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产业结构理论0.课件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8716293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讲-产业结构理论0.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九讲-产业结构理论0.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九讲-产业结构理论0.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九讲-产业结构理论0.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九讲-产业结构理论0.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讲-产业结构理论0.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讲-产业结构理论0.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讲第九讲 产业结构演进产业结构演进产业结构的内涵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产业结构的内涵一、产业结构的内涵1 1、结构、结构人口结构空间结构、建筑结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结构、地区结构、贸易结构、能源结构等。 数学模型与结构2 2、产业结构、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在经济领域,始用于20世纪40年代。它既可以用来解释产业内部之间的关系和也可以解释产业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解释产业内部的企业关系结构和产业的地区分布。 随着对产业经济研究的不断发展和深化,产业结构的概念和研究领域逐渐明确下来。概念的出现概念的出现 指各产业之间的相

2、互关系及其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产业结构含义产业结构含义两部分组成了广义的产业结构理论。两部分组成了广义的产业结构理论。动态揭示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起主导或支柱地位的产业部门的不断替代的规律及其相应的结构效益,形成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从质的角度静态地研究一定时期内产业间联系和联系方式的技术经济数量关联理论产产业业关关联联理理论论(第第九九章章)。数量关系主要用就业人数及国民收入及其所占比重的来衡量。从量的角度关联性关联性产业结构特征产业结构特征产业结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和互相影响。层次性(三个层次)层次性(三个层次)三大产业结构

3、三大产业各自内部结构行业内部结构动态性动态性附:产业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附:产业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n产业结构演化规律n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n产业区域布局n产业主导选择与产业振兴n产业结构优化n区域产业(经济)发展n产业链竞争及产业链演化n产业结构政策及其实效二、三大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二、三大产业结构演变规律配第配第克拉克定理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的演变理论库兹涅茨的演变理论霍夫曼定理霍夫曼定理钱纳里的标准结构理论钱纳里的标准结构理论罗斯托的斯托的经济发展展阶段段论1 1、配第、配第克拉克定理克拉克定理u1940年,(英)克拉克(Colin Clark),经济进步的条件u在威廉.配第的关于人人均均收收入入

4、与与劳劳动动力力流流动动之之间间关系学说研究成果之上完成,计量和比较了不同收入水平下,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变动趋势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变动趋势后得出的。 克拉克认为他的发现只是印证了配第提出的观点而已,故后人把克拉克的发现称之为配第配第- -克拉克定理克拉克定理。u人类全部经济活动分为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制造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广义的服务业)。u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为:第一次产业将减少,第二、三次产业将增加。u 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在工业化初级阶段上升迅

5、速,在达到35%以后上升速度放缓,进入发达阶段则开始下降 。 结论:结论:前提前提: :(1)研究是以三次产业分类法为基本框架的。(2)在分析产业结构演变时,使用了劳动力这一指标。(3)研究以若干国家在时间的推移中发生的变化为依据的,这种时间系列是和不断提高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对应的。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国民收入和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两个方面,对产业结构变化作了分析研究,结论如下:2 2、库兹涅茨、库兹涅茨(Kuznets,1941)(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提出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提出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u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

6、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相对国民收入),(相对国民收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于不断下降之中。u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是上升的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是上升的,而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u服务部门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是上升趋势。但是,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却未必和劳动力相对比重的上升同步。 图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动趋势 (1978-2007)1985,数据来源:中国改革开放30年. 人民出版社,200810.97%50.27%38.76%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比重第一产业1 %第二产业20.4%第三产业78.6%附:美国现代化进程附

7、:美国现代化进程 美国产业结构(美国产业结构(2005)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转变3 3、霍夫曼定理、霍夫曼定理1931,(德)WC霍夫曼在工业化阶段和类型中,通过对1931年以前各个工业化国家统计资料的分析推算得出。霍夫曼系数 = 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 / 资本品工业的净产值 结论:结论: 各国工业化无论开始于何时,一般具有相同的趋势。随着一国工业化的进展,消费品部门与资本品部门的净产值之比是逐渐趋于下降,霍夫曼比例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进一步地第第1 1阶段:阶段:消费品工业在整个制造业中居于压倒优势的地位.其净产值平均为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5 5倍倍(1)。第第2 2阶段:阶段:消费品工业

8、最初所具有的主导地位趋于削弱,资本品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但前者的产值仍是2.52.5倍倍(1 )于后者的净产值。第第3 3阶段:阶段:两类工业的近产值大致相当(1 1倍倍(0.5))第第4 4阶段:阶段:消费品工业远不及资本品工业增长来得迅速,后者的净产值将大于前者(系数系数1 1以下以下)。 随着工业品的升级,其比率是逐步下降的。 工业化过程分为四阶段:工业化过程分为四阶段:吴敬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质疑重化工业化阶段中国经济之必然”财经 2005-06-14质疑之声质疑之声萧灼基、厉以宁、林毅夫等(2005年)认为重化工业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 4 4、钱纳里的标准结构理论

9、、钱纳里的标准结构理论 通过深入考察,发现了制造发展受人均人均GNPGNP、需求规模、需求规模和投资率和投资率的影响大,而受工业品和初级品输出率的影响小。 钱纳里(1975)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准工业化国家(地区)19601980间的历史资料,建立了多国模型,利用回归方程建立了DGP市场占有率模型,即提出了标准产业结构。 根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不发达经济到成熟工业经济整个变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三个阶段六个时期,从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向更高一个阶段的跃进都是通过产业结构转化来推动。第第1 1阶段阶段:不发达经济阶段。以农业为主,没有或极少有现代工业,

10、生产力水平很低。 第第2 2阶段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结构逐步向以现代化工业为主的结构转变,以食品、烟草、采掘、建材等劳动密集劳动密集型型的初级产品的生产为主。 第第3 3阶段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重化工业阶段)。制造业内部由轻型工业的迅速增长转向重型工业的迅速增长,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这一阶段产业大部分属于资本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 第第4 4阶段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第三产业开始由平稳增长转入持续高速增长,并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如金融、信息、公用事业、咨询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迅猛 。 第第5 5阶段阶段:后工业化社会。制造业内部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向以技术密

11、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换,同时生活方式现代化,高档耐用消费品被推广普及。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第第6 6阶段阶段:现代化社会。第三产业开始分化,知识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开始从服务业中分离出来,并占主导地位:人们消费的欲望成现出多样性和多边性,追求个性。 工业化不同阶段的人均工业化不同阶段的人均工业化不同阶段的人均工业化不同阶段的人均GDPGDPGDPGDP基本指基本指标前工前工业化化阶段段(1)工工业化化实现阶段段后工后工业化化阶段段(5)初期初期(2)中期中期(3)后期后期(4)1.人均人均GDP (1)1964()(2)1996()(3)2004()(4)

12、2007()100-200620-1240720-1440765-1545200-4001240-24801440-28801545-3080400-8002480-49602880-57603080-6170800-15004960-93005760-108106170-115801500930010810 11580何永芳.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业化进程分析D.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研讨会论文集,2008.10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 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J. 经济研究,2006,(6).传统社会,牛顿之前的整个世界。起飞前提时代,食品、饮料、烟草、水泥、砖瓦等;起飞阶段,非

13、耐用消费品,如纺织;成熟阶段,重型工业和制造业综合体系,如钢铁、煤炭、电力、通用机械、肥料等;高消费时代,汽车工业综合体系;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主导部门不是耐用消费品工业,而是为提高生活质量的产业(包括教育、保健、运动、游泳、城市建设等),1971。罗斯托(Walt W. Rostow),经济增长的阶段1960,1971 n将人类社会划分成将人类社会划分成6 6个阶段个阶段:5 5、罗斯托经济发展阶段论、罗斯托经济发展阶段论附: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附: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672 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政治算术1758,1766 魁奈(Qnesnay),经济表经济表的分析

14、1841 李斯特(F. List)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国家干预经济:原始未开化、畜牧、农业、农工业、农工商; 贸易保护的政策主张 1874 瓦尔拉斯(Walras)一般均衡理论, 静态产业结构最优就是瓦尔拉斯均衡 1759,1776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国富论 理论渊源理论渊源1941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 国民收入及其构成 国民收入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重要关系, (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1931 霍夫曼(Hoffman)工业化阶段和类型“霍夫曼定理”1940 克拉克(Clark):国民收入、劳动力在三次产业的分布变化(配第-克拉克定理)1935 费希尔(Fis

15、her) 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三次产业分类1936 华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 美国经济制度中的投入产出数量关系,(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理论形成理论形成1954,1958 刘易斯(Lewis), 二元经济发展理论1958 赫希曼(Hirschman),不平衡发展理论1957 筱原三代平,主导产业选择1960 罗斯托(Rostow),经济成长的六阶段理论1935、1960 赤松要(Kaname Akamatsu) ,雁行形态理论1966 弗农(Vernon),产品循环说1975 钱纳里(Chenery),标准结构理论理论发展理论发展三、三次产业内部结构演化三、

16、三次产业内部结构演化农业:农业:粗放型农业集约型农业绿色农业工业:工业:轻纺工业基础型重化工业加工型重化工业 技术集约化服务业:服务业:传统型服务业多元化服务业现代型服务业信息产业知识产业趋势趋势三次产业内部结构演变三次产业内部结构演变农业农业工业工业服务业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变粗放型农业集约型农业 绿色农业轻工业基础型重化工业加工组装型重化工业技术集约型工业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1)提供食物;(2)提供劳动力;(3)积累资金;(4)作为工业品的重要市场1 1、第一产业(大农业)、第一产业(大农业)(1 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 2)农业发

17、展过程)农业发展过程(3 3)农业现代化表现)农业现代化表现2 2、第二产业(大工业)、第二产业(大工业)重工业重工业化阶段原材料为中心加工组装为中心技术集约化阶段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大轻工业高加工组装阶段(1 1)演变规律)演变规律轻工业,轻工业,指生产消费资料的工业。如:食品、纺织、皮革、造纸、日用化工、文教艺术体育用品工业等 重工业,重工业,对工业原材料进行再加工制造的工业。包括机械设备制造工业、金属结构、水泥制品、化肥、农药等。 为人们生活服务 为生产服务 为组织和协调产业间关系服务 3 3、第三产业、第三产业 其发展阶段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比

18、重逐渐增大比重逐渐增大(1 1)概述)概述F交通运输(铁路运输、道路运输、城市公共交通、水上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装卸搬运和其他),仓储业,邮政业G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互联网H批发和零售业(批发业、贸易中心、展会、商贸配送、 零售业)I住宿和餐饮业J金融业(银行业、非银行贷款机构、证券业、保险业、其他金融活动)K房地产业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M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专业技术服务、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和地质勘查业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O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P教育、培训Q卫生(私营医院)、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R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广告,文化艺术),体育和娱乐业(

19、娱乐、旅游、博彩)。S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中国共产党机关 、 国家机构 、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 、群众团体、社会团体和宗教组织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T国际组织(2 2)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 1978-2005年,第三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0.7%,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9.6%的增长速度高1.1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从1978年的4890万人增长到2005年的23771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比率也从12.2%增加到了31.4%。19782007年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情况年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情况 陈佳贵等. 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05年中国省域工业化水平评价与研究M.

2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 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2006,(6). 家统计局. 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 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邹东涛,欧阳日辉.中国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报告:中国改革开放30年(1978-2008)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马晓河等.中国产业结构变动与产业政策演变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部分参考资料部分参考资料课外作业课外作业: :主导产业选择有哪些标准,结果我国实际应当如何选择?阅读、理解产业结构相关理论。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掌握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结果我国实际,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产业布局相关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