学生做评价,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for,循环的理解优化程序,请将程序改成,for,循环结构并运行,?,教学过程,新课讲解,设计意图,对比两个程序的算法结构和运行结构,引导学生体会程序的优化与效率,分析循环结构对提升程序效率的意义对比两个程序的算法结构,教学过程,任务一:实现绘制同切圆,设计意图,小组讨论并编程实现画,10,个同切圆的轨道图形,培养学生小组协作能力和实际动手编程能力,让学生通过任务进一步巩固对循环结构程序的掌握。

在机器人比赛中,,需要,设置如图的运行轨道,请,同学们,参考任务单中的学习材料,,编程,实现画,10,个同切圆的轨道图形,如图所示,圆的半径分别为(,50,55,60,65,70,75,80,85,90,95,),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任务一:实现绘制同切圆,设计意图,小组学生展示编程结果,并由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查看程序是否有问题,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示部分代码,没有冒号,缺少缩进,逗号隔开,循环结构,教学过程,任务二:输入密码,设计意图,以银行办理业务输入密码的情景为背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流程图描述该问题以及关键步骤有哪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后续编写程序代码做准备情景:银行办理业务时,需要输入账号和密码,密码输入正确,时,方可登录系统继续办理所需业务,;,每次登录有,3,次试错机会,如果密码连续,3,次输入错误,账号,将,被,锁死,请你编程实现上述需求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流程图描述该问题,关键步骤有哪些?,教学过程,任务二:输入密码,设计意图,教师展示流程图,学生分析流程图中的控制结构,通过填空的形式降低该题的难度,教学过程,任务二:输入密码,设计意图,展示完整程序代码,让学生标记出循环体的部分,并思考横线处的代码应填什么?,creect=0,passWord=123456,_#,请将补充代码写在横线上,x=input(password:),if passWord=x:,creect=1,break#,终止循环,执行循环语句后面的语句,else:,print(,密码不正确,请重试,),if creect=1:,print(,欢迎登录北京银行,),else:,print,(“,密码,输入超过限定次数,为了您的财产安全,,,账号,已锁,死,,,再见,!),循环体,教学过程,任务二:输入密码,设计意图,以图的形式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循环变量是谁、如何得到循环变量所需的序列、为什么用这种生成序列的方式等问题,让学生深入理解循环结构程序的关键要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编程思维能力。

2,.,如何,得到循环变量所需的序列,?,3.,为什么用这种生成序列的方式?,1.,循环变量,是谁,?,教学过程,任务二:输入密码,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循环变量的取值以及序列生成方式等,结合流程图和程序代码,加深学生对循环结构的理解和应用,使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循环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生成一个,1,2,3,序列,i,成功取到序列中,下一个元素了吗?,creect=0,passWord=123456,_#,请将补充代码写在横线上,x=input(password:),if passWord=x:,creect=1,break#,终止循环,执行循环语句后面的,语句,else:,print(,密码不正确,请重试,),if creect=1:,print(,欢迎登录北京银行,),else:,print(,密码,输入超过限定次数,为了您的财产安全,,,账号,已锁,死,,,再,见,!),for,i,in,1,2,3:,循环体,教学过程,任务三:双重,for,循环,设计意图,以学校组织英语竞赛奖励分配问题为背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三个未知数两个方程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探索采用编程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

问题:,学校,组织,英语,竞赛,计划安排奖励30人,,,准备了50件奖品获,一等奖者可得3件,二等奖2件,三等奖1件希望把所有奖品都发到获奖者手中请,问,各等奖,分别,设置多少人合适?,教学过程,任务三:双重,for,循环,分析问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已知和未知条件,发现两者的关系,当遇到用已有知识无法解题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其他方案a,b,c,已知条件:,求 解:,方程组:,1.,总人数,30,2.,总奖品数,50,3.,一等奖,3,件,/,人,4.,二等奖,2,件,/,人,5.,三等奖,1,件,/,人,1.,一等奖人数,2.,二等奖人数,3.,三等奖人数,1.a,+b+c=30,2.3a,+2b+c=50,三个未知数,两个方程,怎样求解?,还有没有其他思路?,教学过程,任务三:双重,for,循环,优化方案,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生活中开锁的经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枚举法,并初步确定变量的取值范围得出解题方案:,逐一检查,a,b,c,的每一种组合,如果满足方程组,即为一组方案a,的取值范围,130,b,的取值范围,130,c,的取值范围,130,a,:,1,30,b,:,1 30 1 30,c,:,130 130 130 130,共有组合数:,303030=27000,a,的取值范围,130,b,的取值范围,130,c=30-a-b,共有组合数:,3030=900,a,的取值范围,116,b,的取值范围,125,c=30-a-b,共有组合数:,1625=400,优化,优化,教学过程,任务三:双重,for,循环,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设计意图,通过流程图,引导学生填写程序填空,降低难度,并讲解双重,for,循环这一难点。

通过填写表格,a,b,c,的值,让学生理解双重,for,循环的规则开始,a=1,a=16,b=1,b0,并且,3a+2b+c=50,输出,a,b,c,b,增加,1,a,增加,1,结束,是,否,否,是,是,否,流程图,for a in range(1,17):,for b in range(1,26):,c=_,if _:,print(“,一等奖,”,a,”,二等奖,”,b,”,三等奖,”,c),双重,for,循环规则:外循环一次,内循环一遍,第几次执行,a,的值,b,的值,c,的值,第,1,次,第,2,次,第,25,次,第,26,次,第,27,次,第,400,次,教学过程,任务三:双重,for,循环,调试运行程序,设计意图,学生运行编写好的代码,并查看结果,教学过程,任务四:百钱买百鸡,设计意图,小组学生讨论该问题,展示小组的结果,问题:我国古代数学家在算经一书中提出的数学,“,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百钱买百鸡,问鸡翁、鸡母、鸡雏各几何?,”,课堂总结,1,、,for,变量,in,序列:,语句块,2,、双重,for,循环:外循环一次,内循环一遍,3,、,range(,开始值,结束值,步长,),设计意图,由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教师进行补充,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课后作业,作业一:,水仙花数是指一个n位数(n=3),它的每位上的数字的n次幂之和等于它本身,例如371是水仙花数,因为3,3,+7,3,+1,3,=371编程求,100-999,中的水仙花数作业二:,预习下节课的内容,while,循环结构,设计意图,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板书设计,6.3,优化程序,判断输入有效性,for,循环语句,格式:,for,变量,in,序列:,语句块,双重,for,循环规则:外循环一次,内循环一遍,rang(,起始值,结束值,步长值,),列表,值,1,,值,2,,,.,主板书,辅板书,04,教学反思,1,2,优点,01,紧扣本节重难点,知识点衔接连贯自然,教学活动有趣,课堂活跃1,2,缺点,02,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时间不足习题设计没有层次性和针对性,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聆听,。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