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政治复习必修部分重点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届高考政治复习必修部分重点知识(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5届高考政治复习必修部分重点知识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要解决的问题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道路问题。(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何坚定四个自信)2.如何解决:遵循了人类社会两大基本矛盾与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经济危机实质、根源及其解决方式),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中国可以跨越“卡夫丁峡谷”不经过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第一阶段由空想变为科学(共产党宣言发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由理论变为实践(十月革命的意义);由一国到多国(新中
2、国成立的世界意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近代“双半”性质中国人民两大历史使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意义、新中国成立意义)社会主义革命(三大改造意义)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改革开放的意义)发展完善(四个自信)。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3、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4.如何实现中国梦?中国梦的本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实现中国梦,人民是主体。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要牢记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要不断进行伟大斗争,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5.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要热爱伟大祖国,要担当时代责任,要勇于砥砺奋斗,要练就过硬本领,要锤炼品德修为。6.
4、聚焦中国成就、点赞中国道路,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中国道路是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5、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8.重点考点: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统领,重点考查社会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新中国成立意义、三大改造意义、改革开放的意义、新时代主要矛盾、中国梦和四个伟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必修二经济与社会1.要解决问题是
6、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的需要的无限性矛盾亦即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解决方式让市场调节更有效、让宏观调控更有力、让微观主体更有活力);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矛盾(解决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用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此需要三个制度支撑-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市场经济体制,三条实现路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党中央对当前经济发展研判:强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但“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中央对策:推动高质量发展(三大关键:科技自立自强、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扩大需求重点:文化旅游等服
7、务消费,以及民间投资;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帮助企业恢复元气(民营企业)、鼓励头部平台企业探索创新;深化改革开放: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吸引外商投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防范化解风险:金融、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就业优先导向。2.如何解决: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巩固和发展公有制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搞好
8、社会公平,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调节更有效、宏观调控更有力、微观主体更有活力);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解决好企业尤其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积极发挥财政作用(优化营商环境)落实新发展理念(尤其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乡村振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动力、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以更好地
9、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重在畅通国内大循环,重在突破供给约束堵点,重在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加快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便利化政策,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3.企业成功经营(1)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以市场为导向,准确定位;(2)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综合运用价格、质量、服务和品牌效应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要诚信经营,正当竞争,树立良好的信誉和
10、企业形象。(4)结合材料拓展(如: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推动企业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产品的性价比;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加大自主品牌培育和推广;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增强国际竞争力;以市场为导向,增加有效供给,满足消费者需求。)4.产业转型升级:(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催生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2)产业集聚,发挥规模化效应(降低成本)、专业化,提高产业链水平。(3)发挥产业拉动效应,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5.重点考点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一系列举措;新发展理念具体内涵;非公经济的重要性;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如何搞好社会公平、实现共同
11、富裕(巩固脱贫攻坚结果);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作用;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选必一中经济全球化与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经济意义常用术语(1)描述对国内经济意义:劳动者(消费者):促进就业,增加收入,调动积极性;提高消费水平,提高生活水平,满足消费需求。市场: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结构: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产业:催生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企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强化风险意识,促进企业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科学技术,诚信经营,扩大优势企业规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
12、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有效供给,提高竞争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打造品牌。国家(宏观经济):有利于国家坚持科学宏观调控(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建设制(智)造强国,质量强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公平:有利于贯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实现共同富裕。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基础地位,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培育新型工农城乡关
13、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资源:有利于节约能源、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能源保护,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2)描述对外经济意义:中国坚持多边贸易体制,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和受益者。推动经济全球化朝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坚持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 (周边)环境。)有利于推动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动的新发展格局,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以技术、品牌、质
14、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推进贸易强国。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推动完善全球治理机制。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必修三政治与法治部分一、解决的问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题:本质与核心-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全程人民民主);总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制度保障人大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实现形式两会(国家层面)-人代会和政协会、两委(基层层面)党委会和村(居)委会二、重点考点第一部分:党的领导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先进性:(1)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
15、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理念。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使命。(2)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党以接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为指导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党的法宝。(3)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的领导:(1)党是执政党、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制度优势。(2)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3)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4)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依宪执政(5)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6)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3.【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协商民主的渠道主要有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各民主党派是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