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84182380 上传时间:2024-08-30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第六章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1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学习目的学习目的】通过本部分的学习,掌握小学儿童的认知特点,尤其是作为这一阶段主要任务的学习的特点,了解小学儿童思维能力在这一阶段的发展情况,掌握这一阶段个性进一步发展的特点,以及社会性和品德的发展规律。【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小学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与记忆策略的形成;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小学儿童社会交往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皮亚杰与柯尔伯格有关道德认识发展的理论;道德情感与行为的发展的观点与研究。2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第六章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小学儿童的年龄阶段和一小学儿童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征般特征 小学儿童的学习小学

2、儿童的学习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 小学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小学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小学生的品德发展小学生的品德发展3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第一节小学儿童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征 一、年龄阶段童年期是指儿童从6、7岁到11、l2岁这一时期,这个时期又称为学龄初期或小学期。二、一般特征1、学习成为主导活动2、掌握书面言语并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3、儿童开始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4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三、入学的准备 (一)入学的生理准备(一)入学的生理准备1、大脑结构的发展、大脑结构的发展大脑重量:大脑重量:6-7岁岁1280克克大脑体积:小学儿童增大最明显的皮层是额叶,大脑体积:小学儿童增大最明显的皮层

3、是额叶,它与人的记忆、抑制、思维等高级心理过程有密它与人的记忆、抑制、思维等高级心理过程有密切的联系。切的联系。2、大脑机能、大脑机能兴奋和抑制机能进一步发展兴奋和抑制机能进一步发展条件反射的发展:条件反射的发展:抑制性条件反射加强了儿童心理的稳定性,提高了儿抑制性条件反射加强了儿童心理的稳定性,提高了儿童对外环境的适应能力。童对外环境的适应能力。5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三、入学的准备 (二)入学的心理准备学习态度的准备入学前、入学时、入学后学习习惯的准备入学前: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爱护物品、做事有条理,爱护物品、做事有条理,守纪律、爱整洁;守纪律、爱整洁;入学后:如何听

4、课,遵守学习规则和组织纪律,如何听课,遵守学习规则和组织纪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教会如何预习、复习、阅读和心算等。学生教会如何预习、复习、阅读和心算等。6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三、入学的准备 (二)入学的心理准备学习方法的准备学习能力的准备语言能力、观察能力、注意力、记忆力和语言能力、观察能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想象能力等想象能力等社会性能力的准备:自主能力、情感表达能力、意志力和交往自主能力、情感表达能力、意志力和交往能力能力7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第二节小学儿童的学习一、小学儿童的学习特点二、小学儿童的学习障碍8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第二节 小学儿童的学习一、小学儿童的学

5、习特点(一)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二)学习对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三)小学儿童的学习特点9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第二节 小学儿童的学习 一、小学儿童的学习特点(一)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认识或认知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世界,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并引起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结构的变革。10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1.1.学生的认知或认识活动要越过直接经验的阶段。学生的认知或认识活动要越过直接经验的阶段。2.2.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或认识活动。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或认识活动。3.3.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学生的学习过

6、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4.4.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或认知活动的动力。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或认知活动的动力。5.5.学习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形成技能技巧、发学习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能力、提高思想品质水平的过程。展智力能力、提高思想品质水平的过程。第二节 小学儿童的学习11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 (二二) )学习对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学习对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首先,学校学习是在首先,学校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动,是一种社会义务。其次,学校学习是通过其

7、次,学校学习是通过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来实施的,来实施的,小学儿童必须通过教学活动,掌握读、写、小学儿童必须通过教学活动,掌握读、写、算等最基本的知识技能,为进一步掌握人算等最基本的知识技能,为进一步掌握人类的知识打下最初的基础。类的知识打下最初的基础。第二节 小学儿童的学习12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第二节 小学儿童的学习再次,学习活动是再次,学习活动是以班集体为单位以班集体为单位的,在共的,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儿童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同的学习活动中,儿童相互交流、相互帮助,不仅发展了社会交往的技能,提高了社会认不仅发展了社会交往的技能,提高了社会认知的水平,培养了合作、互助的集体精神,知的水平,培

8、养了合作、互助的集体精神,自我意识也进一步发展起来,儿童逐步形成自我意识也进一步发展起来,儿童逐步形成了班集体和各种同伴团体,掌握了各种基本了班集体和各种同伴团体,掌握了各种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形成并发展了各种良好的的社会行为规范,形成并发展了各种良好的品德。品德。13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三)小学儿童的学习特点1.小学儿童的学习动机儿童的学习内部动机可分为四类:(1)为了好分数,不落人后,或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而学习;(2)为履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或为集体争光而学习;(3)为了个人的前途而学习;(4)为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利益而学习。第二节 小学儿童的学习14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2.2.小学儿

9、童的学习兴趣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小小学学儿儿童童的的学学习习兴兴趣趣是是促促使使儿儿童童自自觉觉地地从从事事学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推动力。习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推动力。儿童的学习兴趣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儿童的学习兴趣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第第一一,在在整整个个童童年年期期内内,儿儿童童最最初初对对学学习习的的过过程程和和学学习习的的外外部部活活动动更更感感兴兴趣趣,以以后后对对学学习习的的内内容容、对对需需要要独独立立思思考考的的作作业业内内容更感兴趣。容更感兴趣。第二,在整个童年期内,儿童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分化。第二,在整个童年期内,儿童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分化。第第三三,随随着着儿儿

10、童童年年龄龄的的增增长长,游游戏戏因因素素在在儿儿童童学学习习兴兴趣趣上上的的作作用逐渐降低。用逐渐降低。第二节 小学儿童的学习15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3.小学儿童的学习态度(1)对教师的态度(2)对集体的态度(3)对作业的态度(4)对评分的态度第二节 小学儿童的学习16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二、小学儿童的学习障碍 ( (一一) )学习障碍的特点学习障碍的特点学学习习障障碍碍:进进人人学学校校以以后后,有有一一部部分分儿儿童童在在阅阅读读、算算术术等等方方面面的的学学习习中中存存在在较较严严重重的的困困难,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学习障碍。难,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学习障碍。学习障碍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学

11、习障碍具有四个基本特征1.1.差异性;差异性;2.2.缺陷性;缺陷性;3.3.集中性;集中性;4.4.排除性排除性。17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二)学生障碍的分类美国联邦教育署特殊教育处将学习障碍 归为三类:(1)语言接受和表达方面的学习障碍;(2)阅读和书写方面的障碍;(3)算术方面的学习障碍。柯克(1983)则将学习障碍分为:发育性学习障碍学业性学习障碍。二、小学儿童的学习障碍18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二、小学儿童的学习障碍( (三三) )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关关于于产产生生儿儿童童学学习习障障碍碍的的原原因因目目前前有有这这样几方面的假设样几方面的假设: :第一,在胎儿期或出

12、生时有轻度脑损伤。第一,在胎儿期或出生时有轻度脑损伤。第二,遗传基因所导致。第二,遗传基因所导致。第第三三,生生物物学学上上的的原原因因,如如由由于于中中枢枢神神经经系系统间某种神经介质不足或偏多所导致。统间某种神经介质不足或偏多所导致。第四,后天的不良生长环境所造成。第四,后天的不良生长环境所造成。 19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二、小学儿童的学习障碍(四)学习障碍的预防和矫治第一,避免在胎儿期和婴儿期出现各种脑损伤。第二,及时提供帮助。第三,提供特殊教育。第四,进行有效的行为矫正。20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第三节第三节 小学儿童认知发展小学儿童认知发展一、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一、小学儿童思维

13、发展的基本特点二、小学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二、小学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三、概念的发展三、概念的发展四、推理的发展四、推理的发展五、思维品质的发展五、思维品质的发展21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一、一、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n小学时期小学时期是思维发展的一个转折时期是思维发展的一个转折时期n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性 经验相联

14、系,仍然具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22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一、一、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1 1、个个小小学学儿儿童童的的思思维维逐逐步步过过渡渡到到以以抽抽象象逻逻辑辑思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具体形象性。2 2、小小学学儿儿童童的的思思维维由由具具体体形形象象思思维维向向抽抽象象逻逻辑辑思维过渡,存在着一个思维过渡,存在着一个“关键年龄关键年龄”。3 3、小小学学儿儿童童的的思思维维,在在从从具具体体形形象象思思维维向向抽抽象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逻辑思维的发展过程中,

15、存在着不平衡性不平衡性。4 4、小学儿童思维结构的、小学儿童思维结构的逐渐完整逐渐完整。23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为什么会产生思维的“过渡”?学生学习的特点:一种理性的认识,一种思维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以“间接经验”(知识)为主思维发展的中介结构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思维活动(2)小学儿童的思维是如何“逐步过渡”或思维发展的质变?(见图7-1)小学儿童的思维同时具有具体形象的成分和抽象概括成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随着年级升高以及不同性质的智力活动而发展变化。24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低年级:儿童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中高年级:儿童才逐步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和非

16、本质的东西。但也离不开直接的和感知的经验。小学儿童的思维这种过渡,是思维发展中的质变。它是通过新素质的逐渐积累和旧素质的逐渐“衰亡”与改变而实现的。25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一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四年级五年级五年级小学儿童字词概念小学儿童字词概念发展的研究发展的研究采用采用“选择定选择定义义”的研究结果的研究结果26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的“飞跃”,或“质变”(1)关键年龄一般认为, 这个“关键年龄”在四年级(约10-11岁);有的认为五年级;也有的教育性研究认为三年级。(2)如何看待这个“关键年龄”?林崇德等研究表明“关键年龄”思维的“转折点”的实现,主要取决

17、于教育的效果。2 2、小学儿童的思维过渡,存在着一个、小学儿童的思维过渡,存在着一个“关键年龄关键年龄”。27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n纵向研究追踪班结果:纵向研究追踪班结果: n着重抓了思维的智力品质的训练,着重抓了思维的智力品质的训练,三年级下学期三年级下学期,平均,平均有有86.786.7的小学生已经达到小学数学运算思维的最高级的小学生已经达到小学数学运算思维的最高级水平,也就是说,这个追踪班在三年级实现了数的概括水平,也就是说,这个追踪班在三年级实现了数的概括能力的能力的“飞跃飞跃”。n然而,有一个控制班。由于教学不甚得法,然而,有一个控制班。由于教学不甚得法,五年级五年级才有才有7575

18、的被试达到这个最高级水平,也就是说,这个对比的被试达到这个最高级水平,也就是说,这个对比控制班,在五年级才实现数的概括能力的控制班,在五年级才实现数的概括能力的“飞跃飞跃”。n可见,可见,“这个思维发展的这个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有一定的伸缩性关键年龄有一定的伸缩性,是可以变,是可以变化的。以辩证的,发展的或化的。以辩证的,发展的或“动态动态”的观点加以分析,这个关的观点加以分析,这个关键年龄可以提前或挪后,可以加快或延缓。键年龄可以提前或挪后,可以加快或延缓。28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3、小学儿童思维“过渡” 的不平衡性(1)不同思维主体发展的不平衡性;(2)不同思维对象(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材)

19、的不平衡性。小学教学实验中发现的这种不平衡性。同样标准和要求:算术教材的学习,有的学生已达到了较高的概括水平,而在语文、历史教材的学习中,学生仍旧停留在比较具体的形象水平。小学儿童的思维研究发现的这种不平衡性。 (见图7-2、7-3)29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图图7-2图图7-3注:注:I I 直观概括直观概括 II II 具体形象概括具体形象概括 III III 形象抽象概括形象抽象概括 IV IV 初步的本质概括初步的本质概括 V V 抽象本质概括抽象本质概括小学儿童对漫画认知发展曲线小学儿童对漫画认知发展曲线30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这个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1)思维结构包括的各因素思

20、维的目的性人类思维的根本特点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分类,系统化与具体化思维结果:概念、判断和推理。思维品质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2)小学的思维是属于初步抽象逻辑思维,但它却有包括辨证逻辑思维萌芽的一切思维形式。7-8岁辨证思维已开始萌芽;10-11岁能进行初步的辨证思维,但还没形成系统的辨证思维结构4 4、小学儿童逐步具备人类思维的、小学儿童逐步具备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完整结构31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小结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

21、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在整个小学儿童的思维逐步过渡中,存在着一个关键年龄和不平衡性及思维结构的逐渐完整性。联系实际分析如何根据小学儿童的思维特点来组织小学的教育和教学工联系实际分析如何根据小学儿童的思维特点来组织小学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作?32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正确认识小学儿童思往发展的年龄特征正确认识小学儿童思往发展的年龄特征,这是作好小学这是作好小学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之一。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之一。有心理学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有心理学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强调强调小学儿童思维的小学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具体形象性,不可能进行逻辑推理和抽象概括不可能进行逻辑推理和抽象概括,这种,这种“理论理论”往

22、往导致教育往往导致教育内容简单、教学进度缓慢,影响了小学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质量。内容简单、教学进度缓慢,影响了小学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质量。反之,那些反之,那些不恰当地强调不恰当地强调小学儿童思维的小学儿童思维的抽象逻辑抽象逻辑性而性而忽视忽视“过渡过渡”性性特点的理论特点的理论,必然会导致脱离儿童思维发展实际的后,必然会导致脱离儿童思维发展实际的后果,教育内容过难,教育要求过高,不但会使儿童的身心健康果,教育内容过难,教育要求过高,不但会使儿童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而且也会使教育和教学工作不能收到实效。受到影响,而且也会使教育和教学工作不能收到实效。如何根据小学儿童的思维特点来组织小学的教育和教学工

23、作?如何根据小学儿童的思维特点来组织小学的教育和教学工作?33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n小学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进行,需要强调小学儿童小学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进行,需要强调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n在在承认承认儿童思维仍然具有儿童思维仍然具有很大很大成分的成分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具体形象性特点的同时,应该的同时,应该重视重视儿童儿童抽象思维的不断成长抽象思维的不断成长;n在重视儿童思维过渡到以抽象级逻辑惟为主要形式的在重视儿童思维过渡到以抽象级逻辑惟为主要形式的特点的同时,应该特点的同时,应该承认承认小学儿童的小学儿童的抽象逻逻辑思维抽象逻逻辑思维就整就整个个抽象逻辑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发

24、展进程说来,这仅仅是一个发展进程说来,这仅仅是一个开始的阶开始的阶段段,是一个,是一个很不成熟很不成熟且待发展的阶段。且待发展的阶段。如何根据小学儿童的思维特点来组织小学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如何根据小学儿童的思维特点来组织小学的教育和教学工作?34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二、小学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 (一一) )概括能力的发展概括能力的发展( (二二) )比较能力的发展比较能力的发展( (二二) )分类能力的发展分类能力的发展35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二、小学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 ( (一一) )概括能力的发展概括能力的发展童年期儿童概括水平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童年期儿童概括水平的发展大体

25、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1、直观形象水平、直观形象水平低低年年级级儿儿童童的的概概括括特特征征和和属属性性,是是事事物物直直观观的的、形形象象的的、外外部部的的特征和属性。特征和属性。2 2、形象抽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中中年年级级儿儿童童的的概概括括处处于于从从形形象象水水平平向向抽抽象象水水平平过过渡渡的的状状态态,在在他他们们的的概概括括中中,直直观观的的、外外部部的的特特征征和和属属性性的的成成分分逐逐渐渐减减少少,形形象象的、本质的特征或属性逐渐增多。的、本质的特征或属性逐渐增多。3 3、本质抽象水平、本质抽象水平高高年年级级儿儿童童的的概概括括开开始始以以本本质质抽抽象象概概括括为

26、为主主。但但还还只只是是初初步步接接近近科学的概括,对那些非常抽象的事物还不能进行抽象的概括。科学的概括,对那些非常抽象的事物还不能进行抽象的概括。36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 (二二) )比较能力的发展比较能力的发展 一是从正确区分具体事物的异同,逐步发展到区一是从正确区分具体事物的异同,逐步发展到区分抽象事物的异同分抽象事物的异同; ; 二是从区分个别部分的异同,逐步发展到区分许二是从区分个别部分的异同,逐步发展到区分许多部分关系的异同多部分关系的异同; ; 三是从在直观感知条件下进行比较,逐步发展到三是从在直观感知条件下进行比较,逐步发展到运用语言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比较。运用语言在头脑中对

27、表象进行比较。二、小学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37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二、小学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三)分类能力的发展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童年期儿童分类能 力发展特点的研究表明:小学二年级儿童可以完成自己熟悉的关于具体事物的字词分类,三四年级是从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功用分类向根据本质特征分类的转折年龄。38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三、小学儿童概念的发展1、逐步在事物的本质水平上掌握概念童年期概念发展的总体趋势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能逐步从事物的直观属性中解放出来,而以本质的、一般的属性为概念形成的基础,因而在概念的深刻性和精确性上有很大的提高。2、掌握的概念逐步丰富化童年期儿童已能掌握的概念种类越来越

28、多如数概念、空间方位概念、自然概念、社会概念、时间概念、科学概念、自我概念、艺术概念等。3掌握的概念逐步系统化39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四、小学儿童推理的发展表现在不同的推理形式中表现在不同的推理形式中( (一一) )直接推理直接推理( (二二) )演绎推理演绎推理( (三三) )归纳推理归纳推理( (一一) )直接推理直接推理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直接推理能力的发展表现出如下趋势: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直接推理能力的发展表现出如下趋势:第一,小学儿童直接推理能力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小学儿童直接推理能力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二年级为第一阶段一二年级为第一阶段; ;三四年级为第二阶段三四年级为

29、第二阶段; ;五年级为第三阶段。五年级为第三阶段。发展的加速期在四五年级之间发展的加速期在四五年级之间。第二,童年期儿童掌握不同形式的直接推理是不同步的。第二,童年期儿童掌握不同形式的直接推理是不同步的。40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四、小学儿童推理的发展( (二二) )演绎推理演绎推理小学儿童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特点小学儿童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特点:第第一一,二二年年级级儿儿童童能能运运用用演演绎绎推推理理来来解解释释个个别别现现象象,但但如如果果其其解解释释与与事事实实在在表表面面上上不不相相似似时时,判判断断中中的的逻逻辑辑关关系系就就会会受受到到破破坏。坏。第第二二,三三四四年年级级儿儿童童不不

30、仅仅能能对对直直观观感感知知的的事事实实,而而且且能能对对通通过过言言语语提提供供的的事事实实,运运用用演演绎绎推推理理进进行行解解释释。只只要要所所解解释释的的概概念念所所根根据据的的那那些些事事实实有有某某些些相相似似,儿儿童童就就能能比比较较容容易易地地进进行行演演绎绎推理,但如果完全缺乏相似性,他们会感到困难。推理,但如果完全缺乏相似性,他们会感到困难。第第三三,三三四四年年级级儿儿童童已已能能以以较较快快的的速速度度进进行行演演绎绎推推理理,但但他他们们所进行的演绎推理是不完全的、不展开的。所进行的演绎推理是不完全的、不展开的。41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四、小学儿童推理的发展(三)归纳

31、推理与前两种推理形式一样,童年期儿童的归纳推理能力也经历了多级水平.最初儿童在进行归纳推理时常被一些非本质的东西所吸引,常常孤立地看待个别事实和现象,所以他们虽然可以解释个别现象,却不能用归纳推理来确定一般规律和定理,以致得出不正确的结论;随着儿童知识经验的增长及教学的作用,到小学高年级时,儿童则开始能在许多个别现象中概括出本质的因果关系,并用归纳法得出结论。42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五、小学儿童思维品质的发展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独创性。(一)思维敏捷性的发展解解题题的的技技能能技技巧巧和和整整体体思思维维水水平平不不断断提提高高,其其解解决决问问题的速度和正确性都获得

32、了相应的提高。题的速度和正确性都获得了相应的提高。43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五、小学儿童思维品质的发展(二)思维灵活性的发展具具体体表表现现为为:一一题题多多解解 的的解解题题数数在在增增加加,说说明明小小学学儿儿童童在在面面对对问问题题时时,思思维维的的起起点点增增多多了了,分分析析和和综综合合问问题题的的思思路路更更开开阔了。阔了。(三)思维深刻性的发展三三四四年年级级是是童童年年期期儿儿童童思思维维的的深深刻刻性性发发展展的的重重要要年年龄龄。(四)思维独创性的发展发展表现在解决问题的独立性、发散性和新颖性上。发展表现在解决问题的独立性、发散性和新颖性上。44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第四节 小

33、学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展二、社会认知三、社会交往的发展特点 45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第四节 小学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展(一)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一)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 (一一) )自我概念自我概念( (二二) )自我评价自我评价46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一)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第一,从小一到小三处于上升时期,小一到小二的上升幅度最大,是上升期中的主要发展时期;第二,从小三到小五处于平稳阶段,其年级间无显著差异;第三,从小五到小六,由于青春期的临近,叉开始第二个上升期。47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34、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一) )自我概念自我概念儿儿童童对对自自我我的的描描述述是是从从比比较较具具体体的的外外部部特特征征向向比比较抽象的心理特征过渡。较抽象的心理特征过渡。如在回答如在回答“我是谁我是谁”这个问题时:这个问题时:低低年年级级儿儿童童往往往往从从姓姓名名、年年龄龄、性性别别、家家庭庭住住址址、身身体体特特征征和活动特征方面进行描述和活动特征方面进行描述; ;小小学学高高年年级级,儿儿童童则则开开始始试试图图根根据据品品质质、人人际际关关系系以以及及其其他他比比较较内内在在的的特特征征对对自自己己进进行行描描述述; ;但但是是,即即使使到到了了小小学学高高年年级,儿童对自己的

35、认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绝对性级,儿童对自己的认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绝对性。48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二) )自我评价自我评价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小学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特点:小学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特点:第第一一,从从顺顺从从别别人人的的评评价价发发展展到到有有一一定定独独立立见见解解的的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而增高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而增高; ;第第二二、从从比比较较笼笼统统的的评评价价到到对对自自己己各各方方面面的的特特点点进进行行比较具体的评价比较具体的评价; ;第三,开始出现对

36、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倾向第三,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倾向; ;第四,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提高。第四,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提高。在在整整个个小小学学阶阶段段,儿儿童童自自我我评评价价总总的的发发展展趋趋势势是是从从评评价价的具体性向抽象性、从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过渡。的具体性向抽象性、从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过渡。49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二、社会认知二、社会认知(一)社会认知的概念(一)社会认知的概念(二)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二)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一)社会认知的概念(一)社会认知的概念概念:指个体对他人、自我、社会关概念:指个体对他人、自我、社会关系、社会规则等社会性客体和社会现系、

37、社会规则等社会性客体和社会现象及其关系的感知、理解的心理活动。象及其关系的感知、理解的心理活动。50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自我自我对个体的认知对个体的认知对社会关系的认知对社会关系的认知( (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对社会现象和社会对社会现象和社会系统的认知系统的认知(社会团体之间的各种关系)(社会团体之间的各种关系)他人他人情感、意图、知觉、思维、态度、情感、意图、知觉、思维、态度、动机、行为、个性动机、行为、个性(权威、友谊、公平(权威、友谊、公平)(社会群体、社会规则、社会角色、社会制度、(社会群体、社会规则、社会角色、社会制度、社会生活事件社会生活事件)社社会会认认知知内内容容二、社

38、会认知二、社会认知51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二)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二)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n1、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几个主要方面、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几个主要方面n(1)儿童对他人认知的发展儿童对他人认知的发展n(2)儿童人际关系认知的发展)儿童人际关系认知的发展n(3)儿童社会规则认知的发展)儿童社会规则认知的发展n2、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特点、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特点二、社会认知二、社会认知52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1)儿童对他人认知的发展)儿童对他人认知的发展A、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发展表现:发展表现:(二)(二)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发展阶段发展阶段:识别表情

39、开始使用情绪名词对社会性情绪的理解1y-不能区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体验2y-对他人情绪的认知是自我中心的3y-能识别他人情绪体验,但一般在同一情境4y-真正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能摆脱情境53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二)(二)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B B、对他人行为的认知对他人行为的认知对他人行为意图的认知对他人行为意图的认知对他人行为的归因对他人行为的归因凯利的归因理论及协变原则凯利的归因理论及协变原则普遍性普遍性差异性差异性连续性连续性 协变原则协变原则 折扣原则折扣原则 添加错误添加错误内因内因外因外因54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C、对他人的整体认知对他人的整体认知描述他人的发展阶

40、段描述他人的发展阶段 阶段1(5-8y):外部、具体 年龄差异的原因 阶段2(8-10y):内在、心理品质 阶段3(青少年+):深刻、完整思维经验言语(二)(二)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55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w 定义:定义: 是指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是指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二)(二)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 D D、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w 分类分类:依据他人观点所反映客体的性质依据判断者和被判断者观点差异产生的原因空间观点

41、采择社会观点采择认知情感情景的观点采择个人的观点采择56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塞尔曼人际关系的两难故事情景(塞尔曼人际关系的两难故事情景(Selman,1990Selman,1990)霍莉霍莉爸爸爸爸肖恩肖恩1、霍莉知不知道肖恩对猫的感受?2、如果霍莉的爸爸发现了她又爬树,他会怎样想?3、霍莉认为她爸爸看到她爬树后会怎样?4、如果是你,你碰到这种情况会怎样做?提问:提问:观点采择能力发展:观点采择能力发展:塞尔曼关于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阶段模式塞尔曼关于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阶段模式 霍莉爬树霍莉爬树57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0 0(3-63-6岁)自我中岁)自我中心或未分化的观点心或未分化的观

42、点1 1(6-86-8岁)社会信岁)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息的观点采择2 2(8-108-10岁)自我反岁)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省的观点采择儿童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阶段儿童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阶段儿童只知道自己的观点,不能意识到自儿童只知道自己的观点,不能意识到自身以外别人的观点。身以外别人的观点。儿童认识到别人可以由于自己不同的观点,儿童认识到别人可以由于自己不同的观点,但这是由于别人了解的信息和自己的不同。但这是由于别人了解的信息和自己的不同。不能理解别人的想法,预测他人的行动不能理解别人的想法,预测他人的行动儿童知道,即使接受了相同的信息,自己儿童知道,即使接受了相同的信息,自己与别人的观点也可能

43、会发生冲突。能考虑与别人的观点也可能会发生冲突。能考虑他人的观点,也能预测他人对自己行为的他人的观点,也能预测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但还反应,但还不能同时不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点58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4 4(12-1512-15岁岁+ +)社会与习俗系统社会与习俗系统的观点采择的观点采择3 3(10-1210-12岁岁)相互的观点采择相互的观点采择儿童能同时考虑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且认儿童能同时考虑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且认识到别人也能这么做,互动的双方能站在对识到别人也能这么做,互动的双方能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还能考虑第三者的观点并预方的立场考虑,还能考虑第三者的观点

44、并预测自己与他人对第三者的反应。测自己与他人对第三者的反应。儿童试图通过与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系统的观儿童试图通过与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系统的观点的比较来理解他人的观点。即期望他人能考点的比较来理解他人的观点。即期望他人能考虑和采纳社会群体中大多数人所持的观点。虑和采纳社会群体中大多数人所持的观点。儿童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阶段儿童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阶段59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二)(二)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2 2)、儿童人际关系认知的发展)、儿童人际关系认知的发展A A、儿童权威认知的发展儿童权威认知的发展 达蒙达蒙(Damon (Damon ,1977)1977)考查了考查了 4

45、 4一一9 9岁儿童对权威的认知发展情况岁儿童对权威的认知发展情况 道德两难故事法道德两难故事法 儿童对父母权威的认知儿童对父母权威的认知米歇尔米歇尔彼特彼特妈妈妈妈彼特应该做什么?为什么?彼特应该做什么?为什么?他妈妈这样做公平吗?他妈妈这样做公平吗?如果他溜出去并且没有被发现会怎样如果他溜出去并且没有被发现会怎样?60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儿童权威认知的发展儿童权威认知的发展1:4y不能区分权威人物的要求与自己的愿望,盲目崇拜和不能区分权威人物的要求与自己的愿望,盲目崇拜和依赖权威,在行为上无条件地服从依赖权威,在行为上无条件地服从2:5-6y意识到权威人物的要求与自身愿望间的冲突,并通过意

46、识到权威人物的要求与自身愿望间的冲突,并通过单向服从权威来消除冲突,避免可能的烦恼单向服从权威来消除冲突,避免可能的烦恼3:6-7y把权威看作有特别地位和才能的人,将认知产生的把权威看作有特别地位和才能的人,将认知产生的崇敬和对权威惩罚的畏惧作为服从行为的依据崇敬和对权威惩罚的畏惧作为服从行为的依据认 知 公正感 平等感理 智趋势趋势(二)(二)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61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4:7y+依据交换或互惠原则,作为对权威过去付出的报偿,或为依据交换或互惠原则,作为对权威过去付出的报偿,或为获得某报偿而作出的必要的投资或努力获得某报偿而作出的必要的投资或努力水平5放弃对权

47、威的盲目崇拜或无条件服从,代之以理性的评价放弃对权威的盲目崇拜或无条件服从,代之以理性的评价与有条件的服从与有条件的服从水平6将能为集体带来福利、为集体认可的人作为权威,服从与具将能为集体带来福利、为集体认可的人作为权威,服从与具体情境相联系,不存在绝对的权威。体情境相联系,不存在绝对的权威。(二)(二)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儿童权威认知的发展儿童权威认知的发展62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儿童友谊认知的发展趋势儿童友谊认知的发展趋势 (Shanta,1983)(二)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二)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2 2)、儿童人际关系认知的发展)、儿童人际关系认知的发展儿童友谊认知的发展

48、阶段儿童友谊认知的发展阶段 纯粹的行为关系纯粹的行为关系情感关系情感关系 满足自身需要的自我中心满足自身需要的自我中心满足彼此需要的相互关系满足彼此需要的相互关系 简单短暂的关系简单短暂的关系有时反复但持久的关系有时反复但持久的关系Selman(1981):324页B、儿童友谊认知的发展儿童友谊认知的发展63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2 2、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特点、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特点第一,从表面到内部第一,从表面到内部; ;即从对外部特征的注意到对更深刻品质特征的注意即从对外部特征的注意到对更深刻品质特征的注意第二,从简单到复杂第二,从简单到复杂; ;即从问题的某个方面到多方面、多维度地看待问题

49、即从问题的某个方面到多方面、多维度地看待问题第三,从对事物呆板的认识到灵活的认识第三,从对事物呆板的认识到灵活的认识; ;第四,从对个人及即时事件的关心到对他人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心第四,从对个人及即时事件的关心到对他人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心; ;第五,从对事物具体的思考到抽象的思考第五,从对事物具体的思考到抽象的思考; ;第六,从弥散性的、间断性的想法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性想法。第六,从弥散性的、间断性的想法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性想法。(二)(二)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64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一)儿童与父母的关系(二)同伴的关系(三)师生关系三、儿童社会交往的特点三、儿童社会

50、交往的特点65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教师教师同伴同伴家庭家庭邻里邻里小环境小环境中环境中环境外环境外环境大环境大环境家庭-邻里家庭家庭- -学校学校学校- 社区亲戚朋友 学校管理层父母工作单位父母工作单位 文化亚文化传统习俗民族特征儿童发展的社会生态系统图示(儿童发展的社会生态系统图示(U.BronfenbrennerU.Bronfenbrenner ,19891989)66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一)儿童与父母的关系父母关注儿童的时间及与儿童交往时间都会明显减少,父母关注儿童的时间及与儿童交往时间都会明显减少,儿童逐渐摆脱对父母、教师的依赖而走向独立。儿童逐渐摆脱对父母、教师的依赖而走向独立。

51、进人小学后,父母与儿童的关系发生着变化,表现进人小学后,父母与儿童的关系发生着变化,表现在:第一,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时间及内容发生了变化;第二,父母在儿童教养方面所处理的日常问题的类型发生了变化;第三,儿童与父母间的冲突减少;第四,父母的控制模式发生了变化。 麦克斯白(Macceby)提出了一个关于儿童行为控制模式的三阶段论:第一阶段:父母控制,6岁以前,大部分决定由父母做出;第二阶段:共同控制,612岁,父母与儿童一起协商解决一些问题;第三阶段:儿童控制,12岁以上,儿童自己做出更多的重要决定。67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二)同伴交往小学生的同伴交往有如下特点:小学生的同伴交往有如下特点:(1)

52、 (1) 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复杂;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复杂;(2)(2)儿童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儿童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3) (3) 儿童更善于协调与其它儿童的活动;儿童更善于协调与其它儿童的活动;(4) (4) 儿童开始形成同伴团体儿童开始形成同伴团体68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塞尔曼提出儿童同伴友谊发展的几个阶段第一阶段:37岁,儿童还没有形成友谊的概念,儿童间的关系只是暂时的游戏关系,朋友的意义更多地与实利、物质属性或邻近性相联系。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要求朋友能服从自己的愿望,如在游戏中,把能顺从自己的人当成朋友,否则就不是朋友

53、。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阶段,能做到合作和互惠,具明显的功利性特点。第四阶段: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可以做到在心理上互相信任和支持。第五阶段:12岁以后,是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69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三)师生关系对自己喜欢的教师报以积极反应,重视自己喜欢的教师的评价;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的评价往往做出消极的反应 对教师的态度情感成分较重70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第五节 小学生品德发展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小学儿童道德动机的发展小学生品德心理特征的发展71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一、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基本特点:协调性逐步形成自觉地运用道德认知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渐分化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在小学儿童品德发展中占有相当显著的地位小学阶段的品德的过渡性特点。72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思考题1.小学儿童的年龄阶段和基本特点是什么?2小学儿童的学习障碍及其成因是什么?3小学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什么?4小学儿童概念及推理能力的发展特点是什么?5.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是什么?6小学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上的发展特点是什么?7.小学儿童对权威及友谊的认知及表现是什么?8. 概述小学儿童的品德发展73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