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70088389 上传时间:2024-08-0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述古蜀国的故事讲述古蜀国的故事-三星堆三星堆出四川广汉约三四公里,有三座突出四川广汉约三四公里,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三星堆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三星堆因此而得名。因此而得名。1929年春,当地农民年春,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挖水沟时,发现了一燕道诚在宅旁挖水沟时,发现了一坑精美的玉器,由此拉开三星堆文坑精美的玉器,由此拉开三星堆文明的研究序幕。明的研究序幕。1986年,三星堆两年,三星堆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上千件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上千件稀世之宝赫然显世,轰动了世界,稀世之宝赫然显世,轰动了世界,被誉为世界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第九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气势宏大的秦始

2、皇陵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的八大奇迹。西汉时期的马踏飞燕,现在被作西汉时期的马踏飞燕,现在被作为我国的旅游标志。为我国的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着地。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龙雀背上,小龙雀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其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艺术家巧妙地用闪

3、电般的刹那将一只凌云飞驰、骁勇矫健的天马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该作品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工艺十分精湛;不仅重在传神,而且造型写实。按古代相马经中所述的良马的标准尺度来衡量铜奔马,几乎无一处不合尺度,故有人认为它不仅是杰出的艺术品,而且是相马的法式。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5年武威市将“马踏飞燕”定为象征武威腾飞的城标;1986年定为国宝级文物。2002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之际,布什总统来华访问,国家主席江泽民将原大仿制24K镀金青铜仿制品“马踏飞燕”作为国礼赠与来访的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原邮电部发行的JP32纪念邮资明

4、信片、1997年发行的1997-3中国旅游年纪念邮票、去年发行的普通邮资明信片以及联合国1996发行的一套邮票中的一枚均以马踏飞燕为邮资主图。年初,为了加强我国珍贵文物出境展览的管理,切实保证文物的安全,国家文物局发布了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其中64件(组)一级文物禁止出国(境)展出。铜奔马即“马踏飞燕”便是这其中的一件。唐唐三三彩彩,依依然然色色彩彩迷迷人人历经千年,西安出土的唐三彩依然历经千年,西安出土的唐三彩依然色彩迷人。色彩迷人。 唐三彩陶罐唐三彩陶罐唐三彩器物形体圆润、饱满,与唐代艺术的丰满、健美、阔硕的特征是一致的。它的种类繁多,主要有人物、动物和日常生活用具。三彩人物和

5、动物的比例适度,形态自然,线条流畅,生动活泼。在人物俑中,武士肌肉发达,怒目圆睁,剑拔弩张;女俑则高髻广袖,亭亭立玉,悠然娴雅,十分丰满。动物以马和骆驼为多。有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山西应县现存最古老的木塔山西应县现存最古老的木塔-佛宫佛宫寺释迦塔,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寺释迦塔,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内西北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公元1056年年),金明昌六年,金明昌六年(公元公元1195年

6、年)增修完毕。是我增修完毕。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也是唯一一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座木结构楼阁式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朔州应县木塔山西朔州应县木塔(全景全景)木塔位于寺南北中轴木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前塔后殿”的布局。的布局。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层均

7、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九层。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屋檐。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根柱子,内有八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有人计算,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有人计算,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3000立方,约立方,约2600多吨重,多吨重,整体比例适当,建筑宏伟,艺术精巧,外形稳重庄整体比例适当,建筑宏伟,艺术精巧,外形稳重庄严。严。北京故宫北京故宫

8、北京故宫全貌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故宫是中国最后两个封建王朝明清两代的皇宫,从公元1420年建成到1911年中国封建王朝终结,近五百年中,先后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和处理朝政,许多惊天动地的故事在这里发生。在古代,故宫一直称紫禁城。下诏修建紫禁城的是明朝的第二个皇帝朱棣,从他即位的第四年起,故宫整整修了十四年才得以告成。故宫殿宇重重,楼阁层层,千门万户,令人扑朔迷离,相传曾号称有房舍9999.5间。故宫至今仍有房舍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最大和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北京颐和园是皇家园林北京颐和园是皇家园林龙门石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和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我国三大石

9、窟之一。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公里,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米,最小的仅有小的仅有2厘米。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极高厘米。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极高的艺术造诣。的艺术造诣。 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长宽各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

10、个石窟,长宽各30余米。余米。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在位时期,于公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在位时期,于公元元675年建成。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年建成。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 石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米,头高4米,耳朵长米,耳朵长1.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实在是

11、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的艺术感染力,实在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 金刚力士雕像比卢舍那佛像金刚力士雕像比卢舍那佛像旁的力士像更加动人的,是龙门旁的力士像更加动人的,是龙门石窟中的珍品,石窟中的珍品,1953年清理洞窟年清理洞窟积土时,在极南洞附近发现的,积土时,在极南洞附近发现的,是被盗凿而未能运走遗留下的。是被盗凿而未能运走遗留下的。只见金刚力士两眼暴突,怒视前只见金刚力士两眼暴突,怒视前方,二手握拳,胸上、手、腿上方,二手握拳,胸上、手、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整座雕像造型的肌肉高高隆起。整座雕像造型粗犷豪放,雄健有力,气势逼人。粗犷豪放,雄健有力,气势逼人。 那样子你看了也会害怕三分那样

12、子你看了也会害怕三分,可能可能是金刚力士在怒视着偷盗他的贼是金刚力士在怒视着偷盗他的贼人人,这一尊尊佛像惟妙惟肖这一尊尊佛像惟妙惟肖.龙门石龙门石窟中的洞也很著名窟中的洞也很著名.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因此寺建于少室山麓的丛林茂密之处,故名“少林”。是我国佛教禅宗的发样地,所以又称少林禅寺和大少林。少林寺原有建筑较多,分布较广。现在少林寺包罗的范围除主体建筑常住院外,还有离寺西不远的塔林,寺西北阜地上的初祖庵,少溪河南岸的南园,钵盂峰下的二祖庵,寺东太室山麓的三祖庵,以及分散在寺周围的古塔、碑刻等。常住院是少林寺的主体建筑,位于少溪河北岸,院内现存有山门、客堂、达摩亭、自衣殿、千佛殿和地藏殿。除以上主要建筑外,少林寺西侧还有塔院等。据记载,从隋代起,少林寺内就有塔院的建置,唐、宋时又加整修。现在塔院内有古塔两座,同建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为少林寺僧广庆所建。少林寺为千古名刹,中外游人络绎不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