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十三章心理健康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8906415 上传时间:2024-07-2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十三章心理健康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社会心理学十三章心理健康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社会心理学十三章心理健康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社会心理学十三章心理健康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社会心理学十三章心理健康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十三章心理健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十三章心理健康(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心理健康概述第二节第二节心理应激与社会支持心理应激与社会支持第三节第三节心理异常与心理治疗心理异常与心理治疗第一节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心理健康概述一、心理健康的一、心理健康的标志志心理健康指的是个体既能适当地评价和接受自我,又能与他人和谐相处;既能适应自己所面临的不断变化发展着的现实环境,又能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的人格特征;同时具有良好的自我节制和调控能力,并在认知功能、情绪反应和意志行为方面都能处于比较积极的状态。( (一一) )马斯洛和密特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的曼提出的标准准(1)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2)是否对自己有较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3)自己的

2、生活理想和目标能否切合实际;(4)能否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5)能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是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否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9)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10)能否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二)奥(二)奥尔尔波特提出的波特提出的标志志1、自我意识广延2、良好的人际关系3、情绪上的安全感4、知觉客观5、具有各种技能,并专注于工作6、现实的自我形象7、内在统一的人生观(三)我国学者一般认同的心理健康的标志(三)我国学者一般认同的心理健康的标志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2、

3、接受他人,善与人处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5、情绪表现适当与稳定6、人格完整和谐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与性别特征(四)心理健康的评估原则(四)心理健康的评估原则1、个体心理活动要与客观环境相符2、个体心理活动内部各成分间协调统一3、人格的稳定性二、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二、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一)生物因素的影响(一)生物因素的影响1、遗传因素的影响2、病菌、病毒感染所造成的影响3、化学物品导致的依赖和中毒4、严重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的影响5、颅脑外伤的影响(二)心理因素的影响(二)心理因素的影响1、心理冲突2、挫折3、心理应激4、特殊的人格特征(三)社会因素的影响(三)社会因素

4、的影响1、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2、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3、生活事件三、心理健康的维护三、心理健康的维护1、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2、讲究心理卫生3、增强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及时排除各种负性情绪4、培养和完善健全的人格5、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扩大人际交往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应激与社会支持心理应激与社会支持一、心理一、心理应激激心理应激,也被称为心理压力、紧张状态或紧张刺激等。一般认为,心理应激是个体在某种环境刺激作用下,在觉察到客观要求和自身应对能力之间不平衡时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紧张反应状态,也就是说个体对环境威胁和挑战的一种适应和应对过程。二、应激源二、应激源1、生物性应激源2、心理性应激源3、社会文

5、化性应激源三、应激中介因素与社会支持三、应激中介因素与社会支持应激的中介机制是指机体将有关信息(即应激源、环境需求等)传入到大脑中枢转变为输出信息(即应激反应)的内在加工过程,这个中间加工过程决定着个体是否形成应激状态并做出应激反应等。1、认知评价2、个性(人格)心理特征3、应对方式 4、社会支持 四、有效应对心理应激四、有效应对心理应激(一)心理(一)心理应激与人激与人类疾病疾病(二)控制或消除(二)控制或消除应激源激源(三)增(三)增强主体主体对心理心理应激的抵抗能力激的抵抗能力(四)(四)药物的物的应用及心理治用及心理治疗第三节第三节 心理异常与心理治疗心理异常与心理治疗一、心理异常的概

6、念一、心理异常的概念心理异常是在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和人(主体)与客观现实关系失调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现实的歪曲反映。如果这种歪曲反映导致了人的行为紊乱,并破坏了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且又不能用一般常人的方法加以纠正,就是心理疾患(精神疾病)了。二、常见的心理异常或障碍二、常见的心理异常或障碍(一)行(一)行为和人格偏离以及不良适和人格偏离以及不良适应性反性反应1、行为偏离问题2、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反社会性人格。偏偏执型人格。型人格。强迫型人格。迫型人格。表演型表演型(癔病型病型)人格。人格。3、性行为异常4、不良适应性反应(二)特殊意识状态(二)特殊意识状态(1

7、)催眠状态下或梦境状态下的心理变化。(2)社会交往剥夺和感觉剥夺状态。(3)宗教徒的入化状态、气功的销魂状态以及练功者的“走火入魔”状态。(4)某些药物如致幻剂等作用下所产生的心理、行为异常表现。(六)(六)严重的心理异常重的心理异常1、精神分裂症2、躁狂抑郁症3、反应性抑郁症三、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三、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一)精神分析治(一)精神分析治疗1、自由联想2、梦的分析3、移情分析(二)行为治疗(二)行为治疗1、系统脱敏疗法2、厌恶疗法3、消退训练和强化法(三)人本主(三)人本主义心理治心理治疗强调人的本性自身是一切心理治疗的出发点。(四)(四)认知心理治知心理治疗1、理性情绪疗法2、贝克的认知转变疗法(五)其他形式的心理治(五)其他形式的心理治疗 1、系统家庭治疗 2、森田疗法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心理健康在人的整体健康中的地位?2、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是什么?3、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哪些?4、心理应激对人的健康有何影响?5、如何有效地应对心理应激?6、常见的心理异常有哪些种类?7、什么是精神分析治疗?8、什么是行为治疗?9、什么是认知心理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