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记与汉赋课件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8674054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记与汉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记与汉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记与汉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记与汉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记与汉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记与汉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记与汉赋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史记常识史记常识一、一、二、二、史记五体史记五体三、三、史记的补叙史记的补叙和续作和续作四、四、史记的传播史记的传播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记与汉赋课件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参看史记太史公自序和汉书司马迁传。作品选第147页也有他的小传司马迁的思想是以儒道互补为特征的开创了文人游历有利于写作的一个先例李陵之祸促使他完成史记写作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记与汉赋课件史记五体史记五体一是本纪十二,记天子。二是世家三十,主要记诸侯。三是列传七十,记天子诸侯以外的名人。四是十表,此为天下大事记。五是八书,此为各个领域的专门史。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记与汉赋课件史记的补叙和续作史记的补叙

2、和续作东汉班固于汉书司马迁传中指明史记有十篇缺:景纪、武纪、礼书、乐书、兵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龟策列传、傅靳列传、三王世家),只有篇名。汉元帝到成帝间的博士褚少孙将十篇补全,凡补过的地方都冠以“褚先生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记与汉赋课件史记的传播史记的传播司马迁的外孙杨恽是史记的第一个传播者刘宋的裴駰作了集解,唐代的张守节作了正义,唐代的司马贞作了索隐,后来在北宋时期合为一册,是为史记三家注。可以参阅的本子有王伯祥的史记选、韩兆琪的史记选注集说、史记评林,张大可的史记全本集注。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记与汉赋课件项羽本纪赏析司马迁的赞语体现的总体精神串讲文本(作品选第14

3、7154页)主要看看巨鹿之战和垓下之围这两部分。人物形象分析(重难点)1、项羽性格的逐步凸现2、项羽形象的悲剧性艺术特色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记与汉赋课件司马迁的赞语体现的总体精神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4、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此段赞语评论了项羽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表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公正态度。前段肯定了项羽适应历史潮流,乘势消灭暴秦获得了成功,极力赞颂他的勇武豪气。后段批判了项羽刚愎自用,只依靠武力,不重视战略,导致失败,极叹他的亡之速。一赞一叹,表现了作者对项羽这一历史人物的无限惋惜。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记与汉赋课件项羽性格的逐步凸现(1)1、五陵年少(已选):传记已开始就叙述了项羽起义前的生活经历,豪人豪语已经显露出他过人的抱负与自信。让人已开始就觉得他不同一般,也隐约透露出其性格的缺失。2、项梁之能(未选)3、会稽起事(已选)项羽第一次崭露头角,力拼群雄而使会稽守

5、一府皆折服。4、项梁连连作战取胜,终因骄傲轻敌而战死。(未选)在这一部分中有一点值得注意:项羽奉叔叔之命攻襄城,久攻不下;已拔,则皆坑之。5、夺取巨鹿(已选)斩杀宋义,项羽真正掌权,巨鹿一战将项羽带入了事业最辉煌的时期。6、入主关中(未选)巨鹿之战后,项羽害怕投降的章邯军反叛,于新安城南坑杀了章邯率领的二十万降卒。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记与汉赋课件项羽性格的逐步凸现(2)7、鸿门之宴(已选):项羽没有听从范增的建议,失去了最好的杀死刘邦的机会,缺乏政治头脑。宴后,他又杀秦王子婴,焚烧秦宫室,烹说者。这是项羽事业的转折点,由诸侯反秦楚汉之争。8、荥阳会战(未选):项羽在楚汉战争中一步步由强转

6、弱,刘邦退守荥阳,双方开始旷日持久的争夺战,项羽中了反间计,失去了范增这一重要谋臣。9、鸿沟之盟(未选):力量转弱的项羽答应刘邦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并将刘太公与吕雉送归刘邦。10、垓下之围(已选):汉兵追击楚军,乘机消灭了项羽。尽管是英雄末路,但是司马迁仍然用大量笔墨凸现了项羽悲壮的英雄形象。他的告别虞姬、他以二十八骑猛攻刘邦追兵、他的乌江自刎都透出英雄豪气。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记与汉赋课件项羽形象的悲剧性他的悲剧不同于古希腊的命运悲剧,而是一种性格的悲剧。是他自己一次次的决策失误改变了他的强势地位。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显赫一时,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绩;但在推

7、翻秦朝统治以后,他目光短浅,策略错误,企图恢复春秋、战国时代的封建贵族政治,加之烧杀破坏,终于丧失民心,军败身亡。但是在传记中,项羽三次说道“天之亡我”,表明他对自己失败的原因还是执迷不悟,这更加增添了悲剧的色彩。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记与汉赋课件项羽本纪的艺术特色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有个性的悲剧英雄形象。项羽在军事上勇敢善战,叱咤风云,称得上是英雄。项羽在政治上却优柔寡断,缺乏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一代英雄,自我毁灭,不能不使读者感到惋惜。塑造项羽形象用了多种艺术手法。项羽少时的粗疏学浅,长大以后的勇力过人,只是略略几笔带过,司马迁选择了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三件历史大事进行重点描写,既

8、反映了秦汉之际的重要历史时刻,也再现了项羽一生中的三次成败关键时刻的言行,突出了他既鲜明又丰富的个性特征。在其中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总体描绘与细节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运用了合乎情理的想象,比方说项羽与船老大的对话。本传语言体现了一种有力的气势和朴拙的风格。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记与汉赋课件汉汉 赋赋 常识常识汉赋兴盛的主要原因汉赋兴盛的主要原因汉赋的体裁特点汉赋的体裁特点汉赋的源头汉赋的源头汉赋的发展过程及其作家、作品汉赋的发展过程及其作家、作品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记与汉赋课件汉赋兴盛的主要原因汉赋兴盛的主要原因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密切的关系。汉武帝好大喜功,雅好文艺,招纳很

9、多文学侍从之臣在自己身边,提倡辞赋,诱以利禄,因而以歌功颂德、“润色鸿业”的汉大赋就产生、兴盛起来。楚辞、荀赋的影响较大。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记与汉赋课件汉赋的体裁特点汉赋的体裁特点它的特点是:直书其事,以叙述描写为主要手法,多采用主客问答形式。不歌而诵,脱离音乐。体物写志,辞采飞扬。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记与汉赋课件汉赋的源头汉赋的源头一是认为赋源于诗经。二是认为赋源于楚辞。三是认为赋源于战国纵横家说。四是认为赋源于荀况的作品。除此之外,还有将汉赋的起源归于“不歌而诵”,归于铭、箴、颂、诔等应用文,归于南方的民众文学这样的观点出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记与汉赋课件汉赋的发展过

10、程及其作家、作品汉赋的发展过程及其作家、作品汉赋的形成阶段(汉高祖初年汉赋的形成阶段(汉高祖初年武帝初年的武帝初年的70多年)多年)这一时期有骚体赋,以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为代表;有汉大赋,以枚乘七发为代表。汉赋的兴盛阶段(武帝初年汉赋的兴盛阶段(武帝初年东汉中叶的东汉中叶的200多年)多年) 这一时期盛行大赋,以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为代表。汉赋的衰微阶段(东汉中叶汉赋的衰微阶段(东汉中叶汉末的汉末的100多多年)年)这一时期盛行咏物抒情小赋,以张衡的归田赋和赵壹的刺世疾邪赋为代表。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记与汉赋课件枚乘的七发枚乘的七发(见作品选第186页)(一)题解:“七发”之义有两

11、解:一是七窍所发。刘勰文心雕龙杂文中说“盖七窍所发,发乎嗜欲,始邪末证,所以戒膏粱之子也。”二是用七件事情来启发。昭明文选李善注“七发者,说七事以起发太子也。犹楚辞七谏之流。”我们取后一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记与汉赋课件枚乘的七发枚乘的七发(见作品选第186页)(二)结构: 序文:太子之疾,非药石针灸所能医,须以要言妙道上。 说七事以启发太子:1、音乐病未能听。2、饮食滋味病未能尝。3、车马病未能乘。4、游观声色病未能游。5、田猎有起色矣。6、观涛病未能观。7、要言妙道据几而起,涊然汗出,霍然病已。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记与汉赋课件枚乘的七发枚乘的七发(见作品选第186页)(三)思

12、想内容七发的指导思想在与讽谏上层统治阶级的穷侈极欲。假设的楚太子代表的是“膏粱之子”,也代表着醉生梦死的上层统治者。吴客乃是枚乘自己的化身。西汉“文景之治”后,经济得到繁荣发展,上层统治者住的是深宫高院,乘的是肥马轻车,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丽服轻裘,耽于酒色,生活堕落,枚乘就是针对这种现象所作的讽喻。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记与汉赋课件枚乘的七发枚乘的七发(见作品选第186页)(四)艺术特色 刘勰“枚乘摛艳,首制七发,腴辞云构,夸丽风骇。”七发的主要手法就是铺张夸饰。1、从不同角度铺张夸饰。比方说“观涛”一节先总写涛的特征,再从两旁岸边的涛势,再写涛由缓到急的过程。2、用形象地比喻来夸饰。

13、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记与汉赋课件贾谊的吊屈原赋(贾谊的吊屈原赋(见作品选第196页)汉初的赋是从楚辞脱胎而来的,所以叫骚体赋,其内容、形式和风格都和楚辞相当接近,如内容上侧重于抒情,而且抒发的多是抑郁之情;在形式上与楚辞没有多大差别,也用“兮”字句,句式整齐,通篇押韵等,接近于诗歌。背背景景: 文帝四年 ( 前176),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及渡湘水, 历屈原放逐所经之地, 对前代这位竭诚尽忠以事其君的诗人的不幸遭遇深致伤悼, 遂作吊屈原赋。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记与汉赋课件贾谊的吊屈原赋(贾谊的吊屈原赋(见作品选第196页) 内容:内容:在吊屈原赋中,贾谊描写出一个善恶颠倒,是非

14、混淆的黑暗世界,表现出对屈原深深的同情。在作品的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对自己无辜遭贬的愤慨。但他不赞同屈原的以身殉国,认为屈原最终的不幸在于他未能“自引而远去”。贾谊主张“远浊世而自藏”,以此保全自己,这才合乎“圣人之神德”。他同情屈原,但和屈原的价值观、人生观是不同的。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记与汉赋课件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作品选第198页)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代表着汉大赋的最高成就, 并成为后世扬雄、班固等赋家模仿的典范。这两篇在史记和汉书里本作一篇,文选始分为二。 子虚赋中虚拟子虚先生作为楚使出使齐国,齐王悉发车马与使者出猎,以夸其车骑之众。猎罢,子虚拜访乌有先生夸说楚王

15、在云梦游猎的盛况,非齐王所能企及。乌有先生不服,又夸耀齐国地域之广,珍怪鸟兽之多,来压倒子虚。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记与汉赋课件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作品选第198页)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体现了汉大赋的基本特点: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体现了汉大赋的基本特点:1、体物为主。2、用铺张的手法, 富丽的辞藻来描写事物,这是汉大赋的基本特色。3、子虚赋也有讽喻意图,它的讽谕主要并不是通过长篇议论来达到, 而主要是通过对贵族奢侈生活的暴露性描写来达到的, 体现了“微言讽谏”(即“劝百讽一”)的特点。4、形式上的特点:篇幅较长, 规模宏大,在千言以上;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韵散兼行。 本文的缺点是:本

16、文的缺点是:过分夸奇炫博,内容比较空洞,好用生字僻词,堆砌词藻。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记与汉赋课件赵壹与刺世嫉邪赋赵壹与刺世嫉邪赋赵壹简介赵壹简介(作品选第207页)刺世嫉邪赋题解刺世嫉邪赋题解 刺世疾邪,意思是斥责世俗,痛恨邪恶。题目四字,高度概括了全篇的基本内容。串讲串讲结构:结构: 思想内容思想内容艺术特点:艺术特点: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记与汉赋课件刺世嫉邪赋的结构刺世嫉邪赋的结构 邪恶的历史邪恶的现实产生邪恶的根源自己的态度借诗概括全篇思想。(1)历代统治者劳民利己,一代甚于一代。(2)现实社会情伪万方。(3)世俗邪恶的根源在于执政匪贤。(4)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和理想。(5

17、)借秦客鲁生的诗歌概括全篇思想。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记与汉赋课件刺世嫉邪赋的思想内容刺世嫉邪赋的思想内容(1)揭露了最高统治者信谗佞、远忠贤,苟且偷安的昏庸面目并指出这是社会黑暗、风俗邪恶的根源。(2)痛斥了世俗佞谄日炽、抚拍豪强的丑恶行径,并指出了他们“唯利己而自足”的共同本质。(3)抒发了下层有识之士遭受迫害的愤懑,并表明了不与世俗邪恶势力妥协的精神。(4)表明了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记与汉赋课件刺世嫉邪赋的艺术特点刺世嫉邪赋的艺术特点(1)本赋最突出的特点是感情愤激、爱憎分明。全篇自始至终都用对比的手法来解剖社会,显示自己的愤懑和爱憎,笔锋很锋利,措辞也很激烈。(2)文字平正,语句流畅,摆脱了汉代大赋板滞堆砌词藻的形式主义桎梏。(3)层次清楚,逻辑性强。在具体写法上,采用“剥笋法”层层推进,从评历史到论现实,从批判世风到揭示原因,从抨击当权者到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步步深入,明朗畅达,语言刚劲朴素,说理透辟,有似一篇笔锋犀利的讨伐檄文。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记与汉赋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