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能力测试》必看考点《刑法》(2023年版)-1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595381370 上传时间:2024-11-14 格式:PDF 页数:46 大小:7.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能力测试》必看考点《刑法》(2023年版)-1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职业能力测试》必看考点《刑法》(2023年版)-1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职业能力测试》必看考点《刑法》(2023年版)-1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职业能力测试》必看考点《刑法》(2023年版)-1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职业能力测试》必看考点《刑法》(2023年版)-1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能力测试》必看考点《刑法》(2023年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能力测试》必看考点《刑法》(2023年版)-1(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职业能力测试必看考点 刑法(2 0 2 3 年最新版)随着各地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陆续展开,小编特地为大家准备了最新事业单位考试必考题库中各考点常考高频试题,并按照考点分类编写,方便大家根据各地招考简章公布的考试大纲及自己的实际情况查漏补缺,强化复习。相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您定能够金榜题名,实现您的梦想。1、多选题 下列有关刑事诉讼中回避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B: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C: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D :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诉一

2、次参考答案:A B C本题解释:A B C 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 30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故应 选 A B C。2、单选题 下列属于犯罪中止的是_ _ _ _ _ _A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犯罪未发生B: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C :在犯罪过程中,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结果未发生D :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准备了工具,但没有着手实施犯罪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

3、答案】B。解析: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所 以 B项正确。3、单选题 拘传的持续时间最长不得超过A :8小时B:12小时C:16小时D :2 4小时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2013年 1 月 1 日施行的新 刑事诉讼法第 117条规定:“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对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讯问笔录中注明。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1 2 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

4、、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2 4 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传唤、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4、单选题 下列哪一种情形,尚不能认为是犯罪?A:甲打电话邀约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实施抢劫B:乙向其朋友赵某表示要杀掉仇人陈某C:丙为了盗窃张某家财产,毒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I):为方便对刘某实施抢劫,对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选 项 A 属于为了抢劫制造条件的行为,构成犯罪预备;选项B 只是犯意表示,不构成犯罪;选 项 C 属于为了盗窃制造条件的行为,构成犯罪预备;选 项 D 属于为了抢劫制

5、造条件的行为,也构成犯罪预备。5、单选题 某甲在公共汽车上窃取某乙人民币3000元,下车时被某乙发现,要将其扭送派出所途中,甲猛地将乙打倒在地,窜入一死胡同,被群众抓获,某甲的行为应认定为。A:构成抢劫罪B:构成盗窃罪C:构成抢夺罪0:尚未构成犯罪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解析:甲的行为构成转化抢劫罪。参 见 刑法第 2 6 9 条: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6、单选题 下列有关监视居住的表述,错误的是.A :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B :监视居

6、住一律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C :人民检察院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和执行是否合法实行监督D :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D 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 7 4 条规定:“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监视居住二日折抵刑期一日。”据此可知,只有指定居所的监视居住的期限才能折抵刑期。故本题应选D,7、单选题 无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在本国领域内犯罪、都适用于本国刑法,体现了A :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 :保护原则D :普遍管辖原则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A 解析 刑事管辖原则是指刑法对地和对人

7、的效力,也就是解决一个国家的刑事管辖权的问题。一般而言,刑事管辖包括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原则。其中属地原则以地域为标准,凡是在本国领域内犯罪,无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适用本国刑法;反之,在本国领域外犯罪,都不适用本国刑法。故本题选Ao8、单选题 王某持匕首抢劫张某,在争斗中王某头部撞击墙角昏迷倒地,匕首掉在地上。张某见状,捡起匕首往王某心脏部位猛刺数下,导致.王某死亡。对于张某用匕首刺死王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扁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B:属于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C:属于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1):属于故意杀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 o【解

8、析】王某头部撞击墙角昏迷倒地,已经丧失了攻击能力,张某已经不存在进行防卫的前提条件了,此时他再去捡起匕首往王某心脏部位猛剌数下,导致王某死亡,显然是故意杀人,应当负刑事责任。9、单选题 对被判处 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改表现,适用减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凌疝。A:一年B:二年C:三年D:五年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根据刑法规定,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改表现,适用减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10、单选题 我国刑法关于刑法溯及力的规定,采用的是A:从新原则B:从旧原则C:从旧兼从轻原则D:从新兼从轻原则参考答

9、案:c本题解释:C 解析 刑法第1 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故我国刑法的溯及力采用从旧兼从轻的原则。11、单选题 在公诉案件中,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前受刑事追诉的涉嫌犯罪的人被称为A :人犯B :被告人C :犯罪嫌疑人D :犯人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提起公诉前叫“犯罪嫌疑人”,审判阶段叫“被告人”,

10、判决之后叫 罪犯”。1 2.单选题 对犯罪分子短期剥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是A :管制B :拘役C:刑事拘留D :有期徒刑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 o解析:拘役由公安机关在就近的拘役所、看守所或者其他监管场所执行,在执行期间,受刑人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1年。13、单选题 下列关于死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 _ _ _ _A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B :犯罪时不满1 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C :判决死刑立即执行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授权的部分高级人民法院

11、核准D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两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这是最严厉的一种刑罚方法。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A项正确。犯罪的时候不满1 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 适 用 死 刑(包括不适用死缓)B项正确。死刑有两种执行制度,一种是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另一种是判处死刑同时宣 告 缓 期2年 执 行(简称死缓)。死刑立即执行除由最高人民法院直接判决的外,依法都应当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于被判死刑缓期执行的各高级人民法院有权直接核准,无需上报。因 此c项说法错误。刑法规定:

12、“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为C o14、多选题 成立不作为犯罪所要求的特定义务来源为A: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B :职务上、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C:道义上的义务D :行为人先行行为使法律所保护的某种利益处于危险状态时所引起的负有防止危险结果发生的义务参考答案:A B D本题解释:【答案】A B 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来源。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义务是构成犯罪的不作为的前提。特定义务不能只是普通的道德上的义务。如果不存在这种特定义务,则根本不可能构成刑法的不作为。特定义务一般有三个

13、来源:(1)法律明文规定的特定义务。并非法律规定的任何一种义务,都可以作为刑法中的不作为的根据。只有其他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义务且为刑法所承认,才是不作为的法律义务的根据。(2)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这一特定义务以行为人具有某种职务身份或从事某种业务并且正在执行为前提,否则,不发生履行该类义务的问题。(3)行为人的先行行为产生的义务。由于行为人先前实施的行为(简称先行行为),使某种合法权益处于遭受严重损害的危害状态,该行为人产生采取积极行为阻止损害结果发生的义务,这就是由先行行为引起的作为义务。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o15、单选题 关于刑事强制措施的批准和执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14、取保候审只能由人民法院执行B:监视居住只能由公安机关执行C:必要时可由人民检察院执行逮捕D:批准逮捕权专属于人民法院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B 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7 2条 第3款规定,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故B项应选。取保候审和逮捕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故A、C项应排除;批准逮捕权专属于人民检察院,故D项应排除。16、单选题 某甲,男,1 6岁,因与其父共同涉嫌贪污而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在审查起诉过程中,依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诉人讯问某甲时,下述正确的做法是.。A: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B:应当通知其监护人到场C: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D:应当通知其聘请的律师到场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

15、:参考答案:A解析:刑事诉讼法第1 4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对于不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讯问和审判时,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诉讼参与人对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侵犯公民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17、单选题 甲欲杀死乙,在乙饭碗里投放毒药,不料朋友丙分食了乙的饭菜,甲为了杀死乙,没有阻止丙,结果导致乙和丙均中毒死亡。甲对丙死亡所持的心理态度是_ _ _ _ _A:过于自信的过失B :疏忽大意的过失C:间接故意D:直接故意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本题也较简单。甲对于乙的死

16、亡所持的心理态度肯定是直接故意,对于丙的死亡,甲显然不是直接故意。甲为了杀死乙,没有阻止丙,而造成了丙的死亡,根本不存在是不是过失的问题,是典型的间接故意。1 8、单选题 甲、乙为劫取财物将在河边散步的丙杀死,当场取得丙随身携带的现金20 0 0 余元.甲、乙随后从丙携带的名片上得知丙是某公司总经理。两人经谋划后,按名片上的电话给丙的妻子丁打电话,声称丙已被绑架,丁必须于次日中午1 2 点 将 1 0 万元现金放在某处,否则杀害丙。丁立即报警,甲、乙被抓获。关于本案的处理,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_ _A:抢劫罪和绑架罪并罚B :以故意杀人罪、盗窃罪和绑架罪并罚C:以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并罚D :以故意杀人罪、侵占罪和敲诈勒索罪并罚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抢劫过程中故意杀人案件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规定:“行为人为劫取财物而预谋故意杀人,或者在劫取财物过程中,为制服被害人反抗而故意杀人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所以,甲和乙为劫取财物而将丙杀死,当场取得现金2000元的行为应认定为抢劫罪。行为人故意杀死被害人后,又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被害人被绑架为名,向其亲属索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