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85969857 上传时间:2024-09-0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经济学国民收入核算的变量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第九章 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一、国内生产总值(GDP)二、国民生产总值(GNP)第一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变量三、国内生产净值(NDP)四、国民收入(NI)五、个人收入(PI)六、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在介绍国内生产总值之前,我们先要弄清价值增值。价值增值是企业新创造的价值,是企业产品价值与从别的企业购进的原材料、能源等价值的差额。下面要讲的企业产出、国内生产总值和其他国民收入核算变量都是指价值增值。从价值增值的角度来看,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其实就是产品的增值过程。假定一件服装从最初生产到最终消费要经过五个

2、阶段,分别是:种棉、纺纱、织布、制衣和销售,其价值流程如下表所示。(一)价值增值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从棉花到零售服装,产品的增值过程为5010102010100,增值总和正好等于最终价值。也就是说,一件最一件最终产品在整个生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价程中的价值增增值,就等于,就等于该最最终产品的价品的价值。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有千千万万种,包括衣服、食品、住房、交通工具等。按照价格增值的说法,所有这些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就是各行各业新创造的价值总和,也就是该国在该时期内真正生产的价值,即国内生产总值。在西方经济学中,国内生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3、)简称称GDP,是指,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期内(通常指一年)运用地区内的生指一年)运用地区内的生产要素生要素生产的全部最的全部最终产品(品(产品和品和劳务)的市)的市场价价值。国内生产总值是核算国民收入的核心变量,在理解其定义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GDP是一个地域的概念。GDP测度的是一国或一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其有严格的地域划分标准。(二)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 (2)GDP是流量的概念,而不是存量的概念。流量流量是一定是一定时期内期内发生的生的变量,存量是一定量,存量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点上存在的变量。量。GDP是计算期内(如20

4、10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的总和,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3)GDP测度的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产品,而不是所售卖掉的产品。(4)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如果把中间产品的价值计入GDP,则会造成重复计算。(5)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这是因为所有产品的价值是以市场价格衡量的。(6)GDP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不包括非市场交易(如家务劳动)和非生产性交易(指纯粹金融市场交易,如购买债券)带来的价值。二、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称GNP,是,是指一国国民在一定指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运用其所期内运用其所拥有的生有

5、的生产要素生要素生产的全的全部最部最终产品(品(产品和品和劳务)的市)的市场价价值。需要指出的是,国民不只指个人,也包含企业。GNP以国籍为标准,测度本国国民在国内和国外的生产产值。联系GDP,可以得到GNP的表达式:GNPGDP本国国民在国外生本国国民在国外生产的部分外国国民在的部分外国国民在本国生本国生产的部分的部分 从上式可以看出,GNP和GDP的大小并不确定。若某国一定时期内的GNP超过GDP,说明该时期该国公民从外国获得的收入超过了外国公民从该国获得的收入;而GDP超过GNP时,则说明的情况恰好相反。 GNP和GDP有不同点,也有相同点。两者的不同点在于,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地域的概念

6、,而国民生产总值则是一个国民的概念。前面我们举例,一个在我国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要计入我国的GDP,这里要指出,其不能计入我国的GNP,而要计入美国的GNP;同样的,一个在美国开设公司的我国老板取得的利润要计入美国的GDP,但不能计入美国的GNP,而要计入我国的GNP。GNP和GDP的相同点则有很多,包括两者都是流量的概念、都测度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还有,两者都是市场价值的概念、都测度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在实际运用中,GNP和GDP各有特点。首先,GDP比GNP容易测量,因为国外净收入数据不足,而国内收入数据比较充分;其次,GDP可以衡量本国使用外资的情况,而本国使用外资时解决的是本

7、国就业问题,所以GDP能够衡量国内的就业潜力;再次,GNP不包含外国居民在本国的收入,所以其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一国国民的生活水平;最后,对于不同的国家来说,GDP和GNP的差距大小是不同的,例如,对于美国来说,GDP和GNP的差距较小,而对于我国来说,GDP和GNP的差距很大。三、国内生产净值(NDP)我们称GDP为新创造的价值,但实际上,GDP并不完全是新创造的,因为其没有扣除所使用资本设备的折旧,例如厂房、机器等的折旧。如果从GDP中扣除所使用的资本设备的折旧,那就得到国内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其简称为NDP,公式为:NDPGDP折旧折旧 四、国民收入(NI

8、)本章标题国民收入核算中,国民收入是广义的概念,包括GDP、GNP和其他国民收入变量。这里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简称NI,是狭义的概念,是指按生产要素收入计算的本国国民的收入。根据NI和NDP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从NDP经过两步就能得到NI的表达式。第一,从NDP中扣除间接税(指在商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中征收的税,这部分税收往往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和企业转移支付(如企业向慈善组织捐款)。因为间接税最终会成为产品价格的一部分,不能算作企业的成本,也就不属于要素收入;而转移支付也不能算作企业的成本,也不属于要素收入。第二,加上政府对企业的补贴,因为政府给企业发放补助金,可以

9、看做政府对企业所拥有的生产要素进行补贴,属于要素收入。 NI用公式表示如下:NINDP企企业间接税和接税和转移支付政府移支付政府对企企业的的补贴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解释式上式,那就是国民收入既然包含企业收入,间接税是政府从企业收取的,会减少企业收入,所以应扣除;政府对企业的补贴则是补给企业的,会增加企业收入,所以应加上。需要注意的是,NI并没有减个人所得税,我们可以理解为,NI是个人和企业税前的净收入,也就是说,企业还没有发放工资和交税,其利润还没有进行分配。五、个人收入(PI)个人收入(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简称称PI,是指一个国家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个人在一

10、定地区的所有个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期内(通常为一年)所得全部收入一年)所得全部收入的的总和。和。个人收入表示个人实际得到的收入,可以以此区别于国民收入,因为国民收入不可能全部支付给个人。个人收入的来源主要有三个,分别是企业、职工和政府。(1)企业在得到利润收入后,要拿出一部分缴纳公司所得税,还要留下一部分作为投资,只有一部分利润才会以红利和股息形式分给个人,成为个人收入。(2)职工得到收入后,要拿出一部分缴纳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费,剩余的部分为个人收入。(3)政府会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把一部分财政收入转化成个人收入,例如发放退伍军人津贴、工人失业救济金、职工养老金和职工困难补助等。 根据PI和N

11、I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从NI到PI要经过两步,一是减去没有分配给个人的收入,包括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社会保险费,二是加上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用公式表示如下:PINI公司未分配利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费政府政府转移支付移支付 从公式看,上式更多的是表示公司职工的个人收入,可也有些个人是自主经营,他们的个人收入可以表示为自身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报酬减去个体经营类税收和社会保险费,再加上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如下式所示。PI工工资利息租金税收社会保利息租金税收社会保险费政府政府转移支付移支付 上面两式都是个人收入的表达式,意义相同,只是角度不同。一是从国民收入入手,二

12、是从个人生产要素的报酬入手。六、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简称称DPI,是指税后的个人收入,即个人可以随意用于消,是指税后的个人收入,即个人可以随意用于消费或或储蓄的收入。蓄的收入。用公式表示如下:DPIPI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在西方经济学中,个人收入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储蓄和支出。GDP折旧折旧NDPNDP企企业间接税和接税和转移支付政府移支付政府对企企业的的补贴NINI公司未分配利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费政府政府转移支付移支付PIPI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DPI一、核算方法二、名义

13、GDP与实际GDP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一、核算方法我们已经知道了企业产出就是企业创造的价值增值,我们还知道最终产品的销售收入,其实等于最终产品购买者的支出。所以得出,在经济社会中,总产出等于总收入,也等于总支出。由此,我们得到了核算GDP的两种方法,一是支出法,即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购买最终产品的支出总和来求得GDP;二是收入法,即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总和来求得GDP。支出法又称支出法又称为最最终产品法、品法、产品支出法或品支出法或产品流品流动法。法。具体操作时,有以下两种情况。1从从产品使用的角度品使用的角度从从产品使用的角度出品使用的角度出发,支出法是把一年

14、内,支出法是把一年内购买最最终产品品(产品和品和劳务)所支出的)所支出的货币加加总来来计算国内生算国内生产总值。如果用Q1,Q2,Q3,Qn表示购买的各种产品和劳务的数量,用P1,P2,P3,Pn表示购买的各种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则国内生产总值为:(一)支出法2从社会从社会经济的角度的角度从社会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出的角度出发,支出法是把社会,支出法是把社会经济中各部中各部门对最最终产品的支出品的支出进行加行加总,即把消,即把消费、投、投资、政府、政府购买和和净出出口口这四个部分四个部分进行加行加总。(1)消费(用C表示)。消费是指本国居民购买最终产品。家庭消费支出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耐用消费品支出

15、、非耐用消费品支出、服务支出。(2)投资(用I表示)。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部分。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厂房投资、居民住房投资和机器设备投资。需要指出的是,购买当年新生产的固定资产算投资,而购买二手固定资产不能算投资。存货投资是指企业存货的增加量。(3)政府购买(用G表示)。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在商品和劳务上的支出,包括政府在科学研究、教育、卫生、国防、警察、公益事业及其他领域的经常性支出。这些政府购买都作为最终产品计入GDP。需要注意的是,政府购买和政府支出是有区别的。政府购买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还有一些支出并不计入GDP,比如,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就不计入GDP,包括对个人支付利息、

16、给失业人员发放失业救济金等。(4)净出口。净出口是指出口与进口之间的差额。用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则净出口就是(XM)。净出口属于对本国产品的总支出,这里减去进口,因为进口表示收入没有用于购买本国产品,而是流到了国外,因此不算作对本国产品的支出;这里加上出口,因为出口表示从外国流入的收入用于购买本国产品,是对本国产品的支出。净出口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把上述四个项目进行加总,得到GDP的公式为:GDPCIG(XM) 收入法又称要素收入法或成本流量法,它是从收入的角度收入法又称要素收入法或成本流量法,它是从收入的角度出出发,把生,把生产要素要素报酬(工酬(工资、地租、利息和利、地租、利息和

17、利润)进行加行加总来来计算国内生算国内生产总值。严格说来,用于最终产品消费的除了生产要素报酬外,还包括一些非要素收入部分,如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对企业的补贴等。(1)工资、利息和租金等生产要素的报酬。工资包括工作报酬、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费等;利息实质上是货币资金的增值,如银行存款利息、企业债券利息等;租金包括出租土地、房屋等获得的租赁收入和转让专利、版权等获得的收入。(二)收入法(2)利润。包括公司利润和非公司利润,均指税前利润。公司利润包括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股东红利及公司未分配利润等;非公司利润指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店店主的收入。(3)企业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企业间

18、接税包括货物税、销售税和周转税;企业转移支付包括对非营利组织的捐款和消费者坏账。企业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不是要素收入,但往往都会转嫁给消费者,也就是说两者都是最终产品价格的组成部分,故计入GDP。(4)资本折旧。折旧是资本的损耗,企业为维持原有资本存量,必须支出这部分成本,可以看作对最终产品的消费,故也计入GDP。综上所述,按收入法核算GDP的公式为:GDP工工资利息租金利利息租金利润企企业间接税和接税和转移支付移支付资本折旧本折旧二、名义GDP与实际GDPGDP是用货币来计算的,因此,造成GDP变动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数量的变动,二是产品和劳务的价格的变动。当然,二者也常常

19、会同时变动。为弄清国内生产总值究竟是由产量还是由价格变动引起,需要区分名义GDP和实际GDP。名名义GDP是用是用产品和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品的市场价价值。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品的市场价价值。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关系为:实际GDP名名义GDPGDP平减指数(也称物价指数)平减指数(也称物价指数)在实际运用中,用实际GDP比用名义GDP的地方要多。首先,由于实际GDP不受当年价格变动的影响,也就是说,其可以反映产量的变动,所以在衡量社会福利时,实际GDP是比名义GDP更

20、好的指标,由此,我们常用实际GDP的增长率来衡量经济增长情况。其次,实际GDP是衡量相对于基期价格的现期物价水平,其能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所以实际GDP是用来监视平均物价水平的重要物价指数之一。一、两部门经济中的恒等关系二、三部门经济中的恒等关系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三、四部门经济中的恒等关系一、两部门经济中的恒等关系两部门经济是最简单的经济类型。即假设一个经济社会里,只有消费者和企业两个部门。消费者是生产要素所有者;企业是生产者,即生产要素的使用者。在两部门经济中,不存在税收、政府支出以及国际贸易。从支出的角度看,由于把企业库存的变动作为存货投资,因此,国内生产总值总等于消费加投资

21、。若用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用C表示消费,用I表示投资,则有:YCI从收入的角度看,由于把利润看做是最终产品卖价超过工资、利息和租金的余额,因此,国内生产总值就等于总收入,总收入一部分用作消费,其余部分则当作储蓄。若用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用C表示消费,用S表示储蓄,则有:YCS因此,有:CICS由此得到:IS (一)投资储蓄恒等式必须明确的是,上述投资储蓄恒等式是根据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得出的。根据定义,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加投资,国民总收入等于消费加储蓄,国内生产总值又等于总收入。这样,才有了投资储蓄的恒等关系。这种恒等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中的总供给(CI)和总需求(CS),此时的国民收入为均衡国民

22、收入。只要遵循这些定义,投资和储蓄一定相等,而不管经济是否处于充分就业,是否处于通货膨胀,是否处于均衡状态。需要注意的是,投资和储蓄的恒等关系决不意味着人们意愿的或者说事前计划的储蓄总会等于企业想要有的或者说事前计划的投资。因为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储蓄主要由居民进行,投资主要由企业进行,个人储蓄动机和企业投资动机也不尽相同。这就会形成计划储蓄和计划投资的不一致,形成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均衡,引起经济的收缩和扩张。还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讲的储蓄等于投资,是对整个经济而言,至于某个人、某个企业或某个部门,则完全可以通过借款或贷款使投资大于或小于储蓄。另外,从国民收入的角度看,事后的储蓄和投资总是相等的

23、。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商品、劳务、货币要连续不断地循环流动,好像“水”在环型管道里流动一样,因此,我们可以建立宏观经济循环模型,并以此分析投资储蓄恒等式。两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如下图所示,其中,实线为商品流,虚线为现金流。(二)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在上图中,箭头方向表示收入流向,循环模型由两个主体和三个市场组成。在上方生产要素市场中,消费者向企业提供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从企业那里获得收入。在下方商品市场中,消费者购买商品与劳务的消费支出构成企业的销售收入。在中间金融市场上,消费者将消费剩余的收入进行储蓄,即流入金融市场,企业则从金融市场上获得贷款,用于投资,如果投资和储蓄相等,循环模型中

24、的收入流量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处于均衡状态。在上述模型中,社会总需求(即总支出)用Y表示,由消费需求(C)和投资需求(I)构成。社会总供给(即总收入)也用Y表示,是工资、地租、利息、利润的加总,可用于消费(C)和储蓄(S)两部分。均衡时,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即CICS,IS。二、三部门经济中的恒等关系在三部门经济中,把政府部门引了进来。政府一方面向企业与消费者征税,形成政府收入(T),另一方面,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并对居民和企业进行转移支付等,形成政府支出(G)。加入政府的经济活动后,三部门的经济收入构成如下。从支出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的总和,即YCIG。政府给消费者的转

25、移支付也要形成对产品的需求,应列入公式,但我们可以把这一需求看作已包括在消费和投资中,因为消费者得到的转移支付收入无非仍用于消费和投资。从收入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体现为要素所有者获得的收入总和,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在三部门经济中,消费者的收入要先纳税,税后收入用于消费,剩余部分转化为储蓄。另一方面,政府获得了税收收入,但一部分又以转移支付的方式分配给消费者,因此税金扣除转移支付形成政府的净收入,即政府政府净收入(收入(T)税收收入()税收收入(T0)转移支付(移支付(Tr)(一)投资储蓄恒等式这样,从收入方面看国民收入的构成是:YCST在三部门经济中,由于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CIG

26、CST由此可得IGST或或IS(TG) 在这里,(TG)可看作政府储蓄,因为T是政府净收入,G是政府购买性支出,二者差额即政府储蓄,它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这样,公式IS(TG)也就表示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之和)和投资恒等。三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如下图所示,其中,椭圆虚线里的部分为两部门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图中实线为商品流,虚线为现金流。(二)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三、四部门经济中的恒等关系在三部门经济中加进一个国外部门就成了四部门经济,也就是说,四部门经济是开放经济。(一)投资储蓄恒等式加入国外部门的经济活动后,四部门的经济收入构成如下。从支出的角度看,由于四部门经济中有了对外贸易,

27、国民收入的构成从支出角度看就于有了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的总和,用公式表示是:YCIG(XM)其中,X表示出口,表示其他国家从本国购买商品和劳务,从而这些国家需要支出。M代表进口,表示本国从其他国家购买商品和劳务,从而这些国家获得收入。从收入角度看,国民收入的构成可写成:YCITKr。这里CIT和三部门经济中的意义一样,Kr则代表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在四部门经济中,由于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CIG(XM)CITKr进一步得到IG(XM)ITKr上式可以看作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因为这一等式可以转化为以下式子:IS(TG)()(MXKr )S代表居民私人储蓄,(TG)代表

28、政府储蓄,(MXKr)代表外国对本国的储蓄,因为从本国的立场看,M(进口)代表其他国家出口商品,从而这些国家获得收入,X(出口)代表其他国家从本国购买商品和劳务,从而这些国家需要支出,Kr也代表其他国家从本国得到收入,可见,当(MKr)X时,外国对本国的收入大于支出,于是就有了储蓄,反之,则有负储蓄。可以看出,上式就代表四部门经济中总储蓄(私人、政府和国外)和投资的恒等关系。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如下图所示,其中,椭圆虚线里的部分为三部门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图中实线为商品流,虚线为现金流。(二)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上面我们逐一分析了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以及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关系。在分析时,是把折旧和企业间接税先撇开,实际上,即使把它们考虑进来,上述收入构成公式及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关系也都成立。如果上述Y指GDP,则上述所有等式两边的I和S分别表示把折旧包括在内的总投资和总储蓄;如果Y指NDP,则等式两边的I和S分别表示不含折旧的净投资和净储蓄;如果Y指NI,则C、I、G是按厂价计量的,等式两边减少了一个相同的等于间接税的量值。可见,不论Y代表哪一种国民收入核算变量,只要其他变量的意义能和Y的概念相一致,储蓄投资恒等式总是成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