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ppt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79730661 上传时间:2024-08-27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6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ppt(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内容与地位 本节课是高中新课程实验教材物理(共同必修一)第四章第3节的内容,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是学习其他动力学规律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本节通过实验定量分析,得出牛顿第二定律。教材中使用了三个变量,通过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规律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在电容、电阻等内容都会用到此法。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整个力学部分的核心内容,乃至整个高中物理的重点。根据以上分析,我们知道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不全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实验结论及定律的内容和意义,重点在于要让学生知道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在得出结论时用了什么样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过程中如何控

2、制实验条件和物理变量,如何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规律。让学生沿着科学家发现物理定律的历史足迹体会科学家的思维方法。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实验结果,推出三者间关系, (2)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及数学表达式, (3)力的单的定义 (4)理解在多个力作用下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 (5)初步掌握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问题方法及步骤。 (6)使学生学会并掌握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多个物理量间关系。 过程与方法: 以实验为基础,通过观察、测量、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实验和观察中能

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课堂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师生感情,增强班级凝聚力,使学生对物理学科更加热爱。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学习本课不仅是让让学生正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更重视如何通过实验控制变量,根据实验条件启发学生思考,把牛顿第二定律的得出,探索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创造力,作为教学目的之一。这正是重视素质教育的体现。因此我把本课的重点难点做如下安排: 引导学生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的过程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通过实验数据导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式是本节的难点二、学情分析1、学情分析 学生已定性知道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原因,但对力与加速度的定量关系无任何认知

4、铺垫,很难认识到初中及高中前面所学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实为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殊情况,所以在讲课时要注意这一点。2、学习方法 本节课可以给学生提供以下4种机会: (1)提供观察、思考的机会:用亲切的语言鼓励学生观察并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 (2)提供操作、尝试、合作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操作实验,发现问题,记录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3)提供表达、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敢想敢说,设置难关逼迫学生要想要说。 (4)提供成功的机会:赞赏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能感受如何发现问题,并更多地体验成功的乐趣。三、教学方法1、实验引导探索式:物理考试大纲明确要求学生的五种能力:即理解、推理、综合

5、分析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及实践能力。而本节正好是培养这些能力的好教材,故采用实验引导探索式,在实验中,教师在关键步骤上作出恰当的引导,得出在m一定时,a与F成正比,F一定时,a与m成反比,进而引导学生得出牛顿第二定律,然后推广应用到多个力作用下a、F、m三者的关系和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情况。 2、讲练结合式:在讨论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问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时,让学生分析问题,教师注意随时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或有意给出错误答案,及时组织学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注意将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及时强化有关知识,提高掌握知识的准确性。 四、教学程序设计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6、,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以求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使学生学有所获,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以及我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本课划分成四大部分: (一)复习准备、引入新知 (1)回顾上节内容,上节定性得到a既与F有关,也与m有关。进而提出三者间到底有什么定量关系?引导学生大胆猜测,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学习兴趣。 (2)介绍研究三个变量问题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我们都知道,影响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两个因素是:力和质量,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实质上是产生了加速度,那么加速度、力加速度、力和质量质量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想一想想一想下面也通过控制变量法来研究F、m、a三者之间的关系(1)先保持m一定,研究F和a的

7、关系。(2)再保持F一定,研究a和m的关系。模拟实验(二)积极主动,探究新知1、m一定时,a与F的关系。 (1)、实验装置:交代清楚实验装置,研究对象及外力的施加。 (2)、如何保持质量一定:利用两个质量相同的小车来做实验。 (3)、如何测定加速度?根据初速为0的物体运动规律,在t相同的情况下,as,通过测s来达到测a的要求。 模拟实验一:小车质量均为0.1kg,小车1受0.1N的拉力,小车2受0.2N的拉力,同时开始运动,观察任一段时间内的两小球的位移关系,并根据实验得出结论:aF。(学生自主探究)2、F一定时,a与m的关系。 模拟实验二:两小车均受0.1N的拉力,小车1质量为0.1kg,小

8、车2质量为0.2kg,同时开始运动,观察任一段时间内的两小球的位移关系,并根据实验得出结论:a1/m。(学生自主探究)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当保持m一定时,F和a成正比关系。当保持F一定时,a和m成反比关系。总结总结: 由上面的实验可以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3、 牛顿第二定律 综合上述两个实验结果,得出a、F、m三者间的关系,进而介绍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A、 文字表述:B、 数学公式C、 力的单位N的定义 (2)、理解:A、 矢量性B、 瞬时性(三)综合练习,巩固新知 进行综合练习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

9、从不同角度来强化知识。最后的练习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例题讲解:一个物体,质量是2kg,受到互成 角的两个力 和 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都是10N,这个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是多大?分析:先根据平行四边行定则求出这两个力的合力,然后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 应用A、 多个力作用下的牛顿第二定律B、 平衡状态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殊情况 (四)精练小结、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1这节课以实验为依据,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方法进行研究这一方法今后在电学、热学的研究中还要用到我们根据已掌握的知识设计实验、探索规律是物体研究的重要方法2定义力的单位“牛顿”使得k=1,

10、得到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形式F=ma使用简捷的数学语言表达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的特征之一,但应知道它所对应的文字内容和意义3牛顿第二定律概括了运动和力的关系物体所受合外力恒定,其加速度恒定;合外力为零,加速度为零即合外力决定了加速度,而加速度影响着物体的运动情况因此,牛顿第二定律是把前两章力和物体的运动构成一个整体,其中的纽带就是加速度板书、时间安排板书,是文章结构的简缩。通过板书,能使学生直观地抓住线索,理清思路,体会中心,知道选材。因此,我的板书力求体现这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板书设计如下:4.3牛顿第二定律一 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 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

11、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2.表达式:aF/m。F=ma3.力的单位:1N=1kg.m/s24.性质:瞬时性 矢量性二 多个力作用下的牛顿第二定律问题三 作业 学案习题 研究方案:利用实验。1m一定时,a与F的关系。aF。2F一定时,a与m的关系。a1/m。五、对本节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使用效果等的预评估。 说课比竞比不上公开课,在实际上课效果不能体现的情况下,说课者对说课内容应该有一个预评估,并将此作为说课的一项内容。 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本人尝试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以讲授灌输为主线的教学套路,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创新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12、-姑且叫它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改变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灌输式教学,灌输式教学往往是教师提出问题,教师给出结果,是教师在代替学生建立知识体系,而不是学生自己建立知识体系。这样培养的学生欠缺发现新问题、运用新方法,提出新见解的能力,更缺乏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和灌输式教学截然不同,它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等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搜集、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主动建构良好的认识结构。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学会自主学习,具有创新意识。并且本人能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突破重点和难点,从而很好的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