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七种常见错误类型分析及例题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9098556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七种常见错误类型分析及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七种常见错误类型分析及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七种常见错误类型分析及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七种常见错误类型分析及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七种常见错误类型分析及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七种常见错误类型分析及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七种常见错误类型分析及例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七种常见设误类型 通过总结近年全国卷真题,可以发现,诗歌鉴赏选择题从以下六个角度设置错误选项。一、诗句内容理解有误。2022年新高考卷,选用李白的送别,不正确选项为B项 ,“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有错。原诗“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的意思是:那里的美好风景一直为世人所传颂,您到了南中一定也会很喜欢。诗中并没有谈到“友人的风采”。送别 李白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注释】寻阳:原为湓城县(又叫湓口城),唐武德四年改为浔阳县,治所在现今江西九江。五溪:地名。指雄溪、樠溪、

2、无溪、酉溪、辰溪。一说指雄溪、蒲溪、酉溪、沅溪、辰溪。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本诗的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 2022年全国乙卷,选用王勃白下驿饯唐少府,不正确选项为A项,“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有错。据诗中“相知何用早”,可知两人认识时短,并非“早年”朋友。白下驿饯唐少府王勃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去去如

3、何道?长安在日边。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系饯行之作,送别的对象为唐少府,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B 诗人与唐少府都曾有过潦倒不得志的经历,这也是他们友谊的基础。C 颈联中的“低”“隔”,使得饯别场景的描写有了高低远近的层次感。D 颔联和尾联中的问句,使语气起伏,也增添了诗作的豪迈昂扬气概。14【解析】选A.“唐少府,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理解错误,根据“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诗人说只要两个人心意相通,不需在乎认识的早或晚.。15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对比分析类)15. 本诗与送杜少府

4、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审题:同一作者的两首送别诗的比较分析。分析点:排遣离愁的方法的不同之处。答题要求:结合内容进行分析。所以答题时要有两点意识,一是方法,一是内容。15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方法的不同是一方面,还有内容的不同。这里面题目要求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就包含了诗人排遣离愁的情感点的不同。也就是说,同是表达离愁,这离愁有什么区别。古人送别诗,情感也不是一样的,有的伤离别依依不舍,有的表达深挚的情谊,有的表达对友人的劝勉,有的表达对友有的同情、寄予的希望,还有的表达

5、仕途不顺、韶光易逝的人生感叹(愤懑),等等。命题人的思维就是分析两首诗在抒情方式和抒发情感上找不同。 2021年全国甲卷,选用陈师道的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错误选项为C项,“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有误,颈联“不及鸟飞浑自在,美他僧住便平生”是写为官者身处官场(可具体指作者陈师道,也可理解为曾巩,或者泛指所有的为官者),会羡慕僧人一生隐居山间,终不能像山中鸟儿般自在飞翔,但主体不是僧人。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陈师道 侧径篮舁两眼明,出山犹带骨毛清。 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注释】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

6、慕的师长。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士形象。B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D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15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答案】14C15在曾巩那里,仕与隐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可以兼容于一身的;曾巩向往离世高蹈、超凡脱俗,但他又不能忘情于天下苍生,原意承担社会责任,有深厚的济

7、世情怀。【分析】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错误,原文“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指的是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并不是僧人不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而是作者自己身不如飞鸟自在。故选C。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及处世态度的能力。颈联和尾联转到曾巩对“出”与“隐”的看法。颈联说: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可以看出,曾巩对隐居生活是充满了向往的。尾

8、联“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可见,他与红尘俗世也并非全然了断,为了替天下苍生发声鸣不平,他最终还是放弃了隐居生活,决然出山。在“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之间,他选择了后者,把个人之乐暂且放下,将苍生之忧挂在心头。在这一点上,他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可谓异代同心。 2018年全国卷,选用李贺的野歌,不正确选项是B项,“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错,诗歌中“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穷”的意思是“身受压抑遭遇理想困窘,处境艰难”,又如“穷且益坚”。 二、炼字炼句释义有误。2022年新高考卷卷,选用魏了翁的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不正确选项是A项,“但因年老体弱,

9、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有误,命题者故意将原诗“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的“苦”做解释解读,“苦”的意思是执着寻找春色(尽管处处春色,还是要到南山寻觅),而并非“年老体弱,感到此行困难”。(2022新高考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注魏了翁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B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

10、对美好生活的追求。C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D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2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A2(1)人应当执着地追求幸福和美好;(2)“人”的实践和追求对于生活幸福至关重要,勉励人们追求不息生生不止;(3)要懂得长幼之序,懂得天理人伦等做人的道理。【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A“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错。此句意思是处处是春色,人们还要到南山去寻觅。“苦”,形容执著地追求,表达出了人们这种寻觅春色

11、的执着。不是说词人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词的末三句“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是作者就此情此境所引发的感想,是此词的哲理所在,也正是作者的希望。首先,作者由“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感悟到人应当执着地追求幸福和美好。“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是说处处是春色,人们还要到南山去寻觅。词中的“南山”,大约指的是春光优美之处。这里可以象征为幸福、美好。“苦”字表达出了人们这种寻觅春色的执着。可以看做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这是作者所肯定的。其次,作者由人们在人日这一天的祈求丰收、追求幸福的实践活动,提醒人们,“人”的实践和追求

12、对于生活幸福至关重要,勉励人们追求不息生生不止。“村村”三句,以及下片“翁前”两句,写的是农村“人日”这一天的热闹景象,是作者“觅”春所见。“祈麦祈蚕”,就是祈求农事丰收,点出“村村箫鼓家家笛”这项活动的目的。他们要用这尽情的箫鼓和笛声表达他们心中的祈求。“商行贾坐农耕织”,这一组活动,由商、贾、农三种行当的人物组成,而作者用“行”、“坐”、“耕织”三个词,点明了三种行当人物的特征,语言简练。在古代,商人们分为行商和坐商两种。“耕织”则为“农”的本业。当然,这里不一定实写“人日”所见,而是作者由人们的祈求而联想到的各种自食其力的人所从事的争取丰收、幸福的实践活动。第三,作者由“翁前子后孙扶掖”

13、,告诉我们要懂得长幼之序。“翁前子后孙扶掖”正是“来趁元正七”的老老少少,子子孙孙。从“翁”、“子”、“孙”的排列顺序中我们可以看到魏了翁对长幼之序极为重视。【方法技巧】1读懂诗歌句意,能像翻译文言句子那样翻译出诗歌句子的大意,才能正确解答试题。考生在解题时,常常误解诗歌句子的意思,注意从以下方面切入。(1)填充内容:补出诗歌语句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2)调整语序:按照文字表面意思无法翻译通顺的时候,要学会调整词语的顺序。(3)重视整体:翻译时不要拘泥于词语的细节,要联系前后句子,将诗歌语句的意思完整地翻译出来。2审好题干内容,注意题干中的隐含要求。3根据内容抓住诗歌中的重点词

14、语,分类整合得出答案。 2021年全国乙卷,选用辛弃疾的鹊桥仙赠鹭鸶,不正确选项是D项,“从听觉和视觉”有错,根据原诗可知,“听君飞去饱时来”的“听”是任凭,而非听觉。可联系陈情表中的“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三、思想情感解读有误。2021年新高考卷,选用陆游的示儿子,不正确选项是C项,“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有错,诗歌原句是“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诗人只是鼓励儿子认真读书和耕种(劝读和劝耕是古人两大传统),但没有说“不必读书求仕”。示儿子陆游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唯不欺。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最亲切处今相

15、付,热读周公七月诗。【注】七月诗指诗经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的首联以问句领起全篇👍 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儿子的谆谆教诲。B诗人指出不论是侍奉父母还是服务国家👍 “不欺”都是至关重要的。C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D诗人在最后“强调自己传授给”儿子的人生道“理是最为真切、确实的”。16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答案】15.C16诗人借助这两句对子孙提出要求:认真读书,广泛读书坚守道义,培养品德鞠躬尽瘁,为国为民知稼穑艰难,乐于劳动 2020年新高考卷(山东),选用杜甫的赠别郑炼赴襄阳,不正确选项是B, “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有误。根据原诗“把君诗过日,念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