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7)课件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74735453 上传时间:2024-08-17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6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一体化(7)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7)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7)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7)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7)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一体化(7)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一体化(7)课件(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第五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一、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二、二、欧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欧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三、三、美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美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四、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五、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五、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7)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状况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状况四、区域贸易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系的关系四、区域贸易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系的关系区域经济一体化(

2、7)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是指地理区域上比较接近的两个,是指地理区域上比较接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实行的某种形式的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实行的某种形式的经济联合经济联合,或组成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或组成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7)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 通过通过条约条约的形式,组成各种类型松散的经济联的形式,组成各种类型松散的经济联合,建立起合,建立起超国家超国家的决策和管理机构,制定共同的的决策和管理机构,制定共同的政策措施,实施共同的行为准则

3、,规定较为具体的政策措施,实施共同的行为准则,规定较为具体的共同目标,实现成员国的共同目标,实现成员国的产品产品甚至是甚至是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在本在本地区内的地区内的自由流动自由流动 目的:促进地区性的专业分工;发挥规模经济效目的:促进地区性的专业分工;发挥规模经济效益;迅速发展生产技术,不断提高成员国的机构经益;迅速发展生产技术,不断提高成员国的机构经济福利。济福利。 成员国要成员国要让渡一部分国家主权让渡一部分国家主权,由一体化组织,由一体化组织共同行使,实行经济的干预与调节。共同行使,实行经济的干预与调节。制度化的经济制度化的经济联合联合区域经济一体化(7)1、按一体化的程度来划分、按一体

4、化的程度来划分 1)优惠贸易安排)优惠贸易安排(preferential trade arrangements, PTA) 对全部或部分商品规定特别的关税优惠对全部或部分商品规定特别的关税优惠 2)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 FTA) 成员国间商品的自由贸易成员国间商品的自由贸易 各成员间保持各自的关税结构各成员间保持各自的关税结构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区域经济一体化(7)3)关税同盟)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 商品的自由贸易;商品的自由贸易; 对非成员国的商品进口建立统一的关税制度对非成员国的商品进口建立统一的关税制度 开

5、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4)共同市场)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 商品的自由贸易商品的自由贸易 共同关税共同关税 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区域经济一体化(7)5)经济同盟)经济同盟( economic union ) 商品的自由贸易商品的自由贸易 统一的关税制度统一的关税制度 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 一体化的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一体化的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6)完全的经济一体化)完全的经济一体化(complete economi

6、c integration) 各成员国还统一所有重大的经济政策,如财政各成员国还统一所有重大的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福利政策、农业政策,以及有政策、货币政策、福利政策、农业政策,以及有关贸易及生产要素流动的政策,并有相应的机构关贸易及生产要素流动的政策,并有相应的机构来执行共同的对外经济政策。来执行共同的对外经济政策。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区域经济一体化(7)PTA FTA CU CM EU PEU区域一体化的组织形式区域一体化的组织形式区域经济一体化(7)2、按一体化的范围划分、按一体化的范围划分 1)部门一体化()部门一体化(sectoral integ

7、ration) 2)全盘一体化)全盘一体化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区域经济一体化(7)3、按参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按参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 1)水平一体化)水平一体化(horizontal integration) 又称横向一体化,是由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接又称横向一体化,是由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接近的国家所形成的经济一体化形式。近的国家所形成的经济一体化形式。 2)垂直一体化)垂直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 又称纵向一体化,是由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又称纵向一体化,是由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所形成的一体化。家所形成的一体化。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

8、形式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区域经济一体化(7) 第一阶段:最初兴起第一阶段:最初兴起 - 20世纪世纪50年代,主要局限于欧洲,一体化程年代,主要局限于欧洲,一体化程度较低度较低 - EEC(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 - EFTA(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 1948年到年到1994年,通报给年,通报给GATT的区域贸易的区域贸易协定共有协定共有109项,其中西欧国家就占了项,其中西欧国家就占了76项,占总项,占总数的数的70%。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状况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状况区域经济一体化(7) 第二阶段: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较大发展第二阶段:区域经济一体化的

9、较大发展 - 20世纪世纪60年代,世界其他地区的效仿欧洲。年代,世界其他地区的效仿欧洲。 - 非洲:西非经济共同体非洲:西非经济共同体 中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中非国家经济共同体 东部和南部非洲优惠贸易区东部和南部非洲优惠贸易区 - 拉美:安第斯集团拉美:安第斯集团 中美洲共同市场中美洲共同市场 加勒比共同体加勒比共同体 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 - 大部分限于停顿和解体。原因:大部分限于停顿和解体。原因: 1)进口替代内向型发展战略和区域化的目标相冲突;)进口替代内向型发展战略和区域化的目标相冲突; 2)受进口冲击部门有强大的影响力;)受进口冲击部门有强大的影响力; 3)70年代

10、以及年代以及80年代初期的国际环境也不利于发展中年代初期的国际环境也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区域化的发展。国家区域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7)第三阶段:新的发展时期第三阶段:新的发展时期8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入新的发展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进入时期,进入9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年代,达到鼎盛时期。表现:表现:1)一体化组织数量增多,组织规模扩大,程度加)一体化组织数量增多,组织规模扩大,程度加深。深。2)新现象:)新现象: - 垂直一体化垂直一体化 - 跨洲际的一体化跨洲际的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7)向向WTO通报并已实施的地区贸易协定通报并已实施的地区贸易协定区域经济一

11、体化(7)到到2011年年1月,全球自由贸易协定有月,全球自由贸易协定有207个,个,80%是近十年出现的,是近十年出现的,2010年向年向WTO通通报的就有报的就有16个。其中美国有个。其中美国有13个自贸协定,个自贸协定,19个自贸伙伴。个自贸伙伴。中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区域经济一体化(7)已签协议的自贸区已签协议的自贸区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中国中国- -东盟东盟中国中国- -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中国中国- -智利智利中国中国- -新西兰新西兰中国中国- -新加坡新加坡中国中国- -秘鲁秘鲁亚太贸易协定亚太贸易协定中国中国- -哥斯

12、达黎加哥斯达黎加区域经济一体化(7)正在谈判的自贸区正在谈判的自贸区中国中国- -海合会海合会中国中国-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中国中国- -冰岛冰岛中国中国- -挪威挪威中国中国- -南部非洲关税同盟南部非洲关税同盟中国中国- -瑞士瑞士区域经济一体化(7)正在研究的自贸区正在研究的自贸区中国中国- -印度印度中国中国- -韩国韩国中日韩中日韩区域经济一体化(7)1 1、世界贸易体系与区域贸易一体化、世界贸易体系与区域贸易一体化 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发展是在多边主义所倡导的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发展是在多边主义所倡导的无歧视原则的无歧视原则的“例外例外”下进行的。下进行的。 无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国

13、民待遇原则无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 1 1)为何例外?)为何例外? 应对当时的政治现实应对当时的政治现实 真正意义上的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多边贸易体制强调的与多边贸易体制强调的“非歧视非歧视”原则并不矛盾。原则并不矛盾。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多边贸易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多边贸易体系的关系体系的关系区域经济一体化(7)2)GATT第第24条条 是是GATT处理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主要条处理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主要条款。提供了一系列约束区域贸易协议的规则。款。提供了一系列约束区域贸易协议的规则。 GATT缔约方集体审议和评估区域协议;

14、缔约方集体审议和评估区域协议; 要求区域协议必须达到削减内部大部分贸易要求区域协议必须达到削减内部大部分贸易的关税和数量限制的程度;的关税和数量限制的程度; 任何区域内成员对非区域成员的贸易政策总任何区域内成员对非区域成员的贸易政策总体上不能高于或更严格于建立区域贸易区之间的体上不能高于或更严格于建立区域贸易区之间的水平。水平。区域经济一体化(7)2、区域贸易一体化和多边贸易体系的关系、区域贸易一体化和多边贸易体系的关系 1)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发展对全球经济福利的)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发展对全球经济福利的影响有正反两方面。影响有正反两方面。 2)在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方面,很大程度上)在推进全球贸易自

15、由化方面,很大程度上区域一体化和多边一体化的进程是互补的,而不区域一体化和多边一体化的进程是互补的,而不是相互替代的。是相互替代的。 从发展目标上看,区域贸易协定和从发展目标上看,区域贸易协定和WTO都是都是在各自范围内在各自范围内“大幅降低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大幅降低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发展。2011年年7月月20日,日,WTO公布的最新公布的最新2011年度报告中年度报告中指出: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的快速发展不仅能够指出: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的快速发展不仅能够满足调控全球生产的需要,并使非成员方受益,满足调控全球生产的需要,并使非成员方受益,区域经济一体

16、化(7) 对区域外国家而言,为降低或削减一个关税同对区域外国家而言,为降低或削减一个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对自己国家出口的不利影响,最佳盟或自由贸易区对自己国家出口的不利影响,最佳选择有三种:选择有三种: 加入该区域一体化组织,从一个区外国家加入该区域一体化组织,从一个区外国家变成一其中一员;变成一其中一员; 联合其他区外国家建立新的区域一体化集联合其他区外国家建立新的区域一体化集团;团; 联合其他国家一体推动多边自由贸易化,联合其他国家一体推动多边自由贸易化,降低各国贸易壁垒,进而减低降低各国贸易壁垒,进而减低“特惠特惠”性区域贸易性区域贸易集团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程度。集团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程

17、度。区域经济一体化(7)第二节第二节 欧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欧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欧洲联盟(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简称欧盟,),简称欧盟,当今世界起步最早、程度最高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当今世界起步最早、程度最高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关税同盟关税同盟”阶段阶段 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煤钢共同体(1951年)年)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58年)年) 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1958年)年)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1961年)年)区域经济一体化(7) 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煤钢共同体 德、法、意、比、荷、卢德、法

18、、意、比、荷、卢 *1950年年5月,舒曼计划:联合经营法国和德国月,舒曼计划:联合经营法国和德国的煤钢工业,并欢迎其他西欧国家参加。的煤钢工业,并欢迎其他西欧国家参加。 *1951年年4月,月,“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巴黎条约巴黎条约”) *内容:逐步取消成员国间煤钢产品的进出口关内容:逐步取消成员国间煤钢产品的进出口关税和限额,成立煤钢共同市场;调节共同体成员国税和限额,成立煤钢共同市场;调节共同体成员国的煤钢生产。的煤钢生产。 *1952年年7月,条约生效。月,条约生效。区域经济一体化(7)1957年年3月,月,“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

19、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合称,合称“罗马条约罗马条约”,1958年年1月生效。月生效。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六国试图将巴黎条约的原则扩大到其他领域的一六国试图将巴黎条约的原则扩大到其他领域的一个尝试。但因各有关成员国对核技术彼此实行保密,个尝试。但因各有关成员国对核技术彼此实行保密,所以条约规定的内容大部分未实现,而只限于组织所以条约规定的内容大部分未实现,而只限于组织了一些研究项目。了一些研究项目。 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 建立全面的关税同盟建立全面的关税同盟 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

20、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 1967年年7月月1日,三大共同体的主要机构实现合日,三大共同体的主要机构实现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EC, European Communities)。)。区域经济一体化(7) “欧洲共同市场欧洲共同市场”阶段阶段 1969年建立欧洲共同市场,但是仅实现了年建立欧洲共同市场,但是仅实现了商品的自由流通和共同农业政策,人员、劳务、商品的自由流通和共同农业政策,人员、劳务、资本还不能自由流动。资本还不能自由流动。 “欧洲统一大市场欧洲统一大市场”阶段阶段 1985年年3月,欧共体执委会主席德洛尔提出月,欧共体执委会主席德洛尔提出建立单一欧洲市场的宏伟蓝图

21、。建立单一欧洲市场的宏伟蓝图。1992年年底,年年底,欧洲统一大市场由理想变为现实,成员国内部欧洲统一大市场由理想变为现实,成员国内部基本实现四大流通。基本实现四大流通。1993年年1月月1日,欧洲统一日,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在欧共体边境内部逐步实现大市场正式启动,在欧共体边境内部逐步实现人员、货物、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人员、货物、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区域经济一体化(7) 从从“共同市场共同市场”到到“经济与货币联盟经济与货币联盟” 1969年,就开始提出建立经货联盟的动议,拟在年,就开始提出建立经货联盟的动议,拟在1980年年前分三个阶段实现。前分三个阶段实现。 1979年,提出建立

22、欧洲货币体系的设想,成员国间的汇年,提出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的设想,成员国间的汇率:可调整的钉住,对外:联合浮动。率:可调整的钉住,对外:联合浮动。1999年年1月月1日,欧日,欧元正式启动,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允许银行和证券交易所元正式启动,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允许银行和证券交易所进行欧元交易;进行欧元交易;2002年年1月纸币与硬币正式流通;月纸币与硬币正式流通;2002年年7月。欧元取代各成员国的货币开始流通,经货联盟建成。月。欧元取代各成员国的货币开始流通,经货联盟建成。 欧洲联盟的建立欧洲联盟的建立 1992年,欧共体年,欧共体12国政府代表签署了国政府代表签署了“欧洲经济与货币欧洲经济与货

23、币联盟条约联盟条约”和和“政治联盟条约政治联盟条约”,即,即“欧洲联盟欧洲联盟”条约,条约,于于1993年年11月月1日正式生效,欧盟正式取代了欧共体。日正式生效,欧盟正式取代了欧共体。区域经济一体化(7)6国:德、法、意、比、荷、卢国:德、法、意、比、荷、卢 第一次扩大(第一次扩大(9国):国):1973年年1月月1日,英国、爱尔兰、丹麦日,英国、爱尔兰、丹麦加入加入 第二次扩大(第二次扩大(10国):国):1981年希腊加入;年希腊加入; 第三次扩大(第三次扩大(12国):国):1986年年1月月1日,西班牙和葡萄牙加日,西班牙和葡萄牙加入;入; 欧洲经济一体化向南扩展,成员国的经济差距扩

24、大。欧洲经济一体化向南扩展,成员国的经济差距扩大。 第四次扩大(第四次扩大(15国):国):1995年,瑞典、芬兰、奥地利加入年,瑞典、芬兰、奥地利加入 第五次扩大(第五次扩大(25国):国):10个中东欧国家于个中东欧国家于2004年年5月月1日加日加入欧盟。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斯入欧盟。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塞浦路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塞浦路斯。 三个候选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土耳其。三个候选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土耳其。 第六次扩大(第六次扩大(27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国):罗马尼亚、

25、保加利亚,2007年年1月月1日。日。(二)欧盟的不断扩大(二)欧盟的不断扩大区域经济一体化(7)区域经济一体化(7)(三)欧元区(三)欧元区1998年年5月月3日,欧元区正式成立,共有日,欧元区正式成立,共有11个成员国:个成员国: 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西班牙、葡萄牙、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意大利、芬兰、爱尔兰。奥地利、意大利、芬兰、爱尔兰。 2001年,希腊正式加入欧洲单一货币,成为欧元区的第年,希腊正式加入欧洲单一货币,成为欧元区的第十二个成员国。十二个成员国。 (15国中,除英国、瑞典、丹麦外,都是欧元区成员)国中,除英国、瑞典、丹麦外

26、,都是欧元区成员) 2004年新加入的年新加入的10个成员国都承诺启用欧元,但是他们个成员国都承诺启用欧元,但是他们加入欧元区的时间并未要求,可按自己的时间表加入。将在加入欧元区的时间并未要求,可按自己的时间表加入。将在2007年至年至2010年间加入。年间加入。 2007年年1月月1日,斯洛文尼亚加入欧元区。日,斯洛文尼亚加入欧元区。 2008年年1月月1日起,马耳他和塞浦路斯加入欧元。日起,马耳他和塞浦路斯加入欧元。 斯洛伐克于斯洛伐克于2009年年1月月1日起正式加入欧元区,成为欧元日起正式加入欧元区,成为欧元区国家第区国家第16个成员国个成员国 区域经济一体化(7)欧元汇率欧元汇率截至

27、截至 2009.2.281 欧元欧元(EUR) = 0.88809 英镑英镑(GBP)1 欧元欧元(EUR) = 1.26775 美元美元(USD)1 欧元欧元(EUR) = 1.48358 瑞士法郎瑞士法郎(CHF)1 欧元欧元(EUR) = 123.692 日元日元(CNY)1 欧元欧元(EUR) = 1.97465 澳元澳元(AUD)1 欧元欧元(EUR) = 8.67001人民币人民币(CNY) 区域经济一体化(7)(四)欧盟的第五次扩大(四)欧盟的第五次扩大 1、扩大的过程、扩大的过程2002年11月18日,欧盟邀请10国家入盟。自1998年3月到2002年10月,10个国家完成入盟

28、谈判,于2003年4月签署入盟协议。这是欧盟历史上的第五次扩大,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大。欧盟以往的扩大都是向西方国家开放,而这次入盟的10国多为中东欧和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此次扩大后的欧盟经济实力与美国不相上下,欧盟的整体实力有所增强。区域经济一体化(7)2、第五次扩大的政治意义、第五次扩大的政治意义标志着欧洲二战后形成的分裂局面的彻底终结,对世界经济、国际政治与安全格局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欧盟东扩后,中东欧国家被进一步纳入欧盟政治版图,欧盟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实力最雄厚的一个超国家政治实体,为欧盟成为未来世界多极化中的一极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欧盟东扩提高了欧盟与美打交道

29、的政治资本,欧盟在政治上要求与美平起平坐的欲望增强,并将在重大国际问题上更多地考虑本地区的利益,在保持与美国联盟关系的同时,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欧盟东扩无疑削弱了俄罗斯对中东欧国家的传统影响,并增加了欧盟对其余欧洲国家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区域经济一体化(7)3、给欧盟带来的挑战、给欧盟带来的挑战 1)欧盟内部经济实力差距进一步扩大。欧盟东扩后人口增加27%,但国内生产总值只增加了6%。拉脱维亚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欧盟平均的42.7%,卢森堡是欧盟平均水平的238.3%。新入盟国家之间的差距也很大,斯洛文尼亚和捷克的人均收入是欧盟平均的79%和70%,与葡萄牙和希腊的水平大体相当,但拉脱维亚

30、的人均收入只及欧盟平均收入的42.7%,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人均收入只有欧盟平均的30%。巨大的经济差距及新成员国对欧盟财政补贴和支持的渴望,无疑将增加欧盟的财政负担。一方面从老成员国手里拿巨额补贴和援助,另一方面,新成员国利用廉价劳动力和低税率的优势,吸引了大量老成员国的投资,加剧了西欧产业空心化的趋势,引起了西欧国家的不满,认为这是“不公平竞争”。区域经济一体化(7)2)欧盟东扩使欧盟扩大与深化矛盾日益突出,欧洲联合的深化进程遭受挫折。欧盟东扩后给西欧国家在就业、投资、移民等方面造成了诸多冲击,许多老成员国民众的“扩大恐慌症”有所蔓延。欧盟领导人希望借欧盟扩大来增强欧盟在地缘政治上和国际舞

31、台上的影响力,但普通民众却担心扩大会对他们的就业和现有福利造成冲击。欧盟宪法条约先后遭到法国和荷兰两国国民的否决,使欧盟陷于宪法危机。最近的民调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欧盟公民不希望欧盟再扩大。为恢复欧洲普通民众对欧盟以及对欧洲一体化的信心,欧盟决定在2007年接纳保、罗两国后暂停扩大。区域经济一体化(7)欧盟宪法条约欧盟宪法条约欧盟宪法条约是欧盟的首部宪法,其宗旨是保证欧盟的有效运作以及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顺利进行。主要内容:一是改革欧盟委员会,扩大欧洲议会的权力;二是致力于实施欧盟共同防务政策。2004年10月29日,欧盟25个成员国的领导人在罗马签署了欧盟宪法条约。条约必须在欧盟全部成员国根据本

32、国法律规定,通过全民公决或议会投票方式批准后方能生效。如获得所有成员国和欧洲议会的批准,条约于2006年11月1日正式生效。但法国和荷兰两个欧盟创始成员国在2005年的全民公决中否决了该条约,迫使欧盟延长批约期限。区域经济一体化(7)2004年11月,立陶宛议会率先批准该宪法条约。2005年1月,欧洲议会批准了欧盟宪法条约。2月,西班牙成为欧盟25个成员国中第一个以全民公决的方式通过该宪法条约的国家。2006年12月5日,芬兰议会批准了欧盟宪法条约,成为批准这一条约的第16个欧盟国家。2007年3月,欧盟在柏林发表柏林宣言,表示要在2009年欧洲议会选举前结束欧盟制宪危机,使欧盟建立在“一个新

33、的共同基础之上”。区域经济一体化(7)3)随着欧盟成员的增多,欧盟内部达成共识越来越困难,削弱了欧盟的对外行动能力。由于欧盟东扩过快,超出自身经济、社会和民众心理的承受和接纳能力,并且打破了欧盟内部原有的均势和利益平衡,欧盟内部凝聚力下降,新老成员国和大小国之间的分歧增多,利益平衡与协调难度增加。在11月24日的赫尔辛基欧盟俄罗斯峰会上,尽管欧盟24个成员国赞成,但由于波兰使用否决权,使欧盟与俄罗斯新的战略伙伴协议成为泡影。如何有效平衡欧盟整体利益与成员国利益,提高工作效率和对外行动能力,是欧盟需要解决的难题。补充:波兰2006年11月在欧盟外长会议上以俄罗斯对波兰肉类等食品的进口禁令为由,否

34、决了欧盟启动与俄罗斯签署新的伙伴合作关系协议谈判的动议。区域经济一体化(7)4 4、欧盟东扩原因、欧盟东扩原因、欧盟东扩原因、欧盟东扩原因在2004年东扩还未消化的情况下,欧盟仍然知难而进,继续吸纳保、罗两国,有自身利益的考虑。1)避免欧洲重新走向战争,保证欧洲的和平与稳定。2)以成员国资格为诱饵,通过入盟谈判,推动周边国家按照欧盟的要求进行改革,推行市场经济,开放贸易,实行民主,打击腐败和犯罪等,从而为欧盟创造一个稳定、安全的周边环境。经过几十年的一体化进程,欧盟内部逐步实现了繁荣与稳定,但外部的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包括周边国家的种族冲突、有组织犯罪、非法移民、政局不稳等。区域经济一体化(7

35、)(五)欧盟在经济方面取得的成绩(五)欧盟在经济方面取得的成绩1、建立起欧洲内部的统一大市场从1970年起基本实现共同外贸政策,在关税、贸易和关税协定的缔结、贸易自由化措施、出口政策等方面是是一致行动原则。通过消除各种非关税壁垒,实现了商品、人员、资本和服务的四大流通,建立起欧洲内部的统一大市场。1995年3月申根协议申根协议生效后,欧洲大多数国家之间逐步取消了人员、车来、货物过往的边界检查,极大的促进了贸易和人员的交流。2、实行共同农业政策。通过建立共同农业基金,统一农产品市场和价格,对农产品出口给予补贴,并调整农业机构,极大的促进了欧盟的农业发展,很快解决战后欧洲食品短缺问题,但也产生了农

36、产品过剩问题。区域经济一体化(7)申根协定申根协定1985年6月14日,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5国在卢森堡小镇申根签署了相互开放边境协定,因签字地点在申根,故称为申根协定(SchengenAccord)。主要内容包括在协定签字国之间不再对公民进行边境检查;外国人一旦获准进入“申根领土”内,即可在协定签字国领土上自由通行;1990年6月,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希腊加入。1995年3月26日,申根协定正式生效,相互取消了对人员和商品过境的检查。1996年12月19日,瑞典、芬兰、丹麦、挪威和冰岛五国在会上正式签署了加入申根协定的协议。2005年6月5日,瑞士加入申根协定。申根协定的成员

37、国达到16个。区域经济一体化(7)3、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规定了成员国的“经济趋同标准”,实行统一货币欧元。欧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逐步确立,已成为第二大国际货币。区域经济一体化(7)(六)欧洲联盟的发展前景(六)欧洲联盟的发展前景欧洲一体化前景不明朗欧洲一体化前景不明朗1)如何进一步推进一体化进程,以何种方式、何种速度向前推进,以及终极目标是什么,都缺乏共识;2)多年来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两个轮子都遇到困难:“深化”:欧盟宪法条约批准程序由于法荷而搁浅;“扩大”由于成员国过意见不统一而无法继续下去。成员国担心继续口大会带来安全、移民、有组织的犯罪、失业等问题。3)“火车头”动力不足:法国和德

38、国是欧洲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较大的国家,始终对一体化起着拉动作用,但随着成员国增多和利益多元化,法德的“火车头”作用越来越受到非议和挑战,且其自身也遇到越来越突出的经济社会问题,使他们对继续推进欧洲一体化越来越力不从心。区域经济一体化(7)如果欧元区的父亲和母亲都践踏规则,你怎么还能指望希腊这样的国家遵纪守法。意大利总理蒙蒂近日访问日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欧元区成立之初,德国和法国不遵守财政规则,从而给其他成员国树立了坏榜样。区域经济一体化(7)稳定与增长公约稳定与增长公约为维持欧洲单一货币欧元的稳定,1997年欧盟15国签署了稳定与增长公约。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了欧元区的财政纪律以及成员国和

39、理事会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设置了条原则:公共赤字占GDP的比重不得突破的上限,并逐年减少,到2004年达到预算基本平衡;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不能超过60%;中期预算应实现平衡。如果违规,成员国将受到警告、限期改正甚至罚款等处罚,欧盟有权对其处以占其GDP0.5%的罚款,或中断对该国的发展援助。但2003年,法国的公共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双双超过3%的上限,前者为4.1%,后者为63%。德国也连续三年突破3%,2003年为3.9%。区域经济一体化(7)欧元区自问世之日起,其货币政策、尤其是汇率政策的决策与执行权都由欧洲中央银行独揽,财政政策成为欧元区各国政府唯一可灵活运用的宏观调节工具。然而,

40、稳定与增长公约的约束使宏观政策难以提供多大的回旋余地。再加上,近年来欧洲经济萧条,结构弊端积重难返,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经济大国的财政赤字难以达到公约的要求。因此,要求灵活诠释公约的呼声日益高涨。德国总理施罗德曾公开表示,坚持在执行公约时酌情处理,“增长”二字不容忽视,同时要灵活诠释“稳定”二字,要与经济增长挂钩。欧盟25国财长2005年3月20日就稳定与增长公约改革达成初步协议,同意成员国在特殊情况下其财政赤字比例可以超标。舆论认为,妥协方案既满足了维护欧元区稳定的需要,也有望刺激经济增长。区域经济一体化(7)4)经济形势不乐观。经济增长乏力、失业人口居高不下、移民压力越来越大。欧元区的经济

41、状况反倒不如非欧元区国家,不能不动摇广大公众对推进一体化的意志和信心。区域经济一体化(7)德国近年经济发展状况德国近年经济发展状况自2000年起,德国经济连续数年陷入停滞,2004年起稍微好转。德国经济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过低的经济增长率造成就业不足,而高失业率又造成国家和个人过重的财务负担,反过来抑制经济的增长。可以看出,德国经济的停滞不前主要不是景气的问题,而是结构和制度危机。a.沉重的福利开支负担德国是世界上工业国家中工作时间最短的国家:1995年德国金属工业企业的年平均工作日为1573小时;而在美国则为1896小时,在日本甚至为1961小时。而德国又是世界上蓝领工人工资最高的国家。

42、2000年,德国制造业工人的小时工资为24.75欧元(1欧元约合1.2美元),而美国为21.81欧元,英国仅为18.80欧元。区域经济一体化(7)b.僵化的劳动市场制度:工资协议由劳资双方通过自己的组织,即工会和雇主联合会自由谈判达成工资成本过高。c.医疗保险范围十分广泛:导致保险公司亏空巨大,国家财政补贴负担沉重。d.为维持庞大的社会福利体系,政府靠多征税来获得财政收入。e.产业结构转变迟缓。在美、日、德三大经济强国的竞争中,德国目前在次高新技术领域仍然占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尖端科技领域,特别是微电子、信息技术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已经落后于工业国中的后来者日本,并大大落后于美国。区域经济一体化(

43、7)三、美洲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三、美洲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一)美洲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发展历程(一)美洲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发展历程 “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美加自由贸易协定” 美、加两国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进行自由贸易谈判,然而受制于各种条件,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却迟迟未能实现。进入60年代以后,美、加经济关系进一步密切,两国间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贸易大幅增长,贸易摩擦也随之出现。为解决争端并实现生产专业化,两国于1965年达成了“汽车产品贸易协定”,该协定被认为是两国之间有史以来达成的最富有实质性内容的贸易协定。1986年5月21日,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正式开始,1987年10月3日,两国就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条

44、款达成共识。1988年1月2日,美加自由贸易协定在两国获得签署,并于1989年1月1日正式生效。区域经济一体化(7) “北美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北美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设想早就存在于美国对外经济战略和决策者的脑海中。早在卡特执政时期,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就提出了建立北美共同市场的方针,1979年里根在竞选总统时更是明确建议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进行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后,当时美国就有意让墨西哥参加进来,但遭到墨西哥总统米格尔德拉马德里的拒绝。1990年8月,萨利纳斯向美国政府提出自由贸易谈判,同年9月,布什总统通知国会他将与墨西哥开始自由贸易谈判的意图。1990年3月,加拿大

45、总理马尔罗尼明确表示加拿大无任何兴趣参与谈判。但此后,衡量利弊得失之后,加拿大还是做出了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谈判的决定。1991年7月开始谈判,1993年,三方签署协定,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7) “美洲自由贸易区美洲自由贸易区”早在里根政府时期,美国就有推动西半球经济一体化、直至建立美洲经济圈的意愿。1990年6月,布什提出了“开创美洲事业倡议”(EnterprisefortheAmericasInitiative,EAI),该倡议的表面意图是意欲与拉美国家建立“新的经济伙伴关系”,但是其真正目的是试图通过加强美国与拉美国家的经贸联系,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自

46、由贸易区(FTAA,FreeTradeAreaofAmerica)。背景:背景:世界经济的区域化、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世界经济格局的变迁和美国经济实力的下降美国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拉美国家的经济改革区域经济一体化(7) 拉美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拉美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拉美地区是发展中国家最早实践经济一体化的地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拉美各国就开始探索区域内国家经济联合的方式,以扩大相互贸易,改变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并且在同大国打交道中用一个声音说话,从而增强在贸易和金融方面的谈判能力。由于受冷战的影响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尽管拉美的经济一体化进程起步较早,但是在80年代以前却未取得较大

47、进展,并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转入低潮。80年代中期以后,在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的国际背景下,拉美国家也开始在经济改革、开放的基础上寻求一种走出发展困境的新道路,经济一体化再次成为该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选择。区域经济一体化(7)经过90年代的发展,拉美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5个经济一体化组织或经济合作组织:个经济一体化组织或经济合作组织:1)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1980年)2)安第斯集团(AndeanGroup) 1969年成立,现有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委内瑞拉5个成员国(

48、智利1976年退出),进展缓慢。进入90年代,安第斯集团的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1995年1月1日,5国正式成立安第斯自由贸易区;2月1日,共同对外关税协议生效,安第斯关税联盟宣告成立。1997年8月1日,宣告安第斯共同体诞生。这标志着安第斯国家的经济一体化进程进入一个崭新时期。区域经济一体化(7)3)中美洲共同市场(CACM)成立于1960年,之后因战乱频仍,未能发挥有效作用。90年代,随着中美洲军事对抗的消失,中美洲共同市场恢复生机,一系列促进本地区一体化的协议先后签订。1993年10月,中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提出,中美洲国家合作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经济联盟,同意中美洲经济一体化合作以不同的速度进行

49、,即洪都拉斯、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和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和尼加拉瓜4国立即实行一体化,同时尊重哥斯达黎哥斯达黎加的不同意见,并允许以服务业为主的巴拿马巴拿马加入这一进程。1994年首脑会议决定首先建立中美洲自由贸易区,1995年就统一关税达成协议。2002年中美洲5国和巴拿马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区域经济一体化(7)4)加勒比共同体(CARICOM)成立于1973年,有13个成员国。1990年8月,13个成员国一致同意于1993年开始建立加勒比共同市场,同时决定从1991年中期开始取消共同体的所有限制,分批实行共同对外关税,降低进口关税。加勒比地区的一体化正在形成一个超越意识形态,

50、几乎囊括讲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国家的可喜局面,成为更加广泛的地区一体化组织。为更有效地迎接经济全球化和未来美洲自由贸易区所带来的挑战,加勒比共同体在建立共同市场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区域经济一体化(7)5)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1985年由巴西和阿根廷提出的,得到巴拉圭和乌拉圭的响应。1991年3月26日,签署了亚松森条约,决定于1994年12月31日建成南方共同市场。条约经各国议会批准后,于1991年11月生效。条约规定,从条约生效之日起到1994年12月31日为过渡期,成员国之间逐步减免关税。1995年1月1日,南方共同市场正式运行,取消了成员国之间的内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绝大部分

51、商品和劳务自由流通。区域经济一体化(7)除上述一体化经济组织和经济合作组织之外,拉美各国间在90年代也签署了许多深度和层次不一的多边或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墨西哥、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于1990年9月宣布组成“3国集团国集团”,1993年2月签署加拉加斯协议,决定从1994年1月1日建立3国自由贸易区,1994年6月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1991年8月,智利和阿根廷签署了经济互补协定经济互补协定,决定在农牧业、能源、矿业、投资等领域进行合作。1991年1月,墨西哥和中美洲国家决定着手建立墨西哥中美洲自由贸易区。1993年12月,智利和哥伦比亚智利和哥伦比亚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同一时期,3国集团和中美洲

52、5国决定建立自由贸易体系。1994年7月哥伦比亚与加勒比共同体成员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区域经济一体化(7)(二)美洲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多边化(二)美洲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多边化(二)美洲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多边化(二)美洲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多边化美洲国家与西半球之外的国家和地区达成的协定协定签署时间生效时间墨西哥欧盟墨西哥以色列墨西哥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美国约旦美国以色列美国新加坡美国韩国2000年3月200019852003年7月2007年4月1日2000年7月20012001年12月2004年1月1日区域经济一体化(7)除表中已经生效的协定外,2001年之后美洲国家同西半球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

53、的协定谈判或已经达成的协定还有:南方共同市场欧盟;智利欧盟;智利韩国;加勒比共同市场欧盟;墨西哥日本;墨西哥新加坡;智利新西兰;加拿大新加坡;亚太经合组织(加拿大、智利、墨西哥、秘鲁、美国)区域经济一体化(7)(三)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三)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进程1994年12月,第一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在美国迈阿密举行,FTAA进程开始启动,计划于2005年1月1日结束谈判,2005年12月31日,协议正式生效,建立一个包括西半球34个国家(古巴除外)的自由贸易区。自2003年通过了一项框架协议后,FTAA再无丝毫进展。原因:美国和巴西的分歧谈判模式和谈判内容谈判模式:美国一一谈判;巴西南美共同

54、市场框架下进行“4+1”的谈判;谈判内容:美国通过谈判达成包括投资、知识产权和政府采购等内容的综合性协议;巴西主要就市场准入问题进行谈判区域经济一体化(7)美国和巴西的策略:美国采用各个击破的方式,2004年5月28日,同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同年8月与多米尼加也签署了该协定。巴西希望通过在南美整合不同次区域经济集团的方式来加强自身力量。2004年,南方共同市场与安蒂斯共同体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区域经济一体化(7)三、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三、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一)亚洲经济一体化概况(一)亚洲经济一体化概况1 1、发展缓慢、发展缓慢 总体

55、总体 最早的经济一体化尝试:1975年签署的“曼谷协定”。成员:孟加拉、印度、韩国、老挝、斯里兰卡,中国(2000年加入)。性质:优惠关税协定,由于其成员少,优惠关税覆盖面窄,对成员间消除关税壁垒作用有限。区域经济一体化(7)东南亚东南亚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成立时间:1967年,但其真正的经济一体化进程直到1990年代初才开始。1992年开始组建的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性质与作用:最初只是对来自欧洲、北美经济一体化组织EC、NAFTA挑战的一种被动反应,不被人们所看好。但后来AFTA逐渐成为亚洲一个规范的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并推动了东亚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区域经济一体化(7)南亚

56、南亚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AARC)成立时间:1985年,发展状况:经济合作进展缓慢,水平不高。直到1995年,南亚国家签署了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优惠贸易安排框架协议之后,南亚地区的贸易自由化才有了实质性进展。西亚西亚海湾合作委员会(GCC)成立时间:1981年成员:科威特、卡塔尔、阿曼、沙特阿拉伯、阿联酋 性质:综合性的次区域合作组织,直到最近几年才逐步将经济一体化纳入目标。区域经济一体化(7)东亚东亚发展状况: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开始得晚,进程:1)1990年底,当时的马来西亚总理呼吁建立“东亚经济集团”(EAEG),但因遭到美国的强烈反对而未果。2)东盟试图以“东亚经济核心论坛”(EAEC)名义推

57、动东亚经济一体化,但仍因美国的反对加上日本的犹豫不决,此意图最终未能实现。3)直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整个东亚(包括东北亚和东南亚)地区只有AFTA一个经济一体化组织,而东北亚的主要经济体,包括日本、韩国、中国、中国台湾和香港(当年它们各自的GDP均名列世界前30位之内),都没有加入任何一个RTA或FTA,更没有彼此组成的RTAs/FTAs。区域经济一体化(7)2、发展缓慢的原因、发展缓慢的原因第一,多样性突出。亚洲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现有49个国家和地区。亚洲的多样性在全球首屈一指,社会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宗教、文化、种族等等千差万别。第二,内部动力不足。亚洲长期以来经

58、济落后,有许多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习惯于过自给自足的生活,对外经济关系不发达。第三,核心国家缺乏。第四,安全环境欠佳。亚洲长期遭受战乱,大国间历史恩怨至今尚未了结。印巴冲突、中日之间的历史恩怨、中东问题。区域经济一体化(7)二、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概况二、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概况主要是指东盟十国、中、日、韩之间的经济一体化主要是指东盟十国、中、日、韩之间的经济一体化1、东盟的发展、东盟的发展老成员: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新成员: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1992年,东盟就提出了用15年时间,到2008年完成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1998年,东盟又决定将时间再提前1年,到

59、2007年完成这一计划。2002年在老成员之间基本建成;实现零关税最后期限老成员为2015年,新成员为2018年。东盟的发展已进入以自由贸易区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化阶段。区域经济一体化(7)2、中日韩三国的对话协商机制已初步建立、中日韩三国的对话协商机制已初步建立日韩日韩目前日韩自由贸易区正在谈判中。中韩中韩2001年双方同意共同加强中韩经济的中长期合作研究,将合作研究成果作为向两国政府部门提出政策建议的依据,推动两国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日中日中1)中国关于建立中日FTA的提议2)日本的回应中日韩中日韩中日韩三边合作机制的建立与进展。在形成一种比较稳定“对话”机制的基础上,2003年10月7日

60、,中日韩三国领导人正式发表了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联合宣言,进一步明确了三方合作的方向和目标。区域经济一体化(7)3、“10+1”机制机制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3)韩国与东盟之间关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构想4、“10+3”机制机制中日韩东盟5、“10+6”区域经济一体化(7)5、其他双边合作机制的启动与进展、其他双边合作机制的启动与进展1)2002年初日本已与新加坡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区协定(JSEPA);2)日本与韩国、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的双边FTA谈判也己启动。3)2003年,中国内地分别与香港特区和澳门特区签订了“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区域经济一

61、体化(7)东盟十国东盟十国中中国国日日本本韩韩国国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印度印度新新西西兰兰区域经济一体化(7)三、中国三、中国三、中国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1、历程1)2000年11月,朱镕基总理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并建议就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关系的可行性进行研究。2)2002年11月,朱镕基总理和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标志着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式启动。3)2004年11月,中国东盟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规定自2005年7月起,除2004年已实施降税的早期

62、收获产品和少量敏感产品外,双方将对其他约7000个税目的产品实施降税。中国与东盟老、新成员国有望分别于年、年建成自由贸易区,这将是我国与外国建设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区域经济一体化(7)4)2006年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谈判宣告成功。双方就服务贸易协议文本和第一批市场准入承诺达成一致;2007年1月14日,服务贸易协议签署。这是2004年签署货物贸易协议以来,自贸区谈判进程中的另一里程碑,对深化和拓展双边经贸关系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双方正在开展投资谈判,争取为双向投资提供更加稳定、透明和便利的条件。随着货物和服务贸易谈判的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程已经过半,双方的睦邻友好关系得到了进一步

63、加强,双方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涵盖18亿人口,GDP超过2万亿美元,贸易额达1.23万亿美元,是世界上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区域经济一体化(7)2、建设中国、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政治考量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政治考量区域经济合作涉及的不仅仅是经济,任何自由贸易安排都有明显的政治含义。通过与东盟实现经济的统合,在双方之间建立政治上的信任与合作,以实现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的稳定与和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给日本很大压力。2003年,日本与东盟就谈判EPA达成一致,同时与东盟的各成员国进行双边自由贸易谈判。区域经济一体化(7)四、中日四、中日四、中日四、中日FTAF

64、TA1、动议、动议2、收益、收益3、前景、前景区域经济一体化(7)第四节第四节 经济一体化理论经济一体化理论一、关税同盟理论一、关税同盟理论代表人物:雅各布.J.瓦伊纳(JacobViner)关说同盟理论也适用于自由贸易区,二者具有以下三个共同的特征: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障碍,禁止在成员国间实行歧视;维持对非成员国的差别待遇;由政府出面通过谈判签署一项条约或协定区域经济一体化(7)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贸易创造(TradeCreation)效应贸易转移(TradeDiversion)效应1)贸易创造效应)贸易创造效应所谓贸易创造,就是指

65、关税同盟内部关税取消之后,同盟内一国的高生产成本的产品消费转变为对成员国低生产成本的相同产品的消费,所带来的区域内贸易。规模的扩大以及由此引起的福利的增加。区域经济一体化(7)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1)贸易创造效应)贸易创造效应生产效应生产效应:与同盟外国家有相同生产成本的本国生产产品减少或消失,转为从成员国进口低生产成本的相同产品;消费效应消费效应:从成员国进口的低生产成本的产品代替了本国原有的高生产成本产品,本国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需求增加,也就是低成本产品代替高成本产品,使得本国的消费者剩余增加。区域经济一体化(7)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

66、的静态效应1)贸易创造效应)贸易创造效应图示35$ AB 26$ C 20$ 关税100% 贸易创造效应贸易创造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7)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2)贸易转移效应)贸易转移效应所谓贸易转移,是指关税同盟的成立使得同盟内的一国从同盟外部低成本的产品进口转变为从同盟成员国进口高成本的相同产品,所带来的福利损失。一是消费产品从同盟外部低成本的转变为成员国高成本的,这增加了生产成本;二是从低成本的产品消费转变为对高成本的相同产品的消费,使得消费者剩余减少。区域经济一体化(7)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1)贸易创造效应)贸易创造效应

67、图示35$ AB 26$ C 20$ 贸易转移效应贸易转移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7)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3)判断某一关税同盟主要趋向于贸易创造还是贸易转移,可依据以下四个条件:关税同盟的经济区域越大,而且成员国数量越多,则相对于贸易转移来说,贸易创造的规模也越大;相对的效应与建立同盟后的平均关税水平的相对高度有关,如果建立同盟后的平均关税水平降低,同盟更可能趋向于贸易创造;反之则更可能出现贸易转移;区域经济一体化(7)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3)四个条件:成员国经济越是竞争型的,即关税同盟不同地区的高成本工业所生产的产品范围越相似,

68、同盟越有可能是贸易创造的。就各成员国都有的某一产业而论,关税同盟不同地区受保护的同类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差异越大,则贸易创造效应越可能占上风。区域经济一体化(7)QPPCDSOSC+TSBSCPBPC+TabcdS3S2D2D3关税同盟的静态效果关税同盟的静态效果消费者剩余:a+b+c+d生产者剩余:-a政府关税:-(c+e)净福利:(b+d)-e贸易转移:S2D2贸易创造:S3S2D2D3区域经济一体化(7)2、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1)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内部规模经济:对外贸易增加,使企业生产规模扩大,生产成本降低;外部规模经济:整个国民经济在加入一体化组织之后扩大,或者一体化组

69、织经济规模扩大。2)加强市场竞争,推动利益增长3)刺激投资成员国市场扩大,企业投资增加;商品自由流通,同行竞争加剧,为取胜,企业需增投资非成员国试图绕过关税壁垒,到成员国内投资设厂4)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要素更加合理配置区域经济一体化(7)二、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二、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1、协议性分工、协议性分工是指一国放弃某种商品的生产并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另一国,而另一国则放弃另外一种商品的生产并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对方,即两国达成相互提供市场的协议,实行协议分工。2、协议性分工的利益、协议性分工的利益规模收益递增,成本下降3、条件:、条件:两国生产要素禀赋无多大差别协议分工的对象必须是能够获得规模经济的商品相互让出市场没有优劣之分适于水平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