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及白细胞分类计数上课用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9796238 上传时间:2024-07-3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75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三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及白细胞分类计数上课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实验三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及白细胞分类计数上课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实验三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及白细胞分类计数上课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实验三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及白细胞分类计数上课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实验三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及白细胞分类计数上课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三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及白细胞分类计数上课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三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及白细胞分类计数上课用(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及白细胞分类计数红细胞计数(一)原理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并充入计数池后,于显微镜下计数。(二)试剂与器材Hayem液(氯化高汞、氯化钠、结晶硫酸钠)血细胞计数板(三)操作 2ml稀释液+10ul血液,洗涤,振荡,混匀,充池,高倍镜计数中央大方格周围四个及中央五个中方格内细胞总数。(四)计算细胞数/525 10 200 106 =细胞数/100 1012/L(五)质量保证1.取血部位不当; 2.稀释倍数不准3.血液凝固; 4.混合不均匀,充液不当5.白细胞的影响6.血浆自身凝集素或球蛋白过高,红细胞易聚集。(六)临床意义1、增多(1)相对性增多(2)绝对性增多(3)真

2、性红细胞增多症2、减少(1)造血物质减少 (2)红细胞破坏过多(3)红细胞丢失过多(4)骨髓造血功能衰竭3、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的关系二、血红蛋白测定(HiCN法)(一)原理w血细胞经血红蛋白转化液溶血后,除SHb外,其他血红蛋白均被高铁氰化钾氧化成Hi,与CN结合生成稳定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它的最大吸收峰在540nm,测定A,得血红蛋白浓度。w(二)试剂、器材w文齐氏液、721分光光度计(三)操作5ml血红蛋白转化液+20ul血液,振荡,混匀,5min后721分光光度计上测定。波长540nm。转化液调零,1cm比色杯。(四)结果报告1. A/44 /1 64458/1000 251=A

3、367.7(g/L)2.标准曲线法测定参考标准品的A值,以Hb浓度为横坐标,A值为纵坐标,绘制通过零点的曲线,查表。3. K值法: K=Hb总和 /A值总和 Hb浓度= A K(五)质量保证1.丙球蛋白异常,白细胞异常增多,SHb疾病时,测定液体发生浑浊,可增加NaCl,消除影响。2.废液的处理每升加次氯酸钠35ml,敞开过夜。CN-氧化成CO2和N2,或水解CO32-和NH4+。3、对分光光度计相关参数的校正。(六)方法学评价该方法结果稳定可靠,操作简便,为标准方法,但有一定毒性。除了该方法外,还有SDS-Hb法和沙利氏法等,但SDS本身质量差异大,摩尔消光系数、标准液有待研究,为次选方法。

4、沙利氏法误差大,已经被基本淘汰。血涂片制备、白细胞分类计数血涂片制备、白细胞分类计数血涂片制备血涂片制备实验原理:实验原理: 使用推片将血液在载玻片上制成血膜。使用推片将血液在载玻片上制成血膜。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采血:直接用洁净的玻片蘸一滴血(使用毛细血管采血的方法)。、采血:直接用洁净的玻片蘸一滴血(使用毛细血管采血的方法)。2、推片:左手平置载玻片,右手持推片从后方或前方接近血滴,、推片:左手平置载玻片,右手持推片从后方或前方接近血滴,使血液沿推片的边缘展开适当的宽度,立即将推片与载玻片呈使血液沿推片的边缘展开适当的宽度,立即将推片与载玻片呈30-45度角,轻压推片边缘将血液推制成厚

5、薄适当的血涂片,血度角,轻压推片边缘将血液推制成厚薄适当的血涂片,血涂片应呈舌状,头、体、尾清晰可见。涂片应呈舌状,头、体、尾清晰可见。3、干燥:将推好的血涂片在空气中晃动,使其迅速干燥。、干燥:将推好的血涂片在空气中晃动,使其迅速干燥。4、标记:在载玻片的一端用记号笔编号。、标记:在载玻片的一端用记号笔编号。血涂片制备血涂片制备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要制备良好的血涂片,玻片必须干净。、要制备良好的血涂片,玻片必须干净。2、最好使用非抗凝血制备,也可以、最好使用非抗凝血制备,也可以EDTA抗凝血制备。抗凝血制备。3、血膜应厚薄适当,头尾及两侧应有一定的空隙。、血膜应厚薄适当,头尾及两侧应有一

6、定的空隙。4、血涂片必须充分干燥后方可固定染色,否则细胞尚未牢固地吸、血涂片必须充分干燥后方可固定染色,否则细胞尚未牢固地吸附在玻片上,在染色过程中容易脱落。附在玻片上,在染色过程中容易脱落。5、蘸在玻片上的血液量要适度,过多或过少均会影响涂片的结果。、蘸在玻片上的血液量要适度,过多或过少均会影响涂片的结果。血涂片染色血涂片染色实验原理:实验原理: 不同种类的细胞及细胞的不同成分对酸性或碱性染料的亲和力不同种类的细胞及细胞的不同成分对酸性或碱性染料的亲和力不同,因而瑞氏染色后各种血细胞显示出各自的染色特征。不同,因而瑞氏染色后各种血细胞显示出各自的染色特征。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待血涂片干燥

7、后,用蜡笔在两端划线,以防染色时染液外溢。、待血涂片干燥后,用蜡笔在两端划线,以防染色时染液外溢。将玻片平置于染色架上,滴加染液将玻片平置于染色架上,滴加染液3-5滴,使其迅速盖满血涂片,滴,使其迅速盖满血涂片,约约0.5-1 min后,滴加等量的或稍多的缓冲液,用吸耳球对准血后,滴加等量的或稍多的缓冲液,用吸耳球对准血片吹气,使染液充分混合。片吹气,使染液充分混合。2、冲洗:室温染色、冲洗:室温染色5-10min后用流水冲去染液,待干。后用流水冲去染液,待干。3、观察结果:将干燥后的血片置显微镜下观察。用低倍镜观察血、观察结果:将干燥后的血片置显微镜下观察。用低倍镜观察血涂片体尾交界处血细胞

8、平铺的部分。涂片体尾交界处血细胞平铺的部分。血涂片染色血涂片染色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未干透的血膜不能染色,否则细胞容易脱落。、未干透的血膜不能染色,否则细胞容易脱落。2、染液的量应适度,过少易挥发沉淀。、染液的量应适度,过少易挥发沉淀。3、染色时间的长短与染液浓度、染色时温度及血细胞的多少有关。、染色时间的长短与染液浓度、染色时温度及血细胞的多少有关。4、冲洗时不能先倒掉染液,应以流水冲洗以防染料沉着在血涂片、冲洗时不能先倒掉染液,应以流水冲洗以防染料沉着在血涂片上。上。5、染色过淡,可以复染,复染时应先加缓冲液,创造良好环境,、染色过淡,可以复染,复染时应先加缓冲液,创造良好环境,而后加

9、染液,或加染液与缓冲液的混合液而不能先加染液。而后加染液,或加染液与缓冲液的混合液而不能先加染液。6、血细胞中的各种有机物质特别是蛋白质对染色环境中氢离子浓、血细胞中的各种有机物质特别是蛋白质对染色环境中氢离子浓度十分敏感。染色环境偏酸,增强伊红着色,红细胞和嗜酸粒细度十分敏感。染色环境偏酸,增强伊红着色,红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偏红,细胞核呈淡蓝或不着色,染色环境偏碱,增强天青着色,胞偏红,细胞核呈淡蓝或不着色,染色环境偏碱,增强天青着色,所有细胞呈灰蓝色,颗粒深蓝。所有细胞呈灰蓝色,颗粒深蓝。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实验原理:实验原理: 血细胞经涂片、固定和染色后,根据不同的形态和染色特征可

10、血细胞经涂片、固定和染色后,根据不同的形态和染色特征可将各种白细胞区分开来,计数一定数量的白细胞并进行分类、汇将各种白细胞区分开来,计数一定数量的白细胞并进行分类、汇总,可计算出各种白细胞所占的百分比。总,可计算出各种白细胞所占的百分比。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血涂片的制备与染色。、血涂片的制备与染色。2、镜检:使用低倍镜浏览全片,观察细胞的着色、分布情况。高、镜检:使用低倍镜浏览全片,观察细胞的着色、分布情况。高倍镜检查有无异常或外来细胞。最后选择血涂片体尾交界处染色倍镜检查有无异常或外来细胞。最后选择血涂片体尾交界处染色良好、分布均匀的区域,滴香柏油一滴,在油镜下按一定顺序对良好、分布均匀

11、的区域,滴香柏油一滴,在油镜下按一定顺序对视野中所见的白细胞进行分类。要避免重复计数或漏计,不可主视野中所见的白细胞进行分类。要避免重复计数或漏计,不可主观选择视野。共计数观选择视野。共计数100-200个白细胞。计数时还要观察血细胞个白细胞。计数时还要观察血细胞的形态、分布、染色情况,并注意有无寄生虫及其他异常改变。的形态、分布、染色情况,并注意有无寄生虫及其他异常改变。3、结果汇总:统计各类白细胞所占百分率,并计算绝对值。、结果汇总:统计各类白细胞所占百分率,并计算绝对值。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载玻片的质量;、载玻片的质量;2、血膜的质量;、血膜的质量;3、染

12、色;、染色;4、各种白细胞的观察与识别;、各种白细胞的观察与识别;5、如染色过深,可用甲醇或乙醇适当脱色;染色过浅时可用缓冲、如染色过深,可用甲醇或乙醇适当脱色;染色过浅时可用缓冲液将染液稀释后复染。液将染液稀释后复染。6、发现有核红细胞时应单独计数,不计入、发现有核红细胞时应单独计数,不计入100个白细胞内,以分个白细胞内,以分类类100个白细胞同时见多少有核红细胞来报告。个白细胞同时见多少有核红细胞来报告。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临床意义: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通常用于:1、疾病的鉴别与诊断;2、病情的观察与疗效的判断;3、安全用药监测。外周血镜下WBC小淋巴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单 核 细 胞中性粒细胞增多血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