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3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第3板块 推荐作品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89862935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3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第3板块 推荐作品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 第3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第3板块 推荐作品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 第3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第3板块 推荐作品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 第3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第3板块 推荐作品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 第3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第3板块 推荐作品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3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第3板块 推荐作品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3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第3板块 推荐作品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板块推荐作品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课时训练一123基 础 梳 理能 力 提 升语 言 运 用基 础 梳 理答案:dlicnmizhdupififdu/zhuhn/hn答案:援/媛碣/竭挟/狭殍/桴捐/涓涓/娟弊/蔽/敝答案:(1)拿、握。(2)渺茫。(3)战争。(4)面子,荣光。(5)击打。(6)枯萎。(7)吹动。(8)嗜好,沉迷。4. 文学常识填空。(1)高适(700765),字_,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县)人。其诗思想感情深沉雄厚,语言洗练苍劲,尤以_著称于时。燕歌行被后人喻为高适的“_”。(2)柳宗元(773819),字_,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_”,又曾任柳州刺史,也称

2、“_”与韩愈等人共同倡导发起了_运动,与韩愈以及宋代的欧阳修等人并称为“_”。 (3)温庭筠(812870),原名岐,字_,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才思敏捷,相传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_”。能词,词风秾艳,辞藻华丽,为_派词人之鼻祖,对晚唐五代词和宋词影响很大。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_”。答案:(1)达夫边塞诗第一大篇(2)子厚柳河东柳柳州古文唐宋八大家(3)飞卿温八叉花间温李5. 名句名篇默写。(1)_,天子非常赐颜色。(2)战士军前半死生,_!(3)_,至今犹忆李将军!(4)岭树重遮千里目,_。(5)小山重叠金明灭,_。(6)照花前后镜,_。答案:(1)男儿本自重横行(2)

3、美人帐下犹歌舞(3)君不见沙场征战苦(4)江流曲似九回肠(5)鬓云欲度香腮雪(6)花面交相映能 力 提 升6. 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这句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这句话不仅写出了敌人的强大、声势的凶猛,以此反衬楚国将士的英勇无畏,同时也用浓墨重彩,描绘出了浓烈的战场气氛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增强了全诗的悲壮色彩。7. 对国殇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气势豪放,高昂激越,写战败不消沉,写死亡不哀怨,是一曲悲壮而鼓舞人心的英雄赞歌。B. 这首诗把叙事和抒情结合起来,记叙中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抒情时又以记叙为基础。C. 这首诗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讴歌了将士们的献身精神,

4、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激情,与诗人的其他作品表现手法相同。D. 诗中对战斗中的几个典型场面加以高度概括,简练、精当。诗中写的是将士们的群像,既写出了他们英姿勃勃的外貌,也写出了他们慷慨赴死的英雄气概。解析:这首诗采用的是现实主义的手法,与诗人的其他作品表现手法不尽相同。答案:C8. 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这两句有何作用?答:_答案:“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对将军出征前不可一世的骄态暗含讥讽,预伏下文。9. 燕歌行“榆关”“碣石”“瀚海”“狼山”四个地名连缀,在表达上有何作用?答:_答案: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

5、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10.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大荒”指登楼所见的景象:荒僻的郊野辽远无边。B. “飐”,风吹使颤动;“芙蓉水”,水中的芙蓉(荷花)。C. “薜荔墙”,用薜荔的枝蔓做院墙,言居地之荒芜。D. “文身”,在身上刺花纹,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解析:并不是用薜荔做院墙,也无“言居地之荒芜”之意。答案:C11. 有人说,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诗的结尾二句用笔极妙。你是否同意?请予以分析。答:_答案:同意。尾联先用“共来百越文身地”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而“共来”

6、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读诗至此,余韵袅袅,余味无穷,而题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中传出。可见诗人用笔之妙。12. 温词意象绵密,富艳精工,请结合菩萨蛮上片描写加以分析。答:_答案:上片写她脸孔白皙、芳香,头发像浓云一般乌黑柔软,再衬上小山眉、金色的额黄,显得多么光艳!它不仅让读者看到色彩,闻到香味,而且试图触动读者的全部感官。在短短十四字中,竟把色泽、气味、体态连同神情都生动地描绘出来,技巧实在高超。13. 菩萨蛮这首词通篇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词的上片,

7、写女子懒起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下片写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全词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成功地运用反衬手法: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对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14.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这几支曲子中,对刘邦的称谓有三次变化,请分别指出,并简要说明其作用。答:_答案:“我”未认出刘邦时,一连三次称这位皇帝为“那大汉”;面对面揭露时,一连五次句句直称“你”;讨欠债时,径呼其俗名刘三。轻蔑之意,愤怒之情,随着称谓的变化倾泻而出。15. 在“我”看来,刘邦改姓更名为“汉高祖”的原因是什么?这里有何荒唐之处?这样写有何表达效果?答:_答案:在“我”看来,刘邦是为

8、了赖账才改姓更名的。其实,“汉高祖”是刘邦的谥号,并不是他活着时的称谓。这样写,显得出奇、幽默,富有讽刺意味,使感情抒发达到高潮。语 言 运 用16. 依照下面句子的形式,选择一位名人另写一段文字,表达自己的看法。荆轲失败了,然而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他反抗强秦的壮烈行动,千百年来激励着无数的仁人志士为反抗强权推翻黑暗统治而英勇斗争。答:_答案:屈原自杀了,然而我们不能以他的选择来否定他,他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千百年来感召和鼓舞着无数中华儿女为国家民族的利益而奋斗献身。17. 暑假里,几名高中学生相约去拜访班主任李老师,宛风给老师打电话预约。请你补写出以下电话内容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宛风:_李老师:噢,宛风啊。宛风:_李老师:好啊!欢迎欢迎!宛风:_李老师:那就今天下午3点到我办公室吧。宛风:_李老师:好的,再见。解析:题目给出的是一个师生对话的情境,要求补充的是学生的话语,要根据李老师的答话揣摩宛风说的话,注意简明得体的要求,注意宛风学生的身份,还要有礼貌等。答案:示例:李老师,您好!我是宛风。老师,我和几个同学想去拜访您,您看行吗?老师,您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到哪儿见您呢?好的,我们一定准时拜访您。老师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