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隆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七年级语文试题 主题情景:制作“发现身边的美"宣传片 为引导同学们在课余时间欣赏自然美景,游览名胜古迹,体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感受祖国的蓬勃发展,校研学社准备之作“发现身边的美”校外实践活动宣传片作为研学社的成员之一,请你积极参与宣传片各个篇章的制作,完成以下任务 第一篇章:欣赏自然美景 一、积累与运用 (一)阅读文段,完成下题9分) 徜徉书海,领略时序之美春天,鸟鸣应和着溪水歌唱,到碧绿的菜畦边走一走,与春天撞个满怀;夏天,听窗外热烈粗犷的骤雨,赏荷叶荫蔽下的红莲,与夏天来场约会;最美的当属秋天,菊花泼泼洒洒,在秋风中开得烂漫,黄叶沐浴着夕阳在空中流转,憔悴却又唯美;冬天也不甘寂寞,请北风常住,邀雪花做客,那雪,直落时如盐撒空中,风起时又若柳絮轻飘曼舞,也确实( )四季总有变换的风景,而我们也应该有缤纷的心情 1.下列黑体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抖擞(dóu) 粗犷(kuàng) 发髻(jì) 咄咄逼人(duō) B.静谧(mì) 高邈(miǎo) 应和(hé) 繁花嫩叶(nèn) C.干涩(sè) 莅临(wèi) 看护(kàn) 秋风萧瑟(sè) D.粗拙 (zhuō) 吝啬(lìn) 黄晕(yùn) 淅淅沥沥(lì) 2.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花枝招展 B.喜出望外 C.美不胜收 D.花团锦簇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的小说集,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是我国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B.《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写的回忆性散文集,其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无常》都是其中的作品 D.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令堂、舍弟、敝人、寒舍、愚见"都属于谦辞 (二)古诗词默写(6分) 4.植物园的揽胜亭中有许多对联,其中一副令小罗与小湖浮想联翩 上联:百卉万芳茂林幽兰杨柳翠 下联:一湖三色青山绿水夕阳红 小罗:上联中的“百卉万芳”让我想到了那些古诗中的花儿如: (1) ,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小湖:下联中的“青山绿水"让人想起那些吟咏山水的名句如: (2)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3) ,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小罗:看到下联中的“夕阳”让我想到了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的 (4) _, _______。
第二篇章:走进文化殿堂 二、阅读 名著阅读(12分) 为了消除与经典的隔阂,小闻设计了一场跨时空的对话来阅读《朝花夕拾》 5.请你帮他完成“朋友圈"的相关内容5分) 阿长:哥儿,你可还记得① ___ _________ (情节)你当时接过书时的兴奋劲儿我可记得清清楚楚呢! ② 先生(人名):孩子,你还记得你们跑到三味书屋的后园折腊梅、寻蝉蜕,在我读书入神时画画吗? 父亲:有次你兴致勃勃地准备去看迎神赛会,被我叫住背《鉴略》,你小子怎么还把这件事写成文章——《五猖会》了呢! 鲁迅回复父亲:我就想借这件事情警醒世人③ ___ 鲁迅:统一回复:谢谢大家惦念让我忆起童年,不单有后园撒泼的欢乐,也有扫兴背书的苦涩;让我忆起童年,④ _________ 仿写加点句子)(2分) 6.鲁迅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追忆了不少人,这些人有的被鲁迅加入了“朋友圈”,也有的被鲁迅拉入了“黑名单”,请各举一例,并结合具体情节陈述理由4分) ①“朋友圈”—人名: ,理由 ②“黑名单"—人名: ,理由 7.在跨时空对话活动上,同学们就鲁迅回忆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时产生了争论,反方同学认为,鲁迅是反对孝道的,对此,作为正方,你应如何反驳此观点?(80字以内)(3分) 古诗鉴赏(10分) 【甲】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饯别王十一①南游 〔唐〕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②上,相思愁白蘋③ 【注释】①饯别:设酒食送行王十一,名不详,排行十一②汀洲:水边或水中平地③白蘋:水中浮草,花白色,故名 8.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3分) A.甲诗首联点题先写“客路”,然后写“行舟”,漂泊羁旅之情寓于字里行间 B.乙诗颔联写景飞鸟不知飞向何处,形单影只,青山孤寂空旷,令人心生悲戚 C.甲诗颈联“生”和“入"二字化静为动,写出红日西沉,秋色渐浓的江南美景 D.乙诗尾联紧承上联,写友人在汀州上遥望,烟水茫茫,借白蘋抒发离别的忧愁 9.完成填空4分)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①_____的感情,“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表达②____________的感情 10.两首诗中都有“阔”字,分别品析它们的妙处3分)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谢太傅于东船行, 小人引船, 或迟或速,或停或待,又放船①从横,撞人触岸公初 不呵谴人谓公常无嗔喜曾送兄征西②葬还日莫雨驶③小人皆醉不可处分④公乃于车中手取车柱撞驭人,声色甚厉夫以水性沉柔,入隘奔激方之人情, 固知迫隘之地, 无得保其夷粹 (均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放船〕纵船,指让船任意漂荡,不加牵引②〔征西〕指谢奕,曾任安西将军、豫州刺史,卒于官,追赠镇西将军(并非征西)③〔雨驶〕雨很急④〔处分〕处理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横线字的意思4分) ⑴俄而雪骤( )⑵撒盐空中差可拟( ) ⑶或迟或速( )⑷小人引船( ) 12.根据文意,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曾送兄征西葬还日莫雨驶小人皆醉不可处分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未若柳絮因风起 ⑵公乃于车中手取车柱撞驭人,声色甚厉。
14.【甲】文可见谢安性情平和、宽容,可【乙】文中谢安对驭人却“声色甚厉”,请结合所叙故事简述4分) 第三篇章:步入科技馆 (四)科技文阅读(9分) 【材料一】 数字化技术在文化旅游领域的应用已成为创新产品和优化游客体验的核心动力,不仅提升了游客出游的舒适度,还为游客带来了沉浸式的全新体验,成为文旅消费的新增长点为了进一步推动文旅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文化和旅游部印发了《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公布了首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名单和20个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示范案例2023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一批30个“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项目,在为期3年的试点期内,这些单位将推动项目高质量建设,确保可持续运营,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智慧旅游产品 (摘编自《中国文化报》2024年1月17日) 【材料二】 ①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文化旅游领域,数字化的应用不仅提供了更便捷和丰富的旅游体验,还推动了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创新。
数字化技术对文化旅游产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首先,数字化技术丰富了文化旅游的体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游客可以在不同地点进行虚拟参观,体验不同的文化景观和历史场景数字化技术还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解读和导览,增加游客对文化旅游目的地的了解和兴趣其次,数字化技术提升了文化旅游的便利性和可达性数字化技术既可以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和定制化的旅程,又可以方便游客了解文化旅游目的地的信息、预订门票和交通工具,使得文化旅游更加个性化和便利此外,数字化技术拓宽了文化旅游的市场规模通过数字化平台,文化旅游目的地可以直接与游客进行互动和沟通,提供定制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 网易伏羲2024年2月1日,有删改) 【材料三】 ①数字技术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创造出更多新场景、新业态和新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公众的消费体验需求,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②一是数字化使文旅场景更加智能化借助数字化技术,可以打破文旅体验的时间、空间及资源限制,创造新的场景例如,依托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全景展示等技术,营造沉浸式旅游体验场景。
③二是数字化催生众多新兴业态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发展可以催生文旅平台、数字文创、云旅游、云展览、文旅电商等业态快速发展,推动文化、旅游、科技、体育、娱乐、影视演艺等领域深度融合,丰富文旅产业的内涵和形式,促进产业生态进行全过程、多角度重构 ④三是数字化推动文旅模式创新数字化技术改变了传统文旅产业主要依赖线下实体景点服务的模式,让线上个性化预订、线下需求与服务无缝对接游客可通过数字化平台随时了解掌握准确全面的海量信息,享受便捷的一站式预订服务数字化技术可打破传统文旅资源地域、时空、数量等方面的局限 (摘编自《中国旅游报》2024年4月2日) 15.下列对材料信息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数字化技术在文化旅游领域的应用将成为创新产品、优化游客体验、生成文化旅游消费新增长点的核心动力 B.游客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不同地点进行虚拟参观,充分展现了数字化作用下的文化旅游便利性和可达性特点 C.随着数字化催生出的文旅新模式的出现,主要依赖线下实体景点服务的文旅产业传统模式不再被游客所关注 D.公众的消费体验需求随着数字技术在文化旅游领域创造出的更多新场景、新业态和新模式得到更大化的满足。
16.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中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举措体现出了相关部门在推动文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