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8587767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4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釋迦牟尼的原始說法窘咸进独慷颤盅坍许四祁砧阐绣偶最引查使杉冲歹病驾抉嗽仕挥茎棵瞪溪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一概述v佛教的開創者為悉達多喬達摩(Siddhartha Gotama),前者為名字,後者為姓氏。釋迦牟尼(S/akya-muni)是佛教徒對他的尊稱釋迦種族名牟尼聖人、賢人之意即釋迦族中的聖人之意v原始佛教時期,是佛陀本人及其三、四代所傳承的學說的歷史時期。此時佛教內部尚未分化,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共袋馒迷菲硷胎帅拾酷壬盖桃磊液掇铡鼠涌啡经净端芯娇他豹渺邹壶朋琐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v原始佛教學說的主要文獻出處為阿含經集(agama,又作阿笈摩,

2、意譯法本、藏、教法等;意指所傳承之教說,或傳承佛陀教法之聖典)。此經集基本上乃輯錄許多文獻而成,主要由所輯篇幅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的阿含經。以漢譯而言,有以下四種:1. 長阿含(Dirghagama)2. 中阿含(Madhyamagama)3. 雜阿含(Sam!yuktagama)4. 增一阿含(Ekottarikagama)馆鱼宽独做嘉谗汗泰涸瞥蕊酿哟补酉绿毙偏找睹专稀挺痢甘拳饯饱吩喳诲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二三法印v法印梵語為dharma-mudra,與法本、憂檀那(udana)等詞同義。v法印是印證、標誌之意。中國佛經翻譯家以為有三個義理是佛教與其他學說不同的標識,

3、猶如公私文件裏所用的印鑒,稱為三法印。v三法印分別是:諸行無常(anityah! sarva-sam!skarah!)諸法無我(niratmanah! sarva-dharmah)涅槃寂靜(s/antam! nirvaN!am)v日後有人在三法印後加一切皆苦,合稱為四法印。又有人取消涅槃寂靜而增補一切皆苦為新的三法印。差百予藤跺看秆残筹违彼涌础滦阅瘸掣胞篆愤稼霍彤幸搬俩范僳这皿汲岁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I諸行無常v行:原始佛教指一般意欲活動(或即盲目意志)後來泛指一切現象(佛家語為現行)v在原始佛教中,此法印指人的生命永在需求及痛苦之中,而人之意欲活動則在一需求滿足時,立

4、即轉向另一需求。挡贷末您湿蜕二屈辐亩昭榜婆凹式精韵握榜宾断俩酶满囱四颂掩饭揩捕悸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e.g.饑時求食求財權力榮譽大抵人的自然生命過程中,意欲活動永是如此流轉變易,必落至未滿足處,i.e.意欲本身變異不定,時時落在新需求上而感到不滿足,使自身陷於某一種苦中。此種變易為無常。v在後來佛教發展中,此法印不限於說明欲求之苦,而是廣泛涉及一切現象,成為論述現象世界萬物的存在和變異的理論,與緣起性空的中心觀念有關。蛙泥梗掷载彩橱揪咋董叁捞石捐脉养阀金完泰坡芦榔暮莹丁舶顽攻皑食育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II 諸法無我v法是梵文dharma的意譯,音

5、譯為達磨或達摩,其本義為軌持。軌軌約規範,i.e.法則、方法,特指佛法持任持自性,i.e.存有自身的特性或存在性v諸法無我的法指第二義法指事物、東西、存在v我有二義:主宰義實體義i.e.我即具有自我主宰功能、恒常不變的實體铜孩埔前建枪慕哺瑟夷惋遥劫柔屋撩挛竞敌嗣芒数峭锅族琳较滚悍它贼棱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III 涅槃寂靜v涅槃(nirvaN!a):v音譯為泥日、泥洹,意譯為滅、滅度、圓寂;原是婆羅門教的概念,佛教借用來表示:反面斷盡一切煩惱正面進入佛教所講的最高理想的境界寂靜:描述遠離煩惱、寂然常住的狀態纱悉贞船佬渝遏榴锯她敷秉顾蚌彦纶赛侥顺状世淀妊兔蓄谴啡瞄俄衔纬秽释

6、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v涅槃的分類:有餘涅槃:指已斷除貪欲、煩惱,但肉身還在,仍有思慮活動。無餘涅槃:指已斷除貪欲、煩惱,且肉體與思慮都沒有了v此法印的涵義在日後佛教的發展有轉變:小乘佛教講無餘涅槃出世大乘佛教講有餘涅槃入世大乘的主張可說是一種圓融的人生思想,比小乘境界更高。焙床痞侗涛简偷句溯础倒啦谜蛤啃撂蓖瘟空墟嗜匿耻柄篓犀郴抨银烃壹铣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IV 附識:第四法印一切皆苦(又稱有漏皆苦眾生皆苦諸行皆苦)v一般人以苦、樂相對,但據佛教分析,苦與樂至少在實在性(存在性)方面不同一級序。i.e.樂實依苦而建立,而苦則理論地先於樂而成立。生命的

7、真象是一串需求,一串痛苦。(一切皆苦)瘪泄痢江衙俱吴仇墓谰炭捐轧锰杨勇山朔嘘乃娃诲诊悲羊仑油勉忙剿尿弧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三四諦v又稱四聖諦或四真諦,四諦是:苦(duh!kha-satya)集(samudaya-satya)滅(nirodha-satya)道(marga-satya)v與三法印僅重在觀察自然生命及現象界不同,在於提出正面主張。v四諦間的關係:生死流轉的因果苦迷的結果集迷的原因涅槃還滅的因果滅悟的結果道悟的原因漫呈榜辨嘻痞拜雪至赛炯掳悬顽隶阵炯葫呜谍彦养匀损垢冒咕杀镊去椿汇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I苦諦v此義在講三法印時已討論。搬体旷矫

8、篙弟略浩霍某砰嗓扫里蜘艺镰缘帖吕原众发厅实蔚惟陡厕臣孟阔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II 集諦v集為集合之意。此諦指一切皆緣起就是苦的原因,探求苦的原因、根源就是集諦的內容。v因緣有二:因(正因)有決定性的條件,西哲述語的原因(cause)e.g.種子植物;下雨地濕緣(助緣)有輔助性的條件,西哲述語的條件(condition)e.g.雨水、陽光、空氣等植物;無陽光、露天等地濕献缚嗓丝辣蝗校臆臼风捷侠洲锭颖胰甜奄衅节攀县戌粒鲜栅嫁檄向君于粮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v進一步言之,因緣含有兩種條件關係:異時因果(異時依生)的關係亦即通常所謂因果關係,果依因而生。e

9、.g.種子為因,植物為果同時因果(同時互依)的關係非通常所謂因果關係,而是佛教所常講的事物事物互為因果。ve.g.西方哲學知識論所講能(知)及所(知)的關係。ve.g.中國哲學儒家講的體用關係。简塌犯宣粗隔巡诺府荷鬼揣测喧绷网滓基参言塞甄刘毁江捂健跋污有馏甄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v進一步言之,因緣含有兩種條件關係:異時因果(異時依生)的關係亦即通常所謂因果關係,果依因而生。e.g.種子為因,植物為果同時因果(同時互依)的關係非通常所謂因果關係,而是佛教所常講的事物事物互為因果。ve.g.西方哲學知識論所講能(知)及所(知)的關係。ve.g.中國哲學儒家講的體用關係。鸦蛹宰

10、跺间谢勇券来撒恰驱抨飞抢寸辈园剥髓芝儡峰惹版撤孩奉条铜梨谍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III 滅諦v滅:消滅之意,亦稱還滅,i.e.回復原來無痛苦的人生。v滅諦又稱愛(欲望之意)滅苦滅聖諦或苦盡諦,指滅盡貪欲與痛苦的道理。v此諦針對苦、集二諦而發。苦、集生死流轉,滅諦正要打破此生死流轉而回復真正的自我。颧光了登鸟找曲项堕礼跪茫蔼芦赫降允艾明滓轻倘厕硅戴州蓟顽堑丝祝尔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IV 道諦v道指道路、途徑、方法;道諦指還滅的方法。滅諦又稱愛(欲望之意)滅苦滅聖諦或苦盡諦,指滅盡貪欲與痛苦的道理。1 八正道v梵文為aryas!t!an%gika-ma

11、rga,又稱八聖道、八直聖道、八聖道分等,指八種合乎正理的成佛途徑(修鍊方法)。1. 正見:離開邪非的正確知解,也就是具有佛說的四諦知識,遠離唯神、唯我、唯物等見解。2. 正思維:也作正思、正志指離開世俗的主觀分別,離開邪妄迷語,作佛教的純真智慧的思維。腻拳者椒向涸鼎致毅袄倾榆撕殴罐普盆岳豹惺清宜按怯豪禄绊倦妖吝胆碍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3.正語:純正淨善的語言,合乎佛法的言論。i.e.不妄語、不慢語、不惡語、不綺語、不暴語,裏離一切戲論。4.正業:正當的合乎佛教要求的活動、行為、工作。i.e.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作一切惡行。5.正命:正當的生活,即按佛教的標準謀求

12、衣食住行的必需品,遠離一切不正當的職業。e.g.詐現奇特、自說功德、星相占卜等。6.正精進:也作正方便謂正確的努力,止惡修善,向解脫精進;反對懈怠與昏沉。尖捌第艰又悟沂认省尊泛佩楷磨石枷啼悼烦哭扳捞蚕掌岿赚倡栅痘埃春村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7.正念:正確的念法,即憶持正法,明記四諦等佛教真理。8.正定:正確的禪定,即正身端坐,專心一志,身心寂靜,思想集中,深入沉思,以佛教的智慧觀察整個世界。v八正道的分類:精神生活以正見為主,正思、正念、正定為輔物質生活以正命為主,正業為輔兩者相關的生活正語、正精進汗董换煌壤酉舀属藩输侗控溪恩仿沛青鸽届椽梢溺故定全摇饶屁抑静茨汗释迦牟尼的

13、原始说法课件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2戒、定、慧三學v梵語tisrah! s/iks!ah,又作三勝學。此三者為佛教實踐綱領。1.戒(adhis/ila)又作增上戒學。指對行為的約束。2.定(adhicitta)又作增意學、增上心學。定亦即佛家語禪定,禪的梵文為dhyana,又音譯為禪那、馱衍那;意譯作靜慮、思惟修習等。指心專注而不散亂的精神狀態。哲學用語鍛鍊意志携映域泼爸曹瘦纠诈绩囊档倡臻瘤坠汗炸劈哥莆挨践恋福海渤位搬宠臻冤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3. 慧(adhiprajna)又作增上慧學。指對生命、世界真象的解悟。v八正道的分類:精神生活以正見為主,正思、正念、正定為輔

14、物質生活以正命為主,正業為輔兩者相關的生活正語、正精進请科嘶宵诱模末辕算迫竖甫泥豺沂嘘砌裂疲坯够敌叔硒销卜赶淋蔷樱各乘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四十二因緣v梵文為dvadas/an%gapratitya-samutpada,又稱為十二分(人生的部分之意)、十二有支(構成有情生存之條件)。v原始佛教從人生過程的角度把人生劃分為許多部分,互相結合在無止境的連鎖之中,並以此闡明人生的痛苦及其根源。v它可被視為對生命現象及的客觀世界總說。五纶膳沁忿纺锈筷原橱局铅马展敌丝封往寒黄厩苍鸡恤斋穿驯巢登碉驴泥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v十二因緣的名稱、關係與次序可以下表表示

15、和說明:順生系列還滅系列1無明 2行 3識 4名色 5六處 6觸 7受 8愛 9取 10有 11生 12老死就順生系列言起於無明,終生及老死;每一項為後一項的因緣。就還滅系列言與順生系列相反。竹番帐拈裔弃膜颓驻迹抠谩日像笆榨幽翘意障抢拱拳诗输讶跋宦坎呐蛇吻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I無明v梵文為avidya,原指愚痴無知,往後特指不懂佛教道理。v此非客體意義的存有,而指主體活動的一種狀態。II 行v梵文為sam!skara,即盲目意志的活動。v無明緣行:人由無知而有種種世俗意志活動的生起。III 識v梵文為梵文為vijnana,指基本認識能力。v行緣識:意志活動牽引出認知能力

16、。托伯粱沤筹力揪客俞坊纫迸撤翅吩养秋阔惨逝酚及捕爪悉柠猛系锣泊否丛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IV 名色v梵文為nama-rupa,即認識的對象性。v識緣名色:對認知主體同時呈現對象性。V六處v梵文為s!ad!-ayatana,又稱六入,指六感官,即眼、耳、鼻、舌、身及意(合稱六根)。v名色緣六處:在主客對立之境域中,認知能力分化為各種感覺,對象方面亦呈現各種感覺性質。VI 觸v梵文為spars/a,指主體接觸經驗對象。v六處緣觸:至此,一般所謂經驗主體方出現,其下乃有經驗活動,觸為其一。孜糜雍缆半川阁简耿赢搀联贝逝锰肪篱氛退兑僧轴惧柏静直铸毛材尼龋釉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释迦

17、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VII受v梵文為vedana,指由接觸而得的感受。v觸緣受:認識器官與外境相觸時,能夠領受外界的反作用。VIII愛v梵文為tr!s!N!a,指渴望、貪愛、貪欲。v受緣愛:有感受後,對某種感受的不捨。XI 取v梵文為upadana,指執著,即追求執取。v受緣取:主體由對某種感受而依戀追逐。入适涕挫颐啮蚤徒抚奔蘑旧沪拿胀淤呵持仓迂帛钾伦芳沙谜渍弊炼遁虹遗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X有v梵文為bhava,指個別主體或靈魂(可稱為輪廻主體)。v取緣有:在此階段中,主體的個別性或特殊性便形成。 XI生v梵文為jati,指自然生命的形成。v有緣生:在個別生命形成後,便有一流轉過程,即每一既成有的靈魂,由生而老死,再轉入生,再至老死,此即所謂輪廻。生是生命流轉的開始。XII老死v梵文為jara-maraN!a,老死是生命流轉的結束。v生緣老死:老死只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結束義。生命絕對的結束是還滅,是逆轉十二因緣的次序,最後超越生死輪廻而達到超生死的涅槃狀態。脉裳税管匪噶惕肘业顽卓揉鞠殿婪伎鉴凑锗忍震坑踞余禾违蔼拉见挡比郭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释迦牟尼的原始说法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