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所得税课件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8706121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财所得税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财所得税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财所得税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财所得税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财所得税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财所得税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财所得税课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所所 得得 税税 一、所得税概述一、所得税概述 二、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二、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及计量三、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及计量 四、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四、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1一、所得税会计概述一、所得税会计概述(一)概念 所得税会计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

2、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二)计税基础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如果有关的经济利益不纳税,则资产的计税基础即为其账面价值。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2二、暂时性差异二、暂时性差异 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其中,账面价值是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有关资产、负债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应列示的金额。由于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了在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的期间内,应纳税所得额增加或减少并导致未来期间应

3、交所得税增加或减少的情况,在这些暂时性差异发生的当期,应当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根据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影响的不同,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某些不符合资产、负债的确认条件,未作为财务会计报告中资产、负债列示的项目,如果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3(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即在未来期间由于该暂时性差异的转回,会进一步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

4、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金额。该差异产生当期,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1、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代表的是企业在持续使用及最终出售该项资产时会取得的经济利益的总额,而计税基础代表的是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可予税前扣除的总金额。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该项资产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不能全部税前抵扣,两者之间的差额需要交税,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2、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一项负债的账面价值为企业预计在未来期间清偿该项负债时的经济利益流出,而其计税基础代表的是账面价值在扣除税法规定未来期间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之后的差额。因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暂时性

5、差异实质上是税法规定就该项负债在未来期间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则意味着该项负债在未来期间可以税前抵扣的金额为负数,即应在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调增,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金额,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4(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减少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减少未来期间的应交所得税。在该暂时性差异产生当期,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1、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从经济含义来看,资产在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少,按照税法规

6、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多,则企业在未来期间可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并减少应交所得税。 2、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负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实质上是税法规定就该项负债可以在未来期间税前扣除的金额。一项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意味着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构成负债的全部或部分金额可以自未来应税经济利益中扣除,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对于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及税款抵减,虽不是因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但本质上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具有同样的作用,均能够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而减少未来期间的应交所得税,

7、在会计处理上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符合条件应确认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5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一)一般原则 1、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应以未来期间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未来期间内,企业无法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影响,使得与递延所得税资产相关的经济利益无法实现的,该部分递延所得税资产不应确认;企业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其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而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则应以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2、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和税款

8、抵减,应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处理。在预计可利用可弥补亏损或税款抵减的未来期间内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减少确认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3、企业合并中,按照会计规定确定的合并中取得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并调整合并中应予确认的商誉等。 4、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计入所有者权益。如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下降而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6(二)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特殊情况 某些情况下,如果企业发

9、生的某项交易或事项不是企业合并,并且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且该项交易中产生的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在交易或事项发生时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量 1、适用税率的确定。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应估计相关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转回时间,采用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基础计算确定。无论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如何,递延所得税资产均不予折现。 2、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价值的复核。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递延

10、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以后,继后期间根据新的环境和情况判断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使得递延所得税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能够实现的,应相应恢复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 7四、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四、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转回期间将增加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从其发生当期看,构成企业应支付税金的义务,应作为递延所得税负债确认。 确认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时,交易或事项发生时影响到会计利润或应纳税所得额的,相关的所得税影响应作为利润表中所得税

11、费用的组成部分;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其所得税影响应增加或减少所有者权益;企业合并产生的,相关的递延所得税影响应调整购买日应确认的商誉或是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一)一般原则 除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可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以外,企业对于所有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除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以及企业合并外,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同时,应增加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8 有些情况下,虽然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但出于各方面考虑,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主要包括: 1、商誉的初始确认 非同一

12、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因会计与税收的划分标准不同,按照税法规定作为免税合并的情况下,税法不认可商誉的价值,即从税法角度,商誉的计税基础为零,两者之间的差额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但是确认该部分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则意味着将进一步增加商誉的价值。因商誉本身即是企业合并成本在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负债之间进行分配后的剩余价值,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进一步增加其账面价值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且增加了商誉的账面价值以后,可能很快就要计提减值准备,同时其账面价值的增加还会进一步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使得递延所得

13、税负债和商誉价值量的变化不断循环。因此,对于企业合并中产生的商誉,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不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9 2、除企业合并以外的其他交易或事项中,如果该项交易或事项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所产生的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不同,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交易或事项发生时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该规定主要是考虑到由于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直接结果是增加有关资产的账面价值或是降低所确认负债的账面价值,使得资产、负债在初始确认时,违背历史成本原则,影响会计信息的

14、可靠性。 3、与联营企业、合营企业投资等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一般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但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除外:一是投资企业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二是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满足上述条件时,投资企业可以运用自身的影响力决定暂时性差异的转回,如果不希望其转回,则在可预见的未来该项暂时性差异不会转回,从而无须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量 应以相关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量。在我国,除享受优惠政策的情况以外,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在不同年度之间一般不会发生变化,企业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时,可以现行适用税率为基础计算确定,

15、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不要求折现。 10五、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五、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情况下,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由两个部分组成: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一)当期所得税(一)当期所得税 当期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应交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额,即应交所得税,应以适用的税收法规为基础计算确定。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税前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交所得额税应交所得额税=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所得税税率 企业在确定当期所得税时,对于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会计

16、处理与税收处理不同的,应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适用税收法规的要求进行调整,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所得税税率计算确定当期应交所得税。11(二)递延所得税(二)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是指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综合结果,即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期末应有的金额相对于原已确认金额之间的差额,即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当期发生额,但不包括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及企业合并的所得税影响。用公式表示即为: 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 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 = (

17、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 如果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由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变化亦应计入所有者权益,不构成利润表中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12(三)所得税费用(三)所得税费用 计算确定了当期所得税及递延所得税以后利润表中应予确认的所得税费用为两者之和,即: 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 = = 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费

18、用或收益不包括企业合并和直接在所有者权益中确认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所得税影响。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者事项相关的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 所得税费用应当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 13 例1:A公司2007年税前会计利润100万元,所得税税率33%,全年实发工资总额30万元,全年按税法核定的计税工资总额为25万元,计算全年应交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数=30万25万=5万应纳税所得额=100万5万=105万全年应交企业所得税=105万33%=34.65万 借:所得税费用 346,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46,500 例2:接上例,若A公司2007年税前会计利润100万元

19、,所得税税率33%,全年实发工资总额30万元,全年按税法核定的计税工资总额为3535万元,计算全年应交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100万 (30万35万)全年应交企业所得税=100万33%=33万 借:所得税费用 33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30,00014 例3:B公司2006年12月28日取得某项固定资产,原价200万元,使用年限5年,期满无残值,该公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税法规定税前扣除按直线法折旧,2007年全年实现税前会计利润500万元,所得税税率33%,计算并处理所得税。2007年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2002/5=80万2007年直线法折旧=200/5=40万固定

20、资产的账面价值=200万80万=120万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200万40万=160万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60万120万=40万2007年应纳税所得额=500万40万=540万2007年应交所得税=540万33%=178.2万递延所得税资产=40万33%=13.2万所得税费用=500万33%=165万 借:所得税费用 1,650,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132,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782,00015 例4:接例3,若B公司2006年12月28日取得某项固定资产,原价200万元,使用年限5年,期满无残值,该公司采用直线法折旧,税法规定税前扣除按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2007年全年实

21、现税前会计利润500万元,所得税税率33%,计算并处理所得税。2007年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2002/5=80万2007年直线法折旧=200/5=40万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00万40万=160万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200万80万=120万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60万120万=40万2007年应纳税所得额=500万40万=460万2007年应交所得税=460万33%=151.8万递延所得税负债=40万33%=13.2万所得税费用=500万33%=165万 借:所得税费用 1,65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518,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132,00016 例5:甲公司2006年1

22、2月28日取得某项固定资产,原价200万元,公司预计使用年限5年,税法预计使用年限10年,期满无残值,该公司和税收折旧均采用直线法折旧, 2007年全年实现税前会计利润500万元,所得税税率33%,计算并处理所得税。2007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00万200万/ 5 =160万2007年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200万200万/10=180万 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80万160万=20万 2007年应纳税所得额=500万20万=520万 2007年应交所得税=520万33%=171.6万递延所得税资产=20万33%=6.6万所得税费用=500万33%=165万 借:所得税费用 1,650,00

23、0 递延所得税资产 66,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716,000 17 例6:接上例,甲公司2006年12月28日取得某项固定资产,原价200万元,公司预计使用年限1010年年,税法预计使用年限5 5年年,期满无残值,该公司和税收折旧均采用直线法折旧, 2007年全年实现税前会计利润500万元,所得税税率33%,计算并处理所得税。2007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00万200万/10 =180万2007年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200万200万/ 5 =160万 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80万160万=20万 2007年应纳税所得额=500万20万=480万 2007年应交所得税=480

24、万33%=158.4万递延所得税负债=20万33%=6.6万所得税费用=500万33%=165万 借:所得税费用 1,65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584,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66,00018 例7:甲公司2007年发生研究开发支出总计500万元,研究支出200万,开发支出300万(符合资本化条件),税法规定,当年的发生研究开发支出可扣除150%,即750万,2007年末无形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2007年全年实现税前会计利润1000万元,所得税税率33%,计算并处理所得税。2007年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300万2007年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0 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300万0

25、=300万 2007年应纳税所得额=1000万300万=700万 2007年应交所得税=700万33%=231万递延所得税负债=300万33%=99万所得税费用=1000万33%=330万 借:所得税费用 3,30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310,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990,00019 例8:甲公司2007年取得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实际价款600万元,年末该资产的市价为650万元,2007年全年实现税前会计利润400万元,所得税税率33%,计算并处理所得税。2007年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650万2007年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600万 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650万

26、600万=50万 2007年应纳税所得额=400万50万=350万 2007年应交所得税=350万33%=115.5万递延所得税负债=50万33%=16.5万所得税费用=400万33%=132万 借:所得税费用 1,32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155,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165,000 (公允价值变动在持有期间不纳税,出售或处置时确认纳税)20 例9:甲公司2007年初取得一项无形资产,实际价款600万元,使用寿命不确定,年末未减值,年末计税,税收规定可按20年摊销,2007年全年实现税前会计利润400万元,所得税税率33%,计算并处理所得税。2007年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

27、600万2007年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600600/20=570万 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600万570万=30万2007年应纳税所得额=400万30万=370万2007年应交所得税=370万33%=122.1万递延所得税负债=30万33%=9.9万所得税费用=400万33%=132万 借:所得税费用 1,32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221,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99,000 21 例10:甲公司2007年对某存货计提减值准备20万元,该存货原账面价值为300万元,对应收账款计提了坏账准备40万元,该应收账款的年末余额为1000万元,2007年全年实现税前会计利润400万元,

28、所得税税率33%,计算并处理所得税。2007年存货的账面价值=300-20存货的计税基础=300万 存货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80万300万=20万2007年应收账款账面价值=1000-40=960万 应收账款的计税基础=1000-10005=995万 应收账款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995万960万=35万 2007年应纳税所得额=400万20万35=455万 2007年应交所得税=455万33%=150.15万 递延所得税资产=(20万35)33%=18.15万 所得税费用=400万33%=132万 借:所得税费用 1,320,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181,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9、 1,501,500 (按应收账款余额5计提的准备可税前扣除,其他减值不扣 )22 例11:甲公司2007年初将一项固定资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转换前已使用6年,该固定资产的原价5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10年,未减值,2007年末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为150万元,2007年全年实现税前会计利润400万元,所得税税率33%,计算并处理所得税。2007年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150万2007年投资性房地产的计税基础=5005006/10=200万 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50万200万=50万2007年应纳税所得额=400万50万=450万2007年应交所得税=450万33

30、%=148.5万递延所得税资产=50万33%=16.5万所得税费用=400万33%=132万 借:所得税费用 1,320,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165,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485,000 (公允价值变动在持有期间不纳税,出售或处置时确认纳税)23 例12:甲公司2007年因销售产品确认产品质量保证费用(销售费用)100万元,同时确认预计负债,当年实际发生相关支出4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与产品售后服务相关的费用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2007年全年实现税前会计利润400万元,所得税税率33%,计算并处理所得税。2007年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100万2007年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

31、40万 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万40万=60万2007年应纳税所得额=400万60万=460万2007年应交所得税=460万33%=151.8万递延所得税资产=60万33%=19.8万所得税费用=400万33%=132万 借:所得税费用 1,320,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198,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518,000 24 例13:甲公司2007年因政策性原因发生经营亏损100万元,按税法规定,该亏损可在未来的5个年度内抵减应纳税所得额,该公司预计未来5年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利用该经营亏损,所得税税率33%,计算并处理所得税。2007年应纳税所得额=02007年应

32、交所得税=02007年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0033%=33万所得税费用=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330,000 贷:所得税费用 330,000 (注意: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之间的差额在入账时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它既不影响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25 例14:A公司2007年1月5日从二级市场购入某公司股票10万股,每股价格20元, 款项以银行存款付讫, A公司将其划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所得税税率为33%,分别以下两种情况进行所得税的处理。若2007年12月31日该股票市价为18元/股;若2007年12月31日该股票市价为23元/股 。若2007年12月31日该股票

33、市价为18元/股 公允价值变动(减少)=10万(2018)=20万元 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万 递延所得税资产=20万33%=66,0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66,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6,000若2007年12月31日该股票市价为23元/股 公允价值变动(增加)=10万(2320)=60万元 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60万 递延所得税负债=60万33%=198,0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98,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98,000 26 例15:某企业2006年12月25日购入一台设备,原价58,000元,预计净残值200元。按税法规定可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34、折旧年限5年,企业会计采用直线法折旧,折旧年限8年,所得税税率为33%。计算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1)计算各年折旧及差异 会计折旧下资产账面价值税收折旧下资产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负债),用括号表示。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负债),不用括号。 项 目 07年 08年 09年 10年 会计折旧 7225 7225 7225 7225 税收折旧 19267 15413 11560 7707 暂时性差异 (12042) (8188) (4335) (482) 项 目 11年 12年 13年 14年 会计折旧 7225 7225 7225 7225 税收折旧 3853 0

35、 0 0 暂时性差异 3372 7225 7225 722527(2)列表计算: 项 目 07年 08年 09年 10年 暂时性差异 (12042) (8188) (4335) (482) 所得税率 33% 33% 33% 33% 递延所得税负债(3973.86) (2702.04) (1430.55) (159.06) 所得税费用 3973.86 2702.04 1430.55 159.06 项 目 11年 12年 13年 14 年 暂时性差异 3372 7225 7225 7225 所得税率 33% 33% 33% 33% 递延所得税负债 1112.76 2384.25 2384.25 2

36、384.25 所得税费用 1112.76 2384.25 2384.25 2384.25(3)会计分录: 07年 08年 09年 10年借:所得税费用 3973.86 2702.04 1430.55 159.06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3973.86 2702.04 1430.55 159.06 11年 12年 13年 14年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1112.76 2384.25 2384.25 2384.25 贷:所得税费用 1112.76 2384.25 2384.25 2384.25 0714年“递延所得税负债”合计=0;0714年“所得税费用”合计=028 例15:某企业2007年递延所得

37、税负债年初数为40万,年末数为50万,递延所得税资产年初数为25万,年末数为20万,该企业2007年全年应交所得税为30万。计算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50-40)+(25-20)=15万 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30万+15万=45万借:所得税费用 45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00,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100,000 (=50-40) 递延所得税资产 50,000 (=25-20)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