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物价稳定物价土地改革土地改革1950-19521950-1952抗美援朝抗美援朝1950-19531950-1953巩固政权巩固政权内政、外交内政、外交成就(建国初成就(建国初期期的的5050年代年代))第第2课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新中国的内政和外交新中国的内政和外交第第3 3课课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课程标准:1 1 1 1、知道、知道、知道、知道195419541954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年颁布了第一部年颁布了第一部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中华人民中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和国宪法共和国宪法共和国宪法》》》》2 2 2 2、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主要内、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主要内、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主要内、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一、新中国的内政:一、新中国的内政:一、新中国的内政:一、新中国的内政:政治协商会议政治协商会议——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政协政协人大人大““两会两会””是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和““中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的简称。
每每年年3 3月份月份““两会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每每5 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 X届届X X次会次会议议. . 地方每年召开的人大和政协也称为两会,地方每年召开的人大和政协也称为两会,通常召开的时间比全国通常召开的时间比全国““两会两会””时间要早时间要早召开一届全国人大会议召开一届全国人大会议3 3、内容:、内容:1 1、时间:、时间:1954 1954 2 2、地点:北京、地点:北京一、新中国的内政:一、新中国的内政: ((1 1)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5454宪法)宪法)1 1、为什么说、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提示:回答它的内容部分)类型的宪法?(提示:回答它的内容部分)2 2、、这部宪法的地位(性质)这部宪法的地位(性质)是什么?是什么?因为宪法规定了我国坚持因为宪法规定了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坚持社会社会社会社会主义道路主义道路主义道路主义道路;确定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确定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大会制度,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全国人民代表大全国人民代表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一切权利属于,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人民人民。
所以说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所以说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阅读课本阅读课本P15第二段,回答:第二段,回答:召开一届全国人大会议召开一届全国人大会议3 3、内容:、内容:1 1、时间:、时间:1954 1954 2 2、地点:北京、地点:北京一、新中国的内政:一、新中国的内政: ((1 1)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5454宪法)宪法)((2 2)选举国家领导人)选举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当选为国家主席毛泽东当选为国家主席周周恩恩来来被被任任命命为为国国务务院院总总理理二、新中国的外交:二、新中国的外交:(一)(一)倡导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 1))19531953年年1212月,我国在同印度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月,我国在同印度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1、提出:、提出:((2 2))19541954年年6 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时共同发表月,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时共同发表2、内容:、内容: P16最后一段最后一段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954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二、新中国的外交:二、新中国的外交:(一)(一)倡导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提出:、提出:2、内容:、内容:3、影响:、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解决国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社会产生了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二、新中国的外交:二、新中国的外交:(一)(一)倡导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二)(二)出席出席万隆会议万隆会议二、新中国的外交:二、新中国的外交:(一)(一)倡导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二)(二)出席出席万隆会议万隆会议1、万隆会议的召开、万隆会议的召开((1)时间:)时间:1955年年4月月((2)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3)与会国:)与会国:29个亚非国家个亚非国家((4)地位:)地位:有史以来有史以来第一次第一次由亚非国家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的国际会议5)议题:)议题: 讨论讨论保卫保卫和平和平、争取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发展独立、发展经济等问题经济等问题二、新中国的外交:二、新中国的外交:(一)(一)倡导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二)(二)出席出席万隆会议万隆会议1、万隆会议的召开、万隆会议的召开2、周恩来提出、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圆的方针,推动会议圆 满成功满成功这是周恩来总理在作大会发言这是周恩来总理在作大会发言中中国国代代表表团团是是来来求求团团结结而而不不是是来来吵吵架架的的中中国国代代表表团团是是来来求求同同而而不不是是 来来立立异异的的同:同: 遭遇相同: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面临问题相同:面临问题相同: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 和发展民族经济异:异:社会制度不同社会制度不同 意识形态不同意识形态不同 建建设道路不同设道路不同 万隆会议上,周总理所提出的万隆会议上,周总理所提出的 “求同存异求同存异”方针,你知道亚非国家同与异有哪些吗?方针,你知道亚非国家同与异有哪些吗? 平等、平等、 协商、协商、 求同存异求同存异 为什么周恩来的发言体现为什么周恩来的发言体现“民主精神民主精神”??周恩来提出的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求同存异”的观点的观点,一方面肯定,一方面肯定了各国的处境不同、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了各国的处境不同、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并没有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呼吁为反对殖民并没有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呼吁为反对殖民主义的共同利益而加强团结与合作主义的共同利益而加强团结与合作什么是万隆精神?说一说说一说第三课外交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和平共处五项和平共处五项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基本原则基本原则基本原则万隆会议万隆会议万隆会议万隆会议内政内政新中国第一部新中国第一部新中国第一部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宪法宪法宪法1.右图为我国第一部.右图为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此宪法描述不,对此宪法描述不正确的是(正确的是( ))A.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它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它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 D.它明确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它明确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C C 2.2.说说说说2020世纪世纪5050年代年代国际舞台上的国际舞台上的““中国中国声音声音””主要指什么?主要指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求同存异”的方针的方针3.改错题 20世纪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在同缅甸政年代,我国政府在同缅甸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了相互尊重主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了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成为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
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1955年在日年在日内瓦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内瓦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求同存异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印度印度万隆会议万隆会议周恩来周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