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地理教材课件汇总完整版ppt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合集最新课件汇编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9780180 上传时间:2024-07-31 格式:PPT 页数:194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地理教材课件汇总完整版ppt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合集最新课件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94页
国际贸易地理教材课件汇总完整版ppt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合集最新课件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94页
国际贸易地理教材课件汇总完整版ppt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合集最新课件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94页
国际贸易地理教材课件汇总完整版ppt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合集最新课件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94页
国际贸易地理教材课件汇总完整版ppt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合集最新课件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地理教材课件汇总完整版ppt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合集最新课件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地理教材课件汇总完整版ppt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合集最新课件汇编(1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国际贸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易地理学的研究一、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国际贸易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从总体上看,是研究国际贸易活动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区域分异与组合规律,以及国际贸易地域组织及其发展演变规律的地理科学,是研究世界范围内商品交换、移动和组合配置空间表现的学科,是从地理学的角度探讨与国际贸易地域系统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一门边缘学科。 关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国内外说法很多,但主题不外乎是研究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n关于经济、贸易地理学在地理学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国内有“两分法”和“三分法”之说。n人类

2、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简称为“人地关系”。自然地理学研究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而经济、贸易地理学则是研究人类经济、贸易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n国际贸易具有严格的区域性,其进出口商品结构与价格结构等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n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与时间因素密不可分,即时间与空间是相统一的。n区域性与综合性是地理学的基本属性,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国际贸易地理学最大的特点也是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综合性。n区域性,又称地域性,是指国际贸易地理不研究国际贸易的一般理论、政策和规律,而是研究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和贸易的历程和规律。n综

3、合性,是指国际贸易地理学理论上的综合性,它利用了多学科的知识,以及综合分析的方法。 国际贸易地理同经济学的关系最密切。国际贸易地理同地理学及其某些分支学科,如经济地理学、世界经济地理、国别地理、人口地理、运输地理以及自然地理等的联系也非常密切。二、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二、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 (一)对影响国际贸易空间分布和格局的各种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研究,主要有世界自然地理因素及人文地理因素分布、特点、变化。 国际贸易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它必然受到许多因素(或条件)的影响了与制约。纵观各国家各地区经济贸易发展的历史状况,可以发现4种主要制约因素(或条件): 1.各国家、

4、各地区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状况; 2.地理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 3.人口及劳动力条件; 4.社会经济基础。在社会经济基础中又可包括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发展政策、社会结构与贸易习惯、历史基础、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状况等。 (二)分析世界各国(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产业部门的构成与其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区结构及主要经贸活动的关系。 (三)分析国际贸易的地理分布、空间格局、地区差异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在我国,国际贸易地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根据有关生产力布局与国际贸易网络联系,进出口商品及其流动分布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货流和贸易网络的地理调查、分析、预测、规划与区划,对有形商品和无形

5、商品及诸种生产要素的移动和重新组合配置进行条件评价和经济论证,解决对外贸易发展中的各种经济地理问题,以及参与国土规划、经济区划、区域开发、城市发展、产业布局等任务中有关贸易地理问题的研究工作。三、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三、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方法n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国际贸易地理研究的方法论基础。n还可以采取如下一些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n地图法n综合分析法,也称系统分析法n对比法,也称比较法n统计图表法n归纳、演绎法n抽象法n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第二章第二章 地理环境与国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际贸易第一节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自然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一、地理位置的影响一、

6、地理位置的影响 n地理位置是指某一地理事物在地球表面所处的空间区域。地理位置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和邻国位置等方面反映出来。n经纬度位置,是以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与纬线相交的坐标点表示的位置,又称数理位置。它可以表述地理事物在地球表面最精确的位置。经纬度位置可以反映地球上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与人类经济贸易关系密切。n纬度位置的高低,代表着地球表面温度和降水量的不同,也表达了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差异,从而直接影响了世界许多产品特别是农产品的生产以及贸易的构成和流向。n中纬度地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埃及和巴比伦;北美洲五大湖地区与大西洋沿岸地区、西欧地区和亚

7、洲日本的“三湾一海”地区以及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n濒临海洋还是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发展和贸易交往等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内陆国家只有取得通畅的出海口才有发展经济、繁荣贸易的现实可能。例如:南美洲的玻利维亚;非洲的赞比亚。n交通地理位置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影响,例如美国是地跨太平洋与大西洋的“两洋国家”。二、地形、气候、水文条件的影响二、地形、气候、水文条件的影响n地形、气候、水文条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山区和平原、沙漠与良田、河流和湖泊、气候类型等方面反映出来。n平原广布,所占比例颇高,使发展农牧业有了良好基础,为美国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业国家创造了条件。地

8、形破碎,沙漠戈壁遍地,崇山峻岭,或险恶地形直逼沿海,则必须对其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产生严重影响,难以展开对外贸易。n山区和平原地区相比,运输业效率差别也很大,在山区修筑一条与平原地区运输能力相同的铁路,造价要高3倍。山区线路坡度较大,运营时,燃料和费用都成倍增加。在水平线路上能拉5000吨重的机车,爬0.5坡时只能拉1400吨重,爬1坡时,只能拉800吨重。n河流和湖泊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位于热带多雨区的河流,一般水量大,具有较大的航运价值,对交通运输和商业贸易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世界上适宜航行的河流有长江、尼罗河、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伏尔加河、多瑙河、莱茵河、圣劳伦斯河等。

9、其中具有国际航运功能的河流主要是莱茵河和多瑙河。n气候的节律性和地带性,对生产事业,尤其是农业生产产生着深刻影响,进而制约着经贸活动。小麦、玉米、棉花适宜种植在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节风气候区,所以美国、加拿大、中国、乌克兰、法国等位于温带中纬度的国家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n气候的差异影响了居民的消费习惯,因此影响了消费品的种类与数量。例如,生活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的居民,多需要富含脂肪和热量的食品和羽绒、裘皮等服装;而生活在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居民,则多需要清淡食品、防暑药品和降温空调等设备。n灾害性的气候,如水、旱、风灾,常常使工农业减产,交通中断,从而影响了国际贸易中工农业产品

10、供应数量、价格和履约的时间。1972年,由于气候异常,南美秘鲁沙丁鱼的捕获量减少2/3,致使当作饲料的鱼粉锐减。与此同时,印度和西非的花生,前苏联的向日葵等,也因天旱而大量减产,致使能当饲料的大豆价格成倍上涨,由此引起了世界饲料与谷物市场的供求矛盾和国际贸易活动范围的扩大。n由于气候条件的影响,世界各国的港口有的可全年通航,有的则冬季封冻,船舶不能停靠。北半球的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部分地带已经伸入寒冷的北极圈范围内,因而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沿岸的一些位处高纬度的港口,秋冬季节气温太低,洋面封冰,致使不少港口一年中有半年因航船无法运行而被迫停用,严重影响了沿岸国家的对外贸易。三、资源条件的影响三、资

11、源条件的影响n资源条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矿产资源、燃料资源等方面反映出来。n矿产资源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和活跃贸易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之一。矿产资源的蕴藏量、规格品种、组合结构、品位状况、地理分布以及新矿产、新矿点的发现等,不仅严重影响着一个国家与地区的经贸活动,而且强烈地影响着整个世界的国际分工、商品交换、货物流向、贸易格局和贸易运输等。n20世纪60年代之后,西亚已成为世界上石油储量、产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地区,是名符其实的“世界油极”。80年初,荷兰的天然气、英国和挪威等国的石油产量除满足本国需要外,还有相当部分出口欧洲共同体其他国家,使西北欧部分国家的进出口商品格局和贸易

12、格局产生了明显变化。前苏联、中国、墨西哥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等新油田的不断发现和开采,也使世界石油储藏的地理分布、生产格局和贸易格局出现了新的态势。n世界铁矿石新矿点的发现、生产的地区布局变化和生产量的增减等,与世界石油的情况相似,均对世界和各国的经贸活动产生重要影响。第二节第二节 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n人文地理环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自身所创造的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国家类型、人口民族、宗教风俗、科学技术、环境质量、政治因素和生产力状况等,均属人文地理环境范畴,它们对国际贸易活动均有不同的影响。一、国家类型的影响一、国家类型的影响 世界各国按综合国力划分

13、,可分为超级大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发展中国家为改变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发达国家为维护旧的国际经济秩序正在持续进行斗争,从而对世界经济贸易的格局产生着影响。二、人口、民族、宗教、风俗的影响二、人口、民族、宗教、风俗的影响n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消费者,人口的数量和素质可以影响不同种类物质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可以影响市场的广阔和消费档次。n人口较多、密度颇高的国家或地区,对各种原材料、燃料和消费品等的需求量就大,必然导致经贸活动的活跃与繁荣。n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和宗教信仰,对颜色、图案、数字等有着不同的爱好和禁忌,从而对贸易商品的构成

14、产生影响。n世界上的许多民族,由于长期生活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之中,各自形成了较为独特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和宗教信仰等,在生产、生活和消费等诸方面有其特殊的要求,以致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生产活动和贸易活动。n伊斯兰教由于形成了一些严格约束教徒的习俗,对国际贸易活动的影响是明显而深刻的。n风俗习惯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和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的礼仪形式、爱好和禁忌、节假日等约定俗成的风气和习惯,往往对国际贸易活动的影响更直接、更具体。三、科学技术的影响三、科学技术的影响n科学技术促进了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品的更新,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变革。不同历史阶段生产力的差异,实际上是人们

15、掌握科学技术多少的差异,生产力的不发达,就是科学技术的不发达。n科学技术是一种“创造性毁灭力量”,它的发展既能使新产业、新产品不断涌现,同时对传统产业和产品又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其在国际间的经贸活动中的作用有日益增大趋势。n生物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必然会带来一场革命。n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已从单纯的有形贸易,逐步发展扩大到无形贸易这一重要领域,科学技术即是这一领域里的重要“成员”。四、环境质量的影响四、环境质量的影响n全球范围内的工农业发展,往往会出现工业废渣、废气和废水的大量排放,大量农药、化肥的不科学使用等情况,使大气、土壤、水域等受到污染,地理环境恶化,环境质量下降或者变坏,个别

16、地区生态系统失去平衡,从而影响生产和经贸活动,导致工农业生产萎缩,经贸活动受挫。n国际贸易中,对进出口货物的种类、品种、质地、规格以及安全性等的要求日趋严格,假如进口商品所含杂质超过规定标准,就经常会出现要求退货或索赔的情况。五、政治因素的影响五、政治因素的影响n政治地理环境是影响国际贸易最活跃的因素,涉及面更为广泛、影响程度更加深刻。事实证明,战争或和平的环境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常常是决定性的。n政治法律环境不仅包括各国的社会性质和政治体制,该国执政党的基本政策,当前乃至以后政府的稳定性,甚至还包括国家间的政治关系、外交关系和发展趋势,以及各国所参加的政治经济组织等。因此,企业在从事国际市场

17、营销活动时,首先必须重视该国的政治环境。n相邻国家国力的强弱,两国之间的关系、对外政策和政治经济制度,都将影响彼此的对外贸易。n纵观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基本上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对外经贸活动很少,对外贸易额仅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1978年以后,我国很快成为世界新兴市场,随之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也迅速地逐年上升。1978年我国对外贸易额为206亿美元,到了2001年就增加到5097.9亿美元,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也从第32位提高到世界第6位。第三章第三章 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区的形成和转移区的形成和转移第一节第一节 产业革命前的区域贸易中心区产业革命前的区域贸易中心区n对外贸易产生在原

18、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出现了可供交换的商品并且部落与氏族之间存在着简单的社会分工,彼此生产不同的产品以进行交换。n奴隶社会虽然有了商品的国与国之间的交换,但由于这些交换大多发生在宗主国与附属国之间,真正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很少。n封建社会阶段,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用于交换的商品范围与数量不断扩大,真正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n公元11世纪-15世纪是欧洲社会的鼎盛时期,在这个阶段,欧洲内部最重要的区域贸易中心主要出现在佛兰德尔、汉撒同盟、以及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第二节第二节 世界贸易中心区的形成世界贸易中心区的形成一、地理大发现一、地理大发现 1.“新航路的发现” 2.“新

19、大陆的发现” 3. 环球航行n地理大发现不是偶然现象,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n商人们渴望开拓海外市场,以获取更多的财富;n西欧与远东的贸易危机;n航海技术的成熟。地理大发现的影响与意义:n地理大发现结束了新旧大陆之间彼此隔绝、独立发展的状态,扩大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使得世界地图的轮廓基本形成。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得以进一步深刻与提高。n地理大发现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使欧洲获得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大量物质财富与劳动力。n新旧大陆之间商品、劳务等相互流通,促进了农作物品种的相互流动,由于地理条件以及气候条件的改变,出现了许多新物种。二、第一次产业革命二、第一次产业革命n第一次产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首

20、先发生在英国,标志是蒸汽机的出现n产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落后的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资产阶级追求更高利润的需求,为此,他们迫切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采用机器大规模生产并提高产品质量。产业革命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n对生产力的影响n对生产关系的影响n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三、第二次产业革命三、第二次产业革命n第二次产业革命发生于美国和德国,标志是电和内燃机的发明及应用。n电的发明创造出了新的能源;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新型工业部门的产生。第二次产业革命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n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n出现了垄断资本主义n资本主义各国内部经济与政治的不平衡加剧n世界市场的形成四、世界经济贸

21、易中心区的转移四、世界经济贸易中心区的转移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世界贸易中心区形成的根本原因和动力;世界贸易中心区有一个从欧洲地中海沿岸向北大西洋两岸转移的过程,本世纪出现了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趋势。第三节第三节 亚太地区亚太地区正在兴起的世界贸易中心正在兴起的世界贸易中心n自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得到了全面迅速的发展。n亚太地区确实有许多有利的条件成为世界贸易中心:n自然条件包括:地域范围广阔,自然资源丰富;优越的地理位置,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线。n丰富的劳动力条件n社会条件包括:经济方面,如经济增长迅速;贸易量不断上升;服务业占贸易比重越来越高;投资活动日趋激烈;科

22、技进步显著。政策方面,如鼓励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开放市场;积极推进区域、次区域合作,促进经济的共同发展;重点培养、吸引人才。第四章 世界区域经济贸易集团 第一节 区域经济贸易集团概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某一地理区域或区域之间,某些国家和政治实体为实现彼此之间货物、服务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经济发展过程中各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相互间的经济与发展,而达成的取消有关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协调产业、财政和货币政策,并相应建立起超国家的组织机构的过程,其表现形式是各种形式的经济贸易集团。一、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化的分类n部分一体化与全盘一体化n垂直一体化与水平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形式 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

23、济联盟政治联盟非歧视性关税、配额、补贴或管理障碍消除贸易壁垒对外贸易政策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共同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统一的政治政策二、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n为了避免战争,维护国家安全n恢复、发展经济的需要n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n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n欧共体的示范效应三、区域经济贸易集团的主要特征n成员国数目越来越多,集团地域范围越来越广n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实行自由与保护相结合的贸易政策n区域经济集团内部,经济水平较高的国家占据主导地位n大多数区域经济集团以市场一体化为开端,以实现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为目标 四、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对世界经济贸易的有利与不利影响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有利影响包

24、括:n有助于生产要素在本地区的自由流通与优化配置,促进本地区市场的扩大与经济增长。n经济集团和组织之间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和尖锐,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竞争规模和层次空前提高。n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赋予世界经济多极化以新的内容,有利于国际政治形势的稳定,避免了少数政治经济大国妄图操纵其他国家的野心。n有利于集团内部的技术合作。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不利影响包括:n区域集团对外贸易的排他性,限制了集团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往来。n成员国内部,发展中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n不利于国际经贸关系的协调与合作。 第二节 世界三大主要区域贸易集团 一、欧盟(一、欧盟(EU) n从关税同盟到共同市场n从共同市场到经济

25、货币联盟n欧盟贸易发展现状 对外贸易来说,就整个欧盟而言,2004年其外贸仍呈逆差,且比2003年有所增加。2004年欧盟25国的外贸逆差额达609亿欧元,比上一年的578亿欧元上升了31亿欧元。2003年欧盟25国的部分贸易品中对外贸易逆差总额为156.2亿欧元欧盟各国贸易总体上呈现两大特征: (1) 欧盟各成员国的贸易伙伴主要是欧盟内各其他成员国。内部贸易对各国贸易总额的贡献度均达到50%甚至更高。随着欧盟内部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完善,贸易的内部化水平可能将更高。 (2) 各成员国对欧盟总体贸易的贡献度呈现明显的不均衡。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荷兰等是欧盟主要的贸易国。 出口进口贸易净

26、额十亿欧元百分比(%)十亿欧元百分比(%)十亿欧元欧盟25国总计880.4100936.3100-55.9比利时51.5655.16-3.6捷克5.8112.91-7.1丹麦17.7213.614.1德国237.827182.92055爱沙尼亚0.7020-1.3希腊5.3117.22-11.9西班牙34.5456.86-22.3法国117.313106.41110.9爱尔兰30.9417.7213.2意大利104.412101.5112.9塞浦路斯0.201.40-1.3拉托维亚0.501.10-0.6立陶宛2.303.60-1.3卢森堡1.303.30-2匈牙利7.1115.52-8.4马

27、耳他1.100.900.1荷兰51.96105.811-53.9奥地利22.2316.825.5波兰9118.52-9.5葡萄牙5.418.61-3.2斯洛文尼亚3.70300.8斯洛伐克305.11-2.1芬兰18.7211.916.8瑞典37420.5216.4英国111.113154.116-43表表4-2 20034-2 2003年各成员国对欧盟年各成员国对欧盟2525国贸易总额的贡献度国贸易总额的贡献度德国对外贸易n德国以发达的工业产品贸易为后盾。出口商品以技术密集型产品,尤其是精密仪器和大型设备为主,所需能源和原料大都靠进口,各类消费品与食品也是其进口的主要商品。据联邦德国统计局最

28、新的统计结果显示:2004年德国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汽车及相关产品,占总出口的18.4%,其次为机器设备,达14%,另外化学及化工产品也是主要的出口产品,占12.9%。其主要进口产品依次为化学及化工产品、汽车及相关产品、原油及天然气、机器设备等。德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为欧盟内部成员国法国对外贸易n法国从事对外贸易有着雄厚的物质基础与良好的条件。根据统计资料,从进出口贸易伙伴国来看,2003年,进口中来自欧盟国家的占总进口的66.8%,其中来自德国、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英国、荷兰这六国的进口达58.8%,说明法国的进口主要集中于欧盟国家,且主要是欧元区国家。出口中,对欧盟成员国的出口达到总出口的

29、62.2%,德国、西班牙、英国、意大利、和比利时五国就达到50.2%。从进出口产品结构上来看,进口产品主要集中在机械电子设备、交通及运输设备、制造品、化工品。出口产品主要是交通及运输设备、机械电子设备、化工品、食品。n2003、2004年法国对外贸易最大的特点是贸易变化增长速度缓慢。出口的增长主要体现在制成品上,进口中,增长主要在制成品及能源方面。这说明各领域的贸易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对贸易增长的推动力不足。英国对外贸易n19世纪中叶,英国曾经是国际贸易中心。然而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其中心地位逐渐下降,目前是世界第五大贸易国。英国在欧盟内部贸易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其贸易净额始终是赤字。无论是与欧

30、盟15国之间还是25国之间。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2004年1-7月英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约为2503亿英镑,其中进口额约为1431亿英镑,出口额约为1072亿英镑,贸易逆差约为359亿英镑,德国继续保持英国最大进口来源国的地位,并超过美国成为英国第一贸易伙伴国,美国是英国最大的出口目的国。 意大利对外贸易n意大利的经济对外依赖性较大,工业原材料大部分靠进口,而工业制成品的1/3靠国外市场销售。在出口商品结构上,意大利已由原来的水果蔬菜等转为机械、化工、纺织、服装等。进口产品结构方面,主要是石油、煤炭、工业原料等,其次是机电产品和轻工产品等,进口的工业原料大部分用于制造出口产品,意大利还是世

31、界上最大的黄金进口国与生皮进口国。其对外贸易对象主要是欧盟内部成员国,2004年对欧盟内部的贸易额占到其对外贸易总额的约60%,其中德国是其第一贸易伙伴国,2004年,与德国的贸易占其总贸易额的15.7%,其次为法国与美国,再次为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n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区域集团的基本情况和相互差异。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化之间的辩证关系。二、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1993年12月,美国国会正式通过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法案,美国、加拿大与墨西哥三国政府宣布,从1994年1月1日起的15年内,将分阶段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到2009年,

32、将把北美地区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形成背景:n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n多边贸易体制的作用受到削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宗旨:n取消贸易壁垒。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增加投资机会,对知识产权提供适当的保护,建立执行协定、解决争端的有效程序,以及促进三边的、地区的和多边的合作。自由贸易协定成员国将通过执行协定规定的原则和规则,如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程序上的透明等来实现这些宗旨。北美自由贸易区基本原则:n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原则;原产地原则;协商解决贸易冲突原则;动态发展原则;人员有限制流动的原则;“各国现有的法令条款基本不变”的原则。NAFTA内部贸易额n2002年,美加和美墨双边贸易额分别增长至

33、1608亿美元、975亿美元,占其对外出口总额的比重提高到23.6%和14.3%。加拿大对美国和墨西哥的出口额分别增长至2201亿美元和18亿美元,所占比重提高到87.2%和0.7%。墨西哥对美国和加拿大的出口额大幅度增加,其中对美国的出口额增长尤为突出。目前,在墨西哥的出口贸易中,对美、加两国的出口所占比重已经达到90%以上。美国对外贸易n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美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较小,主要进口商品为汽车、电子器材、机械、纺织品、石油及各种稀有金属等。主要出口产品为农产品、原料以及尖端和大型设备。2004年,美国商品与劳务出口总额为11738亿美元,进口逆差总额为17978亿美元。加拿大是美国的

34、第一贸易伙伴国,2004年,从加拿大的进口总额占美国全年总额的17%,达到2598.07亿美元,出口到加拿大的贸易总额为1877.13亿美元,占全年出口总额的23%。加拿大对外贸易n加拿大是世界上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的国家之一,国内消费严重依赖进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加拿大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初级产品的比重载不断下降,制成品的比重相应不断上升。美国是加拿大进口与出口第一伙伴国。2003年,加拿大对美国的出口额占其总出口额的86.6%,2004年这一数额为2690.28亿美元,占其出口总额的85.2%。在进口方面,2003年,从美国进口的商品总额占其全部进口总

35、额的60.6%,2004年这一比例为58.9%,进口总额为1602.34亿美元三、亚太经合组织(APEC) n亚太经合组织的全称是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目前,APEC共有成员21个(包括两个地区经济体)。n茂物宣言是APEC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该宣言为APEC明确了合作的方向,即实现本地区的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同时还制定了长远目标,为实现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确定了时间表。 亚太地区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东亚地区经济的发展,缓解了亚太地区南北之间的矛盾,为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创造了条件。欧共体(欧盟的前身)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刺激了亚太向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向发展。亚太地区各

36、国之间贸易与投资逐渐增加,各国经贸关系日益密切,加上某些地缘上的优势,使得APEC的成立水到渠成。APEC成员内部贸易发展状况n20世纪80年代以来APEC区域内部贸易关联日渐紧密,绝大多数对本地区的出口占各自总出口的份额都在70%以上。1980年,APEC区域内部贸易占地区贸易总量的份额为55.7%,1992年,这一指标上升为68.3%,而2002年则进一步增长至73.7%。APEC成员贸易方向统计 单位:%APEC成员APECEU1992200219922002加拿大88.193.67.74.2智利49.750.231.523.2墨西哥86.691.37.43.6秘鲁53.857.4282

37、1美国59.364.724.120.8中国81.176.49.315.2中国香港73.776.217.113.3中国台湾75.479.416.114.7日本68.276.919.712.7韩国69.771.812.713文莱98.599.40.21.9印度尼西亚78.676.714.513.7马来西亚78.980.515.312.6菲律宾76.684.119.416.8新加坡71.577.915.812.5泰国66.372.820.614.8越南69.665.68.324.8澳大利亚75.172.513.311.5新西兰69.57315.315巴布亚新几内亚81.350.309俄罗斯16.11

38、8.550.715.1澳大利亚对外贸易n澳大利亚的出口一直是以农、牧、矿等初级产品为主,虽然在战后出口产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初级产品中农产品比重下降,矿产品比重上升,但总的来说,并没有改变澳大利亚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这个特点。澳大利亚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日益上升,虽然总量上还是低于其他发达国家。出口制成品的种类主要是运输机械、钢铁制品、以及部分化工产品。2004年,澳大利亚商品劳务出口总额为1124.4亿美元,进口总额为1313.8亿美元。APEC国家是澳大利亚主要的贸易伙伴国,日本是澳大利亚重要的贸易伙伴国。2004年,其对日本的出口总额为160.9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8.6%,进口总额

39、为122.62亿美元,占其进口总额的11.8%。日本对外贸易n日本为加工贸易型国家,发展对外贸易对其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日本经济的对外依赖性很强,原料靠进口,产品要出口,经济的外向性很高。二战之前,出口商品主要为纺织品、其次是生丝、手工艺品等,进口以纺织原料为主。二战之后,经济发展的重心主要转移到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上来。n目前,出口商品主要以汽车、钢铁、机械、电子等为主,进口商品主要是石油、煤、铁等工业原料以及食用农产品。n日本的贸易伙伴,战前主要是亚洲国家,战后,主要是美国以及欧盟,近几年来,对东盟地区、韩国、中国等贸易额增长迅速。2004年,日本出口总额为5654.87亿美元,其中

40、出口到APEC国家的,占其全年出口总额的75.4%,具体到国家,美国是日本的第一出口伙伴国,同年出口到美国的贸易额占其全年出口总额的22.7%,对中国的出口额为739.17亿美元,相应比例为13.1%;对韩国的出口比例为7.8%;进口贸易方面,2004年日本进口总额为4548.16亿美元,中国是其第一进口伙伴国,进口总额占全年进口总额的比重为20.7%,美国第二,进口额占其进口总额14%,韩国第三,进口额比例为4.9%。韩国对外贸易n60年代,韩国主要出口产品为初级产品,如紫菜、生丝等,进入70年代之后,出口产品结构转向重工业,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日益提高,船舶、汽车等成为出口的主要产

41、品。韩国进口产品主要是机电产品,其次为化学产品。韩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为中国、美国、日本、其次为西欧与加拿大。其中,出口贸易方面,前三大贸易伙伴国分别是中国、美国日本;进口贸易方面,前三大贸易伙伴国为日本、中国、美国。四、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 n目前,东盟已包含了全部东南亚地区的10个国家,他们分别是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文莱。n1967年,曼谷宣言阐明了东盟成立的目的和宗旨是(1)东盟各国本着平等合作的精神,共同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进步;(2)尊重正义法规,尊重联合国宪章,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安全;(3)以合作精神处理经济

42、、社会、文化、艺术、科学等方面共同有关的问题;(4)在教育、专业和技术、行政等方面,提供对训练及研究的便利和援助;(5)通过合作充分发展农业和工业,扩大成员国之间相互贸易,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6)促进对东南亚问题的研究;(7)扩大国际与区域性组织问题进行的互惠合作。n尽管东盟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性政治经济贸易集团,在地区政治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其自身的条件限制以及外在的国际环境使得东盟今后的发展仍然会面临很多的困难。新加坡对外贸易n新加坡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加工贸易、转口贸易较发达,对外贸易在经济中比重较大。新加坡的对外贸易额远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

43、,是世界上少数贸易总额大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国家之一。新加坡进出口商品结构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也有很大的变化。60年代主要出口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电子、金属制品等,70年代以来,主要转向发展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入90年代以后,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构成了新加坡进出口贸易的主导产品。目前,新加坡进口贸易产品中,中间产品比重很高,如电子配件等。出口主要以电子产品、石油制品、化工产品为主。新加坡的贸易伙伴国主要是马来西亚、美国、日本等。2004年,新加坡商品劳务出口总额为1441.21亿美元,其中对马来西亚的出口就占其总出口额的15.2%;进口方面,马来西亚仍然处于第一贸易伙伴国的位置,进口

44、额占新加坡进口总额的比重为15.3%。泰国对外贸易n泰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2003年,出口贸易总额为805.21亿美元,进口贸易总额为758.09亿美元,2004年,出口贸易额增加到974.08亿美元,进口贸易额增加到953.53亿美元。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大米出口量是世界第一,木薯产量位居世界第一,随着贸易额的增加,进出口商品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制造业出口额大幅度增加,对国民经济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2004年,泰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为美国、日本、新加坡以及中国。美国占泰国全年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5.9%;进口贸易方面,日本是第一进口伙伴国,从日本进口额占泰国全年进口总额

45、的23.6%。五、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化之间的辩证关系n区域经济集团化对世界经济一体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区域经济集团都存在一定的保护倾向,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一段时间内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有不利的影响。n另一方面,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迅速发展,又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第五章第五章 世界经济特区世界经济特区第一节第一节 世界经济特区的发展简史及其主要类型世界经济特区的发展简史及其主要类型 一、世界经济特区的发展简史 经济特区(Special Economic Zone)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关境以外划出一定的区域,在这区域内建设基础设施,实行免除关税等各种特殊的优惠政

46、策,发展出口加工贸易、转口贸易,推动该地区和邻近地区经济贸易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和外汇收入。 世界经济特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其类型按照形式,可以分为:自由港、自由贸易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自由边境区、过境区、科技工业园区和综合性经济特区,但各种类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 二、世界经济特区的类型二、世界经济特区的类型 n世界经济特区按照产业特点,一般可分为七类:贸易型、工业型、工贸结合型、综合型、科技型、金融型和旅游型。n世界经济特区按照形式,可以分为:自由港、自由贸易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自由边境区、过境区(又称直接转口港或转口区)、科技工业园区和综合性经济特区。n出口加工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

47、在其港口或邻近港口、国际机场的地方,划出一定的范围,新建和扩建码头、车站、道路、仓库和厂房等基础设施以及提供免税等优惠待遇,鼓励外国企业在区内投资建厂,生产以出口为主的制成品的加工区域。n自由边境区曾被称为自由贸易区。一般设在一国的一个或几个省的边境地区。对于在区内使用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和消费品可以免税或减税进口。n综合性经济特区,是经济特区中最特殊的一种,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特定地区,划出一定范围的土地,新建或扩建基础设施,并提供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发展各种产业。三、世界经济特区的基本特征三、世界经济特区的基本特征 世界经济特区的基本特征有:区域范围的划定性,政策的开放性与开放的有

48、限性,经营活动的外向性,设区主旨的经济性,优惠条件的广泛性,投资机会的均等性以及管理机构的高效性。 第二节第二节 世界经济特区区位选择世界经济特区区位选择一、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和作用一、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和作用 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和作用主要是:n引进外资,n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对外贸易,n创造就业机会,解决大量人员的就业问题,n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科技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n加速经济特区的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n增加外汇、财政收入,n加快东道国落后地区的开发,带动特区邻近地区的经济繁荣。二、经济特区的选址条件二、经济特区的选址条件经济特区的地址可有几种选择:n设在沿海港口城市,n设在大型

49、国际机场附近,n设在首都或大城市附近,n内陆国家或地区设区的区位选择,n设在环境优良的地区。 经济特区主要选择设在沿海港口城市、大型国际机场附近、首都或大城市附近、内陆国家或地区设区的区位选择或环境优良的地区。第三节第三节 世界经济特区分布世界经济特区分布一、世界经济特区的主要分布n目前经济特区遍布世界各国各地区,范围广,类型多。爱尔兰香农自由贸易区、巴西玛瑙斯自由贸易区、和香港都是典型的经济特区,经济发展迅速。n亚洲的经济特区主要分布在韩国、我国台湾省、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尼、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以马来西亚、韩国和我国台湾省设立的出口加工区最为完善,许多关于出口加工区的

50、概念,都以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活动为标准。n欧洲的经济特区发展最早,设区国都是属于历史上工业发展较早的国家,特别是转口贸易发达的国家,一般都在重要港口、航运通道或国际机场附近设立方便转口贸易的自由贸易区。主要分布在德国、荷兰、英国、爱尔兰、俄罗斯等国。其中最著名的是德国汉堡港的自由贸易区,爱尔兰香农出口加工区和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保税仓库区n拉丁美洲大部分国家都设立出口加工区或自由贸易区,近年来业务发展很快,西方国家或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拉美出口加工区或自由贸易区的利用,也在显著加强。其中最著名的有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巴西马瑙斯出口加工区和墨西哥的蒂华纳、墨西卡利自由边境区。n美国除设有众多的

51、自由贸易区外,还是世界上高科技园区最多的国家。除著名的“硅谷”外,还有洛杉矶的奥兰治县、波士顿的“128号公路科技园”、达拉斯沃斯堡的“硅高原”和大西洋延岸的“硅三角”。 二、世界经济特区范例二、世界经济特区范例 n爱尔兰香农自由贸易区n巴西玛瑙斯自由贸易区(Zona Franca de Manus, ZFM)n中国香港地区三、中国经济特区的建立、发展和主要特征三、中国经济特区的建立、发展和主要特征n从80年代初至今,我国经济特区的发展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或称五次飞跃,目前各种类型的经济特区数量众多,范围广,也有我国自己的特色。n我国经济特区无论从法律、法规、政策和措施,还是企业经营的范围和方

52、式,既有与其他国家相同的共性,也有适应我国国情的个性,其基本特征有下列几点:n范围较大、功能综合n经济特区是我国人民政权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域n实行特区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第六章第六章 世界石油及大世界石油及大宗农矿原料贸易地理宗农矿原料贸易地理世界能源结构变化n产业革命前,薪炭时代n二次产业革命后,煤炭时代n20世纪60年代后,石油时代第一节第一节 世界石油贸易地理世界石油贸易地理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n世界石油的两大弧形地带分布n中东、北非、中国东部沿海、美国中部及墨西哥湾西部等北半球的中低纬地区n海底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北纬30至南纬10n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集中在发展中国家世界石油的生产与消费n

53、石油的工业性开发,从1857年普洛那什蒂油田大量采油以来至今已有近150年的历史。n20世纪初,沙皇俄国和美国是世界两大产油国。n5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西亚石油生产腾飞、前苏联再度崛起,亚太、非洲、墨西哥湾石油迅速开发。世界石油的生产与消费n世界石油消费与生产的地理分布不平衡相当突出。n经合组织成员国消费的石油约占世界的60%,而它所生产的石油只占世界的30%;美国的石油产量占世界的12%,却消费了世界石油的25%强;而中东地区生产了占世界30%的石油,却只消费了世界石油的不足6%。n一般来说,经济发达的工业国家,石油储量少,产量不足,却又需要大量消费石油。世界石油贸易n在世界贸易货物构成

54、中,石油的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目前每年在21亿吨左右。n20世纪20年代40年代,世界石油主要是从西半球输往东半球。n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石油贸易重心转向中东。n70年代后,非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区。其后,东南亚、英国和挪威都有原油出口,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的多元化的石油出口地域结构。世界石油贸易n当今世界需要进口石油的国家与地区约有130多个,而能够不同程度地提供石油出口的国家与地区却不及30个。n世界石油贸易的覆盖面虽然很大,但从市场供需大格局看,又具有相对集中的特点。n中东、拉美、非洲是世界石油的最主要供应地。世界石油贸易n中东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其出口总量占世界总量的43

55、.8%。n其次为前苏联地区、西非、中南美和北非地区。n目前,俄罗斯的产量和出口量仅次于沙特,居世界第二位。世界石油贸易n西欧、东亚和北美地区是世界石油进口的主体,合计进口量占世界石油进口贸易量的95%左右。n欧洲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地区,其中以法国、意大利、德国进口量最大。n欧洲进口的石油主要来自前苏联和中东地区,其次为北非和西非地区。世界石油贸易n美国虽然油产丰富,但因国内消费量大,石油进口一直居世界第一位,石油消费量的一半以上靠进口。n美国的石油主要进口来源为其周边国家如中南美地区、加拿大和墨西哥(49.7%),其次为中东地区(24.1%),再次,从西非和欧洲进口(2001年)。n美国“政

56、府主导型”战略石油储备制度。世界石油贸易n日本、中国和亚洲“四小龙”为主体的亚太地区(包括印度),石油年总进口量达4亿多吨。n日本作为世界主要的石油消费国,其99%的原油需要依赖进口,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主要进口来源为中东地区,占日本总进口量的81.2%,其次为亚太地区,占日本总进口量的16.4%。n70年代后,日本采取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政策,但尚未见明显成效。我国的石油贸易n我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拉动石油需求不断提高。n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原油进口仅300万吨。n1993年我国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石油净进口国。n1996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n2000年原油和成品油进口量达

57、2000万吨左右。n2004年进口原油达1.23亿吨,燃料油进口突破3000万吨。进口原油约占世界原油进口总量的5.8%,居第三位,次于美国和日本。n据估计,到2020年,我国石油需求量将达到4.7亿吨,能源贸易尤其是进口贸易,将成为未来我国对外贸易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的石油贸易n中东地区仍是我国主要的原油进口来源地,进口原油量占进口总量的比例在45%-51%左右。n非洲作为我国原油进口第二大来源地区,2004年从该地区进口的原油占进口总量的比例提高到接近30%。n我国从亚太地区进口原油约占进口总量的11%。我国的石油贸易n2004年我国原油进口量排名前五位的来源国分别为沙特阿拉伯、阿曼

58、、伊朗、安哥拉、俄罗斯,来自这五国的进口量都在1000万吨以上,占当年进口原油总量的60%。n我国在哈萨克斯坦、委内瑞拉、苏丹、伊拉克和秘鲁的海外勘探和生产也已经取得了收益。n我国至今没有战略石油储备,生产性周转库存量很少。主要国家和地区原油进口占世界原油总进口量的份额200020002001200120022002200320032004*2004*美国美国23.323.324.024.024.024.023.723.723.623.6日本日本11.011.011.111.110.710.710.610.69.89.8中国中国3.63.63.13.13.63.64.64.65.85.8韩国韩

59、国6.36.36.16.15.65.65.95.95.65.6印度印度3.83.84.14.14.34.34.54.54.64.6欧洲欧洲32.132.132.132.132.232.231.231.229.929.9其他其他19.919.919.519.519.619.619.519.520.720.7合计合计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世界煤炭资源分布n从18世纪到20世纪60年代,煤炭一直是最重要的能源,有“黑金”之称。n在20世纪初,世界能源消费中煤炭占到了95。n目前煤炭在世界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中约占30%,在世界能源中的地位仅次于石油。n按目前

60、的消费水平计算,世界石油只够使用4050年,天然气够使用60多年,而煤炭则够使用将近300年。 第二节第二节 世界煤炭贸易地理世界煤炭贸易地理世界煤炭资源分布n世界煤炭资源分布不均,北半球多于南半球,东半球多于西半球。 n北半球的煤炭主要集中在中高纬度地区(北纬3070),而且形成了一个世界最丰富的含煤带。n南半球煤炭资源较少,仅占全球地质储量的7.8,煤炭丰富的国家主要是澳大利亚、南非和博茨瓦纳。世界煤炭生产n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煤炭产量在4550亿吨之间。n目前我国是最大的产煤国,年产量约占世界的1/4强。n世界主要产煤国还有美国、印度、澳大利亚等。n作为国际能源商品,煤炭与石油之间

61、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石油主要在发展中国家生产;煤炭主要在工业国家生产,且消费区与生产区基本吻合,产出多在生产国国内自销,国际贸易量不大。世界煤炭贸易n在70年代以前,世界煤炭贸易量很少。1950年仅6400万吨,60年代初仅1亿吨左右,贸产比仅为4左右。n20世纪90年代前期,世界煤炭年贸易量在3亿4亿多吨的水平。n目前已经达到7亿吨,其中,亚洲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市场;欧洲其次。世界煤炭贸易n世界煤炭出口国分布在近20个国家和地区。n煤炭的出口贸易具有相对集中性。n目前的五大出口国分别是澳大利亚、中国、南非、美国、印度尼西亚,合计煤炭出口量一直占居国际市场的70%以上,其中澳大利亚一国的出口量就占

62、世界出口总量的32%左右。n世界煤炭的重要出口国目前还有俄罗斯、哥伦比亚、加拿大、波兰等。世界煤炭贸易n世界煤炭的进口国家和地区约有30多个。n世界煤炭进口量相对集中,东亚地区和西欧地区是世界煤炭进口的主体,合计进口量占世界煤炭进口贸易量的80左右。n日本是世界最大的煤炭进口国,自70年代以来,煤炭进口量始终保持在占世界总进口量的1/4以上。澳大利亚出口日本的煤炭占澳全部出口量的近一半。日本、澳大利亚双方共同主导着国际煤炭市场。世界煤炭贸易两大区域性的市场n亚太市场是世界煤炭贸易第一大市场亚太地区的进口量占世界煤炭贸易总量的一半以上主要供煤国家:澳大利亚、中国等;主要进口国家及地区:日本、韩国

63、、中国台湾等n欧美市场为世界煤炭贸易第二大市场,其中美洲煤炭贸易量占世界总量的近1/4主要供煤国家:美国、加拿大等;主要进口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 我国煤炭生产与贸易n我国在煤炭生产和消费上都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n我国煤炭自给自足,进出口贸易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n但从20世纪最后两年开始大幅度增长,到21世纪初已跃居世界煤炭出口第2位。 n2003年煤炭出口占世界煤炭贸易总量13%,占我国煤炭产量5.6%。我国煤炭生产与贸易n我国出口煤在世界煤炭贸易市场中是“举足轻重” 。n世界煤炭贸易几乎一半的数量就在我国的“门口”进行。煤炭贸易地理上的优势,使我国煤炭出口集中在近距离的市场上。n我国每年

64、出口煤炭流向主要集中在亚洲,包括日本、韩国、我国香港地区、我国台湾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等。世界铁矿石贸易n铁矿石是仅次于石油、煤炭的第三位大宗货物,也是交易量最大的非能源类矿产。n影响铁矿石生产与贸易的主要因素是世界对钢材消费的需求,而钢铁工业是其他工业发展的基础。n1994年世界铁矿石产量为9.7亿吨, 2004年,世界铁矿石产量达到12.5亿吨左右。第三节第三节 世界铁矿石贸易地理世界铁矿石贸易地理世界铁矿石贸易n中国、巴西、澳大利亚、印度、俄罗斯、乌克兰、美国、南非、加拿大和瑞典是目前世界铁矿石的十大生产国,共占世界总产量92%。n在世界铁矿石生产国中,我国独占1/4的份额,并多年在世界

65、主要铁矿石生产国中位居第一。n我国铁矿石产量在世界各国中增长最快,这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密不可分。世界铁矿石贸易n世界铁矿石贸易中,澳大利亚和巴西这两大出口国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两国各占将近30%的世界市场。n2002年世界铁矿石国际贸易量约为4.75亿吨。澳大利亚、巴西、印度以及南非等出口国继续主宰着全球铁矿石的贸易。世界铁矿石贸易n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量约占世界铁矿石出口总量的1/3强,居第一位,年输出量超过了1.6亿吨。n巴西紧随其后位居第二位,铁矿石出口量占世界出口总量近1/3,年输出量也超过了1.6亿吨。n再次是印度,出口量占世界铁矿石出口总量的8%。n南非铁矿石市场份额占世界的4.

66、4%。n世界铁矿石主要出口国还有瑞典、加拿大、毛里塔尼亚、智利和秘鲁,这9个铁矿石出口国的出口量占据世界总量的94左右。世界铁矿石贸易n世界铁矿石进口国主要为亚洲4个国家(地区)和欧洲4个国家,8国(地区)的进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80%左右。n日本曾经一直是世界铁矿石最大的进口国,进口量约占世界总进口量的29%。澳大利亚是日本铁矿石的主要供应国。n2003年,欧洲15国铁矿石进口总量1.17亿吨。世界铁矿石贸易n中国、日本、德国、韩国是世界铁矿石进口国中最大的四个国家,其每年铁矿石进口总量占世界铁矿石进口总量的60%以上。n2003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n以铁矿石进出口的十大

67、贸易国而论,出口国分散于世界各洲,以南美洲和大洋洲为最重要;而进口国主要集中在东亚地区和西欧地区。20032003年各地区铁矿石进口数量年各地区铁矿石进口数量(百万吨)(百万吨)20032003年各主要地区铁矿石出口数量年各主要地区铁矿石出口数量(百万吨(百万吨)日本134.03.0%巴西174.55.4%欧洲地区128.42.3%澳大利亚171.09.5%中国121.810.5%印度36.27.7%韩国44.26.5%南非23.813.3%其它地区小计72.64.2%其它地区小计95.5-5.2%进口总计5015.0%出口总计501.05.0%我国铁矿石生产与贸易n我国铁矿资源丰而不富,铁矿

68、资源贫矿多、富矿少;铁矿资源分布十分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华北和东北地区。全国铁矿石平均品位33%,低于世界铁矿石平均品位11个百分点。n长期以来,我国国产铁矿石生产规模一直保持在2.2亿吨至2.5亿吨。这个数量的铁矿石加上废钢,仅能生产1亿吨钢。n2002年我国产钢量就已达1.82亿吨,因此必须进口铁矿石。我国铁矿石生产与贸易n我国的铁矿石进口量增长很快,从1990年至1994年进口量增长了2.6倍,从世界第十大铁矿石进口国跃升为第三大进口国。n2001年进口铁矿石9239万吨。n2002年进口1.12亿吨。n2003年进口量仍大幅增长,达到1.48亿吨,一举超越日本、欧盟,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

69、进口国。n2004年进口铁矿更是达到创纪录的2.08亿吨。n被国际上称为“全球吸铁石”。世界谷物产量与贸易n19612002年世界谷物总产量从8.77亿吨增长到20.29亿吨,年均增值率为2.1%。n近几十年来,谷物生产基本保持每隔一两年减产一次的规律,但每次的谷物增长势头要大于下降的势头,基本上未出现人们所担忧的“供给不足”的危机。n世界谷物生产的增长速度总体上快于人口增长的速度。n世界谷物国际贸易量由1961年的0.79万吨上升至2003年的2.71亿吨,增长了241.15%,年均增长率3.0%,明显快于谷物生产的增长。第四节第四节 世界谷物贸易地理世界谷物贸易地理世界谷物贸易不平衡n世界

70、谷物贸易基本格局是,谷物出口大国与生产大国基本一致,谷物出口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谷物进口则分散在100多个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谷物出口国的集中度明显高于进口国的集中度。n美国是最大的谷物出口国,其谷物出口量占世界的40%左右。n其次为欧盟,其谷物出口量占世界的10%左右。n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等3国谷物出口量占世界谷物出口总量的20%左右。世界谷物贸易不平衡n世界上的谷物进口国相对比较分散,广泛分布于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主要是亚洲、非洲和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其中进口最多的是日本,占世界进口总量的近10%,其次为韩国,约占5%,埃及、意大利约占4%。n世界人均进口

71、谷物最多的是荷兰,人均483公斤,其次是韩国,283公斤,科威特242公斤,马来西亚213公斤。我国人均才7.2公斤。世界谷物贸易n水稻、小麦和玉米既是最主要的谷物产品,也是世界粮食生产和贸易的三大主要产品。n世界谷物贸易量中,小麦的贸易量所占份额最大,其次是玉米。1992-2001年小麦、玉米、稻谷的贸易量分别占全球的47%、31%和9.6%。n全球小麦生产量的1/5左右用作出口,出口量波动幅度较大。n美国的小麦出口量最大,占到了全球小麦出口量的1/4左右;2003年,意大利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进口国。小麦统计世界谷物贸易n稻谷是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中贸易量最小的作物。n稻谷出口中,泰国所占世界贸

72、易份额最大,在1/4以上,其次是越南。大米的出口国集中度高。n稻谷进口国比较分散,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巴西和伊朗是世界上主要的大米进口国。n玉米出口量最多的是美国,19992001年,年均出口占同期世界玉米出口总量的68.5%;日本是玉米进口大国。n与出口相比,玉米进口国家的集中度要低得多。稻米统计玉米统计第七章 国际贸易运输地理第一节第一节 世界海上货物运输系统世界海上货物运输系统 一、海运通道一、海运通道(一)世界海运概况n海洋是货物与商品运输的主要载体,远洋运输承载量最多、最经济。全球海运业承担全球三分之二进出口货物的运输业务。近年来,世界海上运输发展速度仅次于公路,比铁路、航空、内河运

73、输快许多。n2001年世界海上运输量的地区分布表现在:n亚洲国家占有最大的份额,为36.8%,主要为西亚的原油出口和东亚、东南亚的工业品出口;欧洲占总运量的25.5%,极大部分属欧盟内部的运输量;世界总运量的另外20.9%来自北美工业化国家和拉美、加勒比海的发展中国家,而其中原油、铁矿砂、煤炭和粮食构成该半球运量的2/3;非洲和大洋洲分别占世界总运量的9.4%和7.4%。(二)世界大洋及主要海域与航区n太平洋航区居世界海上货物运输的第二位,货物吞吐量和周转量分别约占到世界的25%和30%。n大西洋航运发达,是世界上海运量最大的洋,货物吞吐量(包括地中海和黑海)和周转量分别占世界的60%和65%

74、左右。n印度洋航区拥有约世界10%的货物吞吐量与接近10%的货物周转量,列世界第三位。大宗货运主要是波斯湾沿岸的石油。n北冰洋航区,因气候和地理位置等关系,目前的货运量很小。 (三)国际航运中的主要运河和海峡n“通道”与“交通线”两个词在经济地理学中时常混用。世界上存有一些长距离的、通常是穿越众多国家的走向相同的交通线,承担着国际关联的大部分。n海上交通线已名副其实地成为国家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n国际航运中的主要运河和海峡苏伊士运河n苏伊士运河位于非洲东北端与亚洲交界处,是地中海和红海之间的连接运河,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总长173.2公里,为一“海平式”运河。目前,运河可通行吃水20.4米

75、、载重25万吨级的超级巨轮,船舶通过运河平均需要10小时左右。运河被誉为“东西方海上捷径”和“世界航海的咽喉要道”,也是“埃及经济繁荣的生命线”。巴拿马运河n地处巴拿马共和国的中部,呈西北东南走向,从太平洋的巴尔博亚到大西洋一侧的克里斯多瓦尔港,全长为81.3公里,可通行6.5万吨级以下的船舶,是一条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航运水道运河为“船闸式”运河,船舶通过运河需编队穿行。从编队到过运河进出船闸需约1416小时。运河的开通使太平洋至大西洋的航程缩短了1万多公里,有“世界桥梁”之称。基尔运河n地处德国北部日德兰半岛上,全长98.6公里,宽111米,平均水深11.3米,有船闸6座,可容载重2万

76、吨级以下、吃水9米、宽40米的海轮日夜通航。这条运河沟通北海和波罗的海,可使往来船只缩短航程740多公里,是波罗的海通往大西洋的捷径。圣劳伦斯水道n该河由美国和加拿大交界的五大湖注入大西洋,原为天然河流,后经人工疏浚而成,其中包括数段人工运河与水闸,该河全长2347哩(4344公里)航道深27英尺,可通航载重5万吨的船舶,为五大湖区通往美、加腹地的捷径。但水闸较多,同时,一年有四个月的冰冻期。马六甲海峡n马六甲海峡位于亚洲东南部马来半岛与苏门达腊岛之间,是连接南海和安达曼海的一条狭长水道。海峡西北东南走向,长805公里,可通行20万吨海轮。海峡每年通过的船只约有10万艘次,其中大部分是油轮,因

77、而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n马六甲海峡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咽喉,是连接亚、非、欧、澳四大洲的重要海上通道,有两洋“战略走廊”之称,也是北太平洋沿岸国家通往孟加拉湾、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最短航路的必经之地,战略地位重要。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都是必须控制的世界16大咽喉水道之一。英吉利海峡n英吉利海峡位于英国和法国之间,西通大西洋,东北与北海沟通。多佛尔海峡地处英吉利海峡东部,西南连大西洋,西北方向通北海,是英国去欧洲大陆的最短海道。两海峡是西北欧10多个国家与世界各国联系的主要通道,每年平均通过的船只达17.5万艘,最多时曾达30万艘,年货运量达6亿多吨(一半以上为石油

78、)。霍尔木兹海峡n霍尔木兹海峡是连接波斯湾和阿曼湾的水道。海峡呈“人”字形,东西长约150公里,宽5595公里,通常世界航运使用的航道仅宽5公里,水深10219米,是波斯湾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也是海湾产油国出口的唯一通道。海峡是一条石油运输的大动脉,成为沿岸各国石油输出的海运咽喉,也是著名的“国际石油通道”直布罗陀海峡n直布罗陀海峡地处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和非洲西北角之间,是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唯一水道。海峡东西长约65公里,宽1443公里,水深501181米,是西欧、北欧各国船只经地中海、苏伊士运河通往印度洋的咽喉要道,每天过往船只在千艘之上,有“西方海上生命线”之称。曼德海峡n曼德海峡位于阿

79、拉伯半岛西南端与非洲大陆之间,是连接印度洋的亚丁湾和红海的水道。其长约18公里,宽2643公里,水深29323米。曼德海峡是红海中最狭窄的地段,地理位置十分险要,颇具战略意义。海峡紧扼红海南端门户,自古以来就是沟通印度洋和红海的一条活跃的商路。现为国际上主要的石油通道,西方国家称之为“世界战略的心脏”。 黑海海峡n黑海又称土耳其海峡,位于土耳其的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之间,包括东北部的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全长375公里。海峡是黑海爱琴海地中海间的唯一海上通道,是黑海沿岸国家重要出海口,俄罗斯通往大西洋和印度洋之咽喉要道。经济和军事地位十分重要,每年有商船2万艘、军舰数万只通过

80、海峡。龙目海峡n龙目海峡位印度尼西亚龙目岛与巴厘岛之间的狭窄水道,长约80公里,水深一般在200米以上,最深达1306米,波斯湾远东间20万吨级以上的巨轮均取道于此,再经望加锡海峡北上。二、世界时区的划分与区时计算二、世界时区的划分与区时计算n“地方时间”(Local time),按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确定的时间n国际上规定,以经过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为标准线,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各占经度15。n国际规定,每个时区内使用相同的时间,即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间”为本区共同的标准时间。时区越东,时间越早,全球共有24个时区(标准时)。n许多国家还是按照自己的需

81、要来确定本国的时间,我国实际使用的时间也与理论时区不同。“北京时间”区时计算通常按下列步骤进行:1. 求时区 已知某地经度7.5度n某地时区= (有小数一律进整) 15度2. 求时区差n差,或两地同处于东时区或西时区时;n时区差=两地时区序号之n和,若两地分处于东、西时区时。3. 求区时(某地时间)n所求地点时间=已知地点时间时区差1小时n式中“+”、“”号用法:已知西面时间求东面时间,用“+”号;已知东面时间,求西面时间,用“”号。n国际上规定,东、西12区中央的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限)。日界限两侧的时刻相同而日期相差一天。三、海运航线三、海运航线(一)海上航线的形成与分类

82、n世界各地水域,在港湾、潮流、风向、水深及地球球面距离等自然条件限制下,可供船舶航行的一定径路,即称为航路。海上运输承运人在许多不同的航路中,就主、客观的条件,为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所选定的营运通路称为航线。n航线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安全因素、港口因素、货运因素、技术因素。n按照船舶经营方式分定期航线和不定期航线。n按照航程远近范围分远洋航线、近洋航线、沿海航线。n按照航行的水域范围分太平洋航线、大西洋航线、印度洋航线、北冰洋航线。 n大西洋航线可细分为:西北欧北美东海岸航线,西北欧、北美东海岸加勒比航线,西北欧、北美东海岸地中海、苏伊士运河亚太航线,西北欧,地中海南美东海岸航线,西北欧,北美东海岸

83、好望角远东航线,南美东海岸好望角远东航线;n太平洋航线可细分为:远东北美西海岸航线,远东加勒比海、北美东海岸航线,远东南美西海岸航线,远东东南亚航线,远东澳大利亚、新西兰及西南太平洋岛国航线,澳、新北美东西海岸航线,澳、新南美西海岸航线,北美东、西海岸南美西海岸航线;n印度洋航线可细分为:中东、波斯湾好望角欧洲、北美东海岸航线,中东、波斯湾远东航线,波斯湾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西欧,北美运输线,远东印度洋北部地区地中海、西北欧航线,远东东非、南非、西非南美东海岸航线,澳大利亚苏伊士运河、中东海湾航线,南非澳新航线;n北冰洋已开辟有从摩尔曼斯克经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白

84、令海峡至俄国远东港口的季节性航海线;以及从摩尔曼斯克直达斯瓦尔巴群岛、冰岛的雷克雅未克和英国的伦敦等航线。n世界集装箱海运干线n环球集装箱班轮运输航线的构成:亚洲(远东)北美北太平洋航线(或者包括亚太地区性的航线,形成泛太平洋航线)、北美欧洲、地中海北大西洋航线(或者指大西洋航线)、欧洲、地中海亚洲(远东)印度洋航线(欧亚航线)n其他集装箱运输干线:亚洲(远东)澳新航线;澳新北美航线;欧洲、地中海西非、南非航线。(二)中国世界各地主要的海运航线n近洋航线分为北行航线,南行航线,主要包括由我国沿海港口起南行到东南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以及抵达朝鲜、韩国、俄罗斯等国家海港的航线。n远洋航线分为东

85、行航线和西行航线,主要包括中国红海航线、东非航线、西非航线、地中海航线、西欧航线、北欧/波罗的海航线、北美(东、西海岸)航线、中南美(东、西海岸)航线。(三)我国海运航线的命名与编码n海运航线的命名采用全称和简称两种方式。n航线简称的命名有两种方式:如果起迄点均为国家名称,则采用起点和终点国名的第一位汉字加航线两字组成;如果起迄点均为港口名称或起迄点两点中有一点为港口名称,则取起迄点港口名称或国家名称的第一位汉字加航线两字组成。航线的简称略去起点名称,以航区名称加航线两字命名,例如:全称为秦皇岛日本航线,简称为秦日航线;又如:航线全称为中国美国简称为中美航线。(四)世界大宗初级产品海运航线。n

86、主要的石油海运航线包括:n波斯湾好望角西欧、北美航线;n波斯湾龙目海峡、望加锡海峡远东航线;n波斯湾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西欧、北美航线。n目前我国进口石油运输方式主要有海运和铁路两种方式。在海运方面,我国进口原油的46.2来自中东海湾地区。我国海运进口石油路线高度依赖霍尔木兹海峡、好望角和马六甲海峡。主要的石油运输航线为中东中国航线,而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还包括东南亚中国航线,北非中国航线,墨西哥湾中国航线。n东南亚规模空前的“三大工程”建设,即泰国管道项目、四大通道建设、泰国运河建设。n四大通道是指曼谷昆明湄公河国际航道、昆明曼谷公路、泛亚铁路以及南宁友谊关河内高等级公路。n铁矿石、谷物、煤炭、铝

87、土和磷灰石的海上运输航线也构成世界海运业的主流。n铁矿石货流是仅次于石油的远洋货流。n煤炭在海运货物构成中,是仅次于铁矿石和谷物的干散货。四、海港四、海港n港口的组成与分类n港口是海运业的主要基础设施,是海洋运输的起点和终点。港口是贸易物资的集散地,是连接各种运输的枢纽,是既为海洋运输服务,又为内陆运输服务的海上运输基地。港口由航道、港池和码头三部分组成。n港口在组织国内外运输中具有重要作用。世界上沿海国家都视港口为国家的经济咽喉。n“港口的作用发生了变化。港口的活动不再仅限于码头本身和周围地带。在岸上,围绕着运输链的起始点现在到处都有港口活动”n“港口的作用在许多情况下从原先不过是海/陆交界

88、的转运点发展成为多少有些高度发达的贸易供应中心”。n港口必须具备一定的设备条件,供船舶往来停靠、供应燃料、物料和修理船舶所需的各种设备和条件。n港口按其用途和作用有多种,如商港、军港、渔港、油港等。n现代商港是地区和国家的重要资源之一,具有运输功能、工业功能、商业功能、兴城功能、服务功能。n商港的规模大小以货物吞吐量表示。货物吞吐量指经由水运进出港区并经过装卸的货物数量。它是衡量港口生产任务大小的主要数量指标,是港口发展规划和港口设计的主要依据。n港口按地理位置可分为海湾港、河口港、内河港n港口按使用目的和提供的服务分为存储港、转运港、经过港、避风港n港口按开发工程分为天然港、人工港,n港口按

89、潮汐对港口的影响分开敞港、潮差港,n港口按国家政策分为国内港、国际港、自由港,n在集装箱运输中,港口按提供集装箱内陆运输服务的程度分为集装箱港、集装箱枢纽港。从功能上看,枢纽港有国际性枢纽和区域性枢纽;从地理上看,枢纽港有流域型枢纽港及海湾型枢纽港。n集装箱港按照吞吐规模分为支线港、干线港,地位介于枢纽港与支线港之间的一个层次是近远洋干线港。n港口不是一种单纯的地理现象,而是一种区位现象。n任何港口区位形成与发展变化取决于三大类因素,即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科学技术因素。n自然因素是港口区位形成的前提。其中自然条件主要指港口水、陆域状况,前者主要包括水深、冰冻、回淤及地形防护等条件。n社会经

90、济因素在港口区位形成与发展中起着的关键性的作用。港口的腹地是指港口吸引货物所能到达的区域范围,港口对这一地区范围具有一定的向心吸引作用。腹地对于港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n科学技术因素在现代港口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其中尤以集装箱化和港口运营、管理的信息化最为重要。n世界港口分布及各国主要港口n世界港口的年吞吐量约110多亿吨,其中日本和西北欧各占1/4,美国和加拿大约占1/5。世界上吞吐量在千万吨以上的大港有80%以上集中在发达国家。这些国家海运量大,以输出工业品和进口原料、燃料为主,卸货量大于装货量;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相反,港口以输出原料、燃料和输入工业品为主,装货量远比卸货量大。n受世界海运

91、业的影响,各大洋沿岸的港口分布也不均衡。大西洋航区包括地中海、黑海沿岸,拥有世界四分之三的港口,太平洋航区拥有世界港口的六分之一,印度洋航区周边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港口数量、规模有限。n目前我国有236个沿海港口,万吨级深水泊位490个,有亿吨大港8个,年货物吞吐量1000万吨以上的海港22个。n日本“三湾一海”地区分布有日本的主要港口。n世界部分同名港:奥克兰港、维多利亚港、纽卡斯尔港、金斯敦港、温哥华港、悉尼港等。n世界集装箱运输发展的标志之一是港口货物集装化率的提高。港口集装化率是指港口实际装箱的货物重量与港口全部外贸件杂货物重量的比值,反映了港口外贸集装箱量占港口外贸件杂货的比重。n世界

92、集装箱运输的中心已经完全转向亚洲。n在海洋运输船舶大型化和集装箱班轮航线的模式和布局的影响下,主要集装箱港口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n以吞吐量计的部分世界大港,如鹿特丹、新加坡、南路易斯安那、上海、香港、千叶、名古屋、安特卫普、宁波等。n以TEU计的部分世界大港,如香港、新加坡、上海、釜山、高雄、深圳、鹿特丹、安特卫普、洛杉矶、汉堡、长滩等。n新加坡港扼太平洋印度洋航路要冲马六甲海峡南端的咽喉,是亚、欧、非及大洋洲的海上交通枢纽,是亚太地区最大的转口港和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在全球洲际航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加坡有“世界利用率最高的港口”之称。它是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n鹿特丹港在1961年,

93、吞吐量首次超过纽约港(1.8亿吨),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此后长期保持世界第一大港地位,年吞吐能力自90年代中期就超过了3亿吨。现在是世界第三大港,重要的商业、金融中心,水陆空交通枢纽和欧洲第一大港和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也是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有“欧洲门户”之称。鹿特丹港之所以长期成为世界最大的货物吞吐港,主要有三个原因。n香港自从1987年超过鹿特丹而雄居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后,连续多年列为榜首,现今仍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并且多年来一直是我国内地主要转口港。n名古屋位于日本本州岛中南部“伊势湾”的最深处,是日本著名的四大工业区之一,名古屋港目前国际贸易货物吞吐量在五大港口中占据第一位。

94、名古屋港依托爱知县的丰田汽车公司及相关产业,主要以汽车及机械品为出口产品,形成一个以汽车工业为主导的港口,名古屋港自2002年起,货物吞吐量连续3年均超过千叶港而居日本第一。n千叶港位于日本中央的东京湾之中,工业特点是以钢铁、电力、石油和化学为中心的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因而这个港口有93%的业务属于工商业运输,是日本最大的工业港口。千叶港作为首都圈物资流通基地,已经纳入首都圈整治计划。n南路易斯安娜港是西半球吞吐量最大也是世界排名第四的港口。港区内担负着全美1/4以上的水运出口,是美国谷类作物最大的出口中转站,美国40%的谷物经此流向国际市场。南路易斯安那港是超越其他港口的北美第一大散货港口,每

95、年吞吐占美国15%的出口货物,成为美国出口货物的门户。n安特卫普港是欧洲著名的港口城市,比利时第一大港。该港的运输几乎100%是国际运输,因此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货物仓储和分拨中心。安特卫普与德国的汉堡、荷兰的鹿特丹、法国的马赛等港口鼎足而立成为西欧四大海港。n我国目前排名前十大的港口,如上海、宁波、广州、天津、青岛、秦皇岛、大连、深圳、南京、福州港等。n我国“十五”交通发展重点专项规划中明确提出沿海港口建设以优化港口布局和调整泊位结构为主,重点完善沿海港口集装箱运输系统,在集装箱运输方面重点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深水港和能靠泊第四代以上集装箱船舶的干线港,相应发展支线港、喂给港,使我国形

96、成布局合理、层次清晰、干支衔接、功能完善、管理高效的国际集装箱运输系统。n近年来,中国大陆沿海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大体形成了三个区域,一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二是以深圳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三是以青岛、天津、大连为群体的环渤海湾地区。n我国的国际集装箱装卸主要集中在上海、深圳、青岛、天津、大连、宁波等6大港口。n我国大陆沿海集装箱港口的层次可以作如下分类: 1国际性集装箱枢纽港 2区域性枢纽港 3地方性港口五、口岸五、口岸口岸的概念与分类n按照国务院关于口岸开放的有关规定,口岸是供人员、货物、物品和交通工具直接出入国(关、边)境的港口、机场、车站、跨境通道等;辞海对口岸的定义“对外

97、开放的港口即为(水运)口岸”n港口只是水运口岸的一部分。港口设立了口岸,实行对外开放,即由地方港口、国内港口而成为国际港口。 目前我国的口岸按照开放程度分为一类口岸和二类口岸。n一类口岸是指允许中国籍和外国籍人员、货物、物品和交通工具直接出入国(关、边)境的海(河)、陆、空客货口岸(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n二类口岸是指仅允许中国籍人员、货物、物品和交通工具直接出入国(关、边)境的海(河)、空客货口岸,以及仅允许毗邻国家双边人员、货物、物品和交通工具直接出入国(关、边)境的铁路车站,界河港口和跨境公路通道。第二节第二节 世界陆路货物运输系统世界陆路货物运输系统一、在世界贸易中有重要意义的铁路干线

98、一、在世界贸易中有重要意义的铁路干线n世界铁路总里程目前已有140多万公里,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和亚洲的印度和中国。铁路线总长在4万公里以上的国家有美国、俄罗斯、中国、加拿大和印度。n世界各国铁路建设与发展有着不同的表现,大致有三种类型。n重要的国际铁路干线包括: 1西伯利亚大铁路,东起俄罗斯的海参崴,止于莫斯科,全长9300多公里。 2北美大铁路,包括美国、加拿大连接东西两大洋的铁路,如西雅图底特律;洛杉矶巴尔的摩;洛杉矶新奥尔良;旧金山纽约。鲁珀特港魁北克;温哥华哈利法克斯。 3欧洲铁路网,如泛欧铁路走廊,连接北海港口到意大利地中海港口。二、世界大陆桥运输线二、世界大陆桥运输线n“大陆桥”

99、是指把不同海域的远洋运输连接起来的横贯大陆的铁路。 1欧亚大陆桥运输线,鹿特丹纳霍德卡/东方港。在莫斯科,陆桥运输线可分成三路。 2北美运输线,北美的陆桥运输利用了北美横贯大陆的铁路系统,包括美国连接东西两大洋的铁路以及加拿大连接东西两大洋的铁路。 3新亚欧运输线,鹿特丹连云港n新亚欧大陆桥运输线,东起我国的连云港,西至鹿特丹,全长10837公里。涉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n1992年9月,新亚欧大陆桥通车,运输效率优于西伯利亚大陆桥,因为陆上运距将缩短20002500公里,运行速度也可提高40%50%。三、我国与邻国或地区的铁路线和国境站三、我国与邻国或地区的铁路线和国境站n我国铁路干线与俄罗

100、斯相连的是滨洲线、滨绥线、图珲线(地方铁路);与蒙古国相连的是集二线;与哈萨克斯坦相连的是北疆线;与朝鲜相连的是沈丹线、长图线、梅集线;与越南相连的是湘桂线、昆河线。n相应的10对中外国境站分别是满洲里后贝加尔、绥芬河格罗迭科沃、珲春卡梅绍娃亚、二连扎门乌德、阿拉山口多斯特克、丹东新义洲、集安满浦、图们南阳、凭祥同登、山腰新铺。n香港铁路与我国内地铁路相连,铁路口岸是罗湖桥。四、公路的类别与分布四、公路的类别与分布公路的分级n交通量是衡量公路交通运输繁忙程度的一种尺度,也是表示公路等级的一个指标。交通量指的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公路某一断面的汽车数量。n公路根据交通量及其使用任务、性质分为5个等级。

101、公路的分类n公路根据其在国民经济及政治、国防中的作用,以及所在国家公路网中的地位,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我国的公路在现实条件下划分为国道、省道、县道等亚洲公路网n根据亚洲公路网政府间协定,亚洲公路网由亚洲境内具有国际重要性的公路路线构成,包括大幅度穿越东亚和东北亚、南亚和西南亚、东南亚以及北亚和中亚等一个以上次区域的公路线路,目前入网公路里程已超过14万公里。其中中国已加入和今后将加入的亚洲公路网线路总里程约为26000公里,占亚洲公路网总长度的近20。n亚洲公路1号(1)的线路是整个公路网中最长的一条线路,它始于日本东京,再经由中国等10多个国家到达保加利亚边境。五、我国对外贸易公路口岸分布

102、和出入境汽车运输五、我国对外贸易公路口岸分布和出入境汽车运输n公路口岸是指在国际货物公路运输中,供人员、货物和运输工具出入境的国境车站。我国国土辽阔,有17个国家和地区与我国毗邻。n我国新疆、西藏、云南、广西、广东及东北地区的公路口岸分别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缅甸、越南、朝鲜等国的公路相连;n我国内地对香港、澳门的公路运输口岸分别是文锦渡 、沙头角、皇岗、拱北。n出入境汽车运输主要是指我国同周边陆地毗邻的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的公路国际货物运输。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公路货物运输,多以政府间的双边、多边汽车运输协定为依据。n截止1999年底,我国政府与周边国家签署的双

103、边和多边汽车运输协定多达12个。n我国内地同香港之间的货运,昔日以铁路为主。但近年来,主要由于大陆对外贸易不断扩展,加之香港很多工厂不断向深圳和珠江三角州一带转移,中国内地同香港的汽车货运量持续上升。随着澳门的回归,内地同澳门地区的汽车货运量也在增加。内地同港澳地区的公路运输已日渐成为重要交通运输方式。第三节第三节 世界航空货物运输系统世界航空货物运输系统一、世界航空货运业及空运航线n航空运输业是20世纪产生的新兴行业。目前,世界航空业客货总周转量达3000多亿吨公里,其中以亚太地区空运量的增长最快。n航空货物运输的经济指标主要有货邮运输量(吞吐量)和货邮周转量。货邮运输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运输

104、部门实际运送的货物吨数。货邮周转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运输部门实际运送的货物吨数及其运输距离的乘积,以吨公里计。n世界航空运输网的区域分布存在着明显差异,美国东部、欧洲西部、加勒比海和东南亚等地区最为稠密,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一些地区则相当落后。n世界航空货运量以美洲地区居首位,其次是亚太地区和欧洲。从地区间国际航空货运看,亚太至北美、亚太至欧洲和欧洲至北美是最大的三个航空货运区域。n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为了统一各国运输企业的技术规范、航行程序、操作规则、以及企业间的合作与业务联系,将世界划分为三个航空运输业务区。n航空线是指在一定方向上沿着规定的地球表面飞行,连接两个或几个城市,进行运

105、输业务的航空交通线。航空线按其性质和作用可分为国际航线、国内航空干线和地方航线三种。世界性的航空运输网络四通八达。n在一个国家的航空运输体系中,根据客货运量的大小,有干线运输和支线运输的区别。二、世界货运机场二、世界货运机场n航空港是航空线的枢纽,它具有执行客货运业务和保养维修飞机、起飞、降落或临时使用。一般习惯上称为机场。n以飞行站距离可分为:国际航空港、国内航空港及短距离机场。n机场是空运业的基础设施。n美国是世界上拥有民用机场最多的国家,也是拥有目前世界最大、最繁忙的货运机场的国家。n世界主要货运机场,如美国的孟菲斯、洛杉矶、肯尼迪(纽约)、路易斯维尔、迈阿密、芝加哥、安克雷奇机场,日本

106、东京的成田机场,德国的法兰克福机场,香港的启德机场,英国伦敦的希思罗机场,韩国的仁川机场等。三、我国空运业及航空港三、我国空运业及航空港n我国的航空运输发展迅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国际民航组织的统计表明,按照运输总周转量指标,我国民航运输由1980年的居世界第35位上升到1995年的第11位,到2002年时,则位居美、日、英、德、法之后,在世界各国航空运输中排名第6位。n我国将航空运输线分为国际航线、地区航线、国内干线、地方航线。n我国在已有的国际航线中,按运输距离分为通往友邻国家的航线和跨越大洲或大洋的洲际飞行航线。按我国与所通航国家的相对地理位置和主要航线走向,又可将已有国际航线划分为东

107、部、南部和西部三大通道航线。n我国国际航线的分布特点。n我国国内航线的分布特征。n我国空运口岸。n我国将空运口岸分为国际机场、区域性对外开放机场、地区性对外开放机场。n中枢航线结构。n中枢航线结构是指客货流量较小的城市之间不直接通航,而是通过枢纽机场衔接航班、中转客货的方式,实现相互间的空中连接。n中枢结构的航线网络是全球航空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与收益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共同构成支撑现代民航业的四大支柱。n航空枢纽是中枢航线结构的基础。n我国的机场除了广州新白云机场是按枢纽机场设计的,其他都是按照旧的运输结构设计。n在中枢航线布局上,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和广州新白云机场被认定将成为国际航空枢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