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_中学教育-中考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8662400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7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_中学教育-中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_中学教育-中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_中学教育-中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_中学教育-中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_中学教育-中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_中学教育-中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_中学教育-中考(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同学们不断的学习和努力。下面给大家提供了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所学的知识。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总结( 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 准备课 1、 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 1 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 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 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 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

2、元 位置 1、 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 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 认识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 1-

3、5 的认识 1、15 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 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3、15 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供了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所学的知识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总结新人教版第一单元准备课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第二单元位置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

4、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学习必备欢迎下系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 3=3,读作 3 等于 3。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 , 读作 3 大于 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 用“<”表示,即 3<4 ,读作 3 小于 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

5、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 1 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 数的组成:一个数(1 除外) 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 1 和几,依次分到几和 1 为止。例如:5 的组成有 1 和 4,2和 3,3 和 2,4 和 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 供了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所学的知识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总结新人教版第一单元准备课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

6、的顺序数从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第二单元位置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学习必备欢迎下系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5 以内数的加

7、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减法 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 减掉) 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七、0 1、0 的意义:0 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 2、0 的读法:0 读作:零 3、0 的写法:写 0 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4、0 的加、减法:任何数与 0 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 0 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 0. 如:0+8=8 9-0=9 4-4=0 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

8、1、长方体的特征:长长方方的,有 6 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 供了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所学的知识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总结新人教版第一单元准备课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第二单元位置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学习必备欢迎下系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

9、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如图: 2、正方体的特征:四四方方的,有 6 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一样。 如图: 3、圆柱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上下两个圆面大小一样。放在桌子上能滚动。立在桌子上不能滚动。 如图: 4、球的特征:圆圆的,很光滑,它的表面是曲面。放在桌子上能向任意方向滚动。 5、立体图形的拼摆:用长方体或正方体能拼组出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在拼好的立体图形中,有一些部位从一个角度是看不到的,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用小圆柱可以拼成更大的圆柱。 第五单元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610 的认识: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

10、数,可以用 610 各数来表示。数数时,从前往后数也就是从小往大数。 2、10 以内数的顺序: (1) 从前往后数:0、1、2、3、4、5、6、7、8、9、10。 (2) 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0。 3、比较大小: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供了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所学的知识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总结新人教版第一单元准备课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第二单元位置认识上下

11、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学习必备欢迎下系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数大。 4、序数含义:用来表示物体的次序,即第几个。 5、数的组成:一个数(0 、1 除外) 可以由两个比它小的数组成。如:10 由 9 和 1 组成。 记忆数的组成时,可由一组数想到调换位置的另一组。 二、610 的加减法 1、10 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 2、一图四式:

12、根据一副图的思考角度不同,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大括号”下面有问号是求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大括号 ”上面的一侧有问号是求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三、连加连减 1、连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2、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 四、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计算时, 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 或相减) ,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 或相加) 。 第六单元 供了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

13、复习所学的知识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总结新人教版第一单元准备课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第二单元位置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学习必备欢迎下系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1-20 各数的认识

14、 1、 数数: 根据物体的个数, 可以用 1120 各数来表示。 2、数的顺序:1120 各数的顺序是:11、12、13、14、15、16、17、18、19、20、 3、比较大小:可以根据数的顺序比较,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或者利用数的组成进行比较。 4、 1120 各数的组成: 都是由 1 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 由 2 个十组成的。如:1 个十和 5 个一组成 15。 5、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6、1120 各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20 的读法,20 读作:二十。 7、写数:写数时,对照数位写,有 1 个十就在十位上写 1,

15、有 2 个十就在十位上写 2. 有几个一, 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 0 占位。 8、十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1) 、 10 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10 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如:10+5=15 17-7=10 18-10=8 (2) 、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整十数。 (3) 、加减法的各部分名称: 供了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所学的知识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总结新人教版第一单元准备课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开始数到最

16、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第二单元位置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学习必备欢迎下系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 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

17、面的数叫差。 9、解决问题 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还可以用计算法( 用大数减小数再减 1 的方法来计算) 。 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 1、认识钟面 钟面:钟面上有 12 个数,有时针和分针。 分针:钟面上又细又长的指针叫分针。 时针:钟面上又粗又短的指针叫时针。 2、钟表的种类:日常生活中的钟表一般分两种,一种:挂钟,钟面上有 12 个数,分针和时针。另一种:电子表,表面上有两个点“:”,“:”的左边和右边都有数。 3、认识整时:分针指向 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电子表上,“:”的右边是“00”时表示整时,“:”的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4、整时的写法:整时的写法有两

18、种:写成几时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如:8 时或 8:00 第八单元 供了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所学的知识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总结新人教版第一单元准备课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第二单元位置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学习必备欢迎下系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

19、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 1、9 加几计算方法:计算 9 加几的进位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凑十法”等方法进行计算,其中“凑十法”比较简便。 利用“凑十法”计算 9 加几时,把 9 凑成 10 需要 1,就把较小数拆成 1 和几,10 加几就得十几。 2、8、7、6 加几的计算方法:(1) 点数;(2) 接着数;(3)凑十法。可以“拆大数、凑小数”,也可以“拆小数、凑大数”。 3、 5、 4、 3、 2 加几的计算方法: (1)“拆大数、凑小数”。(2)“拆小数、凑大数”。 4、解决问题 (1)

20、解决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从而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 (2) 求总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计算。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 重点一:认识图形( 二) 一、图形可分为(1) 平面图形;(2) 立体图形 1. 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2. 立体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二、图形的拼组 供了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所学的知识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总结新人教版第一单元准备课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

21、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第二单元位置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学习必备欢迎下系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 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 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 4 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 8 个小正方体。 3. 两个长方

22、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 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4 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重点二:分类与整理 分类的方法:一般是(1) 按形状;(2) 按颜色;(3) 按用途;(4) 按种类。 在分类的同时,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重点三:认识人民币 1. 人民币的单位有( 元) 、( 角) 、( 分) 。 2. 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1 元=10 角;10 角=1 元;1角=10 分;10 分=1 角;10 角=100 分;1 元=100 分 。 3. 主

23、要题型: 填合适的单位。( 注意和生活实际联系) 供了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所学的知识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总结新人教版第一单元准备课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第二单元位置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学习必备欢迎下系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

24、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计算:元+元 角+角 满 10 角记得换成 1 元 元-元 角-角 “角”不够减向“元”借 1 元当 10 角再计算 如:(1)2 元 8 角+6 角=2 元 14 角=3 元 4 角 (2)65 元-3 元 7 角 =64 元 10 角-3 元 7 角 =61 元 3 角 4. 解决问题:列式时用:“几元几角+几元几角”的形式来表示,不用小数形式列式。 5. 换钱:1 张 10 元可以换 5 张 2 元。 1 张 100 元可以换 5 张 20 元。 1 张 100 元可以换 2 张 50元。 1 张 50 元可以换

25、 10 张 5 元。 重点四:100 以内数的认识 1.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读数、写数的方法: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2. 单数:个位上是 1,3,5,7,9的自然数。 3. 双数:个位上是 0,2,4,6,8的自然数(0 除外) 。 4. 整十数:个位上是 0 的自然数(0 除外) 。 5. 5 个十 ,5 个一,组成起来是 55。( 十位上的 5 表示5 个十,个位上的 5 表示 5 个一。) 供了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所学的知识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总结新人教版第一单元准备课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

26、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第二单元位置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学习必备欢迎下系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读作:五十五( 写语文汉字) 写作:55( 写数学字) 6. 10 个一是十,10 个十是一百。( 一、十、百是计数单位。要写汉字)

27、数的组成:( 注意不同的问法) 例:68 是由 6 个十和 8 个一组成的;68 是由 8 个一和 6个十组成的 68 里面有(6) 个十和(8) 个一,有(68) 个一。 68 十位上的数是 6,表示 6 个十( 写汉字) ,个位上的数是 8,表示 8 个一( 写汉字) 。 7. 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哪位数大它就大。如果十位相同,再看个位,哪位数大它就大。( 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8. 当两个数量相差很大时可以用“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 当两个数量相差不大时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来描述。 9. 最小的三位数是 100; 最大的两位数是 99; 最小的两位数是 10; 最

28、大的一位数是 9; 最小的一位数是 1。 注意题型: 个位上的数是 7,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少 3,这个数是( ) 。( 写完记得对照题意检查一遍) 重点五: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十位加、减十位,个位加、减个位。 供了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所学的知识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总结新人教版第一单元准备课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第二单元位置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

29、指在低处的物体学习必备欢迎下系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 不进位的加法 20 + 30 = 50 67 + 2 = 69 68 + 30 = 98 2. 不退位的减法 80 - 50 = 30 69 - 2 = 67 98 - 30 = 68 二、进位加法( 凑十法) 1. 凑十歌:一凑九,二凑八,三凑七来四凑六,五五相凑就满十。( 注:凑十的两个数互为补数) 2. 20 以内进位加:凑十法:8+7

30、2=15 十位加 1,个位减补数(2+8=10,2 是 8 的补数) 3. 100 以内进位加 362+8=44 提炼方法:个位用弧线连上,十位加 1,个位减补数。( 方法和 20 以内一样) 三、退位减法 1.20 以内退位减: 破十法 :161-9=7 个位加补数 2. 100 以内退位减:361-9=27 提炼方法:个位用弧线连上,十位减 1,个位加补数。 重点六:小括号 1. 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 一个算式里没有括号,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重点七:找规律 1、重复出现的规律: ? (每组规律要用圆圈圈起来) 供了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大

31、家更好的复习所学的知识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总结新人教版第一单元准备课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第二单元位置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学习必备欢迎下系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变化的规律

32、:2 5 8 11 14 3、数列里的规律:写出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差再观察、间隔两个数之间是否有规律、三个数之间是否有联系。 标出每组规律,再根据规律填数。 注意养成好习惯: 1. 认真审题,认真画出重点词句,弄清题目让我们干几件事。 2. 仔细读题,找准数据,圈画出来或标出来,再按步骤列式解答。 3. 要规范书写,做完后仔细检查( 特别要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 。 供了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所学的知识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总结新人教版第一单元准备课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第二单元位置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学习必备欢迎下系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