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与诗词鉴赏课件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75145539 上传时间:2024-08-17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论与诗词鉴赏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中国古代文论与诗词鉴赏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中国古代文论与诗词鉴赏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中国古代文论与诗词鉴赏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中国古代文论与诗词鉴赏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论与诗词鉴赏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论与诗词鉴赏课件(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古代文论与诗词鉴赏中国古代文论与诗词鉴赏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李凯李凯(1966),四川简阳人。文学博士(2002年)、教授(2002年)、博士生导师(2006年)。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2012年)。孟子万章下: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一、知人论世章学诚 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鲁迅 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文、人、世的关系文 人 世论世以知人,知人以论文作者简介知人背景交代论世文本阅读杜甫月夜写作背景天宝十五载

2、(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作月夜。杜甫简介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自号少陵野老。生于河南巩县。现存1400多首。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他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

3、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月 夜 今夜今夜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4、今夜鄜州月,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闺中只独看二、以意逆志孟子万章上: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於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馀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以意逆志”的不同解释 一、一、“意意”是指读诗人的意。是指读诗人的意。 汉代赵岐汉代赵岐: :“志志, ,诗人志所欲之事。意诗人志所欲之事。意, ,学者之心意也。学者之心意也。”“”“人情不远人情不远

5、, ,以己之意以己之意, ,逆诗人之志逆诗人之志, ,是为得其实矣。是为得其实矣。” 宋代朱熹宋代朱熹: :“当以己意逆取作者之志当以己意逆取作者之志, ,乃可得之。乃可得之。” 以读者之意求取作者(作品)之志以读者之意求取作者(作品)之志主观阐释,主观阐释,尊重读者主体性尊重读者主体性二、“意” 为客观地存在于作者(诗)中的意。 吴淇六朝选诗定诗缘起说: 汉宋诸儒以一志字属古人,而意为自己之意。夫我非古人,而以己意说之,其贤于蒙(指咸丘蒙)之见也几何矣。不知志者古人之心事,以意为舆,载志而游,或有方,或无方,意之所到,即志之所在,故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犹之以人治人也。即以此诗论

6、之,不得养父母,其志也;普天云云,文辞也。莫非王事,我独贤劳,其意也。其辞有害,其意无害,故用此意以逆之,而得其志在养亲而已。以作者之意求取作品之志客观阐释,尊重作者(文本)客观性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陈祖美:苏轼的这首记梦词,不同于以往所被公认

7、的是第一首悼亡词,而是第一首有政治寄托的悼亡词。 三、意象与意境“意象意象” 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以为,“意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象”是外在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的具体的物象;“意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中国传统诗论实指寓情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中国传统诗论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 意象就是作者把情感化为可以感知的形象符号、情意象就是作者把情感化为可以感知的形象符号、情感的客观对应物。感的客观对应

8、物。“意意”诗人的思想感情,诗人的思想感情,“象象”形象(人、物、景),形象(人、物、景), “意意”与与“象象”的关系,亦即的关系,亦即“情情”与与“景景”的关系,这些意象组的关系,这些意象组合起来达到一定高度,就构成了意境。合起来达到一定高度,就构成了意境。 古诗词中的许多意象都有特定的含义,诗人常常古诗词中的许多意象都有特定的含义,诗人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情感。我们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情感。我们鉴赏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调动积累,揣鉴赏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义,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摩意象的含义,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 一、自

9、然意象一、自然意象1. 1.自然景观类:自然景观类:月(思乡之情)流水(时光易逝,岁月更替;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斜阳(老年将至;或比喻内心凄凉)2.2.植物类植物类:杨柳(寄托依依惜别之情)落花(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松菊梅(恬然自处、傲然不屈高尚品格的象征。 )梧桐(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3.3.动物类动物类:鸦(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杜鹃(杜宇、布谷、子规)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猿(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蝉(寒蝉是悲凉的同义词。)孤雁(比

10、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二、人或事意象1. 1.人造物象类人造物象类:舟、湖、长亭、灞陵(桥)、镜、灯(烛、蜡、炬)等。2.2.行为类行为类:登楼、凭栏、吹笛、吹笙、饮酒、折柳、捣衣(捣练)等。意 境所谓“意境”,就是作者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同时也包括作者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意境,是中国独有的一个诗学和美学术语,也是中国传统艺术和诗词的最高境界。意境的渊源与发展意境理论的渊源之一:先秦哲学,如老子的“大象无形”说实际上就是指意境;之二:佛教, “境”或“境界”原指修行者领悟佛法所能达到的境地。为

11、南朝诗学借用。如刘勰文心雕龙隐秀评诗,有“境玄思澹”之语,意境说初见端倪。王昌龄的诗格首创了“意境”一词。皎然在诗式中提出“取境说”。刘禹锡提出“境生于象外”之说。司空图提出“思与境偕”的理论。宋人严羽沧浪诗话中提出“言有尽而意无穷”之说,对意境理论的形成多有探讨。意境的渊源与发展清末王国维人间词话集其大成。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当代文艺理论家宗白华说: “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概括

12、起来,意境就是“情由境生、情景交融”的那种艺术境界。意象、意境的区别第一,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意境是由那寓意之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第二,意象是实有的存在,意境是虚化了的韵致和意味。第三,意境是作家所追求的艺术创造的终极目标,意象则只是营造意境的手段和材料。脱离意境的意象建构是不成功的、苍白无力的意象;没有意象的意境是平淡无味的,难以给人美感的失败之作。总之,意象与意境既有密切联系,又有细微区别。概括起来就是:在创作时,总是先有意象,后有意境;意象是手段和材料,意境是虚化了的艺术氛围,是作家追求的终极目标。二者互相支持、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李白李白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

13、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 李白少年时代就“观奇书”,“游神仙”,“好剑术”,有多方面的才能和兴趣,唐宗神龙元年(705)举家迁居四川绵州,曾任翰林供奉。因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人又称李谪仙。然而唐玄宗只让李白待诏翰林,作文学侍从之臣,李白的大志无法实现。李白性格傲岸不羁,也不能忍受“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生活。三年后李白因遭谗毁,自请还山,离开长安。他只能游山访仙,痛饮狂歌,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愤。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建立伟业、成为非凡人物的理想。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曾应邀入永王李璘幕府,又以为获得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咏出“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的豪迈诗句。永王军队为唐肃

14、宗消灭后,李白也受牵连入狱,后来在流放夜郎的途中遇赦。直到六十一岁时,李白还请求从军入幕,希望能有“一割之用”,却因病在途中折回,未能如愿,六十二岁时在他的族叔当涂县(安徽马鞍山市)令的李阳冰家病逝。 李白的诗歌的题材多种多样。他的七言古诗(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 ), 五言古诗(古风59首),具有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的长干行、子夜吴歌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成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经享有盛名。他的诗作“集无定卷,家家有之”,为中华诗坛第一人。 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空灵入妙的意境

15、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

16、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仅这首小令仅2828字,却写了字,却写了“枯藤枯藤”、“老树老树”、“昏鸦昏鸦”、“小桥小桥”、“流水流水”、“人家人家”、“古道古道”、“西风西风”、“瘦马瘦马”、“夕阳夕阳”、“断肠人断肠人”十十一种景物,构成一幅绝妙的图画。作者借这些意象来一种景物,构成一幅绝妙的图画。作者借这些意象来渲染萧瑟冷寂、凄凉悲伤的气氛,抒发了他乡游子孤渲染萧瑟冷寂、凄凉悲伤的气氛,抒发了他乡游子孤独寂寞的心绪和深沉的思乡情怀。独寂寞的心绪和深沉的思乡情怀。 风急天高猿啸哀,

17、渚清沙白鸟飞回。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登 高高杜 甫 作者经历安史之乱,与难民一起,历尽劫难,颠沛流离,坎坷万端。目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残破景象,又见百姓流血,“君不见青海头, 古来白骨无人收。”的凄凉情景,顿生忧国忧民之情。 代宗大历三年,想返回家乡,但战乱使他无法北上,只好辗转飘泊于湖北、湖南一带,过着贫病交加的生活。流浪两年,最后在破船上病死,终年五十九岁。本诗作于大历二年(

18、公元767年)。吴冠中长江三峡图登高诗意图不尽长江滚滚来四、诗无达诂“诗无达诂”,语出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三精华。 “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训诂或解释。春秋战国时代,赋诗经断章取义成风,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卢蒲癸曰: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这在当时典籍的记载中多不胜数。 既各取所需而属“断章”,借古语以说“我”之情,因此,所引之诗,其义因人而异,所谓“左氏引诗,皆非诗人之旨”(曾异纺授堂文集卷五复曾叔祈书)。西汉人解诗,如韩诗外传,亦用此法。所以说叫做“诗无达诂”,谓“诗无定形,读诗者亦无定解。”(卢文弨抱经堂文集卷三校本韩诗外传序)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三:“董子云:诗无达诂,孟子之不以文害辞,不以辞

19、害志也。” 指出了“诗无达诂”与孟子“以意逆志”的说诗方法的自然联系。说明诗歌的阅读与欣赏,应超越单纯的训诂文字、诠释词语的范围,而跨入语义学与美学领域,主要应该用心灵捕捉诗的意象和境界。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 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清叶燮原诗: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妙,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又焉能一一徵之实事者乎?清沈德潜唐诗别裁凡例说: 读诗者心平气和,涵泳浸渍,则意味自出;不宜自立意见,勉强求合也。况古人之言,包含无尽,后人读之,随其性情浅深高下,各有会心,如好晨风而慈父感悟,讲鹿鸣而兄弟同食,斯为得

20、之。董子云:“诗无达诂”,此物此志也。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脍炙人口的佳句。苏轼盛赞:“采菊而见山,境与心会,此句最有妙处。”(东坡题跋题陶渊明饮酒诗后)硬作精确“达诂”之解往往不得诗歌妙处。如“悠然见南山”,文选“见”作“望”。“南山”,丁福保确诂为“庐山”。依此之见,改为“悠然望庐山”,虽然“因人论世”,精确“达诂”,但却大煞风景,诗味全无。在诗歌的阅读欣赏活动中,一是表面“达诂”,实是“诂”而不“达”;一是不“诂”不“达”,用心领会,却符合人

21、类审美心理活动的规律,具有无穷的创造性,因而实是更高级的“达诂”。王夫之在姜斋诗话卷一: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人情之游也无涯,而各以其情遇,斯所贵于有诗。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初学词求有托,既成格调求无寄托;无寄托则指事类情,仁者见仁,知者见知。谭献复堂词话:所谓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从文本自身的角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诗歌文本语言的含混性上,与散文语言不同,“诗辞多隐约微婉,不肯明言,或寄托以寓志,或甚言而惊人,皆非其志之所立。若徒泥辞以求,鲜有不害辞者。”(方玉润诗经原始卷首)其次是诗歌文本思想蕴涵的多义性。“风诗三首,用意各有所在,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故能感发人之性情。后人强意臆测,系以比、兴、赋之名,而诗意转晦。”(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 )再次是诗歌审美意蕴的多重性。“夫诗有意中之情,亦有言外之旨,读诗者有因诗人之情,而忽触己之情,亦有己之情本不同乎诗人之情,而远者忽近焉,离者忽合焉。诗无定形,诗者亦无定解。”(卢文昭校本韩诗外传序 ) 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