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84170785 上传时间:2024-08-3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高线地形图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等高线地形图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等高线地形图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等高线地形图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等高线地形图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等高线地形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高线地形图(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一、一、地面地面高度高度的计算方法的计算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海拔:海拔:相对高度:相对高度:0米米垂直距离垂直距离在地图上,一般用在地图上,一般用海拔海拔表示地面高度表示地面高度大家想一想大家想一想:如何才能把这些高低不平的地形如何才能把这些高低不平的地形准确的表示在地图上准确的表示在地图上 ?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 我们动手来画一画我们动手来画一画N50100150150200模型模型1.等高线概念等高线概念:所谓等高线,所谓等高线,就是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等就是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等的点的连线。的点的连线。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等高线地形图

2、的基本特征二二.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1) 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2) 同线等高同线等高(3)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全图一致(4)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 (5)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有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有时也看到重合,那只有在峭壁处出现。时也看到重合,那只有在峭壁处出现。三三.等高线图的判读等高线图的判读判断等高线图上的基本部位类型判断等高线图上的基本部位类型地形地形 表示方法表示方法 示意图示意图 等高线图等高线图 地形特征地形特征 说明说明 山丘山丘山峰山峰 闭合曲线外闭合曲线外低内高低内高

3、符符号号 四周低中四周低中部高部高 示坡线画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在等高线外侧,坡外侧,坡度向外侧度向外侧降降山脊山脊 等高线凸向等高线凸向低处低处,中间高中间高于两侧于两侧从山顶到从山顶到山麓凸起山麓凸起高耸部分高耸部分 山脊线也山脊线也叫分水线叫分水线 山谷山谷 等高线凸向等高线凸向高处高处,中间低中间低于两侧于两侧山脊之间山脊之间低洼部分低洼部分 山谷线也山谷线也叫集水线叫集水线地形地形 表示方法表示方法 示意图示意图 等高线图等高线图 地形特征地形特征 说明说明 鞍部鞍部 两组山峰的两组山峰的等高线之间等高线之间的区域的区域 相邻两相邻两个山顶个山顶之间呈之间呈马鞍形马鞍形鞍部是山鞍部是山谷

4、线最高谷线最高处,山脊处,山脊线最低处线最低处峭壁峭壁陡崖陡崖 多条等高线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会合重叠在一处一处近于垂直的山坡,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或陡崖称峭或陡崖盆地盆地洼池洼池 闭合曲线外闭合曲线外高内低高内低 四周高四周高中间低中间低 示坡线画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在等高线内侧,坡内侧,坡度向内侧度向内侧降降 例例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有陡坡、缓坡、山峰、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有陡坡、缓坡、山峰、盆地、峡谷,判断:盆地、峡谷,判断: 甲处是甲处是 ;乙处是;乙处是 ;丙处是;丙处是 ;丁处是;丁处是 ;A处是处是 B处是处是处是处是山峰山峰盆地盆地陡坡陡坡缓坡缓坡鞍部鞍部AB山谷山谷山脊山脊10千米千

5、米0四四.陡陡崖计算崖计算50100300A(一一) 陡崖的相对高度:陡崖的相对高度:1.陡崖顶的海拔:陡崖顶的海拔:2.陡崖底的海拔:陡崖底的海拔:(二)陡崖陡崖A点的海点的海拔拔50100150200250300100250250 H 300A点的高度点的高度?5千米千米012四四.陡崖计算陡崖计算50100300AA点的高度点的高度(一一) 陡崖的相对高度:陡崖的相对高度:1.陡崖顶的海拔:陡崖顶的海拔:2.陡崖底的海拔:陡崖底的海拔:50100150200250300100250250 H 30050 H 1005千米千米012四四.陡崖计算陡崖计算50100300A(一一) 陡崖的相

6、对高度:陡崖的相对高度:1.陡崖顶的海拔:陡崖顶的海拔:2.陡崖底的海拔:陡崖底的海拔:50100150200250300100250250 H 30050 H 100150H 25005千米千米12四四.陡崖计算陡崖计算50100300A(一一) 陡崖的相对高度:陡崖的相对高度:1.陡崖顶的海拔:陡崖顶的海拔:2.陡崖底的海拔:陡崖底的海拔:50100150200250300100250250 H 30050 H 100150H 250A点的高度点的高度(二)陡崖陡崖A点的海点的海拔拔50 H 3005千米千米012图图 1 所示区域属于湿润的所示区域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回答亚热带季风

7、气候。回答 35 题。题。 3R、Q 两点的相对高度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可能为 A800 米米 B900 米米C1000 米米 D1100 米米 4M、N、P、Q 四地中,四地中,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是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AM、N BM、P CM、Q DP、Q 5若在若在 Q 地建一小型度地建一小型度假村,应特别注意防治假村,应特别注意防治的自然灾害是的自然灾害是 A风沙风沙 B洪涝洪涝C滑坡滑坡 D寒冻寒冻 RCAC例高考试题回顾例高考试题回顾2007 2007 年高考全国卷二年高考全国卷二QMNP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

8、征三、三、判断等高线图上的基本部位类型判断等高线图上的基本部位类型四四、陡崖计算陡崖计算240230200190C处地形相对高度是多少?处地形相对高度是多少?(230-200) H (240-190)例例34.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1 1)与河流水文的结合)与河流水文的结合a a根据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根据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b b水库坝址的选择:一般选在峡谷地段,水库坝址的选择:一般选在峡谷地段,“口袋口袋形形”洼地处(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洼地处(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河流河流河流河流三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2

9、)与气候的结合)与气候的结合a a海拔高的地区要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规律,即海拔高的地区要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规律,即每升高每升高100100米气温下降米气温下降0.60.6b b山区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差异山区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差异c c考虑盆地地形不易散热,如火洲吐鲁番考虑盆地地形不易散热,如火洲吐鲁番迎风坡迎风坡迎风坡迎风坡背风坡背风坡背风坡背风坡盆地盆地盆地盆地例例4下面是一幅下面是一幅1:200,000地形地形图,判,判读后回答:后回答:三地所在位置的地形名称:三地所在位置的地形名称:余村:余村:,李村:,李村:,气象哨:气象哨:。以王村为基点,丁山的相对高以王村为基点,丁山的

10、相对高度是度是米。已知王村气温是米。已知王村气温是10,按大气温度随海拔高度,按大气温度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的一般规律,丁山的升高而降低的一般规律,丁山的气温应是气温应是。从王村修建公路到余村,有甲乙两种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从王村修建公路到余村,有甲乙两种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好,为什么?好,为什么?气象哨建在王村不建在余村的气象哨建在王村不建在余村的理由是理由是_。山谷山谷甲甲乙乙鞍部鞍部山脊山脊王村在河谷,气象哨应建在山王村在河谷,气象哨应建在山脊,地势较高,便于观测脊,地势较高,便于观测6506.1乙方案好,因为乙通过路线的坡度平缓,施工较易。乙方案好,因为乙通过路线的坡度平缓,施工较易。

11、例例读我国某山地等高线图,回答读我国某山地等高线图,回答1下列现象可信的是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b、c的相对高度为的相对高度为500米米 Bb点能看到点能看到m点点Cmn为空中索道为空中索道 Da地可能形成瀑布地可能形成瀑布分析:分析:C处海拔为处海拔为350450米之间,米之间,b处海拔为处海拔为-5050米之间,则最大米之间,则最大相对高度小于相对高度小于500米。米。b点和点和m点之间有山脊发点之间有山脊发育,因此相互看不到。育,因此相互看不到。m、n之间有隆起的山脊,之间有隆起的山脊,空中索道难以修建。空中索道难以修建。(3 3)铁路、公路选线)铁路、公路选线)铁路、公路选线)铁路、公路选

12、线 一般应选在缓坡,避开陡崖、滑坡,沿等高线一般应选在缓坡,避开陡崖、滑坡,沿等高线一般应选在缓坡,避开陡崖、滑坡,沿等高线一般应选在缓坡,避开陡崖、滑坡,沿等高线建盘山路,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建盘山路,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建盘山路,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建盘山路,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 (4 4)建港口、海滨浴场)建港口、海滨浴场)建港口、海滨浴场)建港口、海滨浴场 港口应选在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港口应选在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港口应选在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港口应选在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浴场一般选在海滨缓坡沙岸以免引起航道淤塞。浴场一般选在海滨缓坡沙岸以免引起航道淤塞。浴场一般选在海滨缓坡沙岸以免引起航道淤塞。浴场一般选在海滨缓坡沙岸(5 5)建疗养院)建疗养院)建疗养院)建疗养院 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有林木覆盖,空气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有林木覆盖,空气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有林木覆盖,空气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有林木覆盖,空气清新的地方清新的地方清新的地方清新的地方向向向向阳阳阳阳坡坡坡坡北半球北半球中纬度中纬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