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状肌综合征腰肌劳损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90652386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97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犁状肌综合征腰肌劳损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犁状肌综合征腰肌劳损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犁状肌综合征腰肌劳损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犁状肌综合征腰肌劳损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犁状肌综合征腰肌劳损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犁状肌综合征腰肌劳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犁状肌综合征腰肌劳损(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犁状肌综合征犁状肌综合征 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 林国平林国平LGP20002006YAHOO.COM.CNLGP20002006YAHOO.COM.CN概述n 犁犁状状肌肌综综合合征征是是推推拿拿临临床床常常见见疾疾病病之之一一,又又称称犁犁状状肌肌损损伤伤或或犁犁状状肌肌孔孔狭狭窄窄综综合合征征,是是由由于于间间接接外外力力如如闪闪、扭扭、下下蹲蹲、跨跨越越等等使使犁犁状状肌肌受受到到牵牵拉拉而而造造成成撕撕裂裂,引引起起局局部部充充血血、水水肿肿、痉痉挛挛,而而刺刺激激或或压压迫迫坐坐骨骨神神经经,产产生生局局部部疼疼痛痛和和功功能能障障碍碍等等一一系系列综合征。列综合征。

2、二、解剖生理二、解剖生理n 犁状肌位于臀部中层,起自第24骶椎前面的骶前孔外侧,肌纤维向外下方穿过坐骨大孔出骨盆至臀部,形成狭窄的肌腱抵止于股骨大粗隆顶部。犁状肌把坐骨大孔分为两部分,即犁状肌上下两孔,在犁状肌上方有臀上神经和臀上动静脉通过;在犁状肌下方有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阴部神经及臀下动、静脉通过。病因病机病因病机n(一)损伤:犁状肌损伤多由间接外力所致,如闪扭、跨越、下蹲等,尤其在负重时,髋关节过度外展、外旋或下蹲猛然直立用力,使犁状肌拉长,肌肉产生保护性痉挛,突然收缩,使犁状肌因牵拉而致损伤,局部充血、水肿,引起无菌性炎症,从而刺激或压迫周围的神经、血管而产生症状。n(二)

3、变异:犁状肌变异有两种类型:一是坐骨神经从犁状肌肌腹中穿出;另一类是指坐骨神经高位分支,即坐骨神经在犁状肌处就分为腓总神经和胫神经,腓总神经从犁状肌肌腹中穿出,胫神经在犁状肌下穿出。临床表现临床表现n一)大部分患者有外伤史,如闪、扭、跨越、负重下蹲,部分患者有受凉史。n二)臀部深层疼痛,疼痛可呈牵拉样、刀割样或蹦跳样疼痛,且有紧缩感,疼痛逐渐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出现下肢放射痛。偶有小腿外侧麻木,会阴部下坠不适。n三)活动受限:患侧下肢不能伸直,自觉下肢短缩,步履跛行,或呈鸭步移行。髋关节外展、外旋活动受限。检查检查n(一)压痛:沿犁状肌体表投影区有明显压痛,有时压痛可扩散到坐骨神经分布区域。n(

4、二)肌痉挛:在犁状肌处可触及条索样改变或弥漫性肿胀的肌束隆起。日久可出现臀部肌肉萎缩、松软。n(三)犁状肌紧张试验、直腿抬高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与鉴别诊断本病根据病史、症状及相关检查,不难明确诊断,但须与下列疾病相鉴别:n腰椎间盘突出症n臀上皮神经损伤:以一侧臀部及大腿后侧疼痛为主,痛不过膝,在髂嵴中点下方2cm处压痛明显,犁状肌紧张试验阴性。 治疗治疗n一)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活血散瘀,解痉止痛。n二)取穴及部位:环跳、居廖、承扶、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及臀部、下肢等。n三)主要手法:滚、按揉、弹拨、擦及被动运动。操作方法操作方法1.急性期:患者俯卧位,医者站于患侧,先用柔和而深沉的滚、按、

5、揉等手法施术于臀部及大腿后侧,待肌痉挛解除后,适当弹拨肌腹,并点按环跳、委中、居廖、承扶、阳陵泉等穴,以酸胀为度。随后顺推按犁状肌肌腹,使其平复。2.慢性期(缓解期):医者用较重的滚、按、揉等渗透力较强的手法施术于臀部及下肢,待痉挛缓解后,再弹拨条索样之犁状肌肌腹,同时配合点按环跳、居廖、承扶、委中等穴,作髋关节的后伸、外展及外旋等被动运动,以松解粘连,解痉止痛。最后用擦法擦热局部。注意事项注意事项n(一)犁状肌位置较深,治疗时不可因之而使用暴力。避免造成新的损伤。n(二)急性损伤期,不宜作深部针刺。应卧床休息12周,以利损伤组织的修复。n(三)注意局部保暖,免受风寒刺激。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6、概述n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腰部软组织在第三腰椎横突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腰部软组织在第三腰椎横突处反复摩擦,发生炎症反应,剌激周围神经,产生处反复摩擦,发生炎症反应,剌激周围神经,产生的以第三腰椎横突处压痛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腰痛疾的以第三腰椎横突处压痛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腰痛疾病,又称第三腰椎横突滑膜囊炎。病,又称第三腰椎横突滑膜囊炎。病因病机:n解剖因素:第三腰椎为腰椎的中点,处于腰椎侧屈解剖因素:第三腰椎为腰椎的中点,处于腰椎侧屈的顶点;其横突较其他横突长,其为腰大肌、腰方的顶点;其横突较其他横突长,其为腰大肌、腰方肌起点和腹横肌、背阔肌深部筋膜附丽处。故其生肌起点和腹横肌、背阔肌深部筋膜附丽处。

7、故其生理负荷较重,易发生损伤。理负荷较重,易发生损伤。n局部损伤后,发生炎症肿胀充血液体渗出,致使局局部损伤后,发生炎症肿胀充血液体渗出,致使局部软组织发生粘连,久而成瘢痕。影响腰部软组织发生粘连,久而成瘢痕。影响腰1 13 3神经神经后支外侧支,而发生腰部和同侧臀部和大腿后侧疼后支外侧支,而发生腰部和同侧臀部和大腿后侧疼痛。痛。n外感风寒湿邪也是本病的常见病因。外感风寒湿邪也是本病的常见病因。诊断n临床表现以长期慢性腰痛伴有臀及大腿后侧痛,但痛临床表现以长期慢性腰痛伴有臀及大腿后侧痛,但痛不过膝。不过膝。n痛疼以休息久卧、晨起弯腰活动时加重,稍活动后改痛疼以休息久卧、晨起弯腰活动时加重,稍活

8、动后改善,劳累后加重。对寒凉敏感,得温按舒适。善,劳累后加重。对寒凉敏感,得温按舒适。n检体可见早期可见腰肌痉挛僵硬,晚期可有肌萎缩,检体可见早期可见腰肌痉挛僵硬,晚期可有肌萎缩,压痛位于第三腰椎横突处,可向臀部及大腿放射。压痛位于第三腰椎横突处,可向臀部及大腿放射。nX X线可见第三腰椎横突过长,腰椎侧屈或双侧横突不线可见第三腰椎横突过长,腰椎侧屈或双侧横突不对称等情况。对称等情况。辨证治疗:n本病多血瘀为标,肾虚为本,为治疗以活血止痛、补益肾气为原则。本病多血瘀为标,肾虚为本,为治疗以活血止痛、补益肾气为原则。n推拿手法治疗,步骤如下:推拿手法治疗,步骤如下:n舒筋:先用掌推法、掌揉法、滚

9、法施术于腰背肌,舒筋:先用掌推法、掌揉法、滚法施术于腰背肌,5 51010分钟,手法力分钟,手法力度由轻到重、层次由浅到深。施术中顺势以双手拇指依次点按三焦俞、度由轻到重、层次由浅到深。施术中顺势以双手拇指依次点按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膀胱俞、志室、秩边、环跳、巨髎等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膀胱俞、志室、秩边、环跳、巨髎等穴位,每次穴位,每次0.50.51 1分钟,以酸胀为度。分钟,以酸胀为度。 n理筋:在周围软组织充分放松之后,单手或双手拇指在患侧肌纤维垂直理筋:在周围软组织充分放松之后,单手或双手拇指在患侧肌纤维垂直方向上作弹拨,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连续弹拨方向上作

10、弹拨,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连续弹拨1 12 2分钟。有重点于分钟。有重点于腰三横突处行弹拔,分离粘连。注意手法要轻快,不可过多使用。腰三横突处行弹拔,分离粘连。注意手法要轻快,不可过多使用。n之后对予有脊柱侧弯或椎体扭转的行搬法校正。之后对予有脊柱侧弯或椎体扭转的行搬法校正。n整理:按揉腰臀部,拿揉大腿,横擦腰部透热,拍叩腰臀腿结束治疗。整理:按揉腰臀部,拿揉大腿,横擦腰部透热,拍叩腰臀腿结束治疗。调护:n注意起居,防风寒湿邪气;注意起居,防风寒湿邪气;n避免过度劳活动和劳累。避免过度劳活动和劳累。慢性腰肌劳损一、概述一、概述慢性腰肌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腰背肌筋膜炎”,主要指腰背部肌肉

11、、筋膜、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疲劳性损伤,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引起腰背部一侧或两侧的弥漫性疼痛的一种病症。 二、病因病机二、病因病机n一)疲劳性损伤: n二)延误治疗或反复损伤: n三)腰脊柱先天性畸形: n四)寒湿外袭: n五)久病体虚或素体虚弱者:三、临床表现n一)腰部疼痛:有长期腰痛史反复发作的腰背部疼痛,呈钝性胀痛或酸痛不适,时轻时重,缠绵难愈。休息、适当活动或经常改变体位姿势可使症状减轻。劳累、阴雨天气、受风寒湿影响则症状加重,腰部喜热怕冷局部皮肤感觉迟钝或粗糙感。n二)腰部活动:腰部活动基本正常,一般无明显障碍,但有时在活动时有牵掣不适感。不耐久坐久站,不能胜任弯腰工作,弯腰稍久,便

12、直腰困难。常喜双手捶击或叉腰等动作,以减轻疼痛。n三)急性发作时,各种症状明显加重,可有明显的肌痉挛,甚至出现腰脊柱侧弯,下肢牵擎作痛等症状。四、检查一)压痛点:腰背部压痛范围较广泛,压痛点多在骶髂关节背面、骶骨背面和腰椎横突等处。轻者压痛多不明显。二)重者伴随压痛可有一侧或双侧骶棘肌痉挛僵硬。三)X射线检查:除少数可发现腰骶椎先天性畸形和老年患者椎体骨质增生外,多无异常发现。五、治疗五、治疗n一)治疗原则:舒筋活血,温筋通络,解痉止痛。n二)取穴及部位:肾俞,腰阳关、大肠俞、秩边、委中、承山及腰臀部。n三)手法:滚、按、揉、点压、弹拨、擦法及被动运动。(四)操作方法:(四)操作方法:1.循经

13、按揉法:患者俯卧位,医者先用深沉而柔和的滚法、揉法沿两侧足太阳膀胱经从上向下施术56遍,然后用双指按揉腰部两侧华佗夹脊从腰1至腰5反复施术35遍,再用掌根在痛点周围按揉12分钟。2.点穴通经法:医者以双手拇指依次点按两侧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膀胱俞、志室、秩边等穴位,每次0.51分钟,以酸胀为度。 3.弹拨腰肌法:医者用单手或双手拇指在患处与肌纤维垂直方向上作弹拨,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连续弹拨12分钟。4. 腰部斜扳法:患者侧卧位,医者与患者面对面,施腰部斜扳法,左右各一次,再仰卧位,作屈髋屈膝被动运动,以调整腰椎后关节紊乱。5.活血通络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用掌擦法直擦腰背两侧膀胱经,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达活血通络之目的。最后用桑枝棒拍击腰骶部,结束治疗。局部怕冷或酸痛明显者可在患部加以热敷以温经散寒通络止痛。六、按语六、按语一)推拿治疗本病有较好疗效,但关键是要消除致病因素,即改变原来的腰部超负荷现象,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二)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纠正习惯性姿势不良,尽可能变换体位,勿使过度疲劳。三)睡硬板床,同时配合牵引及其它治疗,如理疗、热敷、熏洗等。四)强腰背肌肉锻炼,节制房事。五)腰部注意保暖,汗出不可当风,避免感受风、寒、湿、外邪侵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