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初等教育).ppt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8543476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PPT 页数:130 大小:3.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学(初等教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现代教学(初等教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现代教学(初等教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现代教学(初等教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现代教学(初等教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教学(初等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学(初等教育).ppt(1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现代教学q现代教学概述q现代教学过程q教学原则q教学方法q教学组织形式q教学工作的实施第一节 现代教学概述一、现代教学的概念(一)定义: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对此定义的理解:其一,它强调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其一,它强调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结合或统一,即教师教和学生学是结合或统一,即教师教和学生学是同一活动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同一活动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的。其二,它明确了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其二,它明确了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其三,它指出了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其三,

2、它指出了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功能。展的促进功能。(二)分析以下几种说法:1、教学就是传授知识。 传授知识只是教的一个方面,它排除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排除了教学的其它任务。2、教学就是上课。 上课只是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不能代替教学的全部。3、教学就是智育。 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学是学校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进行的工作途径之一,与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相并列;智育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与德、体、美、劳并列。4、教学就是教育。 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除教学外,还有其它工作,如德育工作、体育工作、后勤工

3、作等。 二、现代教学的地位(一)现代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 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教育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 术教育术教育 教育途径:教育途径:教学教学、课外活动、生产劳动和社会、课外活动、生产劳动和社会 实践、学生集体组织、校园环境实践、学生集体组织、校园环境 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教教育育活活动动系系统统(二)现代教学对人类和个体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第一,教学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第二,教学是促进个体发展的重要

4、环节。三、现代教学的任务(一)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培养各种基本能力一般能力,即智力,尤其是思维能力自学能力,教会学生学习创造能力(发现矛盾、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假设、猜想、方案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验证假设、猜想的逻辑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三)养成和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1、养成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识,自尊自信,诚实勇敢等品质;2、养成对他人的健康态度,能够想到他人、理解他人,容纳他人,主要表现为对家人、同学、教师的积极情感;3、养成责任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自己的行为和承诺负责,例如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自我服务劳动等。(四)结合知识教学,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1、发掘

5、各科教材本身内含的教育因素;2、通过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和评价,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严谨的学风和组织纪律性;3、通过教师自己的言行、自己的形象、人格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指人体各部分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的劳动效能的状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表现于认知品质和情绪、意志、人格特征方面,一般指智力正常、心情愉快、情绪稳定、有毅力、耐挫折、人际关系和谐,对外界事物的刺激反应不异常过敏也不过分冷漠等。 各科教师都要严格遵循生理卫生和心理 卫生的要求进行教学工作,当前应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要求:1、不要使

6、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和精神负担过重,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进行文娱活动的时间,始终保持愉快的情绪;2、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坐立姿势和读书、写字的姿势,预防脊柱弯曲和视力减退;3、热爱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具有爱心、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第二节 现代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一)教师和学生(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教学目标就是教学过程中师生要达到的学习结果。层次:总目标、各门学科目标、各科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内容: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和各学科的知识系统,规定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

7、教科书中。 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指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可分为语言(口头语言、文字语言)和教具(普通教具、现代化教具)两大类。(三)教学环境是指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活动的各种外部条件。分为物质条件、社会条件和心理条件。(四)教学反馈l教师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有利于调整教学进度、教学策略等的过程。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乃是处于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乃是处于一定环境影响下师生为实现一定一定环境影响下师生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教学目标、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为中介的双边活动过程。段为中介的双边活动过程。二、教学过程的特点(本质) 教学过程,对教师

8、来说,是一个培养人的工作过程,是教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并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工作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认识客观世界并获得会面发展的学习过程;从教与学统一的整体来看,它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也要遵循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实践的过程。(一)教学过程是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性相互结合的过程1、学生应该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有权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起主导作用的概念:是指教师是教与学统一过程中的组织者、领导者。 学生需要教师的组织和指导;教师能够起主导作用。 因为:第一,教师受

9、党和国家委托;第二,在专业知识方面,总是比学生知之在先、知之较深;第三,教师受过专门的教育训练。3、把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性统一起来。(二)教学认识是间接的认识1、学生认识的对象,主要是间接认识。以间接经验为主组织学生学习,这是学校为学生设计的一条认识客观世界的捷径。2、学习间接经验,要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三)教学认识是教育性的认识第三节 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提出依据:是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对教学过程特点和规律的认识而提出的。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1、循序渐进原则 2、因材施教原则3、启发诱导原则4、理论联系实

10、际原则5、直观性原则6、巩固性原则7、量力性原则8、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原则一、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含义:(P223)提出依据:贯彻要求:二、因材施教原则含义:(P224)提出依据:是为了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差异、统一要求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问题而提出来的。贯彻要求:1、充分了解每个学生;2、尊重学生的差异;3、面向每一个学生。三、启发诱导原则含义: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出依据:是为了将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而提出的。贯彻要求:(P227)四、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实践性原则)含义:(P228)提出依据:

11、是为了解决和防止理论脱离实际、书本脱离现实问题而提出的。贯彻要求:五、直观性原则(一)含义: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二)提出依据:第一:学生的认识规律(感性-理性;具体-抽象)第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具体形象抽象逻辑思维)第三:可提高教学效果(三)直观手段的分类:实物直观模像直观:是运用各种手段对实物的模拟,包括图片、图表、模型、幻灯、录音、电影、电视等。语言直观(四)贯彻要求:1、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2、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下列情况下需要采用直观手段:1)所教内容是学生必须积累的有典型意义的感性知识,而学生过去又没有感知过的内容。2)所教内容比较抽象难懂,不容易直

12、接理解,需要运用直观形象的材料作为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归纳、演绎等思维活动的支撑点。3)所教内容是教材重点,需要学生在一定情境中引起情感体验或需要学生留下深刻、鲜明印象并长期保持在记忆中的内容。3、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识六、巩固性原则含义:P229提出依据: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贯彻要求: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2、保证巩固的科学性;注意巩固的时间(及时、分布优于集中、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巩固的方式要多样化3、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七、量力性原则含义:P230提出依据:防止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来的。贯彻要求:

13、P230八、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原则含义: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下进行。提出依据:是为了将教学中科学知识的传授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起来而提出来的。贯彻要求: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2、要根据各门学科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品德课直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语文课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基础工具课,本身就包含有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科学、数学课包含着唯物论、辩证法、无神论的思想,形成科学世界观;艺术课通过对优秀艺术形象的感受和鉴赏,陶冶高尚情操;体育课通过训练和活动可以渗透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勇敢、坚忍不拔的意志;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劳动观点和习惯。3、要通过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通过教

14、师自身的形象向学生渗透思想教育。第四节 教学方法一、教学方法的概念及意义(一)概念: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和学的手段,它解决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问题。(二)意义:对于全面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语言的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直观的方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的方法练习法实验法自学的方法: 读书指导法(自学指导法)(一)讲授法1、定义: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从教师角度来说,它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方法;从学生角度来说,则是一种接受性学习方法。以教师、学生听作为基本活动方式。是一种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也是应用最广泛、最普遍

15、的一种教学方法。2、分类:3、优点与不足:1)优点:a、可以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知识;b、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c、有利于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2)不足:a、容易束缚学生,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的学习;b、对教师个人的语言素养依赖较大。4、应注意的问题:1)保证讲授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2)条理清楚,重点分明3)讲究语言艺术(清晰、简练、准确、明白易懂、生动有趣、有感染力、速度适中、音量合适、声调抑扬顿挫、讲普通话)4)注意与其它方法配合使用(二)谈话法1、定义:是教师通过口头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判断、推理获取新知识、巩固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16、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独立思考进行学习。2、分类:启发式谈话和复习式谈话3、评价:1)优点:a、调动学生主动积极性;b、发展思维与口语表达能力;c、及时获得反馈信息。2)缺点:a、费时;b、不易系统;c、不易照顾全体学生;d、学生需要一定的知识准备。4、应注意的问题:1)只在最需用谈话法时,最能发挥谈话法的功能时,才选用谈话法。应围绕教学重点提出一系列问题,这一系列问题要能激发学生思维。2)要尽量吸引全体学生都参加到谈话中来,即面向全体学生。3)谈话结束时进行总结。(三)讨论法1、定义: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某个问题交换看法、互相启发以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2、优点:激发兴趣、活跃思

17、维、促进思维及语言能力的发展,便于相互启发。3、不足:易流于形式、脱离主题。4、应注意的问题:1)选好讨论内容。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比较重要的事实、概念、原理等);选择难度恰当的内容。2)肯定学生各种意见的价值。3)善于引导。(四)演示法1、含义:是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出示的可以被感知材料,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2、观察、演示的材料,可分为五种:1)实物、标本和模型;2)图片,包括图画、照片、图表、地图等;3)教师演示的实验;4)教师做的示范动作;5)幻灯、教学电影、录相等。3、评价: 1)优点:直观。 2)局限:费时;运用不当时 ,会不利于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4、应注意的

18、问题:要根据教学任务的实际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运用观察、演示法;要有教师语言的指导;要注意运用观察、演示法的一些技术性细节。(五)参观法1、含义:是老师根据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到校外观察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从而获得知识和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2、分类:1)准备性参观;2)并行性参观;3)总结性参观。3、优点:能够有效地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和领会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从中受到多方面的教育。 局限:组织困难,不可常用 4、应注意的问题:1)做好参观准备;2)指导参观进行;3)总结参观收获。(六)练习法1、定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做各种练习,达到巩固

19、知识并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2、特点: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各种技能技巧。3、应注意的问题:1)遵循练习的一般步骤 首先,向学生提出练习任务,说明练习的要求和方法,并进行示范; 然后,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最后,教师在检查学生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小结,指出优缺点,纠正错误,提出改进要求。2)教师和学生都要明确练习的具体任务和要求,提高练习的自觉性和针对性3)要特别重视学生独立练习的起始阶段,一定要首先强调正确,会了以后才能要求快和灵活4)在训练过程中,要把严格要求和耐心指导结合起来,要把教育学生勤学苦练和务使学生乐学爱练结合起来5)应该重视练习结果的信息反馈(七

20、)实验法1、含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操作仪器设备,观察事物的变化以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2、优点:1)可以使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获得学习理论知识所必需的感性知识;2)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局限:有设备条件限制;费时4、应注意的问题:准备工作充分;及时具体地指导;帮助学生总结。(八)自学法1、含义:指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自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良好自学习惯的一种教学方法。2、应注意的问题:1)要结合各科教学的具体任务教给具体的方法;2)要注意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3)

21、有些可以具体操作的好的学习方法,应该坚持要求,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4)要注意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精读和浏览使用工具书写读书笔记提出疑难问题和主动寻求解答5)还要教给学生做作业和自我检查的方法6)要由易到难,由扶到放,要注意个别辅导学习困难的学生第五节 教学组织形式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及意义(一)概念:指教学活动的结构。 构成要素:第一,教师和学生:“人”的要素,最基本的 要素;第二,教学时间时间单位和教学空间空间单位;第三,其他各种教学要素。(二)意义:对于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二、班级授课制:(一)班级授课制的由来及发展1、班级授课制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古代各

22、国盛行个别教学形式。基本特征是:教师个体只与学生个体发生联系;学生年龄不一,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教学时间和教学进度缺乏计划性。如: 教师只对个别学生讲授没有固定的教学时间私塾私塾简评 2、16世纪,欧洲一些学校出现编班上课;3、17世纪,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系统阐述班级上课的理论,使它基本确立下来;4、19世纪,赫尔巴特提出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理论,给夸美纽斯的理论以重要补充和发展;优:适应个别差异优势明显缺:办学规模小、速度慢、效率低5、20世纪,苏联教育家提出课的类型和结构,使班级授课制更为成熟。课的类型单一课综合课新授课复习课(巩固课)练习课实验课考查课(测验课)课的结构一

23、节完整的综合课的结构是: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讲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二)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1、含义: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规定人数的班级,教师以班为单位,按固定的时间表分科进行连续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2、特征:班、课、时。3、对班级授课制的评价1)优越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2)局限:学生的实践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机会比较缺乏,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形式较固定,缺少灵活性;不利于因材施教。三、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一)分层教学1、含义: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是将学生按

24、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2、分层类型:通常每一年级有A、B、C、D、E五个水平。3、分层依据:智力测验分数、学习成就、教师意见和家长意见。4、分层范围:主要科目5、分层管理:弹性机制6、优点:教学更便利,适应学生的兴趣和差异7、缺点:管理上较复杂(二)小组合作学习1、含义: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为主体,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机制,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组织形式。2、基本要素:1)组间同质,组内异质2)设立小组目标3)实施小组评价与奖励机制4)个人责任明确5)均等的成功机会(三)小班教学 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25、1)取消教师分科任教或延缓教师分科年限2)改革现有的班级制度以保证给予学生均等的机会四、我国教学的组织形式基本形式:班级授课制辅助形式 现场教学个别教学分组教学远距离教学五、复式教学(一)含义: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儿童合编在一个班级,采用直接教学和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的方式,在同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单式班与复式班直接教学与自动作业(间接教学)(二)复式教学的编班形式1、单班多级复式2、双班二三级复式(相隔年级编班、相邻年级编班)3、三班二级复式暮布(三)复式教学的座位排列1、纵列式一一年年级级二二年年级级三三年年级级四四年年级级一一年年级级三三年年级级 2、

26、横列式一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玻璃墙 3、背列式三年级三年级一年级三年级一年级4、分组式二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复式教学的课表安排1、同时间,同科目(一、二复式日课表)2、同时间,异科目(二、四复式日课表):第六节第六节 教学工作的实施教学工作的实施 由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评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考核与评定等五个环节组成。一、备课(一)意义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2、备课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提高自身文化科学知识水平的过程;3、备课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积累、总结教学经验和提高教学能力的过程。(二)备课的主要内容1、钻研教材1)学习课程标准了解所任学科的教学性质、理念等语文课程性质

27、与地位:语文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l重点掌握标准对所任年段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第四

28、学段(7-9年级)2)钻研教科书熟悉教材的编排体系l理解各组(单元)教材的主要内容l掌握各课的教学要求、重点、难点等。3)阅读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参考资料教师钻研教材一般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2、了解学生情况知识基础能力状况学习态度和方法个性3、设计上课全过程1)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 主要内容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全学期教学总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课题或单元教学的课时数和起止日期课内外作业安排等等学年度上学期学科教学进度计划2)单元(或课题)教学计划单元(或课题)名称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教学目的课程类型教学方法时间安排所需教具等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目标单元内容:中国历史悠久

29、,文化丰富发达,中国的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独具特色,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反映的是建筑园林、名胜古迹。共安排了五篇课文,其题材丰富多样,主题集中,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是比较规范的说明文,桥之美说“屏”则是带有一定说明性的小品文。 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说明文的一般特点,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现代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练习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获得一些搜集资料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热爱

30、和保护祖国文化的感情; 3)课时教学计划(教案)班级、学科、课题、日期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课程类型 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备注课后分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五课说屏课时计划【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了解屏的相关知识;3、理解文中古诗句的含义;4、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 过程和方法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2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体会本文行文特点,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情感态度目标情感态度目标: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

31、审美情趣,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装点更加美好的生活。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教学重点】 1体会文章诗情画意的说明语言。 2 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谈话、讲授、观察演示、练习等) 【课 时】 一课时 【教学用具】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屏的图片,或屏的小艺术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大家回忆一下,在哪篇课文中提到过大家回忆一下,在哪篇课文中提到过“屏屏”?(口技口技:“口技人坐屏障中口技人坐屏障中”“撤屏视之撤屏视之”)你还在哪里见过)你还在哪里见

32、过“屏屏”?屏幕出示种种屏,屏幕出示种种屏,让生说其特点。让生说其特点。 二、出示学习目标二、出示学习目标三、检查预习情况三、检查预习情况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课文时思考两个问题:读课文时思考两个问题:1 1什么是屏?什么是屏?2 2作者作者对屏的感情如何?生回答,师做解释并分析。对屏的感情如何?生回答,师做解释并分析。 五、研读赏析(分析课文)五、研读赏析(分析课文) 1 1、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各有怎样的表达、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各有怎样的表达作用?(下定义、举例、分类、引用)作用?(下定义、举例、分类、引用)2 2、作、作为科学小品文,本文在评议方面有哪

33、些特点?为科学小品文,本文在评议方面有哪些特点?(科学、准确、严密、文学色彩浓厚、富有诗(科学、准确、严密、文学色彩浓厚、富有诗意)生回答,师做解释分析。意)生回答,师做解释分析。六、总结积累六、总结积累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1 1、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内容。总结本节内容。 2 2、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在古诗词中,你还知道哪些诗在古诗词中,你还知道哪些诗句说到句说到“屏屏”,你还找到了哪些图画描绘了,你还找到了哪些图画描绘了“屏屏”,全班交流,请你引诗配画作解说。(多,全班交流,请你引诗配画作解说。(多媒体展示)媒体展示) 七、布置作业七、布置作业八、板书设计八、板书设计: 作

34、用 说“屏” 种 类 喜欢、向往 (巧) 注意事项二、上课一节好课的标准:1、教学目的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方法适当4、教学过程紧凑5、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最根本的一条)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一)作业的种类1、按完成作业的时间,分为课内与课外作业。2、按作业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可分为预习性作业、复习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和创造性作业。(二)布置作业应遵循以下要求:1、布置作业要有明确而正确的目的;2、分量难易要适当; 小学一年级一般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二三年级家庭作业每天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3、布置给学生的作业,应该是经过精选的,具有典型性的作业。例如生

35、字作业:作业1:每个生字写一行,组一个词。作业2:按字的结构(左右、左中右、上下、上中下、半包围、全包围、堆叠、独体)写一遍;按字的笔划数由少到多写一遍; 按字母的音序排列写一遍;把每个字组词写一遍。四、课外辅导(一)辅导的对象:学习后进生、学习优秀生、缺课生。(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辅导对象只是少数学生,不能变成全班上课;2、可以组织学习优秀生帮助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五、学业成绩的考核与评定(一)学业成绩的考核(考查、考试)1、考查(特点:经常、及时) 课堂提问 书面测验 课外作业 日常观察2、考试(特点:总结性)种类:按功能分:合格水平考试和选拔考试按时间分: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学年考试

36、和毕业考试。方法:笔试(开卷、闭卷)、口试3、命题的要求命题的要求:应全面反映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和教材内容,不出偏题、怪题;既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又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和运用能力;既要突出教材重点,又要有比较大的覆盖面;难易程度和分量要适当试题的类型 论述题 主观性试题 问答题 简答题 是非题 选择题 选答题 匹配题 客观性试题 填充题 排列题3、学业成绩的评定方式:评分、评分加评语4、教学质量的分析(见下表)-科期末试卷分析表 年 月 日 本章复习题一、解释:教学 班级授课制二、简答:1、教学的任务有哪些?2、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什么?3、中小学常用的原则有哪些?4、什么是启发诱导

37、原则,其贯彻要求是什么?5、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6、教学工作的实施由哪五个环节构成?7、一节 好课的标准是什么?三、分析下面的实例中,斯霞老师在教“笔”这个生字时,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使用了什么教学方法? 一天,斯霞老师要教“笔”这个生字。课堂上她拿起毛笔问学生:“笔杆是什么做的?”大家说:“是竹子做的。”她便在黑板上写了个“竹” 字。又问:“笔头是什么做的?”大家说:“是毛做的”。她又写了个“毛”字,合起来就是“笔”。但是“竹”字为什么笔划有了变化呢?因为它要让出地方来写下面的“毛”字啊!接着斯霞老师又问孩子们:“除了毛笔,大家还见过什么笔?”大家争着回答:“有铅笔、钢笔、圆珠笔。”这样,“笔”这个字就在孩子们的头脑中留下了系统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