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2025学年安徽省省十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及答案

七彩****3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831.92KB
约8页
文档ID:595785881
2024-2025学年安徽省省十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1页
1/8

A10 联盟联盟 2023 级高二上学期级高二上学期 11 月期中考月期中考地理试题地理试题命题单位:巢湖一中地理教研组编审单位:合肥皖智教育研究院命题单位:巢湖一中地理教研组编审单位:合肥皖智教育研究院本试卷分第本试卷分第 I 卷卷(选择题选择题)和第卷和第卷(非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请在答分钟请在答题卷上作答题卷上作答第第 I 卷选择题卷选择题(共共 48 分分)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我国某地同学中秋节假期在家乡附近的山顶拍摄赤道式日晷(即晷面平行于赤道,地面上指针指向正北)照片(图 1)同学用测量出晷针与地面倾角为 3120,显示时间为 13:30 分该日刚好是秋分,天气晴朗,晷影转动清晰据此完成 13 题1.推测图中日晷位于()A.海口B.合肥C.北京D.拉萨2.拍摄时间学生与在伦敦(中时区)出差的妈妈视频通话,在视频中可能看到()A.绚烂朝霞B.柔和夕阳C.满月西沉D.新月挂树3.国庆期间该学生又去该日晷处进行观察,发现()A.晷针投影在晷盘的背面B.晷针投影转动角度增大C.正午晷针投影影长变长D.日晷放置方向坐北朝南家住安徽某地的桑老师下午放学时,在教室走廊拍摄照片(图 2),并配文“冬至欢愉,万事胜意头”,图 3 为地球公转示意图。

据此完成 46 题4.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A.M 点B.K 点C.H 点D.N 点5.图中走廊栏杆的走向与教室门的朝向分别是()A.南北延伸 朝东B.东西延伸朝东C.南北延伸朝西D.东西延伸朝西6.桑老师在等学生放学的过程中,发现地面上走廊栏杆的影子发生变化,该变化可能为()A.影子变长,顺时针移动B.影子变短,逆时针移动C.影子变长,逆时针移动D.影子变短,顺时针移动北京虎峪景区位于太行山与燕山的交界地带,16 亿年内经历多种地质运动以及海陆变迁景区内一处岩层裸露面,中间界线清晰,形成环境上“水”下“火”:上部岩体颜色浅灰色,呈现层理构造,下部岩体色深致密,垂直节理发育明显图 4 为该地景观图、图 5 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据此完成 78 题7.上下两部岩体分别属于()A.上部岩体下部岩体B.上部岩体下部岩体C.上部岩体下部岩体D.上部岩体下部岩体8.图 4 地层的形成,先后经历的地质过程是()A.岩浆活动一地壳下沉沉积作用B.沉积作用一岩浆活动地壳抬升C.沉积作用一岩浆活动地壳下沉D.地壳下沉一岩浆活动沉积作用风积地貌中,含沙气流的运动方向和输沙量会直接影响其形态和位置的变化单向风一般可发育新月形沙丘,若有角度相近的次风向,则会进一步发育成新月形沙垄,又称纵向沙垄。

图 6 为我国西部某地沙垄形态演变图(四张图方位相同)据此完成 911 题9.新月形沙丘垄形成的演变过程是()A.甲乙丙丁B.乙丙甲丁C.丁甲丙一丁D.丁甲丙乙10.该地的主导风和次风向分别是()A.主导风东北风 次向风北风B.主导风西风次向风东北风C.主导风西南风次向风西风D.主导风西风次向风西南风11.近年来该地气候暖湿化趋势明显,对沙丘的直接影响为()A.季风环流增强,沙丘移动速度减慢B.季风环流减弱,沙丘移动速度加快C.植被减少,沙丘移动速度加快D.植被增多,沙丘移动速度减慢暑假期间,某学校地理实践小组在某地开展地质考察,图 7 为局部地区地质地形图据此完成 1214题12.实践小组在地貌地质分析报告中记录到()A.甲地岩层隆起背斜呈山B.丙地断裂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C.丙地断裂拾升形成断块山D.丁地岩层下弯向斜呈谷13.丙断层发生时间可能是()A.奥陶纪志留纪B.早志留纪中志留纪C.中志留纪晚志留纪D.泥盆纪石炭纪14.在图示区域进行的人类活动,合理的是()A.在甲处重点勘探油气资源B.在乙处修建蓄水库C.在丙东南侧寻找地下水D.在丁处开采煤矿图 8 为世界板块分布局部示意图据此完成 1516 题。

15.图中甲岛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B.板块边界处板块运动方向与丙处相同C.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D.板块边界处板块运动方向与丁处相同16.最符合丁边界处乙地地貌形态形成原理的示意图是()A.B.C.D.第卷非选择题第卷非选择题(共共 52 分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小题,共 52 分17.图 9 是南极俯视图,图中实线大圆为赤道,虚线依次为回归线和极圈,AC 段为昏线,C 点是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6 分)(1)在图中用阴影部分标出夜半球范围2 分)(2)图中 A、C、D 三处,自转线速度由大变小排序 ;当天北京、合肥、海口三地白昼由长及短排序 4 分)(3)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坐标是 4 分)(4)该日后,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将 (变大变小);北极地区极夜范围将 (变大变小)4 分)(5)图示时刻,与日本(采用东九区时间)同一日期地区的经度范围,占全球的比重 (2 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惠水盆地位于贵州高原中南部地区,在更新世以来多次显著的构造抬升驱动下,经历了多期次自北向南“削高补低”的地貌改造,盆地内涟江河流阶地地貌清晰可见图 10 为惠水盆地内涟江自上游赤土至下游好花红河段河谷阶地高程图1)指出图中 TTTT四级阶地形成的先后顺序以及判断依据6 分)(2)对比涟江上下游阶地级差(不同阶地面的高度差)的差异特征,并推测可能原因6 分)(3)简析该地耕地和聚落多分布在河流阶地的自然条件6 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气旋根据其形成源地可以分为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2024 年某月月底 14 点,两种气旋同时存在亚洲东部地区,且势力均逐渐增强图 11 为当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1)根据源地不同,判断甲、丁气旋类型,并绘出甲天气系统南侧锋面的剖面示意图(要求标出锋面、气团运动的方向)6 分)(2)比较乙、丙两地风向和风力的差异6 分)(3)推测该图对应的季节,若丙地西侧虚线天气系统东移,试描述丙地未来的天气变化6 分)A10 联盟联盟 2023 级高二上学期级高二上学期 11 月期中考月期中考地理参考答案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BCADCACBBADBDCDA1.B 赤道式日晷,晷面平行于赤道,地面上指针指向正北,晷针与地面倾角为该地纬度,故该地纬度约 3120N,显示时间为北京时间 13:30 分,该地日晷影子指向 1314 点之间,即该地经度与北京相似 120E故选 B2.C 北京东八区 13:30,伦敦在中时区,比北京晚 8 小时,伦敦地方时为 5:30中秋满月,傍晚东边月出,黎明西边月落故伦敦此时看到的是满月西沉秋分全球昼夜等分,5:30 还没日出故选 C3.A 秋分后,直射点在南半球,晷针投影在晷面的背面即南面;北半球合肥昼长减短,日晷针投影转动角度减小;秋分 9 月 22 日,直射点在赤道,太阳光线与日晷面夹角最小,影长最长,国庆 10 月 1 日,直射点南移,太阳光线与日晷面夹角增大,影长减短;晷面平行于赤道,地面上指针指向正北,日晷放置方向为坐南朝北故选 A4.D 地球运动到近日点时间在 1 月初,图片拍摄于冬至日 12 月 22 日,公转为逆时针转动,故该日地球大致运动到 N 点附近。

故选 D5.C 拍摄时间是下午放学,太阳西落,太阳位于西偏南方向走廊栏杆日影朝向东,教室门朝向西,走廊栏杆为南北走向故选 C6.A 放学后,太阳不断下落,太阳高度角继续减小,影长边长太阳向西北转动,日影在地面应该朝东南转动,即朝着图外方向顺时针转动故选 A7.C 根据材料描述,上岩层形成环境为“水”,且有层理构造,为沉积岩,下部岩体形成环境为“火”,颜色较深,有一定垂直节理发育,为岩浆岩而图 5 中为岩浆岩,为碎屑物,为沉积岩,为变质岩故选 C8.B 根据材料描述,上部地层浅灰色沉积岩为石灰岩,说明地质历史时期,该处曾为浅海环境,沉积形成了海相沉积岩;在沉积岩下部地层发育了侵入岩,说明沉积后有岩浆活动;而当前我们能看到地面岩层,说明后期再次经历地壳抬升,形成山地故选 B9.B 星月型沙垄是由新月型沙丘演变而来,乙图为受主导单向风而形成的新月形沙丘,丙图一翼变长,说明受次向风影响,然后逐渐延长为甲,最后再多沙丘相连,形成横向沙垄丁故选 B10.A 新月形沙丘缓坡为迎风坡,陡坡为背风坡根据指向标,确定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次向风为北风如下图示意故选 A11.D 该地气候暖湿化趋势明显,降水增多,植被增多,可固定沙丘,减弱沙丘移动速度。

故选 D12.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奥陶纪到石炭纪距今年代近,即岩层年龄越来越小;结合图示信息可知,甲处地层年代是中间新两侧老为向斜,丁处地层为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结合等高线可以判断甲处山地,故甲为向斜山,丁处等高线凸向高值为谷,丁处为背斜谷根据图中岩层的位置关系和剖面指向标可知,此处岩层以西北东南方向水平错动的断层为主,配合等高线分布看,两侧高度和侵蚀程度相差不大,没有形成断块山故选 B13.D 断层形成晚于被断裂的岩层,断层切断了 O地层、S地层、S地层、S地层,因此可以判断,断层形成于前四个地层之后,C 层 D 层在图中未被切断,可能在断层之后形成故选 D14.C 甲为向斜山,油气资源较轻,一般分布在背斜顶部乙为背斜山脊,山脊地貌不适合修建水库丁虽然是沉积岩,但构造地貌是背斜谷,顶部已被侵蚀,所在的地层为晚奥陶纪,不属于成煤地质时期丙为西北东南走向的断层,丙断层东南为谷地,可能有地下水出露故选 C15.D 由板块分布图可知甲为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丁是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丙是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分离边界故选 D16.A 由图可知,新西兰北岛属于印度洋板块一侧的岛弧;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在大陆板块边缘形成海岸山脉或岛弧。

最符合图示岛弧形成原理的示意图是;反映的是海岸山脉的形成;反映出大陆板块或大洋板块张裂故选 A二、非选择题(共 3 题,52 分)17.(16 分)(1)(2 分)(2)ADC;海口合肥北京4 分)(3)(2326S,60W)经度答对 2 分,纬度答对 2 分,4 分)(4)变大;变小4 分)(5)六分之一(1/6)2 分)18.(18 分)(1)按时间形成从早到晚:TTTT2 分)依据:河流阶地是河岸阶段性抬升与流水下切侵蚀共同作用而形成阶地所处的海拔(相对位置)越高,其形成的时间越早(或:阶地距离河床越近,其形成的时间越晚)4 分)(2)阶地极差上游大,下游逐渐减小2 分)原因:河流上游河段,落差大,河流的下蚀作用强,河流沉积作用弱;河流下游河段,落差小,河流的下蚀作用弱,沉积作用强;上下游地区构造运动时,区域内差异性抬升,上游构造抬升比下游抬升高度更大,因此上游阶地级差大于下游任答两点,4 分)(3)该地属于喀斯特地貌,整体地表崎岖,河流阶地地形平坦;阶地沉积物丰富,土壤肥沃;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地形平坦,有利于交通线和聚落的建设任答三点,6 分)19.(18 分)(1)甲:温带气旋;(1 分)乙:热带气旋(台风)。

1 分)2)乙地吹西北风;丙地吹东南风;乙地风力大于丙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