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级手术护理ppt课件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70061590 上传时间:2024-08-0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5.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四级手术护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三四级手术护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三四级手术护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三四级手术护理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三四级手术护理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四级手术护理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四级手术护理ppt课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三级级四四级级手手术护术护理理Loremipsumdolorsitamet,consecteturadipisicingelit.讲述人:1;.三三级、四、四级手手术的概念的概念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四级手术:手术操作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风险高的各种手术。三级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风险中等的各种重大手术。二级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低,风险小的各种中等手术。一级手术:手术术式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手术。2三三级四四级术后后护理主要理主要观察内容察内容生命体征的观察血压:中、小手术每小时测血压一次;大手术或有内出血倾向者1530

2、分钟测血压一次,病情平稳后改为12小时测一次。体温:术后24小时内,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以后每68小时测一次。脉搏:与体温变化、血容量变化和心功能变化有关。呼吸:随体温变化、受胸腹带包扎过紧影响,也与肺部感染和ARDS有关。3体位观察1、全身麻醉尚未清醒者,取平卧位,头转向一侧,避免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误吸入气道;2、椎管内麻醉者,应平卧6-8小时,以防因脑脊液外渗致头痛;3、全身麻醉清醒后及局部麻醉者,可视手术和病人需求安置体位;4、颅脑手术后,无休克或昏迷,可取15-30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5、颈、胸部手术后,多采用高半坐卧位,便于呼吸和有效引流;6、腹部手术后,多采用低半坐卧位或斜坡卧位;

3、7、脊柱或臀部手术后,可采用俯卧或仰卧位。4切口切口观察察切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敷料脱落切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敷料脱落 及局部及局部红、肿、热、痛等征象。、痛等征象。 切口的愈合分切口的愈合分为三三级,分,分别用用“甲、乙、丙甲、乙、丙” 表示。表示。 甲甲级愈合愈合:切口愈合切口愈合优良,无不良反良,无不良反应; 乙乙级愈合愈合:切口切口处有炎症反有炎症反应,如,如红肿、 硬硬结、血、血肿、积液等,但末化液等,但末化脓; 丙丙级愈合愈合:切口化切口化脓需切开引流需切开引流处理。理。 5引流管引流管观察察1、目的:明确引流管的位置与作用。2、固定:避免脱落。3、通畅:避免阻塞、扭曲、折

4、叠。4、观察并记录引流物的量、色、质。5、保持无菌。6、明确拔管指征。6术后疼痛的观察与评估包括时间、部位、性质、强度。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其移动所致的牵拉痛。翻身、深呼吸或咳嗽时,应用手按压伤口部位。指导病人利用非药物措施止痛。医护人员进行使疼痛加重的操作时应适当使用止痛剂。药物止痛。 观察恶心、呕吐的时间、色、质、量,并做好记录。采取合适的体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发生吸入性肺炎或窒息。遵医嘱给予镇静、镇吐药物。 术后恶心、呕吐的观察7术后腹后腹胀的的观察察分析腹胀的原因:胃肠道功能受抑制、肠麻痹、机械性肠梗阻。持续胃肠减压、肛管排气、高渗溶液低压性灌肠。鼓励病人早期活动。乳糖不耐受者,不宜进

5、食含乳糖的乳制品。非肠道手术者可使用促进肠蠕动的药物。机械性肠梗阻者,严密观察下非手术治疗,如不缓解,应在完善的术前准备后再次手术。8术后尿儲留的后尿儲留的观察察为病人提供适合的排尿环境。无禁忌时可协助病人坐位或站立排尿。帮助病人建立排尿反射:听流水声、下腹部热敷、按摩等方法。遵医嘱给予药物协助或促进排尿。无菌导尿术。9安置病人阶段与手术室人员做好床旁交接。移动病人至病床时动作平稳,注意保护头部、手术部位及各种引流管和输液管道。正确连接各引流装置。检查输液是否通畅,滴速是否适合。遵医嘱给氧。注意保暖。三三级四四级术后后护理要点理要点10根据麻醉情况、根据麻醉情况、术式、疾病性式、疾病性质等安置

6、病人体位:等安置病人体位: 麻醉未清醒者采取去枕平卧位,头偏一侧,防止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误吸。蛛网膜下腔麻醉者应去枕平卧68小时,以防止脑脊液外漏,避免头痛。硬膜外麻醉者应平卧46小时,以防血压波动。病情病情观察察 根据手根据手术的大小及麻醉的大小及麻醉类型型监测生命体征:生命体征:全麻或大手术病人术后每1530分钟测量1次脉搏、呼吸、血压及瞳孔、神志,病情平稳后可改为每小时1次或遵医嘱定时测量如果病情平稳每小时测量并记录1次血压、脉搏、呼吸,至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还需根据病情或医嘱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并准确记录尿量。11饮食食护理理 手术后开始进食的时间与麻醉方式、手术范围及是否涉及胃

7、肠道有关。禁食期间应注意由静脉补充足够的水、电解质及营养,以保持其平衡状态。同时应注意病人的口腔卫生。能进食者应鼓励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12切口切口护理理 应注意保持术后敷料的清洁干燥,若敷料被渗湿、脱落或被大小便污染应及时更换。切口缝线拆除时间依据病人年龄、切口部位、局部血液供应情况决定。头、面、颈部45日拆线;下腹部及会阴部67日;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79日;四肢1012日,近关节处可适当延长;减张缝线14日。切口愈合分级乙级愈合:切口处有炎症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切口愈合分级丙级愈合:切口已化脓需切开引流处理。13引流引流护理理妥善固定保持通畅观察

8、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更换引流袋或引流瓶时应注意无菌操作活活动与休息与休息手术当日麻醉作用消失后鼓励病人在床上活动,包括深呼吸、活动四肢及翻身。术后12日可试行离床活动,对重症病人或有特殊制动要求的病人应根据病情具体制订活动时间14心理心理护理理加强巡视与沟通,倾听病人感受,明确其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安慰。针对出现的不适及时做好解释并实施缓解措施,安定病人及家属情绪。帮助病人适应术后生理功能的改变,对缺乏社会支持的病人给予更多的关心15常常见术后不适的后不适的护理理切口疼痛观察疼痛的时间、部位、性质和规律,明确疼痛的原因及程度。遵医嘱给予镇静、止痛药,必要时可46小时重复使用或使用镇痛泵。

9、引流管移动所致的切口牵拉痛应妥善固定引流管。指导病人运用正确的非药物止痛方法,如在翻身、深呼吸、咳嗽时用手按压伤口部位、分散注意力等。发热监测体温及伴随症状。手术后发热不超过385可暂不作处理,若超过39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可应用解热镇痛药物。发热期间应保证病人有足够的液体摄入,及时更换潮湿的床单或衣裤。16恶心、呕吐协助病人取合适体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发生误吸。呕吐后及时清除呕吐物,清洁病人口腔及整理床单位。遵医嘱给予止吐、解痉药物,也可针刺内关、足三里等。腹胀鼓励或协助病人多翻身,早期下床活动。采用持续性胃肠减压或肛管排气。遵医嘱使用促进肠蠕动的药物。已确诊为机械性肠梗阻、低血钾、肠瘘等病

10、人应对因处理。常常见术后不适的后不适的护理理17尿潴留如病情允许,可协助其坐起或站立排尿。诱导排尿。遵医嘱应用镇静或止痛药解除疼痛或用氯贝胆碱等药物刺激膀胱逼尿肌收缩。呃逆手术后早期发生暂时性呃逆者可压迫眶上缘、适量吸入二氧化碳、抽吸胃内积气和积液。遵医嘱给予镇静或解痉药物。若上腹部手术后出现顽固性呃逆,应警惕膈下感染,协助医师及时治疗。常常见术后不适的后不适的护理理18术后并后并发症及症及护理理术后出血原因:1、术中止血不完善,创面渗血未完全控制;2、术后结扎线松脱;3、原痉挛的小动脉断端舒张;4、凝血机制障碍等。表现:分外出血和内出血。处理:预防、镇静、加压包扎、止血药、补液输血、再手术探

11、查。19肺不张原因:呼吸道分泌物增多阻塞支气管、术后疼痛胸腹部包扎过紧。表现:术后发热、呼吸增快,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听诊有局限性湿性罗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处理:除因(防止呕吐物误吸和包扎过紧)、吸痰、必要时作气管切开,鼓励病人定时深呼吸、有效咳嗽、抗菌素。20血栓性静脉炎原因:长期卧床、血高凝状、血管反复穿刺置管或输注刺激性强药物造成血管内膜损伤。表现:小腿排肠肌疼痛和紧束感,继之出现凹陷性水肿;下肢浅静脉发红、变硬,有明显触痛。常伴体温升高。处理:停止患肢静脉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50%硫酸镁湿敷,严禁按摩,复方丹参液、降纤酶等静脉滴注。21尿路感染原因:多为术后留置导尿管或长期卧床所致。

12、表现:发冷发热、肾区疼痛、尿频、尿急、尿检查有红细胞和脓细胞。处理:及时处理尿潴留、保持尿液通畅、多饮水、插导尿管的时候注意无菌操作,应用抗生素。22切口感染原因:手术操作无菌不严;术中止血不彻底,缝合技术不正确,切口内遗有血肿、死腔、异物等;营养差或合并糖尿病、肥胖等致切口愈合不良,增加切口感染机会。表现:术后三四天仍有发热、伤口痛。处理:严格无菌操作、避免组织过多损伤、止血彻底,缝合不留死腔、用抗生素,增强抵抗力、拆线引流、局部换药。23切口裂开原因:营养不良、切口缝合欠佳、切口感染、腹腔内压突然增高。表现:多见于腹部切口,病人突然用力时,切口疼痛和突然松开,或听到缝线崩裂声。切口处有大量淡红色液体流出,全层裂开者,可见网膜和肠管暴露。处理:轻者蝶形胶布粘贴、内脏脱出应到手术室无菌下还纳并行减张缝合、抗菌素、加强营养。24谢谢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