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道路因素与交通安全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87538005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65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04章道路因素与交通安全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第04章道路因素与交通安全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第04章道路因素与交通安全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第04章道路因素与交通安全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第04章道路因素与交通安全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04章道路因素与交通安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4章道路因素与交通安全(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一级公路。一级公路是连接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部分立交的公路,一般能适应AADT=1000025000 辆。(3)二级公路。二级公路是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工矿区的干线公路,或运输繁忙的城郊公路,能适应AADT=200010000辆。(4)三级公路。三级公路是沟通县或县以上城市的支线公路,能适应AADT=2002000辆。(5)四级公路。四级公路是沟通县或镇、乡的支线公路,能适应AADT200辆。返回节返回章1综上所述,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往往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道路方面的因素涉及到线形设计要素(包括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及平纵线形组合)、视距、交叉口(包括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等。返回节返回

2、章2第二节平面线型一、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二、直线长度三、平曲线半径 四、缓和曲线五、圆曲线的超高六、圆曲线加宽七、平曲线长度八、曲线转角九、视距返回章3一、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公路平面线形由直线、曲线组合而成,平曲线又分为圆曲线和回旋线两种。高速公路和一、二、三级公路平面线形要素有直线、圆曲线、回旋线三种。四级公路平面线形要素有直线、圆曲线两种。设计的一般原则如下:(1)平面线形应直接、连续、均衡,并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4(2)各级公路不论转角大小,均应敷设曲线,并尽量选用较大的圆曲线半径。公路转角过小时,应设法调整平面线形,当不得已而设置小于7度。的转角时,则必须设置

3、足够长的曲线。(3)两同向曲线间应设有足够长度的直线,不得以短直线相连接,否则应调整线形使之成为一个单曲线或复曲线或运用回旋线组合成复合形曲线。(4)两反向曲线间夹有直线段时,以设置不小于最小直线长度的直线段为宜,否则应调整线形或运用回旋线而组合成s形曲线。5(5)曲线线形应特别注意技术指标的均衡性和连续性。(6)应避免连续急弯的线形,可在曲线间插人足够长的直线或回旋线。(7)应避免线形的骤变,不得在长直线尽头设置小半径平曲线。(8)设计平面线形时,应注意与纵断面线形的联系,使之成为良好的立体线形。61.直线线形的特性(1)直线是平面设计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具有路线短捷、缩短里程和行车方向明确的

4、特点;直线线形简单,容易测设。(2)但过长的直线,线形呆板,行车单调,易使驾驶员产生疲劳,也容易发生超车和超速行驶;行车中驾驶员估计前方车距不准;夜间行车时,对向车容易产生眩光;这些都对行车安全不利。7(3)直线线形布线缺乏灵活性,不易与地形、地物等自然环境相协调。特别是在山区和丘陵区,采用过长的直线,会破坏自然环境,造成大填大挖,加大工程造价。2.运用直线线形的标准和限制(1)运用直线线形时,应根据路线所处地段的地形、地物、地貌,并考虑驾驶者的视觉、心里状态等合理布设。8(2)直线线形不宜过短,其最小直线长度为:当设计速度60km/h时,两个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m)应不小于6V(V为设

5、计车速,km/h);当地形条件及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最小直线长度应不得小于3V。两个反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m)应不小于2V,见表2-1。当计算行车速度V40km/h时,可参照上述规定执行。有关研究资料介绍直线最大长度的规定:德国规定为不超过20u(u为设计车速,用km/h表示,20u相当于72s行程),前苏联规定为8km,美国为4.83km。而我国现今尚无规定。返回节返回章9三、平曲线半径1.平曲线半径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交通安全与道路几何线形设计关系密切。交通事故的发生与平曲线半径有很大关系,从理论上来说,在平曲线上,车辆的离心力F1/R,即平曲线半径越小,产生的离心力越大,越容易发生滑移、

6、倾覆翻车事故。从相关事故统计资料来看亦是如此,有10%以上的交通事故发生在平曲线上,平曲线半径越小,发生事故概率越高,即在道路平曲线处发生的交通事故通常是在急弯路段。10假设用平曲线半径影响系数K来表示平曲线半径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程度,则平曲线半径越小,K越大,亦即对应的平曲线越不安全。在确定曲线半径的影响系数时,采用半径为2000m时的K为1(当曲线半径达到2000时,曲线半径的继续增加对交通安全的改善效果并不明显,此时的交通事故率令人满意),半径小于2000m的系数K依统计资料确定,这些系数按与最大半径的值计算得出,见表2-2。 112.平曲线半径的确定依据在高速公路平面定线中,大半径的圆曲

7、线往往是首选的要素。曲线具有柔和的几何线形。长而平缓的曲线线形能够较好地适应地形,并可获得匀顺圆滑的线形,灵活变换方向,自然地诱导视线,使公路沿线景色随汽车行驶角度逐渐变化而组成多样有趣的美丽画面。12由于曲线本身具备的特点,其使用范围和适应地方十分广泛。但曲线会增加距离,车辆在曲线上行驶受力比较复杂,会增加轮胎的磨损和路面的破坏。因此,在适应地形的条件下,圆曲线应尽量选用较大的半径,以改善车辆在曲线上的行驶条件。汽车在弯道上行驶的稳定性,主要是指横向抗滑稳定,即保证汽车不会在起高横坡路面上产生横向滑移。抗滑稳定件取决于路面与轮胎间的摩阻力,摩阻力又与路面的潮湿程度、车速及路面类型等有关,其中

8、与路面的潮湿程度关系最大。133.平面曲线最小半径的确定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1994) (以下简称规范)中对平面圆曲线最小半径规定了三种标准,即: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及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1)极限最小半径。指圆曲线半径采用的最小极限值。当地形条件很困难或受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方可采用。道路曲线半径为极限最小半径时,应设置最大超高。 14(2)一般最小半径。指在通常情况下汽车依设计车速能安全、舒适行驶的最小半径,是设计时建议采用的值。(3)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指道路曲线半径较大、离心力较小时,汽车沿双向路拱(不设超高)外侧行驶的路面摩擦力足以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稳定所采用的最小半径。

9、154.最小半径的选用各级公路设计,应根据沿线地形等情况,尽量选用较大半径,极限最小半抓一般尽可能不用;当不得已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应注意前后线形的协调。目前国内已建公路的调研情况看,山岭区公路采用比极限最小半径稍大的半炸的路段,尽管也做到了线形指标的逐渐过渡,但很难引起驾驶员的足够注意,行车速度一般不会有大的改变,极限最小半径的曲线不仅表现出行车不舒适,而且往往因超高与速度不匹配导致驾驶操作不当引发事故。16一般最小半径的推荐值,从国内调研资料看,行车安全及舒适感基本能得到保证。但不少省区认为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的一般最小半径对应的超高值偏大,最小半径不适宜作为一般控制条件,一般最小半径的推

10、荐值宜按2%超高对应半径控制比较符合实际,见表2-10。圆曲线半径较小时,车辆行驶速度一般会有所降低。但对于陡的下坡路段,往往由于汽车的动量关系,容易导致车辆加速行驶,造成圆曲线上车速增高,影响行车安全。因此,公路平面必须设置小于一般最小半径的小半径曲线时,应根据纵坡设置情况适当加大曲线半径。17设置大半径平曲线,必然会产生两种不利情况,一是为控制曲线长度易形成小偏角,二是为加大偏角而设置长大曲线。对应于长直线,车辆行驶在长大曲线上,尽管曲线本身较直线柔和,但驾驶员在同曲率半径曲线上行驶时方向盘几乎与直线上一样无须作大的调整,如果半径9000m,视线集中的300600m范围内视觉效果近乎直线,

11、同样易使驾驶员疲劳或为追求新的环境加快行车速度而导致车祸。因此设计中应结合地形等条件,合理设置曲线转角与半径。返回节返回章18四、缓和曲线(一)缓和曲线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汽车由直线段驶入曲线段,其转弯半径由无限大(直线)变为某一定值(圆曲线),与汽车行驶轨迹的连续曲率不相吻合;由曲线段驶人直线段也是如此。这种现象会造成行车的不安全。由大半径圆曲线段到小半径圆曲线段亦有这种现象。为了缓和这种曲率变化,保证行车安全平顺,需要在其间设置缓和曲线段。此外,曲线段还存在超高加宽问题,由直线段的路拱、定宽路面改变为超高、加宽,也需要缓和段来实现其间的过渡。19(二)缓和段曲线作用缓和段曲线一般用于三种需要:

12、曲率变化缓和段,超过变化缓和段,加宽变化缓和段。其中,曲率变化缓和段是缓和曲线的主要部分。(1)曲率变化缓和段(从直线向曲线或从大半径曲线向小半径曲线变化)。(2)超高缓和段,即横向坡度变化的缓和过渡段(直线段的路拱横坡度向弯道超高横坡度的过渡或曲线部分不同的横坡度的过渡)。(3)加宽缓和段(直线段的标准宽度向曲线部分加宽度之间的渐变)。20(四)缓和曲线的长度公路上的缓和曲线必须有足够的长度,以使驾驶操纵从容,旅客感觉舒适。为此,可以考虑由离心加速度变化率及驾驶员操作需要时间两个因素来控制。1.按照离心加速度变化率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离心加速度变化率在缓和曲线上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它主要根

13、据驾驶上的要求,使驾驶员能从容不迫地操纵汽车,使它比较准确地行驶在应占的车直内。21五、圆曲线的超高(一)定义圆曲线超高指的是为抵消车辆在平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在该路段横断面上设置的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曲线超高与行车速度和路面横向摩阻力密切相关,横向摩阻力的存在对于行驶车辆的稳定、行车的舒适等均有不利影响。22(二)圆曲线超高设置各级公路当圆曲线半径小于表2-9中所列不设超高最小平径时,应在曲线上设置超高。一般地区的圆曲线最大超高值宜采用8。超高设计及超高率计算应考虑把横向摩阻力减至最低程度。因此,对应于确定的行车速度,最大超高值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曲率半径、路面粗糙率以及当地气候

14、条件。23(三)超高缓和段从直线上的路拱双坡断面,过渡到圆曲线上具有超高横坡的单坡断面,要有一个逐渐变化的区段,这一个逐渐变化的区段称为超高缓和段 ,如图2-3所示。(四)超高过渡方式1.无中间带的公路(1)超高横坡度等于路拱坡度时,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24(2)超高横坡度大于路拱坡度时,可分别采用以下三种过渡方式:1)绕车道内测边缘旋转(见图2-4a)。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陂后,整个断面再绕未加宽前的内侧车道边缘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一般新建工程应采用此种方式。2)绕路中线旋转(见图2-4b)。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

15、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一同绕路中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一般改建工程应采用此种方式。253)绕车道外侧边缘旋转(见图2-4c)。先将外侧车道绕车道外侧边缘旋转,与此同时,内侧车道随中线的降低而相应降坡,待达到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继续绕外侧车道边缘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此种方式可在特殊设计(如强调路容美观)时采用。2.有中间带的公路(1)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见图2-5a)。先将外侧车道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一同绕中心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值。此时中央分隔带呈倾斜状。中间带宽度感45m的公路可采用此种方式。26(2)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见图2-5b)。将两侧

16、车道分别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使之各自成为独立的单向超高断面,此时中央分隔带维持原有水平状态。(3)绕各自车道中线旋转(见图2-5c)。将两侧车道分别绕各自的中心线旋转,使之各自成为独立的单向超高断面,此时中央分隔带两边缘分别升高与降低而成为倾斜断面。车道数大于4条的公路可采用此种方式。3.分离式公路分离式断面公路的超高过渡方式可视为2条无中间带的公路分别予以处理。返回节返回章27六、圆曲线加宽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所有车轮沿不同半径轨迹行驶,后轴内侧车轮所行驶曲线半径最小,前轴外侧车轮所行驶曲线半径最大。因此,在曲线上行驶的汽车占有较大的宽度,必项将车道宽度加宽,如图2-6所示。28圆曲线上的

17、路面加宽应设置在曲线的内侧。各级公路的路面加宽后,路基也应相应加宽。高速公路曲线加宽缓和段的加宽,由直线加宽为零逐渐按比例增加到圆曲线起点处的全加宽值,其变化如图2-7所示。 返回节返回章29七、平曲线长度(一)平曲线长度影响行驶的特点公路平曲线一般情况下包括圆曲线和两端的回旋线(或超高、加宽缓和段)。汽车在道路曲线上行驶时,如曲线过短,则驾驶者操作方向盘频繁,高速行驶乓发生危险;同时,为保证乘客良好的心理状态,需设置足够长的缓和曲线以使离心加速度变化率小于一定数值。30(二)平曲线长度设计1.路线转角7度在此清况下,平曲线最小长度不应小于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的2倍长,以计算气车速3行程(即公路缓

18、和曲线长)的2倍计,即6s行驶时间的距离此时。但实际上这是一种极限状态,此时曲线为凸形回旋线,既使驾驶员操作突感飞化且视觉亦不舒顺。因此最小曲线长理论上至少应该不小于3倍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即保证设置最小长度的缓和曲线后,仍保留相同长度的一段圆曲线。312.路线转角7度当路线转角很小时,应引起特别注意。当转角小于7度时,不仅容易使曲线设得过短,而且会将曲线长度和半径看得比真实的小,产生急剧转弯错觉而造成事故。这种倾向在转角越小时越显著,所以在转角很小时应设置较长的曲线,使之形成公路是在顺适转弯的感觉,以避免驾驶者枉作减速转弯的准备。返回节返回章32八、曲线转角1.影响特点当曲线转角在045度之间

19、变化时,亿车事故率与转角的关系近似成抛物反形,即随着转角的增大事故率在逐渐降低,当转角增大到某一数值时事故率祥到最低值(即抛物线的极值点),此时随着转角的继续增大事故率又开始上一,变化规律明显。33当路线转角为小偏角时,事故率明显偏高,其原因是小偏角曲线容易导致气驶员产生急弯错觉、不利于行车安全这一传统观点。当转角值在1525度之间时,事故率最低,交通安全状况最好。美国的研究成果证明平曲线转角的安全值是20度,因为转角20度的平曲线能最好地满足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和行车视野的要求。驾驶员在正常行车状态下,坐直、头正、目视前方,此时驾驶员的视点一般均集中在10cm16cm(高宽)的矩形范围内。34若

20、曲线转角为20度,则驾驶员看到的曲线恰好落于上述矩形范围内(图2-9),从而使驾驶员在不需要移动视线或转动头部的情况下即可充分了解道路及交通情况,同叶也提高了行车舒适性、减少了行车疲劳和紧张感。小偏角的平曲线虽然也有人上述范围,但其缺点并不在于视野范围是否有利,而是容易导致另一种交通心理现象,即急弯错觉。当平曲线转角较大时,部分曲线已落于矩形范周之外,导致驾驶员看到的路线不连续(图2-10),为此必须移动视线或转力头部才能看清全部曲线上的道路及交通情况,这无疑增加了行车难度和危险性。35(1)交通事故率AR与曲线转角呈抛物线关系,且抛物线具有极小值,即存在最优曲线转角。曲线转角的最佳安全值是2

21、0度,安全范围是1520度,转角20度左右的平曲线能最好地满足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和行车视野的要求。()小偏角曲线(转角小于或等于7度)容易导致驾驶员产生急弯错觉,不利于行车安全,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不采用小偏角曲线。()要尽量避免较大曲线转角的出现,转角大于30度的曲线会造成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大于45度的曲线要尽可能避免。返回节返回章36(一)视距的定义视距:从车道中心线上规定的视线高度,能看到该车道中心线上高为10cm的物体顶点时,沿该车道中心线量得的长度。停车视距:汽车行驶时,驾驶人员自看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达到障碍物前安全停车止,所需的最短行车距离。会车视距:两部车辆相向行驶,

22、会车时停车则需2倍停车视距,称会车视距。37超车视距:在双车道道路上,后车超越前车时,从开始驶离原车道起,至可见对向来车并能超车后安全驶回原车道所需的最短距离。(二)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图2-11给出了美国事故率与行车视距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事故率随视距的增加而降低。当视距小于100m时,事故率随视距减小而显著增加;当视距大于200m时,事故率随视距增加而缓慢降低;当视距大于60Om时,事故率基本不再变化。38另外,通过对大量统计资料的分析可知,道路纵断面线形上的视距不足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比平面线形上的视距不足的影响更大。因此,对于视距在道路设计中必须加以重视。(三)设计要求1.停车视距汽车在

23、同一车道遇到障碍(如路面破坏或其他障碍物在地面以上0.10m) 必须及时停车时,驾驶员(驾驶员视线高度:小车眼高1.20,货车眼高2.00m) 可能看到的距离,即为停车视距。39停车视距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驾驶员反应时间行驶的距离;开始制动刃制动停止所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另外应增加安全距离510m。制动停车距离随纵坡不同而变化,表列计算值是采用纵坡为零时的平坦路万而求得,理论上,下坡路段是危险的,上坡则比较有保障。但因采用值尚较富裕,当属安全。402.超车视距双向行驶的双车道公路,根据需要应结合地形设置,保证具有超车视距的路段。超车视距的长度取决于超车汽车、对向汽车及被超汽车的速度。超车视距S

24、如图2-12所示。 41一、纵断面线形布置的一般原则(1)纵断面线形应与地形相适应,设计成视觉连续、平顺而圆滑的线形,免在短距离内出现频繁起伏。(2)应避免能看见近处和远处而看不见中间凹处之线形。(3)较长的连续上坡路段,宜将最陡的纵坡放在底部,接近坡顶的纵坡适当放缓。42(4)相邻纵坡之代数差小时,应尽量采用大的竖曲线半径。(5)交叉处前后的纵坡应平缓。(6)在积雪或冰冻地区,应避免采用陡坡。(7)纵断面线形的好坏,往往与平面线形有关,要注意与平面线形配合,力按立体线形要求,设计成良好的线形。返回节返回章43二、纵坡度纵坡指的是路线纵断面上同一坡段两点间的高差与其水平距离之比,以百率表示。路

25、形纵坡度包括最大纵坡度和最小纵坡度之间的各种坡度。其中,最大坡是公路线形设计控制的一项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路线的长度、使用质、行车安全、运输成本和工程造价。最小纵坡是为排水而规定的最小值。 44(一)陡坡路段事故主要形态道路纵坡段的交通事故较多。经统计,在陡坡路段上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要形态为:(1)下坡行驶的汽车失控驶出路面,或者与上坡超车车辆正面相撞。(2)个别驾驶员在连续下坡时,行车速度过高而发生翻车等事故。(3)在绕过路边停车时与对面来车相撞;或者上坡过程超越货车时,由货车遮挡视线而与对面来车相撞。第一种情况下发生的事故约占全部陡坡路段总交通事故数的24%,第二情况约占40%,第三种情

26、况约占18%。45(二)纵坡度影响特点1.坡度大小的影响坡度越大,对交通安全的影响越大。2.上坡与下坡影响的区别车辆行驶过程中往往需要紧急制动。由于下坡行驶的制动距离要比上坡行驶的长,因此下坡事故数要比上坡事故数多;上下坡行车条件的差别,在较小纵坡条件下就有所反映。 463.采取安全措施对坡度安全性的影响采取的安全措施大体有设置醒目的交通标志、交通信号控制、增加车道等,主要目的是提醒驾驶员保持警惕,要求驾驶员控制车速,以及改善道路条件以分流交通量、减少冲突点。47当陡坡与小半径平曲线相重叠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以采用较小的合成坡度为宜。特别是下述情况,其合成坡度必须小于8%:(1)冬季路面有

27、积雪、结冰的地区。(2)自然横坡较陡峻的傍山路段。(3)非汽车交通比率高的路段。各级公路最小合成坡度不宜小于0.5。在超高过渡的变化处,合成坡度不应设计为O。当合成坡度小于0.5时,则应采取综合排水措施,保证路面排水畅通。返回节返回章48六、竖曲线为减缓汽车行驶在纵坡变坡处所产生的冲击,以及保证行车视距,必须插人的纵向曲线称为竖曲线。它可改善线形,增加行车的安全感和舒适性,并有利于道路排水。纵断面上两纵坡线交点称为变坡点,在变坡点设置的竖曲线可以分为凸型竖曲线和凹型竖曲线。(1)凸型竖曲线。指设于道路纵坡呈凸形转折处的曲线。用以保证汽车按计算行车速度行驶对有足够的行车视距。49(2)凹型竖曲线

28、。指设于道路纵坡呈凹形转折处的曲线。用以缓冲行车中因运动量变化而产生的冲击,保证夜间汽车前灯视线和汽车在立交桥下行驶时的视线。各级公路在纵坡变更处均应设置竖曲线,竖曲线的形式可采用抛物线或圆曲线。各级公路竖曲线半径及最小长度规定见表2-31。竖曲线半径及长度一般情况下应大于表2-31所列“一般值”;当不得已时,方可采用小于表2-31所列“一般值”以至“极限值”。 返回节返回章50七、道路线型的组合(一)平、纵线形组合道路线形由直线和各种曲线连接而成。在行车时,驾驶员需要观察了解前方路段的道路交通情况,以适应新的行车条件。由于驾驶员顺着直线或某种曲线扫视时,习惯于使视线平顺地向前,因此为保证行车

29、安全,道路几何线形的组合应该自然流畅。如果道路几何线形组成部分的尺寸变化过大,驾驶员就会在驾驶汽车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的公路线形设计,必须注重平、纵面的合理组合,及其驾驶者对视觉和心理方面的要求。511.平、纵线形纽合的设计原则(1)应使线形能自然地诱导驾驶者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2)平、纵面线形的技术指标应大小均衡。(3)合成坡度应组合得当,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522.平、纵线形纽合的基本要求(1)平曲线与竖曲线组合宜相互对应,且稍长于竖线。(2)合成坡度的设计应与线形组合设计相结合。有条件时,最大合成

30、坡度不宜大于8%,最小合成坡度不小于0.5%。(3)平、纵面线形组合设计应使线形与自然环境和景观相配合、协调。53(4)平曲线缓而长,且竖曲线坡差小于1%时,平曲线中可包含多个竖曲线。(5)竖曲线半径宜大于平曲线半径的1020倍以上。随着平曲线半径的增大,竖曲线半径的增大倍数也宜增加。3.平、纵线形设计中应避免的组合(1)小半径的平曲线起、讫点不得设在或接近凸形竖曲线的顶部和凹形竖曲线的底部。(2)长平曲线内不得设置短的竖曲线;长竖曲线内也不得设置短的平曲线。54(3)凸形竖曲线的顶部和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不得同反向平曲线的拐点重合。(4)直线上的纵面线形应避免出现驼峰、暗凹、跳跃、断背等使驾驶

31、者视觉中断的线形。(5)直线段内不得插人短的竖曲线。(6)小半径竖曲线不宜与回旋曲线相互重叠。55(7)避免在长直线上设置坡陡或曲线长度短、半径小的凹型竖曲线。(8)应避免急弯与陡坡相重合。(9)应避免短的平曲线与短的凸型竖曲线组合。(10)应避免驾驶者能在行驶视野内看到2个或2个以上的平曲线或竖曲线。(11)应避免平曲线与竖曲线错位的组合。56(二)直线与平曲线组合直线线形一般难与地形相协调,若运用不当将破坏线形的连续性。过长的直线易使驾驶者产生僵直、呆板、单调的感觉,容易导致困倦、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难以准确判断车距,长直线必须和平曲线组合使用。多例事实表明,长直线如果与平曲线组合不好

32、,则该地段往往是交通事故率高的地段。571.长直线和小半径平曲线的组合长直线和小半径平曲线的组合多处于平原重丘区或山岭区的交界地带。从技术和经济指标方面进行选线时,平原区有条件采用规范许可的小纵坡长直线;重丘区、山岭区因地形、地质和工程量的限制,有时不得不采用大纵坡的小半径曲线相连。582.陡坡长直线与小半径平曲线的组合此类组合多处于重丘区和山岭区间的路段。当汽车从坡顶驶下时,由于本身的重力和动力作用,汽车行驶是一个加速过程。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载重车尤其是超重、超高的运输车辆行驶在弯道外侧接近坡底,面对有较大纵坡和较大超高的小半径平曲线时,心理渐趋紧张,往往采取制动减速;而重心偏高的超重、超

33、高车辆因速度太慢导致离心力不足,车辆在向心力的作用下往中央分隔带方向失衡倾覆,造成交通事故。59由于长直线尽头汽车一般是超速运行的,为确保安全,应对曲线半径、超高、视距等采用运行速度进行检验。德国设计规范规定:当直线长度大于300m时,平曲线半径R应大于40Om;当直线长度小于300m时,平曲线半径R 应大于直线长度。(三)桥隧与路线线形的配合调查表明,因桥梁、隧道的设置导致线形不连续的路段,事故多发。高速公路上,强调桥梁、隧道线形与路线线形保持一致,是减少在这些路段发生事故的重要措施。60(四)沿线设施与路线线形的配合要求主线收费站、服务区、停车区及公共汽车停靠站区段前后的路线线形扭连续流畅

34、、无视觉不良的线形组合,因为这些路段的车流状态比较复杂,道路使用者需要得到的信息比一般路段上多。流畅的线形,良好的视觉是安全的代础。主线收费站应选择在直线上或不设超高的曲线上,且不应设在凹型竖曲线约底部。主线收费站范围内主线的主要技术指标应大于表2-33的规定。 61(四)重要结论总结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车道数越多,事故率越低,行车越安全。(2)对所有车道数类型来说,有中央分隔带的两块板形式明显优于无中央分隔带的一块板形式,行车安全性高。(3)有机非分隔带的三块板形式的事故率略高于有中央分隔带的两块板形式,这也说明城市道路对向交通很容易发生事故,而且这种事故比较严重。(4)既

35、有中央分隔带、又有非分隔带的四块板形式道路的安全性明显优于其他三种横断面形式。返回节返回章62三、车道宽度1.基本概念所谓车道宽度是为了交通上的安全和行车上的顺适,根据汽车大小、车速高低而确定的各种车辆以不同速度行驶时所需的宽度。我国的车道总宽是指车道数乘以一个车道的宽度。63四、路肩的宽度与结构(一)基本概念路肩是位于车行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部分(包括硬肩与土路肩),以保持车行道的功能和临时停车所需,并作为路面的横支承。(二)路肩的作用(1)保护车道等主要结构的稳定。(2)供发生故障的车辆临时停车。(3)提供侧向余宽,有利于安全,增加舒适感。(4)可供行人、自行车通行。(5)

36、为设置路上设施提供位置。64(6)作为养护操作的工作场地。(7)在不损坏公路构造的前提下,也可作为埋设地下设施的位置。(8)挖方路段,可增加弯道视距。(9)精心养护的路肩可增加公路的美观。(10)较宽的硬路肩,有的国家(地区)将其作为警察的临时专用道。65(三)路肩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特点当路肩较窄时,在路肩上停留的汽车会占去一部分路面,以较大速度行驶的汽车极易与其发生相互碰撞。而当路肩较宽时,可以给驾驶员以较大的操作空间,这不仅可以增加驾驶员的安全感,而且还可以给故障车辆提供临时停靠的地点,不致阻塞交通,有利于行车安全。紧急状态下,路肩还可以作为事故救援的备用道。66路肩的结构对车辆的行驶安

37、全也极为重要。车辆一旦离开路面进人土质路肩区,由于路肩结构与路面结构差异较大,车辆很容易失去控制而发生危险。因此设置一定宽度的路肩并进行加固,对行车安全具有良好的保障作用。67一、平面交叉口(一)平面交叉口交通特点(1)交通量大。在平面交叉口处,由于多个方向的交通流汇人,致使交通最大幅度增加。(2)冲突点多。即各方向行驶的车辆存在许多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冲突点。(3)视线盲区大。通常,驶近交叉口时横向越过的道路的视距要比其他基本路段的视距小很多,而且在平面交叉口处,观察相交道路时视线因建筑物隽挡等原因而受到影响,形成视线盲区;同样相交道路上的车辆视线也受到阻愧,因此行车视距较低。68上述在平

38、面交叉口的行车特点导致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增加。(二)事故形态统计分析表明,不同规模的平面交叉口具有不同的事故形态。在较大的平面交叉口上,车辆间的事故占85%,人车间的事故占85%;而较小的平面交之口上,车辆间的事故为73%,人车间的事故为27%(三)平面交叉口的类型平面交叉按其构造组成分为渠化交叉和非渠化交叉;按几何形状分为T形、十字形和环形交叉。69渠化是通过导流岛与路面标线相结合的方式,以分隔或控制冲突的车流,使之进入一定的路线,从而满足平面交叉的基本要求。其目的是通过渠化来减今冲突或明确分开冲突,以控制交通流,调整冲突角度,减少不必要的路面铺装。经过渠化设计的平面交叉在时间、空间上得到了充

39、分的利用,提高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并增进了其安全性。设计合理、适用的渠化交叉比同样面积的非甲化交叉在通行能力上将有明显的差异性。701.非渠化平面交叉设计速度较低,交通量较小的双车道公路相交,可采用非渠化交叉,如图2-19所示。2.渠化平面交叉渠化平面交叉相交公路等级较高或交通量较大的平面交叉,应采用由分隔岛、导流岛来指定各向车流行径的渠化十字交叉,如图2-20所示。71(四)平面交叉的一般原则1.平面交叉设计原则()平面交叉位置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公路网现状和规划、地形和地物等因素。(2)平面交叉的形式应根据相交公路的功能、交通量、交通管理方式、地形、用地条件和工程造价等因素而确定。(3)平面交叉

40、选型和设计中,应优先保证主要公路或主要交通流的畅通,是减少冲突点,缩小冲突区,并分散和分隔冲突区。72(4)平面交叉的几何设计应结合交通管理方式及其有关设施一并考虑。(5)平面交叉及其引道上,应保证安全所需的各种视距。(6)相交公路在平面交叉范围内的路段宜采用直线。当采用曲线时,宜采用不设超高的曲线半径。纵面应力求平缓,并设置符合交叉处立面所需的纵坡。(7)平面交叉的间距的设计应尽量大。73(8)平面交叉设计应以预测的交通量为基本依据。设计所采用的交通量应为设计小时交通量。当缺乏交通量预测资料(特别是与次要公路有关部分)时,其交通量可参考附近类似功能的交叉的交通量进行推算。(9)有平面交叉改建

41、设计时,除应收集交通量以外,还应调查分析包括交通延误以及交通事故的数量、程度和原因等的现有交叉的使用状况。74(10)拟分期建设的互通式立交,当近期先建平面交叉时,应对首期平面交叉和最终的互通式立交两者作统筹构思,并对互通式立交进行足够深度的设计(简单情况下的方案设计至复杂情况下的初步设计),以保证分期建设方案六技术处理、占地和投资安排上的合理性。752.交通管理平面交叉应根据相交公路的等级、相对功能地位、交通量等的不同而采用作号交叉、主路优先和无优先交叉三种不同方式的交通管理。(1)公路等级和交通量有明显差别的两条公路相交,或交通量较大的T 哗交叉,应采用主路优先交叉。次要公路上采用让行管理

42、。(2)相交两条公路的等级均低且交通量较小时,应采用无优先交叉。能早证通视三角区的岔路上均实行“减速让行”管理;条件受限而只能保证安全交叉停车视距的岔路上,实行“停车让行”管理。76(3)下述交叉应采用信号交叉: 两条交通量均大且等级或功能地位相刁的公路相交的交叉,难以用“主路优先”的规则管理时,应设置信号。两相交公路虽有主次之别,但交通量均大(如主要公路双向交通量为600辆/h,次要公路一向交通量为200辆/h)时,采用“主路优先”规则管理会出现较频繁的交通事故和过分的交通延误,则应设置信号。77 主要公路交通量相当大(如900辆/h) ,而次要公路尽管交通量不大,但采用“主路优先”规则管理

43、时,次要公路上的车辆由于难以遇到可供驶人的主流间隙而引起不可接受的交通延误,或出现冒险驶人长度不足的主流间隙而危及安全时,应设置信号。 两相交公路的交通量虽未达到上述程度,但由于有相当数量的行人和非机动车穿越交叉而引起交通延误,甚至阻塞以及交通事故时,应设置信号。环形交叉的某些人口因交通量大而会出现过多的交通延误时,应设置信号。783.平面交叉的间距平面交叉间应有满足交织长度、视距、转弯车道长度等的最小距离。这一最小间距应不小于150m。为保证公路的通行能力,减少交通延误和增进安全,平面交叉的间距的设计应尽可能大。各级公路平面交叉(包括出、人口在内)的间距应不小于表2-38的规定。 79为使平

44、面交叉有足够的间距,规划和设计时应根据公路的等级和使用功能,必要地限制平面交叉和出、人口的数量,设置必要的互通立交、分离立交、通道和天桥。沿线开发程度高的路段,应将街道或小区用户道路布置在与公路相交的支路上,或平行于公路而与公路间只提供有限出、人口的辅道上。804.平面交叉的岔数及交角(1)平面交叉岔路不得多于四条:新建公路不得直接与已建的四岔或四岔以上的平面交叉相连接。新建公路接人既有平面交叉时,应对交叉进行改建设计。即有交叉为四岔时,应将交通量最小的一条公路在至交叉一定距离处并人另一条交通量较小的公路,使原位置的交叉仍维持四岔交叉。采用环形交叉时,岔路不宜多于5条。81(2)平面交叉的交角

45、宜为直角。斜交时,其锐角应不小于70度。当受地形条件及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应不小于60度。(五)已建平面交叉口的改善措施改善前应收集该交叉的交通管理方式、交通量及其预测资料、几何构造、设施现状,以及交通事故的频度、性质、严重程度及其原因等使用情况,确定相应改善措施。82为扩充通行能力、增进交通安全,可采用以下改善措施:(1)增加岔路口的车道数(如增辟左转弯车道、右转弯车道和变速车道等)。(2)完善渠化设施。(3)斜交角较大的交叉中,对部分岔路(主要是较次要的公路)的平面线形作局部的改移,以改善交角。(4)改善引道纵面线形,并做好立面处理。(5)改善转弯曲线。83(6)改善交通管理方式,如次要公

46、路上实行让行以及设置必要的信号等。(7)完善或重新设置标志、标线。(8)指定行人和非机动车的越路场所,改善行人越路设施,如增辟越路立岛、建设天桥或通道。采取上述措施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考虑改为互通式立体交叉。平面交叉度较高的路段,除按上述措施改善某些交叉以外,必要时通过局部路网中结的调整,适当地取消部分平面交叉,即截断次要公路成建分离式立交。84二、立体交叉口设置立体交叉能够消除平面交叉口的车流冲突点,大大提高及各交通流的运行效率,对保证车辆安全畅通有重要意义。尽管如此,但是立交范围内出现的关于驾驶员、车辆、道路、交通和环境条件的任何突变都会造成交通安全隐患。使道路上原本未经干扰的交通流在立交

47、范围内产生突变的原因有:驾驶员需要进行必要的决策、车辆组成发生变化、道路几何线形变化、车速变化以及行驶条件和环境的变化(比如冰雪路面)。85(一)立体交叉类型公路与公路立体交叉分为互通式立体交叉和分离式立体交叉两大类型。1.互通式立体交叉互通式立体交叉指的是上下各层道路之间用匝道或其他方式互相连接的立体交叉,其基本形式按交叉的岔路数目可分为T 形、Y 形和十字形三种。86(1)互通式立体交叉基本组成。互通式立体交叉通常由跨线桥(或地道)、主线、匝道、出人口及变速车道等部分组成。图2-23为比较典型的公路立体交叉的基本组成: 跨线桥(或地道)。立体交叉实现车流分离的立体构造。跨线桥有上跨式和下穿

48、式(地道)。 主线。两条相交道路的直行车道,它是组成立体交叉的主体。 匝道。两条相交道路的连接通道,匝道主要供以左转弯或右转弯进人相交道路的车辆使用,分为左转匝道和右转匝道。87 出口和人口。由公路驶出进人匝道的路口称为公路出口;由匝道进人公路的路口称为人口。 变速车道。由于匝道有一定的坡度,且与主线有一定的夹角,车辆在匝道上行驶速度应比主线上低。车辆从匝道进人公路,或者从公路进人匝道前均应改变车速,复杂易发生碰撞、翻车等事故,因此必须设置一定长度的变速车道,即在公路进出口附近、主线右侧增设的专用于车辆进出变速用的附加车道称为变速车道。人口端的变速车道称为加速车道,相反出口端的变速车道称为减速

49、车道。 88(2)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功能分类。互通式立体交叉分为枢纽互通式立体二叉和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两类: 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高速公路间的互通威仓体交叉为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其上的转弯运行应为自由流,匝道上不得易怪收费站,匝道端部不得出现穿越冲突。89 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高速公络、一级公路与其他公路相交或其他公路之间的互通式立体交叉为。这种交叉色许在匝道上设置收费站,除高速公路上的出入口以外允许有平面交叉。当一性公路为主要公路时,除非在交通量不大(通行能力有富裕)和允许其中极入一个左转弯出现穿越冲突的情况之外,在一级公路上也不应有平面交叉。90(3)互通式立体交叉的间距。高速公路上互通式立体交叉的间距规定如下: 大城市、主要产业区附近宜为510km;其他地区为1525km。为产气交织运行影响车流平稳,相邻互通式立体交叉的间距,不应小于4km。当路网结构或其他条件受限制时,经论证相邻互通式立体交叉的间距可适当减小,但加速车道渐变段终点至下一个立交的减速车道渐变段起点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000m,如图2-24所示。当间距小于规定的最小值,且经论证而必须设置时,应将两者合并为复合式互通式立体交叉。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