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翻译三原则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74977532 上传时间:2024-08-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3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西方翻译三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东西方翻译三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东西方翻译三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东西方翻译三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东西方翻译三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西方翻译三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西方翻译三原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东西方翻译“三原则”评述 学号:20090502111317 姓名:马丽峰 摘要:翻译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文化交流活动。 翻译原则不是永恒的,来自于翻译实践, 来自于当时当地的翻译实践。 翻译原则作为检验翻译实践的准绳和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从有翻译以来,就众说纷纭。一些优秀的翻译实践者逐渐形成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翻译原则和方法, 其中 “三原则” 一直为后人奉为经典之说。本文通过对东西方翻译“三原则”的分析,说明翻译标准不是永恒的,而是在争论中发展的。 关键词:翻译实践;翻译原则;东西方翻译“三原则” 一、西方翻译“三原则”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包括旧约和新约 。 圣经翻译在西方翻译史上有举

2、足轻重的位置。古罗马后期,文学创作活动逐渐衰退。统治阶层为了挽救濒于崩溃的帝国,收拢民心,加紧对基督教的利用。这样宗教翻译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宗教翻译形成了西方翻译史上的第二大高潮。 哲罗姆作为早期西方基督教会四大权威神学家之一, 对希腊宗教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最著名的是他主译的拉丁文圣经 ,即通俗拉丁文本圣经 ,是第一部“标准”的圣经译本,成为罗马天主教所承认的惟一文本。哲罗姆既是既是出色的翻译家,又是卓越的翻译理论家。他陈述的原则和方法主要可归纳为: (1)翻译不能始终字当句对,而必须采取灵活的原则。哲罗姆认为,各种语言在各方面都互有区别,不能采用逐词翻译的方法,在可以加以“适当更改”

3、的作品中,译者可以掺入自己的性格色调。 (2)应区别对待“文学翻译”与“宗教翻译” 。文学翻译中,译者可以而且应当采用易于理解的风格传达原作的意思。但圣经翻译中,主要应以直译为主,不能一概采用意译。 (3)正确的翻译必须依靠正确的理解。 中古时期,蛮族国家逐个建立,民族地域逐渐划定,民族语言相继形成。意大利民族语翻译的规模不大, 但其影响并不亚于其他国家。 其中影响较大的翻译理论家是利奥纳多布鲁尼。他的见解主要有以下三点: (1)译者务必使自己深入作品,忠实于原作风格,用译语进行创作。 (2)任何语言都可以用来进行有效翻译,优秀的译者必须精通原语和译语。 (3)译者必须具备广泛的知识,把原文正

4、确地转移到另一种语言中。中世纪末期的德国推崇的是逐词对译,大量直译拉丁古典文学作品,其中最突出的译者和评论家是尼古拉斯封维尔。维尔利用名家言论印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维尔的翻译观点如下: (1)准确翻译拉丁语能 2 得出最优美的德语风格。采用逐词对译,模仿拉丁风格,译作就必然会含有拉丁原文的全部优点。 (2)单懂德语是不够的,逐词对译能推广拉丁语。 (3)为了忠实于原文,宁愿牺牲译文的易懂性。 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西方翻译在 17 至 19 世纪继续向前发展。这一时期的翻译虽不如文艺复兴时期大,但所译题材范围很广。翻译理论的研究在这一个时期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构成了西方翻译史上的又一

5、重要发展时期。最早提倡准确翻译的理论家是17 世纪中期法国的巴歇德梅齐利亚。他于 1635 年提出译者必须遵循三项原则: (1)不得给原著塞进私货; (2)不得对原著进行删减; (3)不得做有损原意的改动。在 17 至 19 世纪期间,英国翻译蓬勃发展,特别是在翻译理论研究方面,成果是空前的。约翰德纳姆是 17 世纪著名翻译家之一,也是一位诗人和文学评论家。他的译诗理论对 17 世纪诗的翻译发生了一定的影响。按照德纳姆的观点,译诗必须(1)保留“火焰” ,即原诗的活的灵魂,而不保留“灰烬” ,即原诗的死的形式; (2)忠于原作的意思,但更忠于原作的声誉; (3)加进新的力量,弥补冂于时代、语言

6、、地点的变异而引起的走失。温特华斯狄龙(通称罗斯康芒)也是一位诗人、翻译家,提出了译诗必须遵循的一些原则,主要有以下三点: (1)译诗不仅必须自己是诗人,而且还必须具备所译诗人那种特殊的天赋。 (2) 译才与原作者之间必须建立起一各 “友谊” ,在思想、言语、风格和灵魂上与作者保持一致。 (3)在翻译过程中,必须以透彻理解原意、忠实原作实质为总则。一不改,二不增,三不减,增减相比,宁减勿增。乔治坎贝尔是 18 世纪英国翻译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位代表人物,他带来了理论发展的突破。他提出了翻译的三原则: (1)准确地再现原作的意思;(2)在符合译作语言特征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移植原作者的精神与风格; (

7、3)使译作像原作那样自然、 流畅。 这三大原则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时隔一年后,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也提出了三项原则。但泰特勒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坎贝尔。在论翻译的原则一书中,泰特勒给“优秀的翻译”下了一个定义, “原作的优点完全移植在译作语言之中, 使译语使用者像原语使用者一样, 对这种优点能清楚地领悟,并有着同样强烈的感受” 。他提出翻译必须遵循的三大原则,即: (1)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 (2)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 (3)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泰特勒的翻译理论是整个西方翻译史上一座非常重要的里程碑。19 世纪俄国翻译首先应当提到的是亚历山大普希金。 普希金在

8、俄国翻译史上的贡献如同整个俄国文学史与俄国标准语言史上的 3 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的翻译方法和翻译见解主要有: (1)译者在选择原文材料上必须有自己的主张,不能受别人思想的支配。 (2)译者在处理原著的过程中,应当享有充分的自由。 (3)原著独具的特色,译者必须尽量保留。即使对原作进行某种改变,也要抓住原作独有的特点。俄国大批文学家和文学批评家对翻译问题的探讨大大丰富了翻译理论的内容。其中维萨利昂别林斯基对翻译理论的见解大致如下: (1)无论原作或译作都必须内容充实。 (2)忠于原文精神,而不是原文字面。 (3)翻译艺术作品,译者本身必须是艺术家。 进入 20 世纪后,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

9、主义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西方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文化发生兴趣。英国最卓越的汉学家阿瑟韦利既是翻译家,又是作家、诗人。他所遵循的翻译原则有三: (1)译文必须立足于忠实原作,准确地再现原作风格; (2)译文必须通顺流畅,特别是译诗,必须给人以自然而优美的感受; (3)不同的内容必须采用不同的译法。在意大利,美学家、文学评论家克罗齐对翻译问题提出一些精辟的见解。他的观点是: (1)翻译不可能完美地再现原作面貌。 翻译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言语不可重复的矛盾, 不可能达到完美的地步。 (2)翻译必须进行再创造。译者应当让原作和自己的思想性格融为一体,然后创造出新的表达形式。 (3) 文学翻译不可过分自由,

10、 专业性翻译不可过分拘谨。译作应与原作有几分相似,但译作本身也可成为独立的艺术品。德国 20 世纪上半叶在翻译理论研究上最著名的是活尔特本雅明。他的观点新颖,主要为如下三点: (1)原文的可译与不可译,取决于原文本身有无翻译的价值。 (2)翻译不是译意思,而是译形式。 (3)最理想的翻译法,是逐行对照式翻译即逐词对译。要再现原作形式,就只有死抠原作字眼。按照 30 年代、40 年代苏联翻译理论家伊凡卡什金的观点,现实主义翻译要: (1)忠于原作; (2)忠于读者; (3)忠于现实。译者根据原文进行再创作, 应当再现原作反映的客观现实, 既充分表现出原作的典型特点, 又保持译者自己的面目。 尤金

11、奈达是迄今为止美国翻译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也是当代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对于翻译,他提倡一种“三性原则” ,即可懂性、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并重的原则。奈达是语言学派的代表之一,作为与之相对峙的文艺学派代表之一,苏联翻译理论家基维 加切奇拉泽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苏联文艺学派的基本理论和观点, 创造性地发展了这个学派的艺术见解, 在苏联翻译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的主要观点如下: (1)文艺翻译必须坚持创造性原则,译文在字面上可以脱离原文。 (2)文艺翻译必须运用现实主义方法忠实地传达原作的风格。(3)文艺翻译不能纳入语言 4 学研究范围。只研究艺术形象的语言特点,不可能产生出真正的艺术

12、品,会导致不忠实的译文。 西方的翻译发展史,自古至今已经历时两千多年。翻译作为一项极其古老的运动,实践和理论研究源远流长,硕果累累。 二、中国翻译“三原则” 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 因而其翻译活动历史悠久, 几乎与西方翻译史同龄, 内容丰富。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鸦片战争后至“五四”前的政治思想与文学翻译。各翻译理论家都先后对翻译标准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 中国最早的翻译活动可追溯到周代, 其中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始于东汉的佛经翻译。释道安在翻译佛经时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中的“三不易”原则:一、圣人是以当时的习俗来说话的,古今时俗不同,

13、要使古俗适应今时,很不容易。二、把古圣先贤的微言大义传达给后世的浅识者,很不容易。三、释迦牟尼死后其弟子阿难造经时尚且小心翼翼,现却由平凡的人来传译也不容易。清朝末期,严复在天演论首卷译例言中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标准。他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已。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严复主张的“信”是“意义不背本文” , “达”是不拘泥于原文形式,求“达”是为了取“信” 。 “信,达,雅”这一具有深远影响的翻译标准成为了中国翻译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资产阶级的一些文人曾用自己的主张比附严复的信达雅,最显著的像林语堂提出的忠实、通顺、美,认为忠实非字字对译的意思,须求传神;通

14、顺是译文须以句为本位,译者须完全根据中文心理;美是应以原文之风格与内容并重。陈西滢主张放弃信达雅,提倡形似、意似、神似的说法,形似即是直译;意似则是原作者怎么说的译文就怎么来;神似是能抓住原文的神韵。 关于翻译标准,鲁迅主张直译,他提出的原则如下: (1)保持原作丰姿; (2)宁信而不顺; (3)译文要有异国情调。鲁迅基本上从事文学翻译,他的文学翻译主张有如下三点: (1)主张直译,并主张容忍多少的不顺; (2)主张要有重译,要有复译; (3)主张文学翻译批评应实事求是。1921 年,郑振铎在译文学书的三个问题 一文中论及译文学说的方法时指出翻译有三个不可逾越的法则:(1)译文必须能完全传达出

15、原作的意思; (2) 译作的风格与态度必须与原作的性质是一样; (3)译文必须有原文中所有的流利。钱钟书关于翻译的点评述说 ,很值得精研。他的翻译理论有三个主要内容 :一是“诱” ,指翻译所能起到的作用 ; 5 二是“讹” ,误读误译 ,叛离原文 ,或是创造性误读 ,却有独特价值 ;三是“化” ,忠于原作又不泥于原文 ,达到“化境”。傅雷在谈到翻译与知识、翻译与文化、翻译与个人经验的关系时提出: (1)译者要具备常识与百科知识,要有足够的文学修养; (2)中西差异实则为文化差异,译者要琢磨文字; (3)译者要有丰富的个人经验。吴稚晖曾提出关于翻译的注释观,即存原文、直译当注、译释当疏。 二十世

16、纪八十年代,刘重德将“信达雅”中的“雅”理解为风格,认为译文必须切合原文的风格,提出应该将“信达雅”改为“信达切” 。随着翻译研究的途径越来越多, 现代翻译理论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翻译理论研究日益受到重视,而且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新观点、新方法。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提出了自己的翻译研究理论。有的从语用学角度,有的从文化交流角度,有的从美学角度来研究翻译问题。严复与林语堂可看作是我国翻译美学的发端。严复的信达雅中的雅是我国现当代翻译美学的源头,林语堂的“忠实、通顺、美”是在批评信达雅的基础上提出的,美是雅的继续与发展。1998 年,许渊冲教授在美化之艺术一文里,提出了译诗的三美论(意美、

17、音美、形美) 、三似新论(形似、意似、神似) 、三势论(原语译语的优势、均势、劣势) 、三化论( “浅化”扭转劣势, “等化”争取均势, “深化”发挥优势) 、三之论(文学翻译的目的是使读者“知之” 、 “好之” 、 “乐之” ) 。 三似是三美的基础。 三、结语 翻译原则就是指翻译实践时译者所遵循的原则, 也是翻译批评家批评译文时必须遵循的原则。翻译是一种社会活动,翻译原则则是从中产生的。翻译原则问题是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 在中西翻译蓬勃发展了几千年的历史中, 始终没有放弃的是对翻译原则的探讨。 各自的翻译理论家都先后对翻译的原则进行过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历代翻译家一直所要追求的是唯一的、 万

18、能的,可以判断一切译作价值并指导翻译实践的终级性实用原则, 但是历经两千多年始终没有结果。 在翻译上, 绝对原则是永远达不到的, 翻译的绝对原则其实就是原作本身。 无论是 “忠实” 、 “等值” ,所追求的都是与原作的近似,无论内容、形式,还是风格。 对比中西方翻译原则, 确实存在较大差异, 但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 中西翻译原则正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准确把握好翻译, 译者要熟知翻译的基本理论及技巧, 真正理解文章并通晓两种语言, 在翻译实践中必须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达到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及思想、文化等信息的传递。 6 随着中西经济文化和交流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人类语言与文化的

19、不断交流,知识与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翻译领域的发展将会不断扩大,中西方译界对翻译标准的修订将不断完善,取长补短,翻译理论和原则朝着互相交流影响、 互相融合借鉴、共同发展的方向迈进,使翻译的原则不断完善,指导翻译实践更顺利地完成。 参考文献 1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增订版)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2 马祖毅等.中国翻译通史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3 谭载喜.西方翻译史简史(增订版)M.商务印书馆,2004. 4 陈丹琰.对翻译标准多元性的理论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 2006. 5 蒋童.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历史分期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 6 刘峥.对翻译标准构建的思考D.中南大学, 2008. 7 邓雪玲.泰特勒和严复翻译三原则之比较J.安康学院学报, 2008(06) . 8 冯国华,吴群.论翻译的原则J.中国翻译, 2001(06). 9 吕俊.后现代文化语境下的翻译标准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03). 10 谭载喜.中西译论的相似性J.中国翻译,1999(06). 11 吴义诚.中西翻译理论的比较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03). 12 张俊杰.中西翻译标准: 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08(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