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刘和珍君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70093220 上传时间:2024-08-0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念刘和珍君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纪念刘和珍君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纪念刘和珍君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纪念刘和珍君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纪念刘和珍君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纪念刘和珍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念刘和珍君(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纪念刘和珍君 鲁迅鲁迅 1926 1926年年4 4月月1212日语丝日语丝 刘和珍(刘和珍(19041926) 刘和珍(刘和珍(19041926)文学常识(一)鲁迅(鲁迅(1881188119361936) 原名周树人,浙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和革命家。19181918年第一次以年第一次以“鲁迅鲁迅”为笔名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随后连续发表孔乙己药人日记,随后连续发表孔乙己药故乡等著名小说。故乡等著名小说。19211921年发表代表作年发表代表作阿阿Q

2、 Q正传,成功地塑造了阿正传,成功地塑造了阿Q Q这一典型形这一典型形象。鲁迅是现代世界文坛最有成就的作家之象。鲁迅是现代世界文坛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一。鲁迅主要作品:鲁迅主要作品: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编杂文集:前期杂文杂文集:前期杂文热风坟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集外集集外集拾遗。集外集集外集拾遗。后期杂文后期杂文三闲集二心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坛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花边文坛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且介亭

3、杂文末编。书信集:两地书。书信集:两地书。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学史纲要。 鲁迅(18811936)文学常识(二)刘和珍(19041926)女,江西南昌人。 刘和珍出生于贫民,自小养成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品德。1918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时值五四运动前夕,她受到革命思潮影响,经常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认识到新的女性,肩负着改造旧中国、旧制度的责任,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实践之中。五四运动爆发以后,如不顾学校当局的阻挠,起而奔走呼号组织同学走上街头讲演,抵制日货,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 刘和珍(1904一1926)写作背景 本文写作背景为三

4、一八惨案。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党军队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并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开炮自卫还击,将日本军舰逐出大沽口。事后,日本认为国民军破坏了辛丑条约,与英、美、法、意、荷、比、西等8国公使,于16日向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拆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等种种无理的要求,并限令48小时内答复,否则以武力解决。同时各国派军舰云集大沽口,用武力威胁北洋政府。枪杀请愿群众的流血事件国共两党开会字词 【寥落】稀少。 【长歌当哭】放声歌咏代替哭泣,多只用诗文抒发心中的悲愤。 【菲(fi)薄】微薄。 【桀

5、骜(ji o)】倔强。 【喋(di)血】血流遍地(杀人很多)。 【浸渍(z)】用液体泡。这里是浸润、渗透的意思。总体思路 全文七个部分,作者已经标明。七个部分都是有机联系的整全文七个部分,作者已经标明。七个部分都是有机联系的整体。第一、二部分说明为刘和珍写一点东西的缘由,第三、四、体。第一、二部分说明为刘和珍写一点东西的缘由,第三、四、五部分是五部分是“记念记念”的主体,第六、七部分探究这一次请愿运动对于的主体,第六、七部分探究这一次请愿运动对于将来的意义。这是文章的结构框架,透过这结构框架,可以看到将来的意义。这是文章的结构框架,透过这结构框架,可以看到文章的内在思路:文章起点是写作本文的缘

6、起,即为什么要写这文章的内在思路:文章起点是写作本文的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总结再深入一步,总结“三一八三一八”惨案的教训,指出这一惨案对于将来惨案的教训,指出这一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下面详述之:的意义。下面详述之: 关于文章缘起(课文第一、二部分)。分两步,先说关于文章缘起(课文第一、二部分)。分两步,先说“写一点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东西的必要”,以纪念死难者;再说为使庸人不忘却,要人们牢,以纪念死难者;再说为使庸人不忘却,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记这笔血债。 理清这两部分思路,

7、可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看出理清这两部分思路,可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深刻。为什么当时的中华民族沦为作者思想的深刻。为什么当时的中华民族沦为“衰亡民族衰亡民族”,为什,为什么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依然能够维持?鲁迅深知其原因在于中国庸么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依然能够维持?鲁迅深知其原因在于中国庸人太多,他们的良知并未泯灭,惨案也曾使他们感到悲哀,但是人太多,他们的良知并未泯灭,惨案也曾使他们感到悲哀,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实不过是两星期,一切就淡漠了。拯救中国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实不过是两星期,一切就淡漠了。拯救中国首先要改变庸人大众的麻木的灵魂,鲁迅认定自己的使命就是疗首先要改变庸人

8、大众的麻木的灵魂,鲁迅认定自己的使命就是疗救愚弱的国民的灵魂,唤起民众。救愚弱的国民的灵魂,唤起民众。 从写作的缘起出发是常见的思路,为什么关于写作缘起说从写作的缘起出发是常见的思路,为什么关于写作缘起说了那么多的话,也就是为什么思路在第一、二部分老围绕这一点了那么多的话,也就是为什么思路在第一、二部分老围绕这一点展开?可以看出,作者借写作缘起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展开?可以看出,作者借写作缘起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都概括进去了。爱国力量方面,学校举行追悼会,各方面的动态都概括进去了。爱国力量方面,学校举行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着刘和珍,可见正义力量并没有屈服于段政府的程君

9、深情地怀念着刘和珍,可见正义力量并没有屈服于段政府的淫威,他们照样悼念被诬为淫威,他们照样悼念被诬为“暴徒暴徒”的遇难者;反动势力方面,提的遇难者;反动势力方面,提到了到了“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对中间状态的市民,则;对中间状态的市民,则勾画了他们淡漠的情状,此事在他们心中仅留下勾画了他们淡漠的情状,此事在他们心中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一句,就是对当时政一句,就是对当时政治形势的概括。再则,鲁迅把两周来自己感情的历程也坦陈在读治形势的概括。再则,鲁迅把两周来自己感情的历程也坦

10、陈在读者面前,这种感情就是大悲,大哀,大愤,大怒,为全文营造了者面前,这种感情就是大悲,大哀,大愤,大怒,为全文营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浓郁的抒情氛围。 (2)关于烈士事迹(课文第三、四、五部分)。先)关于烈士事迹(课文第三、四、五部分)。先依时间顺序,从平时到遇害。遇害又分两步,从事件依时间顺序,从平时到遇害。遇害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进一步探究第三、四、五部分之间概况到遇害细节。进一步探究第三、四、五部分之间的联系,理解就能更深入一步。的联系,理解就能更深入一步。 第三部分写刘和珍,写她的正义感、责任感和第三部分写刘和珍,写她的正义感、责任感和反抗精神,这样一个热血青年反抗精神,这

11、样一个热血青年“欣然前往欣然前往”请愿,是请愿,是很自然的。所谓很自然的。所谓“受人利用受人利用”就不值一驳,使人对流就不值一驳,使人对流言家的下劣感到可卑、可恶。作者写刘和珍,反复写言家的下劣感到可卑、可恶。作者写刘和珍,反复写她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其意蕴是说,世上,其意蕴是说,世上哪有这样的哪有这样的“暴徒暴徒”?第五部分再详述刘和珍的遇害?第五部分再详述刘和珍的遇害经过,铁证如山,证明真正滥施暴虐的是段祺瑞执政经过,铁证如山,证明真正滥施暴虐的是段祺瑞执政府。府。 (3)关于请愿事件的意义(课文第六、七部分)关于请愿事件的意义(课文第六、七部分)。谈到请愿

12、的意义,一般人只是肯定和赞扬,而鲁迅。谈到请愿的意义,一般人只是肯定和赞扬,而鲁迅思想深刻之处,就在于不一味肯定,而是总结教训,思想深刻之处,就在于不一味肯定,而是总结教训,提醒青年们改进斗争方式。我们能体会到,鲁迅当年提醒青年们改进斗争方式。我们能体会到,鲁迅当年在群众斗争面前,确实是一位导师。他既不单纯地肯在群众斗争面前,确实是一位导师。他既不单纯地肯定和颂扬,也不过多地否定,把惨案当做无谓的牺牲定和颂扬,也不过多地否定,把惨案当做无谓的牺牲而大泼冷水。他从而大泼冷水。他从“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规律和规律和旧中国没有合法斗争权利的现实出发,冷静地总结血旧中国没有合法斗

13、争权利的现实出发,冷静地总结血的教训,告诫斗争者改变斗争方式。思路从否定的一的教训,告诫斗争者改变斗争方式。思路从否定的一面又转向肯定的一面,篇末便不致于陷入消沉,可以面又转向肯定的一面,篇末便不致于陷入消沉,可以鼓舞人们前仆后继奋然前行,收束在高昂的呐喊声中。鼓舞人们前仆后继奋然前行,收束在高昂的呐喊声中。 鲁迅探究这次事件对于将来的意义,概括为鲁迅探究这次事件对于将来的意义,概括为“中国女子的勇毅中国女子的勇毅”。这跟第三、五部分的思路也是相。这跟第三、五部分的思路也是相联系的。鲁迅对于中国女性的认识,随着妇女的解放,联系的。鲁迅对于中国女性的认识,随着妇女的解放,不断为事实所证明。不断为

14、事实所证明。问题探究1.作者为什么以纪念刘和珍作为写作切入点,来纪念“三一八”惨案?2.怎样理解“真的猛士”?3.“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这话如理解?4.“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话如何理解?5.“苟活者”指什么人?6、怎样理解“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枪杀请愿群众的流血事件1926年3月18日段祺瑞政府在北京制造的枪杀请愿群众的流血事件。1926年3月18日,中共北方区委、北京地委和共青团北方区委、北京地委同国民党北京特别

15、市党部、北京总工会、北京学生联合会、北京反帝大联盟、广州代表团等60多个团体、80余所学校约计5000余人在天安门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国民大会,抗议日本帝国主义的军舰侵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及美、英、日、法、意、荷、比、西等八国无理通牒中国的罪行。为了这次大会的召开,中共北方区委事先作了布置和安排。次日清晨,中共北方区委在李大钊的主持下又召开紧急会议检查准备的情况,赵世炎、陈乔年、共青团北方区委书记萧子璋、中共北京地委书记刘伯庄,分别报告了群众的组织和发动情况,拟定了标语和口号,以及游行的路线等。群众大会上午10时开始,首先由大会主席徐谦报告会议议程,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和段祺瑞政府17日对请

16、愿群众的暴行。大会议决:通电全国一致反对八国通牒,驱逐八国公使,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撤退外国军舰;电告国民军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而战。会后,群众结队前往段祺瑞执政府请愿,要求段政府立即驳复八国通牒。当队伍来到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门前时,预伏的军警竟开枪射击,打死47人,伤200余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中共北方区委李大钊、陈乔年、赵世炎等人亲自参加了这次斗争。李大钊、陈乔年等由于掩护群众而受伤。惨案发生后,北京各学校停课,为死难的烈士举行追悼会。23日,于北京大学三院在陈毅的主持下召开全市追悼大会。鲁迅把3月18日称作“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此后,北京的反动统治更加猖狂,李大钊等

17、人被通缉,党的活动更加困难。 国共两党开会1926年3月16、17日,在北京的国共两党开会,徐谦以中国国民党执行委员会代表的身份同李大钊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北方区委决定,组织各学校和群众团体在天安门集会。3月18日,国民党北京执行部、北京市党部、中共北方区委、北京市委、北京总工会、学生联合会等团体,与80多所学校共约5000多人,在天安门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国民大会”,广场北面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悬挂着孙中山先生的遗像和他撰写的对联“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台前横幅上写着“北京各界坚决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示威大会”。中共北方区委的领导李大钊、赵世炎、陈乔年参加了大会,大会主席、中俄大学校长徐

18、谦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大会决议:“通电全国一致反对八国通牒,驱逐八国公使,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撤退外国军舰,电告国民军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而战。”最后大会一共通过了八条决议。 大会结束后,游行队伍由李大钊率领,按预定路线,从天安门出发,经东长安街、东单牌楼、米市大街、东四牌楼,最后进入铁狮子胡同(今张自忠路)东口,在段祺瑞执政府(今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门前广场请愿。示威群众公推代表去向卫士长交涉,要求开门放队伍进去,并请段祺瑞和国务总理出来见面。段祺瑞担心局势失控,命令执政府内的预伏军警以武力驱散游行队伍,结果造成当场死亡47人,伤200多人的惨剧。死者中为人们所熟知的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李大钊和陈乔年也负伤。后来军警在清理现场时,竟然将死者财物尽行掠去,甚至连衣服也全部剥光。 下课!chinese homework1.完成课本P40 写作平台 2、5(300字)2.完成学案3.预习文天祥千秋祭(卞毓方)爱爱我我中中华华勿勿忘忘国国耻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