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课件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74905101 上传时间:2024-08-17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OGO中共酉阳县委党校 朱占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是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是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是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目录目录背景介绍背景介绍经济发展方式概念介绍经济发展方式概念介绍为什么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什么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内容主要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 1、国际间的经济、政治、军事的较量、国际间的经济、政治、军事的较量将日趋白热化;将日趋白热化; 2、发达国家进行再平衡、再工业、发达国家进行再平衡、再工业化战略;化战略; 3、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泛起;、

2、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泛起; 4、全球气候规则加紧制定;、全球气候规则加紧制定;背景介绍背景介绍(一)从国家压力看,进入后国家金融危机,中国的发展面临多重外部挑战。(一)从国家压力看,进入后国家金融危机,中国的发展面临多重外部挑战。背景介绍背景介绍从国内矛盾来看,我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从国内矛盾来看,我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突出。盾突出。背景介绍背景介绍四大制约因素资源资源资源资源经济经济经济经济社会社会环境环境环境环境是突破我国人均资源短缺瓶颈制约的必然选择是突破我国人均资源短缺瓶颈制约的必然选择背景介绍背景介绍资源短缺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3、资源短缺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背景介绍背景介绍经济约束消费消费55%,世,世界平均界平均78%出口出口8%投资投资41%,发达国家发达国家18%消费、投资、净出口,中国三部分组成严重失衡消费、投资、净出口,中国三部分组成严重失衡背景介绍背景介绍背景介绍背景介绍2007年年10月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会议中说: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七大会议中说: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

4、高自主创新能力、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对社会主义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国民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的表述,首次见诸党的表述,首次见诸党代会的政治报告,并被提到重中之重的代会的政

5、治报告,并被提到重中之重的位位置。位位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中对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中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做了如下诠释:做了如下诠释: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

6、、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党对经济问题的认识和理念,经历了一个从党对经济问题的认识和理念,经历了一个从“增长增长”到到“发展发展”的转变过的转变过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十一十一五五”时期的战略重点,努力取得突破性进展,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时期的战略重点,努力取得突破性进展,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

7、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十七大将十七大将党对经济问题的认识又推进了一步,明确提出,要贯彻落实党对经济问题的认识又推进了一步,明确提出,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加快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对。这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对21世纪中国发展的理世纪中国发展的理念变得更加理性、更加成熟。念变得更加理性、更加成熟。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2010年2月3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胡锦涛指出:胡锦涛指出:我们必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承担须紧紧抓住机遇,

8、承担起历史使命,把起历史使命,把加快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展方式转变作为深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使我国发展质量越来越使我国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发展道路越走越宽。背景介绍背景介绍温家宝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强调,发展社

9、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要把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着力点,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背景介绍背景介绍胡锦涛总书记与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江苏团代表亲切交谈,指出要打好转变发展方式这场硬仗背景介绍背景介绍十八大报十八大报告指出告指出:以以科学发展科学发展为主题,为主题,以加快转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展方式为主线,是主线,是关系我国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发展全局的战略抉的战略抉择。择。 目录目录背景介绍背景介绍经济发展方式概念介绍经济发展方式概念介绍为什么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什么要加快经济发展

10、方式转变主要内容主要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凡是有助于驱动经济增长的要素组合,均可以称之为经济增凡是有助于驱动经济增长的要素组合,均可以称之为经济增长的一种方式。由此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增长方式组合类长的一种方式。由此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增长方式组合类型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型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 -1.按要素投入划分按要素投入划分: 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 -2.按增长主体功能作用划分按增长主体功能作用划分: 政府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政府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 -3.按市场供求内外部因素划分按市场供求内外部因素划分

11、: 内需驱动型和外需拉动型内需驱动型和外需拉动型 -4.按需求要素划分按需求要素划分: 投资拉动型,消费推动型、出口带动型投资拉动型,消费推动型、出口带动型-5.按数量与质量关系角度划分按数量与质量关系角度划分:外延粗放型和内涵集约型外延粗放型和内涵集约型 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现代经济辞典现代经济辞典现代经济辞典现代经济辞典: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增长方式是“ “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和使用的方式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和使用的方式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和使用的方式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和使用的方式” ”。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经

12、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经济增长依然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或核心,经济增长依然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或核心,离开经济数量增加而谈经济结构优化是不可离开经济数量增加而谈经济结构优化是不可能的;能的;前面对各种经济增长类型的划分其实就是前面对各种经济增长类型的划分其实就是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表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表现,在不严格限制的在不严格限制的场合,两者概念是可以互换的。场合,两者概念是可以互换的。 经济增长一般是指经济活动单纯的经济增长一般是指经济活动单纯的数量增加。数量增加。 经济发展一般是指经济总量增加与经济经济发展一般是指经济总量增加与经济结构优化同时出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结构优化同时出现。转变经济

13、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了更加广泛和深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了更加广泛和深刻的含义。的含义。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发展资本、劳动密集资本、劳动密集型的型的政府驱动政府驱动型的型的 外需拉动型外需拉动型 投资驱动型投资驱动型 出口带动型出口带动型 技术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市场导向型市场导向型 内需驱动型内需驱动型 消费驱动型消费驱动型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概念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概念 外延粗放型外延粗放型 内涵集约型内涵集约型一般理解为,所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是促使传统的、旧的发展方式向现代的、新的发展方式转化,一般理解为,所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是促使传统

14、的、旧的发展方式向现代的、新的发展方式转化,用现代的、新的发展方式替代传统的、旧的发展方式。用现代的、新的发展方式替代传统的、旧的发展方式。如果做两个极端的归类,如果做两个极端的归类,传统的、旧的发展方式指的是一组发展方式集合:传统的、旧的发展方式指的是一组发展方式集合:资本、劳动密集型的;资本、劳动密集型的;政府驱动型的;外需拉动型的;投资驱动型的;出口带动型;外延粗放型的。而政府驱动型的;外需拉动型的;投资驱动型的;出口带动型;外延粗放型的。而现代的、新的发展现代的、新的发展方式指的是另一组方式集合方式指的是另一组方式集合:技术密集型的;市场导向型的:内需驱动型的;消费驱动型的;内涵:技术

15、密集型的;市场导向型的:内需驱动型的;消费驱动型的;内涵集约型的。集约型的。 历史地看,上述传统与现代、旧与新的发展方式只是一种历史地看,上述传统与现代、旧与新的发展方式只是一种相对划分。而且不同类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有着不同的形成条相对划分。而且不同类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有着不同的形成条件,相互之间并非孤立、对立,往往存在着交叉重叠、主辅件,相互之间并非孤立、对立,往往存在着交叉重叠、主辅互补的关系,相应产生不同的发展结果。互补的关系,相应产生不同的发展结果。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方式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些观点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些观点一种经济增长方式一种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存在,本身的现实存在,本身并无价值

16、好坏判断并无价值好坏判断它具有在综合条件下它具有在综合条件下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特征。当转移的客观性特征。当一种增长方式的综合条一种增长方式的综合条件没有被新的条件打破、件没有被新的条件打破、替代时,想要在主观上替代时,想要在主观上让这种增长方式退出历让这种增长方式退出历史舞台是不现实、不可史舞台是不现实、不可能的。能的。 评价一种经济增长方式成功评价一种经济增长方式成功与否,关键不在于它的过程与否,关键不在于它的过程和使用的手段,而在于它的和使用的手段,而在于它的实施结果或目的性。实施结果或目的性。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增长方式时指出:资本家对待一种马克思

17、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增长方式时指出:资本家对待一种新的技术发明在生产上使用的态度,首先要看这种技术能否使新的技术发明在生产上使用的态度,首先要看这种技术能否使得资本增值,或者说增加相对剩余价值。如若新技术不能带来得资本增值,或者说增加相对剩余价值。如若新技术不能带来更多的价值增值,资本家就宁愿继续采用旧技术而置新技术于更多的价值增值,资本家就宁愿继续采用旧技术而置新技术于不顾。经济增长方式采用哪种组合类型,除了取决于增长方式不顾。经济增长方式采用哪种组合类型,除了取决于增长方式存在的条件性外,其实也取决于增长方式存在的目的性。存在的条件性外,其实也取决于增长方式存在的目的性。 对经济增长方式目的

18、性可以有对经济增长方式目的性可以有很多解释,比如可以把满足人很多解释,比如可以把满足人民消费需要作为经济增长方式民消费需要作为经济增长方式的目的。的目的。 目录目录背景介绍背景介绍经济发展方式概念介绍经济发展方式概念介绍为什么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什么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内容主要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中国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问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沿袭着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的典型特征是长期以来我国沿袭着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的典型特征是“高投人、高消耗、高排放、高投人、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难循环、低效率”,主

19、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物质资源消耗来推动经济增长。实行这种发展,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物质资源消耗来推动经济增长。实行这种发展方式,在我国经济总量较小、资本和技术等要素比较稀缺、资源环境问题还不突出的时期有其必然方式,在我国经济总量较小、资本和技术等要素比较稀缺、资源环境问题还不突出的时期有其必然性,但当我国经济达到一定规模、总量扩大、生产要素稀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资源环境制约作用性,但当我国经济达到一定规模、总量扩大、生产要素稀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资源环境制约作用越来越突出后,仍然实行这种发展方式,就带来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后,仍然实行这种发展方式,就带来了一系列矛盾和问

20、题。 (一)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一)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2005年2009年,中国连续四年GDP两位数的增长 能源消费量大幅度增加,2009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24.6亿吨标准煤,比2008年增长9.3% ;2009年,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属中度污染,74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IV、V、劣V类水质的断面比例达60%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 草原超载过牧,退化草原面积已占草原面积的90%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资源环境代价资源环境代价(二)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失衡(二)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失衡近年我国外贸顺差越来越大,近年我国外贸顺差越来越大,

21、20092009年达年达17751775亿美元。持续顺差,外汇储备不断增多,加上资本涌亿美元。持续顺差,外汇储备不断增多,加上资本涌人,迫使中国人民银行增发基础货币,造成国内资金流动性过剩。这又加剧了投资的快速增长,使人,迫使中国人民银行增发基础货币,造成国内资金流动性过剩。这又加剧了投资的快速增长,使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衡。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衡。19991999年到年到20092009年,我国投资率从年,我国投资率从39.339.3上升到上升到42.60%42.60%、居民消费率从、居民消费率从47.5%47.5%下降为下降为36%36%、工资总额占、工资总额占GDPGDP的比重从的比重从13.2

22、%13.2%下降为下降为10.6%10.6%,而国家财政收人和企业利润连年大幅度增,而国家财政收人和企业利润连年大幅度增长。这说明初次分配资本所得偏多,劳动所得偏少,再分配国家和企业所得偏多,居民所得偏少,长。这说明初次分配资本所得偏多,劳动所得偏少,再分配国家和企业所得偏多,居民所得偏少,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失衡。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失衡。从目前产业结构来看,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加快发展中期阶段,第二产业增长速度超从目前产业结构来看,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加快发展中期阶段,第二产业增长速度超过第三产业。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过第三产业。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产业结构中

23、,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年的44.8%攀升到攀升到2009年的年的48.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5.5%;同期,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则由;同期,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则由41.5%减低到减低到39.5%,对经济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的贡献率由45.7%下降到下降到38.6%。与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与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比较,中国第三产业占比太低。比较,中国第三产业占比太低。巴西的第三产业产巴西的第三产业产值占值占GDP比重超过比重超过60%,印度也超过,印度也超过50%,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24、更高。,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更高。(三)产业结构不合理(三)产业结构不合理(四)(四)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专利中发明专利占比专利中发明专利占比专利中发明专利占比专利中发明专利占比19.919.9 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中国中国86.686.6 发明专利占比较低。发明专利占比较低。自我国专利法实施以来,来自国内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等3类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仅占19.9。而来自国外的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占86.6。而且,国内的发明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中药、软饮料、食品和汉字输入法等领域,国外的发明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高科技领域。专利申请企业占比低。专利申请企业占比低。据不

25、完全统计,1998年至2003年,我国企业占国内专利申请总量不到30,虽然出现了华为、海尔等一批专利大户,但全国有99的企业从未申请过专利。如国资委监管的166家中央企业,平均每家累计申请专利226件,不及国外一些大企业年均申请量的1/5。高科技领域发明专利少。高科技领域发明专利少。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导致我国高科技领域中的发明专利,绝大多数来自国外,如无线电传输、移动通信、半导体、西药、计算机领域,来自外国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分别占93、91、85、69、60。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国产手机、计算机、数控机床售价的20至40支付给了国外专利权人。(五)(五)城乡、区域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

26、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国家 最高20%人口收入/最低20%人口收入基尼系数中国 11.37倍0.4725菲律宾 9.11倍 0.4397泰国 7.72倍0.4196马来西亚 7.7倍0.4033柬埔寨 7.04倍0.3805斯里兰卡 6.83倍0.4018越南 6.24倍0.3708台湾 6.05倍0.3385印度 5.52倍0.3622印度尼西亚 5.52倍 0.343韩国 5.47倍0.3155巴基斯坦 4.46倍0.31182007年亚洲部分国家基尼系数年亚洲部分国家基尼系数一是以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承受线。一是以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承受线。2007年为0.4725。占总

27、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0%;最富裕的20%人口与最贫困的20%人口之比为10.7。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之比扩大到3倍以上。更重要的是,由于农民基本上不享受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而城镇居民享受了各种福利和补贴,如加上社会保障中的福利和补贴,实际上的城乡收入差距在6倍上下。三是地区间差距扩大。三是地区间差距扩大。最高的省与最低的省差距超过3倍。四是行业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四是行业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2004年同期则达到4.25倍。 五是不同经济性质的单位

28、职工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五是不同经济性质的单位职工收入差距越来越大。2010年发展到1.771。六是城镇内部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的扩大速度明显加快。六是城镇内部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的扩大速度明显加快。收入最高的10%家庭财产总额占城镇居民全部财产的比重将接近50%,收入最低的10%家庭财产总额占城镇居民全部财产的比重仅会维持在1%上下,80%中等收入的家庭仅占有财产总额的一半小结小结上述问题,既是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也是造成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在上述问题,既是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也是造成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在我国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我国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早在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就明确

29、提出,实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对实行这一转变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多年来,取得了不少进展。但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究其原因,内外需结构不平衡,国内需求结构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究其原因,内外需结构不平衡,国内需求结构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以及体制机制不健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以及体制机制不健全。显然,这些都是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不是单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所能解决的。再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求生产要素结构优化,质量提高,达到节约资源、增加产出的目的,势必涉及经济发展方式中的诸多问题,单纯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文章难以收到预期

30、效果。因此,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求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又要求从通常的经济增长转变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这是我们党在深人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基础上确定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目录目录背景介绍背景介绍经济发展方式概念介绍经济发展方式概念介绍为什么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什么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内容主要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扩内需扩内需 促创新促创新 调结构调结构 重实体重实体 4321(一)紧紧抓住(一)紧紧抓住“扩内需扩内需

31、”这个着力点这个着力点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和演变,国际市场变得越来越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和演变,国际市场变得越来越不确定,各种潜在的风险不断加剧,美国和欧盟等西方发达经济体不确定,各种潜在的风险不断加剧,美国和欧盟等西方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甚至低迷,致使我国外需拉动作用不断走低,这就对经济增长放缓甚至低迷,致使我国外需拉动作用不断走低,这就对我们如何发挥内需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提出了全新课题。我们如何发挥内需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提出了全新课题。 要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投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要加大就业和各种社会要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投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要加大就业和各种社会保障力

32、度,及时发放各种政策性补贴,平抑物价上涨压力,实现城乡居保障力度,及时发放各种政策性补贴,平抑物价上涨压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得到实质性增长,为扩大内需、赢得发展获得充足张力。民收入得到实质性增长,为扩大内需、赢得发展获得充足张力。 注重灵活运用各种政策导向、市场行为来更新消费观念、引导消费需注重灵活运用各种政策导向、市场行为来更新消费观念、引导消费需求,同时通过加快产业发展,创造就业岗位,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来提升求,同时通过加快产业发展,创造就业岗位,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来提升消费能力,用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的消费能力,用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的“双增长双增长”,激活经济增长,提振,激活经济增长,提振发展

33、信心,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加快转变。发展信心,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加快转变。 充分利用我们市场块头大、刚性需求强、内需潜力足的优势,切实充分利用我们市场块头大、刚性需求强、内需潜力足的优势,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经济自主增长,以此来弥补由外需不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经济自主增长,以此来弥补由外需不振带给我们经济增长、特别是经济质量效益提升的压力和挑战。振带给我们经济增长、特别是经济质量效益提升的压力和挑战。 (二)(二)紧紧抓住紧紧抓住“促创新促创新”这个着力点这个着力点 积极打造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环境和破解发展难题,通过改革创新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改

34、革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之点。要着眼于体制机制创新,全力破解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动力和活力支撑。加快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依托科研机构,集聚人才和技术,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加速转化。要强化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充分释放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的主体作用,扶持企业加快专利成果转化步伐。同时,要在培育创新主体、扶植创新产业、提升创新能力、营造创新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增强区域创新能力,通过科技创新园区和基地的打造,培育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竞争优势和实力。要积极培育创新人才群体,支持企事业单位、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建合作,最大限

35、度地孵化创新人才群体,创造科技创新成果,催生经济发展动能,充分运用创新理念、创新人才、创新成果等创新因素,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三)紧紧抓住(三)紧紧抓住“调结构调结构”这个着力点这个着力点 调整结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调整结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经济发展方式的不优化,从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不优化和不合理。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紧紧抓住“调结构”这个着力点,不断加大调整的力度和强度,通过有效措施和经济实践来调优结构、理顺布局。要遵循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律,加大对传统产业特别是工业产业的技术升级改造,推动传统

36、产业由低端化向高端化演进发展,摆脱“三高一低”带动经济增长的落后经济发展方式的束缚和制约。要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以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新技术、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此外,还要大力发展市场前景比较好、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条长、吸附社会就业多的现代服务业,努力提升第三产业占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和份额。要鼓励和支持现代服务业经济业态多元化,积极打造商务、旅游、物流、购物等现代产业体系,提升行业整体实力和水平。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促进区域优势的形成和发展。通过结构优化、产业发展和区域布局调整,不断推动经济质量效益提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37、(四)(四)抓住抓住“重实体重实体”这个着力这个着力点点 积极发展以产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实体经济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直接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推动经济增长,也和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直接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推动经济增长,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应对经济风险和动荡的坚实基础,更是当前加快转变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应对经济风险和动荡的坚实基础,更是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载体。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载体。美国的次贷危机,欧盟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等等,虽然原因是复杂的,都有其各自的特征规律,但他们有一个共性,就是他们长期依赖虚拟经济,实体经济没成为真正的经济骨架和支撑

38、,一旦经济发展遇到风浪,特别是每逢金融风暴来袭,虚拟经济的弱点就暴露无遗,最终导致经济运行风险加大,经济出现迟滞低迷问题。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发展形势,努力赢得新一轮发展的主动权,必须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在抓经济促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扩大内需,还是调整结构,都要始终把实体经济这个重要基础性因素考虑进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力发展以产业项目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各级政府要出台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措施,为实体经济发展铺路搭桥。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重点解决贷款融资难题,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只要我们紧紧抓住实体经济这个坚实基础,就一定能够从根本上提升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经

39、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进而实现经济稳中求进,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还是需要体制、机制(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还是需要体制、机制的创新的创新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尊重市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尊重市场规律,搞好宏观调控,政府要科学定位。场规律,搞好宏观调控,政府要科学定位。LOGO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处理好处理好 “两个毫不动摇两个毫不动摇”的关系的关系加快

40、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还是需要体制、机制的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还是需要体制、机制的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还是需要体制、机制的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还是需要体制、机制的创新解决财权事解决财权事权不匹配的权不匹配的问题;问题;改财政;改财政;(建立多元(建立多元金融体系)金融体系)42211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与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与金融体制改革小结小结改革实践证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的选择。改革实践证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的选择。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跃至世界第四大经济实体,三十年经济增速平均9.7%使我们告别了短缺经济,步入了工业

41、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在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日益突出。在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日益突出。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贸易顺差过大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压力不减;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资源环境也亮起了红灯:耕地正在逼近18亿亩红线;缺水威胁着400多个城市,水污染问题也在步步紧逼。在这些发展中的问题背后,是我国仍然没有摆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如果继续不计代价片面追求GDP的增长,就会使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正是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正是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所形成的重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所形成的重大战略思想。大战略思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定能够有效地防止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弊端,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LOGO谢谢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