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每课时素养分层评价汇编(含两套题)

徐**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808.19KB
约10页
文档ID:616611479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每课时素养分层评价汇编(含两套题)_第1页
1/10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 地形一 地势西高东低,呈现三级阶梯  (2024·宿迁学业考)读中国沿32°N地形剖面图及中国地形类型构成图,完成1~3题1.图中代码①表示的地形区,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C.大兴安岭 D.华北平原2.我国地形地势特点是( )A.地势南高北低B.地形以平原为主C.地势西高东低D.地形的类型单一3.我国的地形地势产生的影响有( )A.山区面积广大,为粮食种植提供有利条件B.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开展农业多种经营C.地势特点不利于海洋水汽进入,气候干旱D.地势阶梯分界线处河流流速快,利于航运  2024年4月,我国重点能源项目玛尔挡水电站首台机组正式并网发电,玛尔挡水电站位于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是黄河流域海拔最高的水电工程,也是国家实施“西电东送”和“青电入豫”的骨干电源点读果洛藏族自治州位置示意图及玛尔挡水电站位置示意图,完成4、5题4.玛尔挡水电站选址在此处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B.河道宽阔,水流平稳C.降水丰沛,水量大D.经济发达,用电量大5.关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青海省,行政中心是南宁B.位于人口地理分界线以东C.所在省区北靠横断山脉D.位于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李老师参加了渝鄂自驾活动。

下图为渝鄂游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6.李老师旅行过程中经过的阶梯分界线山脉是( )A.巫山 B.太行山C.昆仑山 D.祁连山7.第3-5天,李老师行驶在( )A.重庆市 地势第二级阶梯B.重庆市 地势第三级阶梯C.湖北省 地势第二级阶梯D.湖北省 地势第三级阶梯  川藏铁路“八起八伏”,累计爬升高度超过1.4万米,如图是川藏铁路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8.图示区域( )A.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B.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印度洋C.河流水量丰富,航运价值大D.沿途主要少数民族是维吾尔族9.川藏铁路沿线需建很多高桥和隧道,目的是( )A.增强“过山车”刺激性B.减缓线路的起伏程度C.尽量避免惊扰野生动物D.便于欣赏沿途的风光10.读我国区域图,回答问题 (1)清末,江西贡生黄懋材在途经A区域时感叹于此处的深水高山,给这一带众多 走向的山脉取了一个形象的名字——“ 山(脉)”该山(脉)是B 高原与C四川盆地的分界线2)公元759年,李白被流放夜郎(黔西南)途中,忽然收到赦免消息,随即乘舟东下江陵(今荆州市),并作诗一首:“朝辞白帝(今奉节县)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句中,“万重山”指的是 山诗句反映出李白行舟的速度较 (填“快”或“慢”),请解释原因: 地理实践力地理实验地形、河流与降水的关系实验11.实验目的:本实验主要通过用喷壶演示降水的实验,验证气候对河流的影响、地形对河流的影响等用这种实验演示的形式,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地形、气候与河流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实验器材:锡纸、水、蓝色颜料、喷壶、剪子、盘子、纸、笔等实验步骤:(1)剪锡纸(稍大于盘底)2)将剪好的锡纸揉皱放入盘底,模拟崎岖不平的地表3)水中兑入颜料(便于观察现象),倒入喷壶内4)将喷壶内的颜料水洒入放好锡纸的盘内,模拟降水过程实验说明:实验模拟过程中,喷壶喷洒的水模拟的是 ,将锡纸揉皱是为了表示 ,喷洒的水在锡纸上流动模拟了 这个实验验证了 之间的关系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可以证明河流流向受 影响,流向特征为 ;并且降水量 ,河流 越大特别提醒:可以多准备几张锡纸制作成不同的地表,进行多次模拟实验验证结果参考答案1.B 2.C 3.B 4.A 5.D 6.A 7.D 本题组考查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界线第6题,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李老师此次的路线经过巫山,太行山在华北地区,昆仑山和祁连山在我国西部,都不在此次路线中第7题,巫山为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山脉;由图可知,第3-5天,李老师行驶在巫山以东的湖北省,属于地势第三级阶梯8.A 9.B 本题组考查我国的地势及川藏铁路第8题,图示区域地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该区域河流多是自北向南流;该区域河流流经地区地势起伏大,水能丰富,航运价值较低;沿途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川藏铁路经过地区地形复杂,该铁路沿线修建了很多高桥和隧道,主要目的是减缓线路的起伏,降低线路的坡度10.【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形及地势第(1)题,图中A处为横断山脉,为南北走向,该山脉是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第(2)题,李白诗句中“万重山”指的是巫山诗句反映出李白行舟的速度较快,其原因是该地区处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快答案:(1)南北 横断 青藏(2)巫 快 李白行舟经过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快11.大气降水 地表的崎岖(或地势高低起伏) 河流 地形、气候和河流 地势 由高处向低处流 越大 水量二 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 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骨架  2024年11月4日01时24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读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场和东风着陆场位置示意图,完成1、2题1.东风着陆场,位于我国( )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C.东北平原 D.四川盆地2.着陆点选择在东风着陆场的原因可能有( )①人烟稀少②地势平坦开阔,便于发现目标③降水少,大气能见度高④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读中国地形类型构成图,完成3、4题3.山区主要包括( )①山地②丘陵③平原④崎岖的高原⑤盆地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②⑤ D.①②④⑤4.改变山区经济落后面貌,实现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是( )A.全部退耕还林 B.发展生态旅游业C.陡坡开辟梯田 D.大力发展采矿业  经过中国登山队的实地登山测量和后期的精确计算,获得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雪面)高程是8 848.86米读图,完成5、6题5.珠穆朗玛峰所在的喜马拉雅山脉的走向是(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C.西北—东南走向 D.弧形走向6.喜马拉雅山脉与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围成的地形区是(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  (跨学科·地理与历史)秦直道南起咸阳,北抵九原郡,是与长城、兵马俑相媲美的世界奇迹,它始建于公元前212年,是我国最早的一条“高速公路”。

读图,完成7、8题7.秦直道主要位于我国四大高原中的(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8.图中数字代表山脉,其中表示秦岭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  (跨学科·地理与语文)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读省级行政区域轮廓简图及相关山脉图,完成9、10题9.下列关于古诗词中提到的山脉与图中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A.独把象牙梳插鬓,昆仑山上月初明—①B.试登秦岭望秦川,遥忆青门春可怜—②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③D.祁连不断雪峰绵,西行一路少炊烟—④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省区主要位于青藏高原B.②山脉以东为华北平原C.丙省区主要位于黄土高原D.④山脉以南为柴达木盆地  (2024·长沙期中)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坐落于一个巨大的天坑之中,四周均是上千米的山读图,完成11、12题11.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制约下庄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交通 D.政策12.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下庄村人修路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①地表崎岖,地势落差大②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③山区基础设施不完善④山区人烟稀少,劳动力成本高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24·海南期中)318国道被评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该国道几乎沿着北纬30°前行,从上海到西藏樟木,从现代文明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一路向西奔向地球第三极。

读318国道沿线示意图,完成13、14题13.小明一家沿318国道旅途中没有经过的地形区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C.黄土高原 D.青藏高原14.小明一家在318国道沿途能够游玩的景点是( )A.陕西兵马俑 B.江西井冈山C.重庆解放碑 D.北京颐和园15.地形影响人口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线是我国人口分界线,写出甲乙线穿过的主要山脉名称山脉:① ,② ,③ 2)③山两侧地理差异显著比较项目西侧东侧地形区青藏高原 人口分布稀疏 (3)判断对错①B为华北平原,地形平坦,人口密度大于100人/平方千米 )②A为黄土高原,地势高峻,人口密度小于9人/平方千米 )③甲乙线以东多平原、丘陵,地形较为低平,所以人口稠密 )参考答案1.A 2.A 3.B 4.B 5.D 6.C 7.A 8.C 9.C 10.C 本题组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第9题,“独把象牙梳插鬓,昆仑山上月初明”描述的是“昆仑山”,并非①祁连山;“试登秦岭望秦川,遥忆青门春可怜”描述的是“秦岭”,并非②大兴安岭;“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描述的是“太行山”,与③相匹配;“祁连不断雪峰绵,西行一路少炊烟”描述的是“祁连山”,并非④秦岭。

第10题,甲省区为甘肃省,主要位于祁连山地和黄土高原;②大兴安岭以东为东北平原;丙省区为山西省,地处太行山以西,主要位于黄土高原;④山脉为秦岭,柴达木盆地位于祁连山以南11.C 12.A 第11题,读图和材料可知,下庄村地形崎岖,交通闭塞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制约山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交通不便;地形和气候属于自然因素,政策不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第12题,从自然条件分析,下庄村修路遇到的困难有地表崎岖,地势落差大,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基础设施不完善和劳动力成本高属于社会经济因素13.C 14.C 本题组考查我国地形区和省级行政区第13题,读图可知,318国道从起点到终点经过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重庆、四川、西藏8个省区,经过了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没有经过黄土高原第14题,318国道没有经过陕西、江西和北京,小明一家在318国道沿途能够游玩的景点是重庆解放碑15.【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主要的山脉和地形区图中①是大兴安岭,②是秦岭;③是横断山脉,其西侧是青藏高原,东侧是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从中国人口密度图可以看出,青藏高原人口密度小,云贵高原人口密度大;A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人口密度跨度较大,从1~9人/平方千米到100~399人/平方千米都有。

答案:(1)大兴安岭 秦岭 横断山脉(2)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稠密(3)√ × √ - 10 - / 10。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