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辅导与检测课件第6章第2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78454981 上传时间:2024-08-24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辅导与检测课件第6章第2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辅导与检测课件第6章第2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辅导与检测课件第6章第2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辅导与检测课件第6章第2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辅导与检测课件第6章第2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辅导与检测课件第6章第2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辅导与检测课件第6章第2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理解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2综合实例分析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的意义。3根据材料分析实现可持续发展个人应该具备的态度和责任。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我国基本国情:_的大国,肩负着提高_、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_的历史任务。2我国在协调人地关系上面临的挑战(1)人口众多:庞大的人口数量,尤其是_的人口过多。(2)资源相对短缺:人均占有量较少,_较低。发展中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低素质利用率(3)极大的环境危机环境污染:仍在发展,迅速由 向 蔓延。生态破坏:范围在扩大,程度在 。3. 行动: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

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城市 农村加剧思考:在我国,环境保护问题已提出来相当一段时间了,但为什么我国的环境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改善?提示: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我国人口众多,经济落后,面临着人口和发展的双重压力,再加上对环境的治理需要资金和技术的共同支持,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1循环经济(1)概念:建立在物质不断_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2)手段:环境无害化技术。(3)核心:提高_。(4)资源利用方式:环境友好方式。循环利用生态效益(5)原则: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使废弃物_。(6)目的: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2工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清洁生产(

3、1)环境效益:资源的_利用,减少工业污染的来源。(2)经济效益:有利于_和调整_。再生资源化可持续技术改造工业结构3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农业原理_的观点方式调整原有的_,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相结合,协调各层关系目的形成_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生产结构生态上和经济上点拨:清洁生产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的优点: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可以带来更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一、中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1庞大的人口基数2严重的资源短缺3深刻的环境危机知识拓展我国主

4、要自然资源在世界上的排名及人均占有量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排名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值的比例土地资源31/3矿产资源33/5耕地面积41/3江河径流量61/4森林面积61/5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任重而道远。据此回答(1)(3)题。(1)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是因为()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令人担忧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底子薄深刻的环境危机A BC D(2)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A实现人口和经济、社会、环境及资源协调发展B严格控制人口数量,使生育率保持较低的水平C全面提高人口素质D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3)下列属于我国主

5、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是()A城市环境恶化 B酸雨C水土流失 D温室效应增强解析:第(1)题,中国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2)题,我国人口问题突出表现为增长过快,应首先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第(3)题,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答案:(1)C(2)B(3)C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理解循环经济的含义必须从概念、生产模式及意义等方面入手。1循环经济(1)含义(2)意义:资源得以再生; 综合效益突出;实现良性循环。2实践(1)清洁生产在产品生产过程和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6、把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是社会经济效益最大的一种模式。它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洁的能源,二是清洁的生产过程,三是清洁的产品。(2)生态农业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知识拓展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区别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在资源利用方式、资源利用率、废弃物处置、物质流动等方面 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也产生不一样的结果。如下表所示:项目传统经济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利用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利用资源利用率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资源再利用,利用率高废弃物处置污染物和废弃物大量排放废弃物再生

7、资源化物质流动物质单向流动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结果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特别提醒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比较思路一、看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传统经济带来很大环境问题而循环经济注意环境的保护。二、看对于废弃物处理:传统经济是直接排放,而循环经济则是将废弃物再次利用。 读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图,据此回答(1)(2)题。(1)关于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表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B乙图表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C甲图模式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D乙图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2)下列哪组生产方式不符合循环经济模式 ()A广西贵港建立我国第一个生态工业示范园B杭州成功研制出节水生态型

8、“泡沫公厕”C不可降解包装材料在我国部分地区使用 D海尔集团成功研制出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甲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乙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第(2)题,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因而不符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是C项。答案:(1)D(2)C1.(2013广州三调)对下列各地区环境问题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东南地区土地盐碱化B东北地区湿地萎缩C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D西南地区水土流失A2011年3月22日是第十九届“世界水日”,主题是“城市

9、用水,应对都市化挑战”。3月22日28日是第二十四届“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严格管理水资源,推进水利新跨越”。据此回答23题。2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都提高了水价,其目的是()A节约用水 B与国际水价接轨C控制水污染 D增加财政收入3在开发利用水资源过程中,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修建水库,改造不稳定的径流B进行跨流域调水,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C大力发展节水产业D大量抽取地下水,扩大灌溉面积解析:第2题,水价是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杠杆,提高水价,可推动节约用水。第3题,大量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下沉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答案:2.A3.D4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根本区别在于()A粮食

10、产量高B种植业比重下降,而林、牧业发达C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D机械化、电气化水平高解析:生态农业把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且还维护了农业生态平衡。答案:C 下图为某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区的物流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该生态工业示范区可能位于()A江苏宜兴 B湖北武汉C广西贵港 D山东青岛6此生态工业示范区()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B系统间只通过废弃物的交换而衔接C造纸厂的布局市场导向型D各环节充分实现资源共享解析:第5题,该生态工业示范区农场种植甘蔗,我国甘蔗的分布主要 在台湾省、海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四川省等。第6题,整

11、个物流过程有废弃物的排放,各环节的废弃物在循环过程中成为了下一环节的原料,在农场制糖厂、复合肥料厂农场这两个环节并没有废弃物的交换,该工业园区的造纸厂靠近制糖厂,利用甘蔗渣为原料,应属原料导向型。答案:5.C6.D7下图是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综合循环利用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适当位置标注初级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沼气池、农户。(2)留民营标生态可持续发展表现在_,经济可持续发展表现在_。(3)该村经济的发展应该充分利用生态农业优势,发展_。(4)从留民营村的做法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解析:本题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了“生态农业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是遵循生态

12、、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系统工程方法,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充分利用生物的相生相克关系,配置农林牧副渔五业结构,建立起的高效、稳定、生物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其目的是实现“生产要发展,生活要提高,生态要改善”。本题选材典型,而且进行了图示化,题中各环节紧密联系,突出综合利用与循环,对各项的判断需要用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作依据。因此,理解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答案:(1)农户;沼气池;初级生产者;初级消费者。(2)实现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促进了粮食、牲畜生产的发展,增加了经济效益(3)绿色食品、观光农业、生态旅游(4)发展“生态农业”能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经济发展等“多赢局面”;“

13、生态农业”模式可以因地制宜;避免重复“石油农业”,走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一、选择题读“我国人口数、耕地面积及人均耕地面积变化图”,完成12题。1图中反映出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是()A深刻的环境危机 B生活贫困C资源短缺 D人口素质过低2下列农业生产方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将能种植粮食的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积极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浇灌技术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一批中、低产田在一些陡峻的山坡上修梯田,扩大耕地面积A BC D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读出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说明的是资源短缺问题。第2题,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会破坏生态环境,可以将部分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林地、草地开

14、垦为耕地,但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陡坡开垦耕地、修梯田,会造成水土流失。答案:1.C2.B3.(2013中山期末考)下图为“我国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酸雨四种环境问题的分布示意图”,数码分别代表以上四种环境问题之一,按上述环境问题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A BC DB4.(2013惠州模拟)若土地的某项资源“供给量”为S,相应的“需求量”为Q,设该项资源的承载力=(S-Q)/Q。下图是三峡库区三类农业用地相关统计资料(2006年数据),从图中信息可知库区( )A地形以平原为主,耕地充足B森林覆盖度高,宜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C草地广布,承载力高D可利用草地资源适度扩大畜牧业规模D(201

15、3中山期末)下图为“某电厂循环经济利用图”,读图完成56题。5.若H是一个工厂,最适宜的是( )A砖瓦厂 B钢铁厂C玻璃厂 D化工厂6.该电厂的生产模式对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A减弱噪声 B减少酸雨C保持水土 D绿化环境AB(2013汕头三模)庭院经济是指农户充分利用家庭院落及闲置空间,从事高度集约化生产的一种经营形式。农家乐是农民向城市居民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方式。读某地农业经济模式图,完成78题。7.该经济模式对当地农村的有利影响有 ( )A.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粮食生产B.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C.吸引城市游客,减轻环境压力D.降低资源消耗,解决生活用能8.为发展农家乐旅游,下

16、列规划不合理的是( )A.加强交通建设,改善住宿条件B.营造人造景点,丰富旅游资源C.挖掘民风民俗,增加休闲情趣D.建设农产超市,方便游客购物BB9.(2013惠州三调)“生物乙醇”是一种清洁能源,传统生产主要以甘蔗、玉米、薯类为原料制取,目前已研发出由木质纤维素(如秸秆)炼制乙醇。对比传统生产,新制取方式的意义不含( )A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B综合利用资源C缓解“与人争粮”的矛盾 D降低原料成本A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一产品一污染物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据此回答1011题。10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可能产生下列哪种生产方式

17、() A全球化生产 B信息化生产 C集聚生产 D清洁生产11下列不符合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行为是 () A政府制定相关的法规,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督管理 B城市通过垃圾焚烧,减少占地面积 C消费者选用环保产品,减少废弃物 D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减少浪费解析:第10题,清洁生产即在产品生产过程和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人类对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取得最大社会经济效益的一种模式。清洁生产这种生产方式最符合循环经济模式。第11题,垃圾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境,因此是不符合循环经济的行为。答案:10.D11.B二、综合题12阅读材料,分

18、析回答下列问题。以中国人口、粮食、资源以及工业污染的变化数值为依据,提出一个“人口增长,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的世界模型,如图所示。(1)据图分析,今后人均粮食占有量在_,其原因是_。(2)图示中_曲线在大幅度上升。(3)图示中自然资源在_。(4)为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我国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有哪些?解析:本题考查自然资源、污染、人均粮食、人口的发展趋势以及产生原因。结合图示可判断(1)(2)(3)题,(4)题回答合理即可。答案:(1)下降 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减少,粮食总产量增长幅度小于人口增加的幅度(2)污染(3)减少(4)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利用自然

19、资源,开发新能源;制定法律、法规,严格限制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回答合理即可)13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37%,年平均土壤侵蚀量高达45亿吨,损失耕地100万亩,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高达263.62万平方千米。荒漠化防治工作是一项紧迫任务,需长期努力。(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人对应的空白框内。A毁林开荒 B土壤污染C土地荒漠化 D过分施用化肥(2)图中“对现有土地过度使用”主要指(多选)()A半干旱地区农田的不合理灌溉B半湿润地区的陡坡开垦C草原地区过度放牧D林区的超量采伐(3)该图反映了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非常大,表现在:_;_。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1)题,按照图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可回答。第(2)题,“对现有土地过度使用”可理解为对现有土地不合理使用,超过了土地生产能力,而出现生态问题。半干旱地区农田的不合理灌溉往往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半湿润地区陡坡开垦,会导致水土流失;草原过度放牧,会导致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林区的超量采伐,会导致森林资源减少,出现一系列生态问题。第(3)题,结合图和教材可回答。答案:(1)自上而下,自左向右依次为ACDB(2)ABCD(3)人口压力深刻的环境危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