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魏晋南北朝的管理思想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71256345 上传时间:2024-08-09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5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3-魏晋南北朝的管理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3-魏晋南北朝的管理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3-魏晋南北朝的管理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3-魏晋南北朝的管理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3-魏晋南北朝的管理思想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3-魏晋南北朝的管理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魏晋南北朝的管理思想(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 魏晋南北朝的管理思想主要内容2.3.1 曹操的管理思想2.3.2 诸葛亮的管理思想2.3.3 佛家思想历史背景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全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基本分裂的时期。这个时期由220年曹丕建立曹魏开始,到589年隋朝灭南朝陈而重新统一结束,共400年。可分为三国时期、西晋时期(与东晋合称晋朝)、东晋与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另外位于江南,全部建都在建康(孙吴时为建业,即今天的南京)的孙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六个国家又统称为六朝。 189年汉灵帝死后,东汉长期混乱,诞生了曹魏、蜀汉、孙吴三国。到后期曹魏逐渐被司马氏取代,265年被西晋取代。263年

2、魏灭蜀,280年晋灭吴,实现统一。 西晋因八王之乱与五胡乱华后分裂瓦解,304年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316年西晋亡于匈奴的刘曜后,司马睿南迁建立东晋,南北再度分立。东晋最后于420年被刘裕篡夺,建立南朝宋,南朝开始,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然而北朝直到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后才开始,正式与南朝宋形成南北两朝对峙。【八王之乱】西晋年间司马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混战,前后历时16年,我国历史上空前的大内讧,并引发了亡国和近300年的动乱。最终结局是东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只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八王之乱”。 【五胡乱华】西晋时

3、期,塞北多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趁中原的西晋王朝衰弱之际,大规模南下建立胡人国家而造成与中华正统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开启了五胡十六国时代。 南朝历经宋、齐、梁、陈等四个朝代。初期经济与军事强盛,但由于战略运用错误,加上北朝军事强盛,以及皇室与宗室内斗淫乱,使国力由盛变衰。南朝梁国力尚可,但在侯景之乱后分裂成西梁与南朝陈,南朝陈只能依长江抵御北朝。 北朝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与北周。北魏统一北方屡次击败南朝,意图南并。但被北方柔然牵制,直到柔然被突厥取代后才有余力对付南朝

4、。北魏经汉化运动后经济持续发展,但造成六镇鲜卑贵族与洛阳鲜卑贵族的文化冲突,后期政治混乱发生六镇起义,分裂成高欢拥护的东魏与宇文泰拥护的西魏,并之后分别自立为北齐与北周。 北周主张胡汉融合,于577年攻灭北齐,统一北方。578年,武帝死后,政权逐渐掌握在杨坚手上,581年杨坚篡北周,建立隋朝,并于589年灭南朝陈,统一中国,长达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结束,隋朝时期开始。 魏晋南北朝时期充分体现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鼎盛时期之一。 该时期军阀割据的时代特点催生了优秀的管理思想,大量人才政治军事管理人才,其中主要代表人物曹操、诸葛亮、拓跋宏曹操、诸葛亮、拓跋宏(北魏孝文帝)

5、 。 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乱世出英才的现象再次重演,这充分体现了集权专制体制对知识创造及创新的严重抑制作用。杨坚建立隋朝2.3.1 曹操的管理思想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1),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

6、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guan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一、战略与谋略1.洞察关东联军难成气候曹操,袁术,韩馥,孔柚,刘岱,王匡,张邈,乔瑁,袁遗,鲍信,孔融,张超、陶谦,马腾,公孙瓒(刘备在里面),张杨,孙坚等共18路诸侯。时间:公元190年1月。地点:洛阳。结果:联军中的各群雄在这战役中大多都结下仇怨,由一起对抗董卓,转为开拓自己的领土,董卓讨伐战中在没有得到大的成果下,便告结束。2.与袁绍分

7、析天下大势的故事 袁绍与曹操论兵,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济乎! 操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世人以此知绍与操之高下。 绍以实争天下,操以虚争天下。争天下者事巨,以实争之,必以土地而畏首畏尾,患得患失,终不可得也。以虚争之,只患天下智力、道义在不在己,其余皆无记于心,此成大事者,必也。 诸葛孔明隆中策对之时,将统一天下之计以荆州为心强调过重,得荆州而失孙刘两家之好,失荆州而丧蜀国之所倚。岂不殆矣?3.挟天子以令诸侯 汉献帝仓惶逃到洛阳,境况凄惨。袁绍的谋士沮授献计,让其“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可是袁绍手下其他的谋士不赞成,后汉书袁绍传:沮

8、授说绍曰:“将军累叶台辅,世济忠义。今朝廷播越,宗庙残毁,观诸州郡,虽外托义兵,内实相图,未有忧存社稷恤人之意。且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稸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曹操就比袁绍高明多了,有人向汉献帝推荐曹操,说它能保护皇上的安全,他正准备把曹操叫过来的时候,曹操就来了,汉献帝就说,真是说曹操到曹操就到啊,曹操挟持汉献帝,以令诸侯。4.官渡之战公元200年(建安五年),袁绍命大将颜良等人进兵白马(今河南安阳滑县),自率大军进屯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向曹操发动进攻。曹操的实力比袁绍弱得多,曹操所占的大河以南地区,地盘既小,又是四战之地,残破不堪,还没有完全恢复

9、,物资比不上袁绍那样丰富。曹操的兵力也远不及袁绍,其总兵力大概不过几万人,投入前线的兵力据武帝纪说“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裴松之认为此数不准确,曹操的兵力不会如此之少,但兵力远逊于袁绍却是毫无疑问的。袁绍大军来攻,许都震动。曹操安慰众将说:“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众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我奉也。” 客观条件上,曹操处于劣势,为什么会战胜强大的袁绍?(1)正确分析客观条件,寻找敌人弱点;(2)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所以能扬长避短,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使战争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转化,经过自己主观上的努力,终于赢得了胜利。 官渡之战,

10、曹操击溃了最大的敌人袁绍,统一北方已是大势所趋。官渡之战也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二、纳才驭才之术(一)唯才是举 曹操重视人才之心世所罕见,短行歌中说:“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他发布了,求贤令、举贤勿拘品行令、论吏士行能令等政令招贤纳士。 曹操自己的品行历来被人诟病,他用人也不深究人才品行上的瑕疵,不看出身,“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二)胸怀大略,不计前嫌张绣是一方割据势力,害死了曹昂、典韦,曹操却在其归降后拜扬武将军,并结成儿女亲家。官渡之战时袁绍势大,曹操手下一些大臣偷偷与袁绍暗通私信,曹操胜后焚毁书信,看也不看,属下顿时感恩戴德。陈琳讨贼檄

11、文文笔泼辣,极尽丑化之能事,把曹操当过宦官的祖父曹腾说成是“妖孽饕餮”,父亲曹嵩“因脏买位” ,而曹操则是“奸阉遗丑,本无令德”。曹操抓住陈琳问:“但可罪状孤身,奈何上及祖父呢?”陈琳答:“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曹操念其才,任为记室令史,主管机要文书。曹操在用人之际,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身边聚集了大量人才,可谓“猛将如云,谋臣如雨”。(三)知人善任郭嘉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任命为军师祭酒;赤壁大败后,派张辽、李典及乐进把守合肥。张辽勇猛善攻,乐进谨慎稳重善守。曹操令张辽、李典进攻,乐进防守,七千之兵击退10万孙权大军。三、治国思想(一)大兴屯田,抑制豪强1.大兴屯田:东汉末年,天地荒芜,曹操

12、仿效汉武帝,将耕地分给流民耕种。(1)屯田:设立专司屯田的官吏中央有大司农、地方上有中郎将、典农校尉、典农都尉。最基本单位“屯”,每屯50人,设有屯司马管理。(2)军屯制:最基本单位“屯营”,每营60人,军人 战时为兵,闲时为农,身份世代相传,成为军户。(3)田租户调制度:每亩4升的定额田租,增产部分不再增收田租。2.抑制豪强:抑兼并令规定不得让豪强转嫁田税,不得隐瞒土地,严厉打击豪强兼并土地。(二)注重法规治理加强法制,颁布各种法规,军纪严明征伐张绣,禁止军士践踏麦田,但他的马受惊践踏了麦田,曹操“割发代首”以示惩罚,震动三军。评议“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的管理思想有什么启示?对酒歌

13、,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gong皆忠良。咸礼让,民无所争讼。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斑白不负载。雨泽如此,百谷用成。却走马,以粪其土田。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子养有若父与兄。犯礼法,轻重随其刑。路无拾遗之私。囹圄空虚,冬节不断。人耄耋(maodie),皆得以寿终。恩德广及草木昆虫。对酒chuzhi人才、官员的升降人才、官员的升降监牢2.3.2佛家思想 公元前6-5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因其是释迦族,故称为释迦牟尼。佛的意思是“觉悟”。汉哀帝时期佛教传入中土,与中国传统思想融合,发展出不同于印度本土佛教的中国佛教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佛教的管理思想包括两个

14、方面:(1)管理哲学;(2)独立的组织形态。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还没有大兴,还处于适应中国本土文化、政治制度的过程中;隋唐时期,佛教方才大兴。代表人物慧远、僧肇。一、因果报应论 慧远认为佛法有威灵,承认有“佛影”,相信有佛所居的“西方净土”,沉溺于生死流转、业报轮回的恐惧之中。他急切盼望能超脱苦海,求得来世幸福。 慧远,21岁往太行恒山(河北曲阳西北)参见道安,听讲放光般若,豁然开悟后,以为佛教远胜儒、道,遂从而出家。 入庐山住东林寺,领众修道。为道安的上座弟子,善于般若,并兼倡阿毗昙、戒律、禅法。因此中观、戒律、禅、教及关中胜义,都仗慧远而流播南方。 曾与刘遗民等人,在阿弥陀像前立誓,这是

15、佛教史上最早的结社,目的就是专修“净土”之法,以期死后往生“西方”。故后世净土宗尊为初祖。当时的名仕谢灵运,钦服慧远,替他在东林寺中开东西两池,遍种白莲,慧远所创之社,逐称“白莲社”,因此,后来净土宗又称“莲宗”。 3 净土宗的基本经典有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往生论等。 因果报应说是佛教的基本理论,认为众生在未达到“神界”之前总是循着“十二缘起十二缘起” 的因果链条处在生死流转,累劫轮回的痛苦中。生死福祸,富贵贫贱都是报应,因为人的思想行为作“业”不一样,报应也不同。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也有类似思想。如“福善祸淫”,“积善”“必有余庆”,“积不善”,“必有余殃”很早就有了。但主宰报应的是冥冥

16、中的鬼神和天,不怎么讲个人行为对后世的“我”还有什么影响。在社会现实中善有恶报,恶有福受的现象比比皆是,自佛教传入后许多有识人士对因果报应、神不灭提出质疑,予以驳斥。慧远作三报论、明报应论等文章,结合我国原有的类似因果报应、神明不灭的思想系统完整地介绍、阐发了佛教因果报应理论,并反驳诸多疑问和诘难。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佛教的影响。 根据佛典所说,众生造作的“业”由于呈现的形式和程度有区别,而有身、口、意“三业”,“报”也有“三报”:现报、生报、后报。 慧远解释说,人是由“心”来承受报应的,而“业”也是由“心”自感、自应形成的,表现出来就成“三业”。“心”的感应有快慢,所以报应也有了先后。业报是自作

17、自受的,这种自作自受又是必然的,“非祈祷所能移”。 人既作了“业”就不会消失,逐渐累积就导致报应轻重程度上产生层次,今生之报往往是前世作业的结果,福祸倚伏,在前世就确定了,所以现世就会有善人得恶报,恶人得善报的情况,对于这些人来说,现世的行为应得的报应还未显现。 慧远嘲笑怀疑因果报应的人,他们的认识仅以耳目所及为界限,仅知依傍儒典,所以只能顾及今生,因此,要使佛、俗经典结合起来通观,思考人生,才不会出现迷执,明白因果报应。 慧远因果报应说的特点:把主宰因果报应的力量归于个人行为的善恶,把造成人生苦难的社会原因归之主观自身。 【评价】这种业报说在当时无论是对于统治阶层,还是对百姓平民,都会起到恫

18、吓作用;但论证了现实的合理性,说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定数”,对统治者有利,自然受到老百姓和统治者的两方面欢迎。 在宗法观念根深蒂固的中国,没有比伦理化的宗教教义更能深入人心了。儒家讲明善恶以正人伦,慧远讲善恶在于明报应,一个积极入世,一个竭力求出世,但社会效应却异曲同工。 二、沙门不敬王者论 沙门不敬王者论中国东晋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的重要佛教哲学论文。成帝咸康六年 (340)车骑将军庾冰指斥佛教僧侣蔑弃忠孝,遗礼废敬,伤治害政,提出沙门(僧人)应礼敬王者。安帝元兴(402404)年间,太尉桓玄又欲令沙门一律对王者尽敬,致书慧远,征询意见。 慧远及时作答,提出异议,并撰沙门不敬王者论5篇:在家

19、、出家、求宗不顺化、体极不兼应和形尽神不灭。 慧远认为在家信奉佛法的佛教徒应遵循礼法名教,敬君奉亲,服从教化。 出家修行的沙门则有所不同,应高尚其事,不以世法为准则,不敬王侯,以破除世俗的愚暗,超脱贪著的妄惑,从而化导世俗,“协契皇极,在宥you生民”。佛法与名教只是理论形式和实践方法的不同,根本宗旨是相通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如来之与尧、孔,发致虽殊,潜相影响;出处诚异,终期则同”。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内外之道,可合而明”。 佛教的最高理想境界是“冥神绝境”,与世俗处于生死流转的情况相反,断绝生死,无境可对,使“神”达到一种不可知的超然境界。 “神”非借助于形而成,它是“精极而为灵者

20、”,“不能定其体状,穷其幽致”,因而也不能以语言表达。 神和形虽各殊异,而相与为化则浑为一体;形形是桎梏,神却有冥中转移的妙用,可以从某一形体是桎梏,神却有冥中转移的妙用,可以从某一形体相迭转附另一形体,有如火之可以由此薪传于异薪相迭转附另一形体,有如火之可以由此薪传于异薪一般。薪有尽而火不息,形有尽而神不灭。一般。薪有尽而火不息,形有尽而神不灭。以此说明精神、灵魂是因果报应的承受者、超脱生死而成佛的主体。 全文竭力调和佛教与儒家礼教的矛盾,反对无神论,显示出中国佛教思想的鲜明特色,成为中国哲学史的重要文献。 “如令一夫全德,则道洽六亲,泽流天下,岁不出王侯志位,亦已协契皇极,在胥生民矣。是故

21、内乘天属之重而不违其孝,外阙que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 答桓玄书 一个人信佛,其公德就会遍及六亲甚至天下,即使没有王侯将相的地位,但是已经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示了对帝王的尊敬。三、物不迁论 僧肇是中国东晋著名的佛教学者、僧人,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的得意门生,罗什门下“四圣”或“十哲”之一,被称为“法门龙象”、“中华解空第一”。 物不迁论所论述的是世界有无变化、生灭、运动的问题。 在僧肇看来,世界事物看起来在那里飞快地旋转,但是实际上却没有变动。 因为“动”只是与“静”相对的一种假象,若站在纯哲学的高度上,透过假象看本质,撇开动静的相互关系,就无所谓动与不动了。 这跟禅宗六祖惠能的下列名言有异曲同工

22、之妙:“既非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 哲学层面考虑,人们很难理解这种不符合常识的观点。但常识经常有主观的臆造,例如人们主观上往往会产生某种因与果之间有联系的判断。是不是有这么回事儿,很难有证据,因为这种哲学高度的思考比较抽象,不同于自然科学的试验。 惠能“既非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也表达了此类观点,即现象与我们的认识可能不同,千变万化的世界有很多假象,这可能是佛家要告诉人们的一条道理。思考:慧远和僧肇的思想究竟对管慧远和僧肇的思想究竟对管理有何启示呢?理有何启示呢? 管理哲学是管理的灵魂,要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才能把握管理规律,作出科学的决策;信仰对于决策、执行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佛教传教过程中形成了寺院管理的经验,而且佛教组织力求独立于世俗,发挥自身在社会精神、公益慈善事业、社会秩序等方面的作用。 对比当今的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功能,有何相同点,有何不同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