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0,章末复习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第一章,机械运动,体系架构,一,机械运动,运动快慢,测量平均速度,速度,分类,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定义,公式,单位,原理,测量工具,刻度尺,停表,长度与时间测量,长度,单位,测量工具,刻度尺,认选放看读记,时间,单位,测量工具,误差,运动的描述,机械运动,参照物,基础知识,二,知识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二,运动的描述,知识点三,速度及平均速度,基础知识,二,长度的测量,国际基本单位:,米,符号:,m,1.,长度单位,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其他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长度单位的,换算,1m=10dm=10,2,cm=10,3,mm=10,6,m=10,9,nm,基础知识,二,2.,测量长度的工具,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基本工具:,刻度尺,常用工具:,钢尺、木尺、三角板、卷尺,精密仪器:,游标下尺、螺旋测徵器等,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会认,:认清刻度尺上标注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零刻度线,单位(,cm,),量程,(010cm),分度值,(1mm),会选,:根据测量对象和测量要求选择合适,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基础知识,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会放,:,刻度尺要,放正,;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一端;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基础知识,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会读,: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刻度线,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会记,: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为使认录结果更准确,通常采用多次测测量结果由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准确值:,估读值:,1.1cm,0.02cm,单位:,cm,物体的长度为:,1.12cm,(或,1.13cm,),分度值:,1mm,基础知识,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基础知识,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常考模型】,1.,长度估测,1dm,1cm,1m,人的手臂长,拳头宽度,人的拇指宽度,乒乓球的直径,40mm,物理教科书长,26.5c,m,2.,长度的测量方法,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通过测量即可直接得出结果,需要通过计算得出测量结果,特殊测量法,累积法,找一支圆铅笔,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密绕适当圈数,记下圈数,N,;用刻度尺量出线圈的长度,记为,L,;则金属丝的直径为:,D,=,L,/,N,基础知识,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时间的测量,国际基本单位:,秒,符号:,s,1.,时间单位,常用单位:分钟(,min,)小时(,h,)毫秒(,ms,),时间单位的,换算,1min,60s,1h,60 min,1h,3600 s,2.,测量工具,基本工具:,常用工具:,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等,停表,实验室常用工具,基础知识,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3.,停表的读数,小盘:如图所示,红白相间的格子,每一格代表0.5min。
大盘:大盘每圈代表30s,每格小刻度代表0.1s,即分度值为0.1s读数:结果=小盘的分钟数+大盘的秒读数先读小盘,再读大盘,对于大盘,如果是,前半分钟,则读0-30s,若为,后半分钟,则读31-60s基础知识,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误差和错误,误差:,错误:,1.什么是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2.造成误差的原因:,与测量时的估读有关;跟测量工具的精确度有关;受环境等因素影响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误差与错误的区别,:,任何测量都有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小;,错误是人为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基础知识,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减小误差方法:,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采用更高精确度的测量工具;运用合理的测量方法,辅助法:,适用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等基础知识,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基础知识,二,运动的描述,机械运动,1.,定义: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位置的变化包括,物体之间,距离,的变化;,物体之间,方位,的变化2.,对机械运动的理解:,自然界中物体运动有多种形式,如电荷的运动等。
这里所说的是物体位置的变化,只有宏观物体相对其他物体位置的变化才是机械运动基础知识,二,运动的描述,参照物,1.,定义:,判断物体是运动或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参照物的选择标准:,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一般选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结论一般不同基础知识,二,运动的描述,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运动是绝对的,但对物体运动的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参照物的,即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不同基础知识,二,速度及平均速度,速度,1.,定义: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_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快慢,3.,公式:,公式变形,求时间,求路程,基础知识,二,速度及平均速度,国际单位:,米,/,秒(,m/s,),读作:米每秒,4.,单位:,常用单位:,千米,/,小时(,km/h,),读作:千米每小时,4.,换算:,1,m/s=3.6,km/h,1km/h=,_,m/s,基础知识,二,速度及平均速度,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2.,特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速度大小不随路程和时间变化3.,匀速直线运动的,s,-,t,和,v,-,t,图像,基础知识过关,一,平均速度,1.,定义:平均速度表示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路程上或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它等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2.,测量方法:用刻度尺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s,用停表测出物体运动的时间,t,利用公式,求得物体的平均速度基础知识,二,速度及平均速度,【常考模型】,1.,速度估测:,人步行速度,1.1m/s,骑自行车速度,5m/s,15C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基础知识,二,速度及平均速度,2.,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热门考点,实验器材:,小车、斜面、木块、金属片、停表、刻度尺,数据分析:,v,1,v,2,v,3,基础知识,二,速度及平均速度,交流与讨论,1,在,实验中为什么斜面的坡度不宜过大?,2,如何得出小车在整段路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根据公式:,计算不,让小车滑得太快,方便测量时间3.,金属片的作用,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便于准确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基础知识,二,速度及平均速度,4.,测量下半段路程的速度时,为什么不能让小车从中点由静止释放因为小车沿斜面自由下滑时,它的速度越来越快,若从中点由静止下滑,则所测路程内时间偏大速度偏小5.,误差分析:,若小车经过终点后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测量值偏大,测得平均速度偏小;,若小车没有由静止从顶端释放,会导致时间测量值偏小,测得平均速度偏大聚焦考点,三,考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考点二,考点三,速度的相关计算,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与参照物的选择,【考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考法简析,本部分主要考查利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长度单位的换算及物体长度的估测,以及时间的测量,如考查停表(秒表)的读数1.,长度的估测,例,1,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质量和长度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正常成年人的鞋子的长度约为42cm,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26m,C一支普通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D一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0.3kg,B,聚焦考点,三,例,2,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 cm2.,长度的测量,点拨:分度值是0.1cm,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42,聚焦考点,三,3.,时间的测量,例,3,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是_。
1min39.8s,点拨:小指针过半格,大指针读3060聚焦考点,三,【考点二】,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与参照物的选择,考法简析,本部分考查涉及的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类是根据运动状态选取参照物;另一类是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例,4,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绕地球一周所用时间,跟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B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C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D以地球上的树木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A,聚焦考点,三,例,5,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以高山为参照物,轻舟是,_,的;以轻舟为参照物,船篷是,_,的运动,静止,例,6,甲、乙两物体分别以3 m/s和5 m/s的速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自南向 北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以乙物体作参照物时,甲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A.3 m/s,向南 B.5 m/s,向北,C.2 m/s,向南 D.2 m/s,向北,C,聚焦考点,三,【考点三】,速度的相关计算,考法简析,关于速度及其计算主要考查生活中运动物体速度的估测、对匀速直线运动的,s,-,t,和,v,-,t,图象及对速度公式和变形公式的应用,有时还与功率等知识相结合,在综合性的题目中出现。
1.速度的理解及计算,例,7,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倡“吃动平衡,天天运动”,小陈在商丘日月湖行走,通过软件测得50分钟行走6 000步,路程约5km,据此估计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行走的平均速度,下列选项中最合理的一项是,(,),A.5 km/h,B.1.3 km/h,C.6 km/h,D.15 km/h,C,聚焦考点,三,D,2.运动的图象,例,8,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D,聚焦考点,三,例,9,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05 s甲车匀速运动,B.56 s甲车匀速运动,C.05s乙车速度均为2.0 m/s,D.56 s乙车静止,A,聚焦考点,三,3,.速度计算模型,例,10,如表为简化的昆明至丽江某次列车时刻表,假设整个运行过程中列车保持匀速计算出:,(,1)楚雄到丽江的距离为多少千米?,(2)昆明至丽江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列车时刻表(时间转化),聚焦考点,三,解:,(1)昆明到楚雄的时间:,t,=8:04-7:14=50min,昆明到楚雄的速度,楚雄到丽江的运行时间:,t,=10:34-8:14=140min,运行过程中列车保持匀速,楚雄到丽江的速度为249.6km/h,楚雄到丽江的距离,(2)昆明至丽江的时间:,t,=10:34-7:14=200min,昆明至丽江的平均速度,答:(1)楚雄到丽江的距离为582.4km;,(2)昆明至丽江的平均速度为237.12km/h。
聚焦考点,三,例,11,一列长为200m的火车以20m/s的速度通过长为1.8km的隧道求:,(1)火车全部在隧道里通行的时间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列车通过隧道,解:,(1)火车完全在隧道行驶的路程:,s,总,=,s,隧,-,s,车,=1.81000m-200m=1600m;,由,v,=,s,/,t,可得,火车全部在隧道里行驶的时间,(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s,1,=,s,车,+,s,隧,=200m+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