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全草类药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92032295 上传时间:2024-09-19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全草类药材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10.全草类药材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10.全草类药材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10.全草类药材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10.全草类药材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全草类药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全草类药材(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全草类药材是指可供药用的草本植物的全株或其地上部分。入药部位:全株蒲公英、金钱草等。地上部分的茎叶青蒿、广藿香等。带花或果的地上部分荆芥等。小灌木的幼枝梢麻黄等。草质茎石斛等。一、麻黄二、鱼腥草三、金钱草四、广霍香五、薄荷六、穿心莲七、绞股蓝八、青蒿九、茵陈十、石斛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为治疗风寒感冒,发汗要药。 【植物形态特征】 1.草麻黄木质茎短,常横卧;草质茎节间长26cm。鳞叶膜质鞘状,长34mm,下部合生,上部2裂,裂片锐三角形,向外反曲。雌雄异株,雄球花顶生,复穗状;雌球花单生枝端,苞片肉质,红色,种子2枚。 草麻黄原植物

2、【来源】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E.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及木贼麻黄E. equisetina Bge.的干燥草质茎。一、麻黄 Ephedrae Herba 2.中麻黄 木质茎直立或斜向生长,基部多分枝;鳞叶上部13分裂,裂片3(稀2),钝三角形或三角形。雄球花常数个簇生于节上;雌球花23个生于节上,种子通常3粒(稀2)。 3.木贼麻黄 木质茎直立或斜上生长,茎分枝较多;节间长1.53cm。鳞叶上部分裂,裂片2,钝三角形,不反卷。雌球花成对或单生于节上,种子通常1粒(稀2粒)。 【产地】草麻黄主产于内蒙古、河北

3、、山西、新疆等地;中麻黄主产于甘肃、青海、内蒙等地;木贼麻黄主产于山西、甘肃、陕西等地。 【采收加工】秋季采割绿色草质茎,晒干。草麻黄产量大。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一、麻黄 Ephedrae Herba【性状鉴定注意点】 1.草麻黄 (1)茎细长圆柱形,微有粗糙感,具细纵棱,节间长26cm。 (2)节上有膜质鳞叶,长34mm,裂片2(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筒状,红棕色。 (3)折断时有粉尘飞出,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绿黄色,髓部红棕色,近圆形。 (4)气微香,微苦涩。草麻黄药材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一、麻黄 Ephedrae Herba 2.中麻黄 茎多

4、分枝,直经1.53 mm,有粗糙感,节间长26cm,鳞叶长23mm,裂片3(稀2),先端锐尖。 3.木贼麻黄茎直经11.5mm,无粗糙感,节间长1.53cm。 鳞叶长12mm,裂片2,呈短三角形,尖端多不反曲。 (a)草麻黄 (b)木贼麻黄 (c)中麻黄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一、麻黄 Ephedrae Herba 【显微鉴定注意点】 1.茎横切面 (1)草麻黄: 外被角质层,棱脊内侧有下皮纤维束 维管束810个;外侧纤维束。木质部呈三角状连成环,形成层环类圆形。 髓部薄壁细胞含棕色块状物,偶有环髓纤维。 表皮细胞外壁、纤维壁及皮层细胞均有细小方晶或砂晶。 草麻黄横切面 1.表皮2.

5、下皮纤维3.气孔4.皮层 5.纤维6.韧皮部7.形成层8.木质部9.髓部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123456789一、麻黄 Ephedrae Herba (2)中麻黄:维管束1215个。形成层环类三角形。环髓纤维较多。 (3)木贼麻黄:维管束810个。形成层环类圆形,无环髓纤维。 草麻黄茎节间横切面详图1.表皮2.下皮纤维3.气孔4.皮层 5.纤维6.韧皮部7.形成层8.木质部9.髓部10.棕色块 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一、麻黄 Ephedrae Herba 2.草麻黄粉末 (1)表皮细胞:条块状或乳头状角质层;气孔特异内陷,保卫细胞侧面观呈哑铃形或电话听筒状。 (2)皮

6、层纤维:壁极厚,腔狭小,壁上附有细小众多的草酸钙砂晶和方晶,形成嵌晶纤维。 (3)色素块:红棕或棕黄色。 (4)导管分子斜面相接,交接面具多数圆形穿孔,形成麻黄式穿孔板。 1.表皮细胞及气孔2.角质层突起部分3.嵌晶纤维4.皮层薄壁细胞5.棕色块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一、麻黄 Ephedrae Herba 【理化鉴定】 1. 微量升华 粉末微量升华,得细微针状或颗粒状结晶。 2. 沉淀反应 取酸性水浸液加碘化铋钾试液,产生黄色沉淀。 【化学成分】麻黄主含多种生物碱(1%2%)。主为麻黄碱;其次为伪麻黄碱,以及微量的L-N-甲基麻黄碱、D-N-甲基伪麻黄碱等。尚含有少量挥发油。 【功

7、效应用】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风水浮肿、骨节疼痛,小便不利,风邪顽痹,支气管哮喘。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一、麻黄 Ephedrae Herba药典品麻黄根药典品麻黄根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或中麻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性状鉴别注意点 1.表面红棕或灰棕,外皮粗糙,易成片状剥落。 2.断面皮部黄白,木部淡黄或黄,射线呈放射状,中心有髓。 3.味微苦。 功效:止汗。主治自汗、盗汗。 麻黄根药材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一、麻黄 Ephedrae Herba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案例案例1 1: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多个省市已于2012年9月起,全面实施含麻黄碱感

8、冒药的限购政策。限购政策规定:药品零售企业要设置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专柜,查验、登记购买者身份信息,除处方药按处方剂量销售外,一次销售不得超过2个最小包装 。 案例案例2 2:2012年,根据关于印发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关于加强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的要求,麻黄碱含量超过30的复方制剂已从非处方药转为处方药管理。 案例案例3 3:2012年12月,两家佛山药品零售企业因3万盒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失踪被通报整改。如药店未按规定销售此类类麻黄碱类复方制剂,造成滥用或流入非法渠道被用于制造毒品的,将直接追究零售药店的责任,并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 分析:分析:麻黄碱有

9、拟肾上腺素作用及中枢兴奋作用,长期服用可引起病态嗜好和耐受性。通过改造麻黄碱的化学结构而获得冰毒是国际上滥用最严重的中枢兴奋剂之一,我国已把冰毒纳入一类精神药品进行严格管制。另外,运动员在竞赛期间,不能服用麻黄来治疗风寒感冒,否则,兴奋剂检测为阳性,按服用违禁药品处理。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一、麻黄 Ephedrae Herba 原名蕺,始载于名医别录。唐苏颂说:“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菹菜,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鱼腥草原植物 【来源】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 二、鱼腥

10、草 Houttuyniae Herba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 【性状鉴定注意点】 1.茎扁圆,棕黄色,有纵棱,节明显。 2.叶互生,皱缩,展平后心形。 3.叶柄细,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 4.穗状花序顶生。 5.搓揉有鱼腥气,味微涩。鱼腥草药材 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二、鱼腥草 Houttuyniae Herba 【化学成分】全草含挥发油约0.05,油中主要成分为鱼腥草素(癸酰乙醛)、月桂醛、癸醛、癸酸、甲基壬酮、-蒎烯等。另含槲皮苷、异槲皮苷等黄酮类化合物。 【功效应用】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咳喘,扁桃体炎,热痢,尿路感染,白带,痈肿疮毒。不

11、宜久煎;外用适量,捣烂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课堂活动课堂活动 鱼腥草的主要性状特征是什么?它的鱼腥气味是由什么成分产生的?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二、鱼腥草 Houttuyniae Herba知识链接知识链接 鱼腥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野生蔬菜,当地居民大多喜食之,常见的吃法有几种:一是将鱼腥草地下茎除去节上的毛根,洗净后切成2至3公分的小段(也可将嫩叶加入其中),放入醋、酱油、辣椒粉、味精等佐料凉拌生吃,清脆爽口,但腥味较重;二是将地下茎连同嫩茎叶一同煮汤、煎、炒或炖,清香宜人,入口宜化,略有腥味;三是腌渍加工成咸菜食用,酸香生脆,令人开胃。 其实,此药阴干后,不但没有腥气,而且微有芳香

12、,在加水煎汁时,则挥发出一种类似肉桂的香气;它煎出的汁如淡的红茶汁,仔细口尝,也有类似红茶的味道,芳香而稍有涩味,毫无苦味,且无腥臭,对胃也无刺激性。鱼腥草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故前人用以治肺痈(肺脓疡)的要药。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二、鱼腥草 Houttuyniae Herba过路黄 本品首载于百草镜,名“神仙对坐草”。本草纲目拾遗中亦载有“神仙对坐草”,曰:“山中道旁皆有之,蔓生,两叶相对,青圆似佛耳草,夏开小黄花,每节间有二朵,故名。”是治疗胆与尿道结石的常用中药。 【来源】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的干燥全草。 三、金钱草 L

13、ysimachiae Herba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 【性状鉴定注意点】 1.缠结成团,茎扭曲,具纵纹,断面实。心叶对生,展平呈卵形或心形,全缘;下表面主脉明显突起;叶柄长约14cm。 2.叶片用水浸泡,透视可见黑色或棕褐条纹; 3.花黄色,单生叶腋,具长梗,蒴果球形。 4 气微,味淡。金钱草药材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三、金钱草 Lysimachiae Herba课堂活动课堂活动 民间金钱草混淆品较多,注意观察过路黄原植物形态和金钱草药材标本,说说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化学成分】含酚性成分,甾醇,黄酮类,氨基酸,挥发油,鞣质,胆碱等。黄酮类有:槲皮素,槲皮素-3-O-

14、葡萄糖苷,山柰素,山柰素-3-O-半乳糖苷,对羟基苯甲酸,尿嘧啶等。 【功效应用】清热除湿,利尿通淋。用于热淋、石淋、砂淋,小便涩痛,水肿尿少,黄疸尿赤,尿路结石。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三、金钱草 Lysimachiae Herba药典品广金钱草药典品广金钱草为豆科植物广金钱草Desmodium styracifolium(Osb.) Merr.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状鉴别注意点 1.茎圆柱形,密被伸展的黄色短柔毛,断面中央有髓。 2.叶互生,小叶1或3,全缘,上表面无毛,下表面具紧贴的灰白色绒毛,侧脉羽状; 3.托叶1对,披针形。 4.气微香,味微甘。广金钱草药材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

15、类药材全草类药材三、金钱草 Lysimachiae Herba活血丹 药典品连钱草药典品连钱草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Glechoma longituba(Nakai) Kupr.的干燥地上部分。性状鉴别注意点 1.本品疏被短柔毛。茎方柱形,黄绿或紫红,节生不定根;断面常中空。 2.叶柄纤细。叶对生,多皱缩,展平后呈肾形或近心形,边缘具圆齿。 3.搓之气芳香,味微苦。 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三、金钱草 Lysimachiae Herba混淆品混淆品聚花过路黄聚花过路黄为同属植物聚花过路黄Lysimachia congestiflora Hemsl的干燥全草。又称风寒草,不能作金钱草用。

16、主要区别特征是: 1.花多朵集生于枝端,成密集状。 2.茎与叶均被白毛,叶主脉、侧脉均明显。 聚花过路黄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三、金钱草 Lysimachiae Herba 本草纲目云:藿香方茎有节中虚,叶微似茄叶。洁古、东垣惟用其叶,不用枝梗。今人并枝梗用之,因叶多伪故耳。广藿香是常用的芳香化湿中药,为“藿香正气丸(水)”的主要原料之一。 【来源】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 广藿香原植物四、广藿香 Pogostemonis Herba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 【产地】原产亚洲菲律宾等亚热带地区。我国主产

17、广东、海南;栽培。药材分别称为石牌广藿香及海南广藿香。广东质量佳,以广州市郊石牌产的广藿香质量最优。【性状鉴定注意点】 1.嫩茎略呈方柱形,密被柔毛,质脆,中央有髓。 老茎近圆柱形,质坚实,不易折断。 2.叶对生,皱缩;展平后呈卵形或椭圆形,边缘具不整齐钝齿;两面均被灰白色茸毛; 3.叶柄细,被柔毛。 4.气香特异,味微苦。 广藿香药材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四、广藿香 Pogostemonis Herba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2%2.8%(叶约含4.5%),油中主要成分为广藿香醇;并含广藿香酮,桂皮醛,丁香油酚以及多种黄酮类化合物。 【功效应用】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

18、浊中阻,脘痞呕吐,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习用品习用品-土藿香土藿香唇形科植物藿香Agastache rugosa(Fisch.etMey.)O.ktze.的干燥地上部分。 主要区别是毛茸稀少。气清香,味淡。功效同广藿香。藿香原植物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四、广藿香 Pogostemonis Herba薄荷原植物 出自雷公炮炙论;唐本草:“薄荷茎方,叶似荏而尖长,根经冬不死。又有蔓生者,功用相似。以苏州产者为道地药材,习称“苏薄荷”。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 【产地】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江

19、西等地。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或花开至三轮时,选晴天分次采割,晒干或阴干。五、薄荷 Menthae Haplocalycis Herba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课堂活动课堂活动 薄荷除药用外,尚有其他一些用途。请同学们例举日常生活中使用薄荷的见闻。薄荷药材 【性状鉴定注意点】 1.茎方柱形,表紫棕或黄棕,棱角处具茸毛。 2.叶对生,多破碎,两面稀被茸毛,下面有凹陷腺点。轮伞花序腋生,花萼先端5齿裂。 3.断面白色,髓部中空 4.特殊清凉香气,味辛凉。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五、薄荷 Menthae Haplocalycis Herba 【显微鉴定注意点】 1.茎横

20、切面 (1)双子叶植物草质茎基本结构。 (2)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有腺毛及非腺毛皮层薄壁细胞排列疏松,四棱角处有厚角组织。内皮层明显。 (3)形成层成环(方形)。木质部在四棱角处发达。 (4)髓部薄壁细胞大,中心常呈空洞。薄荷茎横切面图1.表皮2.皮层3.厚角组织 4.内皮层5.韧皮部6.形成层 7.木质部8.髓部9.橙皮苷结晶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五、薄荷 Menthae Haplocalycis Herba132498756 2.叶横切面 (1)上表皮细胞呈长方形,下表皮有气孔,有腺鳞、腺毛与非腺毛。 (2) 栅栏组织多为1列,海绵组织为45列,细胞有橙皮苷结晶。 (3)

21、主脉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导管常26个排列成行。 (4)中脉处的上、下表皮之内侧均有厚角组织。薄荷叶横切面详图1.腺鳞2.上表皮3.橙皮苷结晶 4.栅栏组织5.海绵组织6.下表皮7.气孔 8.木质部 9.韧皮部 10.厚角组织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五、薄荷 Menthae Haplocalycis Herba12345678910 3.粉末 (1)腺鳞头部68个细胞,含淡黄分泌物;柄极短。 (2)腺毛头部单细胞,柄12细胞。 (3)非腺毛18细胞,壁厚,微具疣状突起。 (4)气孔直轴式,上表皮细胞垂周壁略弯曲,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弯曲。 (5)细胞中含橙皮苷结晶。 薄荷粉末图(a.顶面观

22、 b.侧面观 c.示角质层皱缩)1.表皮细胞与气孔2.腺鳞 3.腺毛 4.非腺毛5.橙皮苷结晶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五、薄荷 Menthae Haplocalycis Herba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薄荷油)约12。油中主含77 % 78%的L-薄荷醇,8% 12%的L-薄荷酮。 【功效应用】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口疮,喉痹,风疹,麻疹,胸胁胀闷。入煎剂宜后下。 知识链接知识链接薄荷的抗癌作用薄荷的抗癌作用 据英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中药薄荷叶对治疗癌症有特殊的功效。薄荷叶能够阻止癌症病变处的血管生长,使癌肿得不到血液供应,最终“饥饿”而

23、死。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五、薄荷 Menthae Haplocalycis Herba 原产于印度,我国在20世纪的50年代,广东、福建民间有引种栽培。为治痢及疮疡肿毒的要药。 【来源】爵床科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的干燥地上部分。 【产地】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秋初茎叶茂盛时采割,晒干。 穿心莲原植物六、穿心莲 Andrographis Herba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 【性状鉴定注意点】 1.茎呈方柱形,分枝对生,节稍膨大;表面灰绿或暗绿。 2.质脆,易折断,断面中央有白色髓

24、部。 3.单叶对生,皱缩,易碎,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全缘或波状;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灰绿。 4.味极苦。穿心莲药材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六、穿心莲 Andrographis Herba 【化学成分】含二萜类内酯:穿心莲内酯(1.5%以上)、新穿心莲内酯(0.2%以上)、14-去氧穿心莲内酯、l4-去氧-11-氧化穿心莲内酯、14-去氧-11,12-二去氢穿心莲内酯;另含多种黄酮类化合物等 【理化鉴定】本品乙醇浸出液,加等量碱性2 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即显紫红色(内酯反应)。 【功效应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血。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

25、痈肿疮疡,湿疹,毒蛇咬伤。 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六、穿心莲 Andrographis Herba 绞股蓝其名始于明代朱棣蓍的救荒本草一书,明代称之谓“神仙草”。古时民间把它作为“神奇”的“不老长寿药草”。在日本,被誉为“福音草”。 现被誉为中国“南方人参”“抗癌新秀”。 【来源】葫芦科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Thunb.)Mak.的干燥地上部分。 绞股蓝原植物七、绞股蓝 Gynostemmae Pentaphylli Herba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 【性状鉴定注意点】 1.茎纤细柔弱,有纵沟,表面灰棕或暗棕,被稀疏柔毛。 2.卷须腋生

26、,2分叉或不分叉。 3.叶互生,叶柄被柔毛,叶片皱缩,似鸟足状,小叶57,两面被粗毛,边缘具锯齿。 4. 具草香气,味苦。绞股蓝药材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七、绞股蓝 Gynostemmae Pentaphylli Herba 【化学成分】含绞股蓝皂苷1.25。已分离鉴定出80多种,其中、分别为人参皂苷Rb、Rb、Rd、F28。另含有甾醇磷脂、黄酮、糖份、氨基酸、维生素等。 【功效应用】补气生津,清热解毒,止咳祛痰。用于久病后体虚,倦怠无力,咳喘、泄泻等。知识链接知识链接 绞股蓝的药理作用绞股蓝的药理作用 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抗衰老、保护肝脏及增强肌体免疫功能等作用。对“三高

27、” 症、肿瘤等病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制作保健饮品饮用,极具保健价值。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七、绞股蓝 Gynostemmae Pentaphylli Herba混淆品混淆品乌蔹莓乌蔹莓 为葡萄科植物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Thunb.)Gagn.的干燥地上部分。 本品主要特点是: (1)茎纤细,有纵沟。 (2)卷须与叶对生,叶似鸟足状,小叶5枚,无毛。 乌蔹莓 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七、绞股蓝 Gynostemmae Pentaphylli Herba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为抗疟要药,青蒿素以其高效的抗疟作用闻名于世。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

28、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特征】黄花蒿为一年生草本,高达1.5m;全株黄绿色,有臭气。茎直立,具纵棱。中部叶卵形,三回羽状深裂,小裂片线形,被短柔毛,叶轴两侧具窄翼;上部叶小,一次羽状全裂。头状花序多数,球形,直径约2mm,成圆锥状;总苞片23层;均为管状花。瘦果细小。 八、青蒿 Artemisiae Annuae Herba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 黄花蒿原植物 【产地】主产重庆、湖北、湖南、浙江、江苏等地。 【采收加工】秋季开花前枝叶茂盛时采割,除去老茎,阴干。 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八、青蒿 Artemisiae Annu

29、ae Herba 【性状鉴定注意点】 1.茎圆柱形,上部多分枝。 2.表面黄绿或棕黄,具纵棱。断面中央有白色髓部。 3.叶互生,易碎,完整者展平后为三回羽状深裂,小裂片矩圆形或长椭圆形,两面被短毛。 4.香气特异,味微苦,有清凉感。 青蒿药材 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八、青蒿 Artemisiae Annuae Herba 【化学成分】本品含倍半萜内酯类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及青蒿甲素、乙素、丙素等。并含挥发油约含0.3% 0.6%。油中主为蒿酮、异青蒿酮、1,8-桉油精、丁香烯等。另含黄酮类、香豆素类。 【理化鉴定】 粉末1g,加甲醇5ml,取提取液,挥干,加7%盐酸羟胺甲醇溶液与1

30、0%氢氧化钠甲醇溶液的混合液(1:1)1ml,水浴微热,冷却后用10%的盐酸调至pH34,加1%三氯化铁乙醇液12滴,即显紫色。(内酯类反应) 【功效应用】清热解暑,截疟,除蒸,退虚热。用于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八、青蒿 Artemisiae Annuae Herba知识链接知识链接 青蒿素是一种高效抗疟成分。中国神药青蒿素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治疗疟疾的最大希望”。青蒿素化学结构独特,对恶性疟和多种抗性株治疗具有高效、速效、无抗药性、安全等特点,病人容易接受。青蒿素已被视救治非洲百万疟疾患者的灵丹妙药。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

31、药材全草类药材八、青蒿 Artemisiae Annuae Herba 茵陈蒿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古代只用春季幼苗,近代研究表明:某些有效成分在植物花蕾期含量较高,因此,中国药典于1990版后,将秋季采收的茵陈蒿也收载入茵陈项下。但因习惯,人们仍多用幼苗。 【来源】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 或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采收的幼苗,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带花蕾者,习称“茵陈蒿”,如图所示。 九、茵陈 Artemisiae Scopariae Herba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

32、类药材茵陈蒿幼苗 茵陈蒿原植物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九、茵陈 Artemisiae Scopariae Herba 【性状鉴定注意点】 1.绵茵陈 (1)多卷缩成团,灰白或灰绿,全株密被白色茸毛,捏之绵软如绒。 (2)茎细小,去茸毛后可见纵纹。叶具柄,柔软,呈一至三回羽状深裂,小裂片先端尖,全缘。 (3)质脆,易折断。 (4)气微香,味微苦。绵茵陈药材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九、茵陈 Artemisiae Scopariae Herba 2.茵陈蒿 (1)茎圆柱形,表面紫色或淡紫,有纵纹,被短柔毛。 (2)叶密集或多已脱落;下部叶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条形或细条形,两面密

33、被白色柔毛;茎生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基部抱茎,裂片细丝状。头状花序卵形,有短梗,总苞片34层。 (3)质脆,断面类白色。 (4)气芳香,味微苦。 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九、茵陈 Artemisiae Scopariae Herba 【理化鉴定】取本品粗粉1g,加乙醇50ml,回流提取1小时,滤过。滤液滴于滤纸上,干后,置紫外灯(365mm)下检视,滨蒿浸出液显红色,茵陈蒿浸出液显砖红色。 【功效应用】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肝炎,胆道感染,胆石症等。 课堂活动课堂活动 关于“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四月当柴烧”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

34、草类药材九、茵陈 Artemisiae Scopariae Herba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药材有多种植物来源。千年以来它一直和灵芝,人参,冬虫夏草等一样被列为上品中药。 【来源】兰科植物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鼓槌石斛Dendrobium chrysotorum Lindl.、流苏石斛Dendrobium imbriatum Hook. 或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的栽培品及其同属植物近似种的新鲜或干燥茎。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收。鲜用者除去根及泥沙;干用者采收后,除去杂质,用开水略烫或烘软,再

35、边搓边烘晒,至叶鞘搓净,干燥。铁皮石斛边炒边扭成螺旋形,烘干,习称 “铁皮风斗”。 十、石斛 Dendrobii Caulis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金钗石斛原植物马鞭石斛原植物铁皮石斛原植物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十、石斛 Dendrobii Caulis 【性状鉴定注意点】 1.鲜石斛 (1)茎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长约30cm,直径0.41.2cm。 (2)表面黄绿色,光滑或有纵纹,节明显,色较深,节上有膜质叶鞘。 (3)肉质,多汁,易折断。 (4)气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有粘性。 金钗石斛鲜品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十、石斛 Dendrobii Caulis

36、 2.金钗石斛 (1)下部茎圆,中上部茎扁圆,稍曲折呈“之”字形,直径46mm,节间长2.53cm。 (2)表面金黄或黄中带绿,有深纵沟。节膨大,棕色,有残存叶鞘。 (3)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灰白色,有短纤维外露。 (4)味苦。金钗石斛药材 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十、石斛 Dendrobii Caulis 3.鼓槌石斛 (1)呈粗纺锤形,具37节。 (2)表面金黄色,有明显凸起的棱。 (3)质轻而松脆,断面海绵状。 (4)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十、石斛 Dendrobii Caulis 4.流苏石斛 (1)长圆柱形,直径412mm,节间长26c

37、m。 (2)表面黄色至暗黄色,有深纵槽。 (3)质疏松,断面呈纤维性。 (4)味微苦淡或微苦,嚼之有黏性。 5.铁皮枫斗 (1)呈24个旋纹的螺旋形。 (2)表面黄绿,有细纵皱,节上有残存叶鞘。一端可见短须根,直径23mm。 (3)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 (4)嚼之有粘性,无苦味。铁皮石斛(枫斗)药材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十、石斛 Dendrobii Caulis 【化学成分】金钗石斛茎含生物碱0.3%0.8%,主要为石斛碱、石斛酮碱、6-羟基石斛碱、石斛脂碱、石斛醚碱等。此外,尚含有黏液质、挥发油及多糖等。 【功效应用】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热病伤津,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

38、后虚热,目昏不明,腰膝软弱;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慢性结肠炎等。 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十、石斛 Dendrobii Caulis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案案例例:2006年2月每周质量报告的记者在某地调查中发现:一些商家称铁皮石斛是中华九大仙草之首,是钻石补品,具有直接补精、补血、调节人体阴阳平衡、防癌抗癌等“神奇功效”。 铁皮石斛加工的铁皮枫斗每公斤最低售价约一万元,品质上乘的能卖到两三万元。当地市场红火,每年可销售数吨铁皮石斛颗粒。 分分析析:现行版中国药典中,铁皮石斛做为新增品种被单条收录,主用于热病伤阴、津少口渴之症。铁皮石斛野生资源濒危, 被列入1987 年国务院野生药材资

39、源保护管理条例重点保护品种,人工种植的铁皮石斛生长周期长,对环境的要求高,产量还很少。市场上铁皮石斛假货太多,目前使用石斛类植物品种很多,一些品种的外观与铁皮石斛比较相似,加工成枫斗干品后,一般人不容易分辨。专家认为,即便是铁皮石斛也只是一种普通的中药材,神奇的功效多系商业炒作和包装出来的,这些炒作和包装的目的无非是榨取更高的利润。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十、石斛 Dendrobii Caulis第十章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点滴积累点滴积累 1.全草类往往包含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鉴定应有整体观念。 2.识别药材应抓住关键特征。如麻黄茎具纵棱和环节,红棕色鳞叶;嵌晶纤维,哑铃状气孔。薄荷茎方柱形,叶对生,清凉香气。鱼腥草揉搓有鱼腥气等。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天然药物学(配套光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