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建立与国家制度备课讲稿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76568120 上传时间:2024-08-20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8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朝的建立与国家制度备课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唐朝的建立与国家制度备课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唐朝的建立与国家制度备课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唐朝的建立与国家制度备课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唐朝的建立与国家制度备课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朝的建立与国家制度备课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朝的建立与国家制度备课讲稿(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代的建立唐代的建立(jinl)(jinl)与国家制度与国家制度14历史历史(lsh)B 宋奎鹏宋奎鹏(学号信息)(学号信息)第一页,共26页。玄武门之变v武德九年六月四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向李渊告发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阴谋,李渊决定次日询问二人。李建成获知阴谋败露,决定先入皇宫,逼李渊表态。在宫城北门玄武门执行禁卫(jnwi)总领常何本是太子亲信,却被李世民策反。六月四日,秦王亲自带100多人埋伏在玄武门内。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同入朝,待走到临湖殿,发觉不对头,急忙拔马往回跑。李世民带领伏兵从后面喊杀而来。李元吉情急之下向李世民连射三箭,无一射中。李世民一箭就射死李建成,尉迟恭也射死李元吉

2、。东宫的部将得到消息前来报仇,和秦王的部队在玄武门外发生激烈战斗,尉迟敬德将二人的头割下示众,李建成的兵马才不得已散去。之后,李世民跪见父亲,将事情经过上奏。3天后(癸亥),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两个月后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第二页,共26页。唐代的建立唐代的建立(jinl)(jinl)与国家制度与国家制度v一、建立过程v二、国家制度v1、政治制度(中央和地方制度)v2、府兵制度v3、科举制度v4、土地与赋役制度v5、刑律(xngl)修订v第三页,共26页。唐代简介(jinji)v从公元681年唐朝建立到907年被朱温灭掉,共存在了二百八十九年。唐朝一般分为两个时期,即

3、前期和后期。中间以安史之乱为界限,前期是昌盛期,后期则是衰亡期。建立唐朝的是唐高祖,而领兵用十年时间完成统一大业的则是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登位之后,经过励精图治,使唐朝在中国封建社会空前繁荣,出现了“贞观之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居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此后的唐玄宗时期又出现了“开元盛世”,国强民富,升平之世再次出现。但也是在唐玄宗时期,发生了安史之乱,从此唐朝走向了衰亡。唐高宗以后,武则天以周代唐,史称武周,705年神龙革命后恢复大唐国号。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政治清明,经济雄厚,军事强盛,四夷宾服(bnf),万邦来朝,开创了全盛的“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后,国力日趋衰败。9

4、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从此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唐朝共历274年(包括武周是289年),20位皇帝。唐朝声誉远及海外,与南亚、西亚和欧洲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唐朝文化兼容并蓄,接纳各个民族与宗教,进行交流融合,成为了开放的国际文化。唐诗、科技、文化艺术极其繁盛,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后期的唐朝政治混乱,从牛李党争到宦官专权,其间农民起义不断发生,终于爆发了黄巢起义,起义领袖之一朱温开始叛降唐朝,后又取代唐朝自立为帝,建立了五代的第一个王朝后梁。第四页,共26页。建立建立(jinl)(jinl)过程过程v唐朝创建者李渊出身于关陇贵族,其祖父李虎曾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封唐国

5、公。其父袭封官爵,其母独孤氏为隋文帝皇后的胞妹。隋末,李渊任太原留守。,617年,李渊集团也趁势在太原起兵(qbn)。这时瓦岗军和河北农民军正在中原地区奋战,牵制了大量隋军,隋京都长安地区的防守力量薄弱。秋天,李渊率三万人由太原出发,向关中进军。年底,李渊攻克长安,拥立隋代王杨侑为皇帝。618年,李渊篡隋称帝,是为唐高祖第五页,共26页。统一(tngy)全国v唐朝建立后,即着手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当时,金城的薛举、武威的李轨和马邑的刘武周,是威胁唐朝关中根据地的三大(snd)割据势力。v618年(武德元年),李世民率兵灭薛举的继承人薛仁杲,占领陇西全境。v619年,唐朝又利用李轨集团内部的矛盾

6、推翻了这个割据政权,取得了河西五郡v620年,消灭了刘武周势力。v早在618年,占据幽州的罗艺就归附唐朝。v620年秋,李世民率军进攻王世充。次年,在李世民击溃窦建德的援军后,困守洛阳的王世充降唐。第六页,共26页。621年至年至623年,唐军又镇压了河北地区的起义军。割据鲁南和割年,唐军又镇压了河北地区的起义军。割据鲁南和割据冀北的力量,也相继败亡。据冀北的力量,也相继败亡。621年,唐将李孝恭、李靖等自夔州(四川奉节)顺江东下,突袭年,唐将李孝恭、李靖等自夔州(四川奉节)顺江东下,突袭江陵。割据两湖的萧铣,也向唐军投降。江陵。割据两湖的萧铣,也向唐军投降。622年(武德五年),唐军镇压了林

7、士弘在江西建立的楚国,岭南年(武德五年),唐军镇压了林士弘在江西建立的楚国,岭南的地方势力纷纷归附唐朝。的地方势力纷纷归附唐朝。624年,唐军又镇压了辅公祏起义军。长江流域及岭南等地也都被年,唐军又镇压了辅公祏起义军。长江流域及岭南等地也都被唐朝占领。唐朝占领。628年(贞观二年),唐太宗乘突厥衰乱,派兵击灭了占据年(贞观二年),唐太宗乘突厥衰乱,派兵击灭了占据(zhnj)朔方的梁师都割据政权。至此,唐朝大体上统一了全国。朔方的梁师都割据政权。至此,唐朝大体上统一了全国。第七页,共26页。第八页,共26页。第九页,共26页。第十页,共26页。政治(zhngzh)制度v一中央制度(中央官制度):

8、唐沿隋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同样是国家最高的政务机构,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国家的政务,同时把原尚书省诸曹正式确定为吏部、户部(hb)、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六部下有司,部的首长称尚书,副首长称侍郎,各司正、副负责人称郎中、员外郎。第十一页,共26页。第十二页,共26页。v三省六部制度的影响v第一,使封建(fngjin)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第二,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长官的品级又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皇权。三省六部制的设立,三分相权,有利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强了皇权;同时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第三,各部职

9、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它标志着封建(fngjin)政治制度的成熟。此后,历朝基本上沿用这种制度。第十三页,共26页。v地方制度(zhd)v道州县v都督与都护唐从贞观到天宝间,先后设置过六个都护府:安东都护府;安南都护府;安西都护府(治龟兹);安北都护府;单于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此外,高宗时设昆陵都护府(治碎叶川以东),蒙池都护府(治碎叶川以西),均隶属安西都护府。v节度使与观察使第十四页,共26页。v道州县制度v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为省并州、郡,主要依山川形势划全国为十道,分别为关内

10、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lnyu)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和岭南道。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分十道为十五道,山南分置为东、西二道,关内道长安附近增置京畿道,河南道洛阳附近增置都畿道,江南分置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经李隆基改置,诸道的范围渐成定制。第十五页,共26页。府兵制度v隋唐都沿袭西魏、北周的府兵制度,但唐朝又有所改革。唐代府兵的中央领导机构主要是十二卫,一小部分归东宫六率。府兵的基本单位是设在各地的折冲府。由折冲都尉和果毅都尉统领。府兵的来源,是由军府所在地从“六品以下子孙及白丁无职役者”中挑选,每三年选拔一次。府兵从21岁服役,60岁免役,服役期间免本

11、身租调。府兵经常性的任务,是轮班到京城宿卫,叫做“番上”,有时也到其他地方出征和戍防。v除外出执行任务时期外,府兵不脱离自己的乡土和农业生产,只有冬季集中进行军事训练,实行所谓兵农合一制。府兵的戎具、军粮大多要自备,因此府兵制必须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前提,如果农民没有土地或土地不足,就无力负担这种沉重的兵役。v唐代的府兵制贯彻着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则。战时(zhnsh),中央从各地调集军队,高级将劣诩是临时委派,战争结束后,“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有利于防止将帅的专兵跋扈。第十六页,共26页。府兵制与募兵制不同点v1,士兵的性质不同:府兵制:兵农合一;募兵制:职业兵2,兵将关系不同:府兵制:兵将分离(

12、fnl);募兵制:兵将间有隶属关系3,粮食,武器来源不同:府兵:自备;募兵:国家供给4,影响不同:府兵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募兵制容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的局面第十七页,共26页。科举制度v科举制始创于隋朝。至唐朝进一步发展、完善,成为选拔官僚的主要方法。随着科举制的推行,学校教育(jioy)也日益发展。中央设国子监,下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六学。地方上设有州、县学。学生称生徒,学习成绩好的,由学校保送参加科举考试。、第十八页,共26页。v唐代科举分为常举和制举。常举每年举行考试,科目主要是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另外还有秀才、道举、童子、一史、三史等科。常举的应考者有

13、两个来源,一为生徒,即由各级各类学校保送者;二为乡贡,即经州县考试选拔的自学者。应考者主要集中在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科主要考试对儒家经典的记忆,比较容易;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和政论,难度很大,而且又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因之最受重视。人们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说明考中进士之不易。常举初由吏部主持,后改由礼部主持。制举是为了搜罗非常人才而临时设置的考试,不常举行。所设科目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等一百多种。一般士人和官吏都可应考,录取者优予官职(gunzh)或提升第十九页,共26页。科举制度的影响(yngxing)v积极影响:1.冲破了世家(shji)大组垄断仕途的局面,遏制了

14、士族势力的发展.2.扩大了官吏的来源,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3.提高了官吏的文化素质4.对促进文化发展,尤其是唐诗的发展.5.加强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政局稳定.6.影响深远,科举制度为后代历朝沿用.7.有利于公平公正.消极影响:1.士人都关注于应付考试而忽略了实用知识.2.同一批的进士结为朋党,朋党成为唐代后期政治黑暗的主要原因,加剧了唐朝的灭亡.3.明清时,为了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者把科举定为八股取士,大大限制了人的思想,即中央不能选拔真材实料的人才,成为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原因.第二十页,共26页。土地与赋役(fy)制度v一、土地制度:均田制v唐高祖李渊于624年颁布实行了均田法v均田制是

15、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到了唐朝中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至唐天宝年间,根本无法实行土地还授,故至德宗年间被“两税法”取代。实施范围(fnwi)一说始终仅实施于北中国,一说隋统一后实施于全国。第二十一页,共26页。v二、赋役(fy)制度:租庸调制:唐朝前期实行的赋税制度。基础是均田制。后因土地兼并日益加剧、大量的自耕农破产逃亡、或者沦为地主佃户,均田制逐渐濒于崩溃,租庸调法遂于德宗建中元年(780)为两税法所代替。租庸调制使农民的生产时间较有保证,赋役(fy)负担相对减轻,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v租:田赋。调:

16、是按户征收人口税。v庸:是按人丁摊派徭役。第二十二页,共26页。刑律(xngl)修订v唐高祖时就令臣下制订唐律,至唐太宗时完成了这一工作,637年(贞观十一年)颁布全国。唐律共502条。刑名有笞刑五等,杖刑五等,徒刑五等,流刑三等,死刑二等,凡二十等。这些内容基本上都是沿袭隋的开皇律。唐高宗时,又令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此书今存,是我国古代(gdi)流传下来的一部完整的法典。第二十三页,共26页。一、唐朝时形成了“父教其子,子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社会风尚,他的形成主要得益于A社会经济的繁荣B科举制度的推行C学校体系(tx)的完备D三省六部制的确立第二十四页,共26页。二、思考大唐兴盛和衰败(shuibi)的原因第二十五页,共26页。谢谢谢谢(xi xie)(xi xie)大家大家第二十六页,共2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