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第二节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课时2 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 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课件 湘教版选修5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9530012 上传时间:2024-07-30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第二节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课时2 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 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课件 湘教版选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第二节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课时2 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 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课件 湘教版选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第二节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课时2 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 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课件 湘教版选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第二节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课时2 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 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课件 湘教版选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第二节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课时2 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 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课件 湘教版选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第二节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课时2 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 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课件 湘教版选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第二节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课时2 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 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课件 湘教版选修5(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课时2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学习目标定位1.能列举我国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和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的灾害类型。2.学会分析我国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和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主要灾害的成因。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内容索引自我检测区自主学习区一、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一、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1.位置:黄土高原区地处 地区。2.环境特点:本区东部、南部为我国重要的 区,西北部为_交错地区。从东南至西北,自然环境由半湿润地区向 、_地区递变。过渡地带 的气候和盆地边缘的活动断层与本区自然灾害的发生密切相关。3.主要的自然灾害: 、水土流失。由

2、于黄土 ,大部分地方植被稀少、黄土裸露,加之暴雨较多,冲刷强烈,容易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由水土流失引起的 是本区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此外, 、滑坡、病虫害及地震等也是本区重要的自然灾害。黄河中游农业农牧半干旱干旱不稳定干旱质地疏松干旱暴雨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有何有利影响?2.人为因素是如何影响地质灾害的? 【思考思考】答答案案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造成黄河含沙量大,在黄河入海口处淤积,形成黄河三角洲,从而增加土地面积。答案答答案案人为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严重,一方面是因人类的过度开发使一些坡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现象加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泥石流经常发生区域的人口和财产不断增加,导致了地质灾情日益

3、严重。二、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二、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1.位置:本区位于 的东南边缘。2.滑坡、泥石流多发原因:大部分地区山高谷深,东南部多 、深谷和盆地;本区降水 ,由于植被破坏严重,降雨引起的 、泥石流规模大,活动频繁。3.地震多发原因:本区地震活动 、频度高、危害大。地处我国的南北地震带和 带上,构造运动活跃。青藏高原高原滑坡丰沛强度大青藏高原边缘地震3.试解释我国西南地区暴雨滑坡泥石流分布的区域相关性。答答案案我国西南地区水源充足、降水丰沛,多暴雨;西南多山地,地形复杂、构造活跃,地表不稳;暴雨使岩体疏松,在重力作用下下滑,极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滑坡、泥石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它

4、们发生的时间规律与西南地区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因此在同一个地区,暴雨可以引发滑坡、泥石流,形成灾害链。答案【思考思考】互动探究区探究探究活动活动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探究点一黄土高原灾害多发的原因(1)图示主要是_灾害多发区。(2)本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3)该区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是什么?答答案案干旱、水土流失、暴雨、滑坡、病虫害及地震等。答案答答案案过渡地带不稳定的气候和盆地边缘的活动断层;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黄土高原反思归纳反思归纳黄土高原灾害多发的原因黄土高原灾害多发的原因迁移应用迁移应用1小老树是指树龄虽小,但长势已经显著衰弱的树。具体表现为树体小,短枝

5、多,枝细弱,叶片小,落叶早,果实小等。读下图,完成(1)(2)题。(1)图示小老树主要分布于A.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C.黄土高原 D.河西走廊答案(2)造成小老树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土壤贫瘠 B.气候不适C.地形崎岖 D.河流过少解解析析从图中可知,小老树的分布区比较集中于黄土高原。一般在湿润地区对应的植被是森林,而在半干旱地区树木的成长是困难的,往往形成低矮的小老树。从另一个角度讲,气候是影响植被生长的第一环境要素。解析答案探究探究活动活动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导致

6、这三种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是_。 探究点二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 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2)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由于人类对植被破坏会导致地质灾害日趋频繁,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会造成_ (地质灾害)的发生。(3)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增高的原因有_。泥石流、滑坡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密集发展,加之人类对自然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答案答案做好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一些预防措施等。

7、(4)如何做好地质灾害的防御?答案反思归纳反思归纳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最为集中的原因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最为集中的原因西南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其中川、滇是地震、滑坡和泥石流最为严重的省区。成因上可分为两大方面:(1)自然原因地质条件上: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容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地貌上: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气候上:受西南季风及地形影响,降水丰富,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2)人为原因主要包括:开垦、开矿、开发山区造成严重的植被破坏;建筑物、人口、财产等趋于密集;建设者的防范意识和防范措施不到位。迁移应用迁移应用2读“我国西南地

8、区地震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图”,完成(1)(2)题。(1)下列对该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位于板块交界处,现代地壳活跃B.地形复杂,山体坡度大C.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D.温差较大,岩石破碎 答案解析解析西南地区纬度较低,气候湿润,温差较小。解析(2)人类活动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例如破坏植被最可能诱发A.地震 B.泥石流C.洪涝 D.塌方答案解析解析破坏植被,使地表稳定性下降,易诱发泥石流灾害。解析课堂小结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区滑坡、泥石流多发的原因地震多发的原因位置主要灾害类型灾害多发的环境原因位置自我检测区3123451.我国四大高原中,水土流失最

9、严重的是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解析解析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答案解析2.下列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发生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形破碎,坡陡沟深B.土质疏松,植被稀少C.长期人为不合理地利用土地与资源开发D.全年降水丰富,且时间分布均匀解解析析黄土高原降水总量少,但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对地面冲刷强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答案解析123453.我国是多灾害的国家,下列地区中泥石流和滑坡灾害频发的是A.内蒙古高原 B.云贵高原C.山东丘陵 D.华北平原答案解析解解析析云贵高原地势崎岖,气候干湿季分明,暴雨多,又处于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岩石

10、破碎,故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都比较多。12345答案解析4.下列关于川滇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区山高谷深,全部属于青藏高原的一部分B.该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是地质灾害C.该区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丰富D.该区的泥石流容易引发地震等灾害解析解析川滇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是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1234512345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为我国2014年6月29日20时到6月30日20时的全国降水量分布图,部分地区出现了日降水量超过50mm的暴雨天气,中央气象局根据降雨量发布了地质灾害预警(注:预警级数越高,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越大)。12345(1)简述本次地质灾害预警地

11、区的分布特征。答答案案分布特征:都分布在日降水量大的地区(降水量大且集中的地区);都分布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地形崎岖的地区);分布较分散(或都分布在30N以南或分布在具体位置如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浙江西南部等)答案解析解解析析读图,本次地质灾害预警地区都分布在日降水量大的地区。一般是降水量大且集中的地区;都分布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容易形成洪水灾害;分布较分散,主要分布在30N以南地区,如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浙江西南部等。解解析析A地的等级高于B地的原因:读图,A地位于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地势落差大,B地是江南丘陵,所以A处地势起伏大于B地。A地地质构造比B地更不稳定,易造成地质灾害。12345(2)A地和B地的日降水量都超过了50mm,但A地地质灾害预警等级高于B地,试分析造成此差异的原因。答答案案A地的等级高于B地的原因:A地山高谷深,地势落差大,地势起伏大于B地;A地地质构造比B地更不稳定(更活跃)答案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