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第一课时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74774632 上传时间:2024-08-17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仲永》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伤仲永》第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伤仲永》第一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伤仲永》第一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伤仲永》第一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伤仲永》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仲永》第一课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61021-1086),字),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家 。做官后,向朝廷上书,。做官后,向朝廷上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晚年烈反对,他两次被害。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封为荆国公,谥号“文文”。著有著有临川先生文集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八大家之一。作者简介:作者简介:3唐宋八大家: 唐宋时期八大散文

2、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题解题解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痛惜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金溪民金溪民 / /方仲永,世隶耕。仲永方仲永,世隶耕。仲永 / /生五年,生五年,未尝未尝/ /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 / /与与之,即之,即/ /书诗四句,并书诗四句,并/ /自为其名。其诗自为其名。其诗/ /以养父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 /观之。自是观之。自是 / /指物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作诗立就,其

3、文理 / /皆有皆有 / /可观者。邑人奇之,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稍稍/ /宾客其父,或以钱币宾客其父,或以钱币/ /乞之。父利其然也,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日扳/ /仲永仲永/ /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余闻之也/ /久。明道中,从先人久。明道中,从先人/ /还家,于还家,于舅家舅家/ /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 /称前时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之闻。又七年,还 / /自扬州,复到舅家自扬州,复到舅家 / /问焉。问焉。曰:曰: 泯然众人矣。泯然众人矣。 诵读课文,注意节奏 王子曰:王子曰:“仲永之通悟仲永之通悟/ /受之天也。其受

4、之天也。其/ /受之天也,贤于受之天也,贤于/ /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则/ /其受于人者其受于人者/ /不至也。彼其不至也。彼其/ /受之天也,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 / /众人。今众人。今 / /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 /不受之人,得为不受之人,得为众人众人/ /而已耶?而已耶?”。 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 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 总结归纳 之 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 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5、。 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 于 环谒于邑人:到,介词。 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 受于人者不至:被,介词。 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 词作动词。 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 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 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11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养父母养父母今:今:抚养自己的非生身父母抚养自己的非生身父母古:古:赡养父母赡养父母文理文理今:今: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文章内容或词句文章内容或词句方面的条理方面的条理古:古:文采和道理文采和道理或或今:今:或者或者古:古:有的人,有的人,不定指不定指代词代词疏通文意疏通文意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6、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仲永生五年,未尝尝识识书具书具,忽啼求之。,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父异焉,借旁近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曾经曾经书写工具书写工具 仲永长到五岁,不仲永长到五岁,不曾曾认识认识笔、墨、纸、砚笔、墨、纸、砚,(有,(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 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附近(人家)附近(人家)借来给他,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13其诗

7、以养父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以以为:把为:把当作,养:赡养。当作,养:赡养。 )自是自是指物作诗指物作诗立就立就,其,其文理文理皆有可观者。皆有可观者。邑人邑人奇之,奇之,稍稍稍稍/宾客宾客其父,或以钱币其父,或以钱币乞乞之。之。这首诗以赡养父母、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立即完成,诗,诗的的文采和道理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对他感到惊奇,渐渐

8、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做客,有的还花钱有的还花钱求取求取仲永题诗。仲永题诗。14父父利其然利其然也,日也,日扳扳仲永环仲永环谒谒于邑人,不使学。于邑人,不使学。他父亲他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每天牵牵着仲永着仲永四处拜访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通通“攀攀”15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令作诗,不能称称前时之闻。前时之闻。 我听了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我听了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

9、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前的名声相称相称。16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曰:“泯然泯然众人矣。众人矣。”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问起方仲永的情况。(人们)回答说:(人们)回答说:“(他的)才能(他的)才能完全完全消失,消失,成为普通人了。成为普通人了。”17王子曰:仲永之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通悟,受之天也。也。其受天也,其受天也,贤贤

10、于于材人材人远矣。远矣。卒卒之为众人,则其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受于人者/不至不至也。也。王先生说:仲永的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聪慧通晓聪慧是是从上天从上天接受接受的。的。他的天资他的天资比比一般一般有才能的人高明得多有才能的人高明得多。他他最终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后天的教育天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没有达到(要求)。18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恐怕比普通人还不如了。 小结本文记叙了一个神童最终本文记叙了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泯然众人人”的故事,流露出了作者的惋惜的故事,流露出了作者的惋惜之情。那么,作者在文章中表露了之情。那么,作者在文章中表露了自己怎样的观点呢?我们又能得到自己怎样的观点呢?我们又能得到那些启示呢?下堂课,我们再进一那些启示呢?下堂课,我们再进一步学习。步学习。 作业布置背诵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