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93312350 上传时间:2024-09-24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与创新桐城师专张倩概念、本质、基本作用和原则模式、方法和内容行动研究和案例分析2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与备课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概念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作用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概念、本质、基本作用和原则3课标的出现使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功能较备课有所改变与拓展教学设计实现了备课由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变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与备课4教学设计的难度具体表现为:(1)受课程观多元化的交互影响,设计者对教材内容的价值判断,失去相互认同的参照物;(2)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具体细化的学习水平要求之间,不存在着线性的一一对应关系,使设计者心中无底;(3)一般教学设计理论的分析框架,能否作为术科教学的思考路

2、径,本身需要检验。课标的出现使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功能较备课有所改变与拓展5教学设计的工作对象是由教学目标、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构成的教学系统,工作内容是对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给出符合教学目标的安排。教学设计是以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依据来分析和解决这些教学问题的。教学设计实现了备课由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变6在系统地分析教学问题与教学目标属性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教学单元的类型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条件与资源,依据现代学习理论系统地制定教学实施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价与完善的过程,最终目的是追求体育教学的最优化与实现教学目标。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概念7这个概念包括

3、以下几层含义:(1)一项系统性的教学技术;(2)确定思路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内容与学生身心条件;(3)建立在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科学;(4)最终目的是实现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概念8(1)能够促进体育教学工作的科学化(2)能够促使体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3)某些环节能有效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4)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5)某些内容能够促进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作用9(1)系统性原则(2)方向性原则(3)组织性原则(4)针对性原则(5)趣味性原则(6)符合学生生理特征原则(7)可操作性原则(8)简明性原则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10体

4、育课堂教学设计就是应用系统的观点,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对体育课堂活动中的基本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比较各种不同要素组合产生的效果,从而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案,取得最佳的教学效益。系统性原则11在体育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中,要全面地考虑认知的、情感的和技能的各个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而且要突出某方面作为一次课的重点目标,同时对课堂教学目标的描述尽量要具有可操作性。方向性原则12指教师面对一次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要在认真的分析该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特点等基础上,根据教学的综合条件,有目的的组织、加工与改造相应的教学内容,使其更易于达成教学目标。组织性原则13所谓针对性

5、原则是指:教学评价设计要采取多种形式,同时要突出重点评价方法。针对性原则14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1)应广泛了解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针对个体的不同兴趣,来选择和安排多样化的教学。(2)在分析教学内容过程中,要巧妙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的接受方式和教学方法,同时对一些枯燥和技能性较强的内容通过适当的加工、改造以满足学生的需要;(3)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的特性,不同的教学内容其趣味性的种类也不同。趣味性原则15少年儿童机能活动能力的特点是,上升时间短而快,达到最高阶段的延续时间较短,承担急剧变化的负荷量的能力较低。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达到最高阶段的延续时间较长,能够承担急剧变化的生理负荷。符合学生生理特征原

6、则16模式、方法和内容“以教为主”“以学为主”17“以学为主”概念模式原则方法与内容18“以学为主”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概念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做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19“以学为主”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原则(1)以问题或项目任务为核心驱动学习(2)强调自主的学习方式(3)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4)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5)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20“以学为主”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模式21“以学为主”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方法和内容(1)教学目标分析(7)

7、体育学习策略的设计(2)学习者分析(8)管理与帮助设计(3)学习内容分析(9)总结与强化练习(4)设计学习任务(10)教学过程设计(5)情境创设(11)教学评价的设计(6)学习资源设计22教学目标分析最终目的是为了确定学习任务或主题,目标是依靠学习任务的完成间接实现的。23学习者分析主要目的是设计适合学生能力与知识水平的学习主题,提供适宜的帮助和指导,设计适合学生个性的情景问题与学习资源。24学习内容分析明确所需学习的知识内容的结构关系,知识、技能内容的类型(陈述性、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在设计学习问题时,才能很好地涵盖教学目标所定义的知识体系,才能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将学习内容嵌入建构主义环

8、境中的不同要素里。25设计学习任务考虑如下原则:(1)在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一系列的问题。(2)学习任务要涵盖教学目标所定义的知识,只能更加复杂,不能更简单。(3)要设计非良构的知识。(4)要符合学习者的特征。(5)要设计开放性的问题。26情境创设(1)生活情境的创设(2)探究情境的创设27学习资源设计指确定与学习主题所需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主题展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应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源,如何去获取(用何种手段、方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如果学生确实有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以帮助。28体育学习策略的设计(1)体育自主学习策略体验学习选择学习创新学习(2)体

9、育合作学习策略互补学习互动学习集合学习(3)体育探究学习策略结构式探究引导式探究开放式探究29管理与帮助设计(1)教师需针对不同情况作出适时反馈。(2)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设置关键点,规范学生的学习,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反思、升华所学知识。(3)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引导的方法: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或片面的认识。30总结与强化练习适时地进行教学总结可有效地帮助学生将自学的、零散的知识系统化。31教学过程设计既要根据当前教学单元或某节课

10、的知识内容设计出既能符合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主的总教学结构要求,又能满足对当前教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需要的子教学结构。32教学评价的设计(1)档案袋评价从重结果到重过程(2)学生自评互评评价主体的多元化(3)评价维度的多元化体育课观察记录表(4)专题性课堂评价记录卡33档案袋评价又称“成长记录袋”。在体育学习中,它可以收录学生在各个时间段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体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以及学习态度和行为的变化等方面的有关资料。34学生自评互评(1)学生的自我评价(2)学生间的相互评价35评价维度的多元化体育课观察记录表36专题性课堂评价记录卡37行动研究和案例分析体育课堂教学设计行动研究案

11、例优秀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案例与评析38体育课堂教学设计行动研究案例(1)行动研究一:“小猴子爬杆”情境式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一年级)(2)行动研究二:“篮球教学”差异性教学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39“小猴子爬杆”(一)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小学一年级的一堂爬杆教学课,爬杆单元共 4 次课,本节为第 3 次。爬杆教学内容虽然属于简学类教材,但其内容性质属于开放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因为每个人都可以采取自己的方式爬杆,没有一个规范的方式,因此比较适合进行发现式教学。同时,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处于儿童阶段,更适合采用“以学为主”情境式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形式。40“小猴子

12、爬杆”(二)存在的问题:通过前两次课的观察与分析发现,学生们在进行爬杆教学时,很多人都问教师:“老师,我们为什么要爬杆呀?”而老师只是回答:“让你们干什么就干什么,问这么多干什么。”这样的回答对于学生们幼小的心灵显然不是满意的答案。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前两次课中,每次练习时,总是有几个学生能够爬到杆的最上端,而也存在一部分学生根本爬不上去的现象,学生间的差距较大。41“小猴子爬杆”(三)设计思路:基于上述的教学分析与教学问题的存在,本人与任课教师讨论、研究并制定了情境式的教学设计方案,采取合作式教学策略。42“小猴子爬杆”(四)教学流程图1爬杆教学设计流程图43“小猴子爬杆”2教学设计流程图描

13、述在课开始后,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小朋友们在生活中遇到什么情况会去爬杆呀?”这时学生们七嘴八舌,有的说:“有猛兽追赶的时候。”还有的说:“发洪水的时候。”教师继续说道:“你们回答得很好,假如现在我们遇到大洪水了,你们要围绕场地跑一圈,抓紧时间逃生,迅速来到杆下,但要注意,跑动过程中大家团结一致,不能丢下任何一个同伴。”学生们迅速沿着400米跑道跑到杆下,在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下自然而然地完成了热身活动。来到杆下后,教师把学生分成8组,每组6名学生,然后宣布了本次课的活动主题:“今天我们要看看谁是擅长爬杆的“小猴子”,在洪水到来时能在杆上停留更长的时间,以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各组进行比赛,方

14、法是以小组8名同学在杆上的总时间为最后成绩。”活动结束后由教师组织学生评价各组的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性评价。44“小猴子爬杆”(五)教学设计方案评析该方案从上课伊始,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童真的特点,把学生带入“发洪水”的情境中,整个一堂课学生们都兴奋地投入到这种情境中,在准备活动热身跑中,学生们互相帮助,没有让一个同伴掉队,好像真的发洪水了,充分锻炼了学生们的团队精神。在正式内容开始后,由于在前几次课中,发现有部分学生没有掌握爬杆的要领,因此没有兴趣的情况,我们设计了小组间比赛的形式,制定了这样的活动主题:“看看哪只小猴子能在杆上停留时间最长”,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学生们刚开始在杆上停留

15、不了多久就掉下来,这时有的小组学生出主意,即当本小组一名成员爬杆时,其余成员在下面拖住该成员的身体,力争让其多停留一段时间。学生们在互相帮助的情况下,每个人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性、自主性和探究性。避免了前几次课中个人与个人之间比赛的形式,使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也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同时通过发洪水的情境创设,既贴近学生们实际生活,又对学生们间接地进行了安全教育。45“小猴子爬杆”(六)课后评价:在课即将结束时,与学生进行了简短的对话,以获得教学设计的评价信息,大多数学生的回答都是:“这堂课真有意思。”还有的学生对我说:“老师对我们态度好,以后还想上老师教的课。”小学生们这些天真而

16、肯定的回答充分证明了学生们喜欢接受这种教学设计方式,使我非常满意。但来自任课教师的一番话让我重新考虑了这次课的设计是否存在缺陷,任课教师在肯定这种教学设计方案的同时,觉得这次课的设计思路虽然很好,但在小学阶段,因为小学生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采取长时间静力性的杆上停留会对学生生长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这相当于上文中所说的对教学设计的评价或缺陷分析,虽然从教学过程本身看不出这次课存在任何问题,但这位有经验的教师还是给我提供了有启发的建议。针对这个问题,在第四次课中,我们为了修改上次课教学设计的缺陷,把小组间以在杆上停留时间总和为比赛最终成绩的形式改为,以各小组成员爬杆的总高度为比赛最终成绩,即每组

17、所有成员的爬杆高度相加为最终成绩,但一定要采取同质分组的形式。这次课同样收到良好的效果,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来,避免了前一次课设计上存在的缺陷。46“篮球教学”(一)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这是篮球教学单元的一次课,共 12 课时,本次课为第 2 次课。篮球属于集体项目,教学内容的性质又具有开放性,同时又是精学类教材,而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按照教学单元所处的水平阶段属于高级阶段。因此,综合考虑上述基础,依据上文的主客观相结合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理论,这次课应该具备进行发现式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条件。47“篮球教学”(二)存在的问题:梅河口市博文学校虽然是一所私立学校,但投入到体育教学

18、中的经费并不充足,班级人数50多人,只有两个篮球,两块球场,很显然,问题之一就是器材严重不足与学生人数众多之间的矛盾;其次,在第一次课的教学观察过程中我发现,在进行战术学习时,部分学生完成的不是很好,主要是基本技术不好,影响了战术的学习。经调查发现,该班学生的生源比较复杂,有从本校初中直接升入高中的,这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初步掌握了篮球的基本技术。因此,学习战术比较顺利。而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从农村学校考入该学校的,此前他们几乎没有接触过篮球。因此,必须要补习篮球的基本技术内容。48“篮球教学”(三)设计思路:基于上述存在的教学问题,我与任课教师讨论、研究并制定了分组教学的形式,其中对有很好篮球

19、基础的学生采取发现式的课堂教学设计形式,而对于那些没有篮球技术基础的学生采取传递接受式教学设计。49“篮球教学”(四)教学流程图1篮球课教学设计流程图50“篮球教学”2教学设计流程图描述在课的开始阶段,教师按此前调查的初中阶段学生的篮球基础情况,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学生是有较好篮球基础的学生,将采取3对3的攻防战术学习,以学生自主发现为主,并且规定了学习主题(如何传球三次后能够投篮?);另一组学生是没有篮球基础的,该组学生在进行传接球练习,由于器材数量的限制,所以没有条件进行人手一球练习,我们设计了半场传接球抢断练习,学生们既体验到传接球的技术,又使枯燥的技术学习附有一定的乐趣。教师要分别给予

20、两组学生以不同的指导,对于第一组学生,可以先教授给学生简单的、一般的3对3战术,此后,更多的要靠学生独立的探究、合作开发出更多的战术。而对于技术学习的一组学生,教师首先要按照传统的教授方法,进行正确的讲解、示范和练习,此后组织学生进行传球游戏。51“篮球教学”(五)教学设计方案评析该次课的教学设计方案从上课伊始,即从学习者特征出发,进行差异性教学,充分重视学习者的主体性,对于有不同基础的学生分别采取发现式教学与传递式教学,很好地解决了前几次课中有的学生跟不上,有的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同时采取半场3对3战术的主题学习与半场传接球练习,也很好地解决了场地、器材不足带来的问题。52“篮球教学”(六)课

21、后评价本人在课后对学生们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觉得自己对这次课比较满意,相比第一课,虽然大家学习同样的教学内容,显然这次课的设计有了明显的改善,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也有了明显的提高。53优秀案例案例一:合作交往与体能发展课合作式教学设计案例二:我们这样玩“棒垒球”自主探究式教学设计54优秀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案例与评析学习目标: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和行为,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体育活动任务。学习内容:集体合作跑。55优秀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案例与评析学习步骤:1教师讲解,练习的基本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各种合作跑。2第一次练习。各小组分成甲乙两队,成一路纵队,轮流练习。甲队练习时乙队帮助,用绳子将参

22、加者的左、右脚捆在一起,甲队每人双手扶在前面人肩上,领头第一人除外,各小组甲队同时出发,看哪队能先跑完半个篮球场。甲乙两队互换位置,继续练习。3第二次练习。各组方法同前,但换成横队(约1012米)。56优秀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案例与评析学习步骤:4第三次练习开火车(变异一,由“跑”转成“跳”)。各小组成一路队,小组的每一个参与者,右手扶在前面参与者的肩膀上,左脚向前直腿抬起,前面人用左手搂住后面人的左腿,成一路纵队单脚站立姿势,听口令后出发,必须保持队伍的整齐,坚持“跳”完规定距离。5第四次练习(变异二)。同上练习,各小组全体蹲立,两手扶住前面人的腰,听口令后出发,采取同节奏的蹲跳方式,行进的距离

23、约1215米。57优秀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案例与评析小组讨论: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如合作、默契、节奏、速度等)案例评析:这既是一堂合作交往课,也是体能发展课,其教学目标既包括发展学生的灵敏性与协调性,也包括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体能。在游戏中每个人不但要与同伴配合好,还要有足够的体力坚持到游戏的结束。在这一游戏活动中,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占据一个同等重要的位置,担负着同样的任务,最后能体现出同样的价值。就这一点而论,该活动的意义远远超过学生跑100米的练习。因为100米跑的最终胜利者只是一个人,而其他参与者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然而当一个孩子在参与了合作跑的全过程之

24、后,他就会感受到集体的作用和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有利于增强自信心。教师通过精心的设计使本来枯燥的发展体能跑的内容变成一次体验合作性的课堂,是本次课最具特色之处。58我们这样玩“棒垒球”设计理念通过棒垒球创新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而改变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创新思维及情感态度的发展,尤其是合作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中,在进行传统的体育项目授课实践中,如何更好地落实好课改的理念,是教师们探索的目标。学校体育如能吸取传统体育中好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化竞技体育为学校体育,化竞技体育训练方法为学校课堂教学

25、,合理有效地开发有限的课程教学资源,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愉快地掌握运动技能,这样必能更好地实现体育教学目标!59我们这样玩“棒垒球”活动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棒球运动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淡化竞技运动纯技术技能的学习。2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3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懂得自己在集体作战中的重要作用。4改变教师的角色,改进教师的课堂作用,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甚至是课的设计者或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者。60我们这样玩“棒垒球”活动准备探究式学习是相对于授受式学习而提出的,它是一种学习的革命,是一种学习理念的根本性转变。探究式学

26、习是以学生为本,学生充分、自主、独立学习和集体探究的过程,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充当何种角色?教师又该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探究式学习必然会造成结论的多元化,身为体育教师该如何统一组织教学的导向性呢?我带着种种疑问想和同学们一起在活动中得到答案,于是展示棒球、垒球比赛的图片、卡片,让学生有个初步了解并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请同学们说说各自了解的棒垒球运动。61我们这样玩“棒垒球”活动过程1建议活动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师:“我们这节课来玩玩棒球,怎么样?”刘倩同学反问道:“老师真会开玩笑,我们学校没棒没球也没有手套,怎么玩啊?”师:“我们可不可以根据现有的器材条件创造一种新的棒球玩法呢?”学生叽叽

27、喳喳地讨论开了。师:“请同学们安静一下好吗?下面全班分成四组进行讨论,把各自的创新想法告诉组长,可以适当模仿棒球运动的方法和规则,看看你们怎样玩棒球?”师生讨论结果:手充当棒;排球代棒球;不用投手;进攻方一人直接抛或扔或击排球一次,可进攻一次,但进攻跑垒人数不限(即改变棒球1球1人进攻的规则);其他规则基本遵循棒球规则不变。另外林文彬同学手骨折,大家同意他和老师当裁判。62我们这样玩“棒垒球”2活动进程探究讨论结果的可行性,强调自主合作。情景一:全班男女均分两组,教师简单交代攻守规则、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一组进攻得了11分。轮到防守方进攻了,组长张迅安排男女生相间轮流进攻,男生负责击球,女生攻

28、垒。最后得了15分。最后学生集合,教师首先对这些有不同做法和想法的同学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表示非常欣赏。然后,教师和学生统一活动规则,集中大多数学生的意见修改讨论结果:男女分开利用两个场地进行,轮流击球,不设专门的击球员,高飞球不设接杀。63我们这样玩“棒垒球”情景二:男生觉得女生动作有点慢,不够刺激,不愿意跟女生一起玩,他们极力要求男女分开。于是男女分开,兵分四路,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女生各小组先是集体商量,统一了作战思想,因此,比赛显得比较从容、有序。而男生却显得有些急躁、凌乱,好像是胸有成竹,但是分工不够明确,活动进行得不太理想,相互之间的埋怨时而发生。总体来说,同学们通过探究自创的活动

29、,积极参与,非常投入,整个足球场成了欢乐的海洋。64案例评析1本案例属于自主探究式体育教学设计,教师巧妙的利用学生的探究兴趣,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自然而然地完成了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任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主动解决问题、建构知识的过程。然而,学生中没有几个曾经参加过棒球运动和学习,学生在创新活动中必定出现这样那样有待探讨成型的东西,他们在教学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体验、认识、领悟,以及展开激烈的争论,都来自学生的充分自主的探究以及与同伴间的合作交流。由此可见,探究式学习,首先要让学生有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要相信学生有自主发现的

30、能力,要充分认识探究过程中产生分歧甚至是错误对学生学习的意义,要给予学生尝试的机会,在此前提下才可能达成合作式学习,有效地合作交流,可以让学生分享彼此的感悟和成功的喜悦,更好地促使学生反思,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652探究创新学习是学生充分自主、高度自由的学习方式,那么,教师的作用是否可以淡化,如何处理学生探究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呢?事实并非如此,案例中印证,教师的“导”是在学生探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师在学生分歧和不合理的创设中,应该起到适时的、必要的、有效的导向与调控作用。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老师不仅要允许学生个性化的理解,还要鼓励他们多角度地思考,多元化地感悟,甚至是提出相对立的意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使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我们这样玩“棒垒球”66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