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小学教学管理制度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74722866 上传时间:2024-08-1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17.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小学教学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小学教学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小学教学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小学教学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小学教学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小学教学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小学教学管理制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小学教学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一)教学常规管理规范 教学常规对教学的全过程提出规范性的要求,使教学工 作各个环节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二)表达教学过程管理的基本评价标准 教学质量是教学过程、 教师素质、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 学习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因此,教学常规管理的基本要 求和措施, 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 使各科教学常规管 理有了评价尺度。 二、备课的基本要求和管理措施(-)备课的基本要求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 证,全体任课教师备课要做到: 1、 教师在备课时要立足新课标, 认真钻研教材, 研究 教法,写出有个性特色 的教案。要求每位教师要做

2、到四级备课,即:学段备课、 全册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 2、课时备课包括:课题名称、教材分析、学习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其中,教 材分析要做到正确无误、有深度;教学重难点要把握准确; 教学过程清晰,找准训练点,重难点的突破要有方法,有成 效;板书要进行精心设计;要特别注重教学后的反思,对于 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好的做法和经验要及时记录。(说明: 备课大体包括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有些内容可以根据本学科 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但同一学科的备课格式必须统一。) 3、每位教师必须做到先周备课。 4、教案环节齐全,重难点突出。 5、加强集体备课研

3、究,广泛听取同教研组老师的意见, 不断提高备课质量。 (二)备课的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每周一次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纳入学 校教研计划。集体备课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 发言人。分管领导深入到各教研组,检查参与集体备课研究。 2、每个月末由教导处组织,由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组 成检查小组,进行备 课的检查,检查中要打出等级、进行量化,而且量化过 程中优秀是有比例的,检查小组检查完后,教导处要对检查 的结果进行汇总和统计。 3、 备课上交情况及检查的成绩, 在当月月末进行全校 公示,并作为学期末评选优秀的教研组的依据,。 三、上课的基本要求及管理措施(一)上课的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

4、学工作的中心,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 量的关键,授课教师要做到: 1、教学思想端正。正确贯彻教育方针和教学原那么,正 确处理好教书与育人,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教与学的关系, 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教学目标明确。确立的教学目标符合课标和教材要 求,到达全面、具体、恰当。 3、教学内容清楚。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设计合 理、重点突出、 难点明确。 重视听、 说、 读、 写训练, 培养 学生观察、思维、 想象能力, 促进智力开展。 能挖掘教材中 的思想教育因素,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思想教育,教书育 人。 4、教学结构严谨。围绕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各环 节,思路清晰,过渡自

5、然,过程完整,步步到位。把握起点,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密度适当,符合年龄特点,教学程序 设计和时间分配合理,严谨有序。 5、教学方法得当。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的 教学方法科学灵活,表达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 捕捉反应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恰 当地运用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重视学法指导和学习习 惯的培养,培养自学能力。 6、演示熟练。授课要运用有效的手段,提倡使用各种 有助于教学的教具和学具。 发挥电化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 的作用,注意教具的规范操作和学具使用的指导。 要积极改 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7、教师素质好。语言规范、简练,有激情,感染力

6、强, 普通话标准。灵活驾驭课堂,熟练地使用教具。仪表端庄, 教态自然、 亲切。 板书设计合理, 显示教学重点和教学思路, 实用美观、字迹规范。 8、教学效果明显。课堂气氛自然和谐,教学效果号, 完成教学任务,到达预期目标。学生思维活跃,训练落实, 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提高。精选作业,数量和难易程度适 当。 9、常规严格。教师衣着服饰要朴素大方,站立上课, 不擅自离开教室,也不擅自让学生离开教室,教态亲切和蔼, 不训斥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学生作业时教师巡视 指导,准时上、下课,不拖堂。 10、授课后有重点地写出有价值的课后小节和教学反思。 (二)上课的管理措施 1、每周有“行政听课日”时

7、间,中层以及校级领导深 入教学、了解考察教师上课情况。听课后要对教师上课进行 评价,并及时向教师反应。 2、加强上课常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教师反应。 四、作业的基本要求和管理措施(一)作业的基本要求 1 .作业的布置 (1)精心设计作业。作业的内容,难度和数量要严格 服从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严格按市教委有关文件 精神的标准控制作业量。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 年级每天不超过30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一小时。老师 们要精心地去设计作业,不布置机械、重复的作业,杜绝把 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搞题海战术,如果在调研过程中 发现或是有家长举报,一经查实,学校要予以追究。 (2)

8、作业要有明确规范的要求(区作业规范指导建议)。 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作业及时订正, 使学生养成自觉 及时订正作业的习惯。 2 .作业的批改 (1)批改要及时、认真。每次作业必须及时批改、及 时讲评,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要做二次批改。 (2)统一批改符号。按照规定的等级制批改,等级分 为:优、良、一般,另外在批阅中要注明批改日期。在批改 中提倡创新性的评价形式。 (3)批改要做到正确、规范,文字符号书写要端正。 3 .作业本的要求作业本要求平整,防止破损,作业的字迹要端正、认真。 (二)作业的管理措施 1 .学校统一作业批改符号,年级组要统一学科作业类别、 数量和书写格式。 2 .教导处每月

9、进行一次作业检查,评出等级,进行全校 反应与公示。 3 .行政听课、随堂听课等不定期抽查作业。 4 .每学期进行一次学生作业本展评, 评出等级, 表扬好 的,指出存在的问题。 五、辅导学生的基本要求和管理措施(一)辅导的基本要求 1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帮助他们继续提高。对学习有困 难的学生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认真辅导,帮助他们完成学 习任务。 2 .课堂练习要加强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注意重 点关心和指导。 3 .从实际出发,扩大学生视野,开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努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 4 .讲究辅导方法,提高辅导效果。 5 .辅导内容不仅局限于文化知识、能力培养,还要有针 对性地进行思

10、想教育,学习方法指导,学习习惯的培养等几 个方面。 (二)辅导的管理措施 1 .学校要重视对学生的辅导工作,任课教师每学期要结 合本班学生学习实际,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优生、 后进生辅导 计划。 2 .落实每周的辅导时间、辅导内容、参加辅导的学生, 保证辅导效果。 六、教研活动的基本要求和管理措施(一)教研活动的基本要求 1 .各教研组教师要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认真学习教育教 学理论,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培养目标。 2 .教研组长要组织带着本教研组教师钻研教材、研究探 讨教学方法。 在理解分析教材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与 教研组教师共同研究、达成共识。 3 .每学期开展一次专题研究

11、,确定研究专题,进行研究 实践,及时总结经验,提高教研水平。 4 .开学初,教研组教师与教研组长共同制定好每组的教 研计划,按计划开展活动,活动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 定中心发言人,教研组长认真做好活动记录。 (二)学校教研组工作管理措施 1 .教研组长由校务会研究任命, 明确教研组长岗位责任, 组织教研组长工作例会, 有目的、 有重点地布置、 研究教研 组工作,建立一支教研组组长为核心的教研骨干队伍。 2 .重视教研组工作的管理指导, 抓好教研组计划的制定, 落实,做好工作总结。了解教研组活动情况,分管教学领导 经常深入到各教研组参加教研活动。 3.重视教研组长的培养, 多给他们外出听课

12、、 学习的机 会、丰富知识、 开拓视野、 为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素质积极创 造条件,努力使他们成为学科带头人。 七、考试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措施(一)考试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标 1、要树立全面开展的质量观和科学的教育评价观,综 合考虑学生学科考试成绩与其他表现,科学全面评价学生。 学习过程评价与考试结果评价有机结合,加强学生学习过程 评价, 鼓励实践性评价,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学习学习习惯 与学习表现、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评价。 2、发挥考试的诊断发现、改进矫正、激励导向功能, 使学生获得积极的生命体验,帮助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建立 自信,主动开展。 3、关注学生兴趣、态度、习惯,促进学生勤奋学习,

13、 快乐成长、全面开展。 (二)考试管理工作基本措施 1、考查方式采用多种形式进行。重视过程诊断反应与 期末考试相结合; 规定内容与自选内容相结合;书面测试与 口头测试相结合;学科测试与技能测试相结合。 2、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其他年级每学期一次 期末考试。学校和班级不得组织周考、月考、单元考试等其 他各类考试,在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注意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 3、学校周密安排阅卷工作,建立相应的监测制度。评 卷要认真负责、客观公正,宽严适度,始终如一。 4、 学校期末考试实行等级评价, 考试结果不排名、 不 公布,以适当方式告知学生和家长,不得将考试结果在各类 家长群传播。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 标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