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逝读后感三篇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71506774 上传时间:2024-08-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逝读后感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伤逝读后感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伤逝读后感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伤逝读后感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伤逝读后感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伤逝读后感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逝读后感三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伤逝读后感三篇 伤逝读后感一 悔恨、悲哀、寂静、空虚。 涓生说他爱子君我笑了先是无知的感动, 后是鄙夷的轻蔑。 大学以前,我并未读过鲁迅先生的伤逝 ,直至现代文学课,我才有幸捧阅。 而以下感受也只是个人的鄙陋之见, 笔调也许不锋锐,见解也许不深刻,莫怪莫怪。 先说感动,这是被蒙蔽了的。初,我被开头沉悼遗憾的口吻所误导,以为子君逝世后,涓生内心的不舍与怀念促发他“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 为子君, 为自己” 。 他是记得自己当初对子君的 “牵肠挂肚”的,连渐进的鞋声也能让他思绪翩翩。然我终究是错了,爱情并没有持续,如涓生所说“时光过得真快,我爱子君,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 已经满一年了” 。

2、 起先, 我理解它为 “我爱子君已经满一年了” ,现在,我更愿意理解为“距离我爱子君和她的离开已经满一年了” ,多么令人心寒的一个“满”字.他并不爱她,从她为他牺牲的那一刻开始,从他们为生活所困顿开始, 从他们搬进吉兆胡同开始。 再说轻蔑,源于涓生对子君短暂的爱情。他们爱情的变质从大环境来说,源于社会。拮据的生活让让子君日夜的操劳了起来, “管了家务便连谈天的工夫也没有,何况读书和散步” 。这是底层“庸俗”妇女的形象, 在对其观察、 描述改变的过程, 涓生已经萌生不满情绪,正在扯动那根不爱的神经。远离罗曼蒂克的柴米油盐中,雪上加霜, 2 涓生失业了,这无疑又在隐约中催化爱情死亡。 爱情的变质就

3、个人来说,涓生是个卑怯之人,于生活面前,缺少责任与勇气。 涓生想证明自己是一个接受新思想的人, 然与之矛盾的是其后的描述,当他学习电影上的场景,单膝跪地求爱,他确是感到羞愧的,这足以证明涓生并未完全脱离“男尊女卑”的封建旧思想,一切的辩解也很无力。当子君坚决分明地说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时,他又有说不出的狂喜,想到“中国女性便要看到辉煌的曙光的” 。当涓生“在路上时时遇到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不小心,便使我的全身有些瑟缩” ,而他看到子君却是大无畏的镇静坦然的缓缓前行,他便立马提起骄傲和反抗。这是多么滑稽的一“大丈夫”形象。他于先前高弹“家庭专制” 、 “男女平等

4、” ,评价子君大概还没有脱尽旧思想的束缚,也都显得空洞和虚无,他的骨子里真有这些新思想吗?那又为何当女人昂首挺胸后他才决心 “骄傲”呢? “但我的心却跳跃着。那么一个无畏的子君也变了色,尤其使我痛心,她近来似乎也较为怯弱了” , “我真不料这样微细的小事情,竟会给坚决的,无畏的子君以这么显著的变化” 。涓生注意着子君的所有变化,不是以一种关怀的心态,而是以一种卑微的害怕的态度子君可一直都是那么坚决沉静的啊, 子君可是他的 “精神支柱” 啊他假装对失业的状况不以为意, 以一种自以为高大的身躯俯视着子君“其实这在我不能算是一个打击” 。涓生实则是焦躁不安的,挑 3 剔着子君的一切, “子君的功业,

5、仿佛就完全建立在这吃饭中” , “我在这里的位置:不过是叭儿狗和油鸡之间” ,他已然心理极度不平衡到无聊了,拿自己与鸡狗排列位置,确实可笑。 他会突然想到子君的死这又折射涓生的残忍与虚伪, 一旦子君死,就无须自己动手伤害她,自己也不是负心的男子,一切责任可推脱,还落得个自由。涓生于虚空中极力想解脱,终于,他鼓足勇气告诉子君“我已经不爱你了” ,然子君走后,他又自责后悔为何不再忍耐几天,如此忽然的告诉她真话。他又觉得该用谎话让自己承受虚空的重任,而不是让子君承受真实的重量。 “我”于虚空与说谎之中矛盾徘徊,得知子君死讯,明白那个曾经爱过的子君是再也不会回来了。 涓生活着,带着他的悔恨、悲哀、寂静

6、、空虚。 伤逝读后感二 梦想的旅程带着很多的感伤, 情感的开始更于心中感悟,一副隽永幽远的画卷,几许别样浪漫的人生。 子君, 两副面孔出现的子君。 会馆时期的子君是恋爱时期的子君。这个子君在小说中是一个新女性的形象,果敢,有见识,有主见。而吉兆胡同时期的子君即同居时期的子君却是一个旧女性的形象,怯弱和无知,带有中国旧时代烙印的传统女性。不管怎么说,子君这个女性,代表的是不只自己。世上最能打动人的是悲剧,这是很残忍。 伤逝 是一部彻彻底底的悲剧。 子君死了, 为涓生而死了,那是时代的悲剧, 更是子君把爱情当作人生终极目标的痴情女子的悲剧。 4 涓生,一个拥有感情却又时时被时代所要挟的知识分子,他

7、面对帝国主义的罪行可以义愤填膺,而面对情感却畏首畏尾,他是一个有感情的人,但他的感情却是那样的脆弱却又那样的坚固: “她却什么都记得。我的言辞,竟至于读熟了一般,能够滔滔背诵;我的举动,就如有一张我看不见的影片挂在眼下,叙述得如生,很细微,自然连那使我不愿再想的浅薄的电影的一闪。夜阑时候,是相对温习的时候了,我常常是被质问,被考验,并且被命运复述当时的言语,然而常须她补足, 由她纠正, 像一个丁等的学生。 ” 这, 是他对子君的理解,更是他对爱情的理解子君的悲剧在于把爱情当作人生的终极目标, 真的无法承受失去。子君选择和涓生一起生活,她的压力在那个时代肯定比涓生大得多。在那“五四”初期的时代里

8、,子君的执著,却给她带来无数鄙视的目光。“我是我自己的, 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 ”这种绝然的态度,已经注定她把爱情视为生命的全部的悲剧的开始。 伤逝是一种超越视觉和人生的冲击,们分析的永远都只是别人的爱情,而我们自己此时此刻正经历着的、心碎着的爱情却是我们自己也不愿去分析,不愿去推敲的。个中原因是经不起。 在爱情理想的追求过程中,涓生从浪漫走向实在,从幼稚走向成熟,而子君则从果决刚强走向平庸懦弱,从希望到满足进而走向失望和绝望。在与生活所作的悲剧性抗争中,子君是弱者和牺牲品,而涓生则作为一个强者终于站起来, “向着新的生活跨进第一步去,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

9、作我的前导” 。不能说他一定会成功,至少,他还没有失败。 5 伤逝读后感三 伤逝,伤的是又一股反抗力量的逝去,伤的是反抗最后走向了消逝。 子君与涓生是一对在五四时期幸运地自由恋爱了的青年, 他们曾勇敢、曾幸福,修成正果后却又离散了。和整场运动一样,两个青年有满腔热血,却不成熟,都未能完全对他们的生活负责,都未为做好去应对各种磨难,只是热烈而单纯地追求未知而神秘的自由,却没料到生活是艰难的,他们没有争取完全自由的能力。这样的反抗,最终只能走向妥协,走向失败。 子君的反抗,自然是受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诱惑,才有勇气追随了争取自由解放的队伍,才敢于说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

10、利”这样英勇的话。子君是受了诱惑的,被未知的、也许美好的东西的吸引。她不知道自己究竟要的是什么,正如涓生所说:“她当时的勇敢和无畏是因为爱” 。 因而婚后, 子君与 倪焕之中的金佩璋一样,自觉地沉沦在繁琐而无趣的日常生活上,满足于个人小天地里的幸福,丧失了人生理想,不再追求精神世界的自由与欢愉。 也许到死, 子君自己也都还不知道, 自己究竟要争取什么。 相比子君,作为领路人的涓生,却让我感到更大的失望。当与子君同时上街散步,只有看见子君高兴而自豪的走着时,才敢也抬头挺胸起来。当丢失了本来就不高薪的工作时,涓生不敢面对自己失业的恐惧,就将自己的这份恐惧转嫁给子君,认为是子君在恐惧。也许程度再深下

11、去,就如神经病中的方正英一样,对生活的担忧使自己神经衰弱,却对别人说是自己的妻子发了神经。 6 涓生是虚伪的,高调追求自由,却在上街时缩在子君后头;涓生是无能的,面对失业的压力,家庭的责任,只是选择躲在通俗图书馆里;涓生是可笑的,不让子君打扰吃饭的他,却计较自己吃饭介于油鸡与趴儿狗之间的地位;涓生是邪恶的, 在艰苦黑暗时期, 竟认为 “新的希望就只在我们的分离;她应该决然舍去” ,甚至想到子君的死。 同玩偶之家中的诺拉一样,子君与涓生都是因一时冲动而做出反抗现实压迫,都是不成熟的、没有根基的,似玻璃般易碎。终有一天,只拎了件小包就出走的诺拉会回家继续当她的“小鸟儿” 、 “小松鼠”抑或走向堕落,没有任何资本的子君和涓生,不可避免地也只能是走向离别和失败。反抗,就这样行走在消逝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